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风波目录:1、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风波2、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风波讲义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风波距我国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国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企业解约潮,有些企业一次性解除数百人的劳动合同,甚至有公司因为《劳动合同法》即将生效而关闭企业的现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国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在深圳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当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孤注一掷的做法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C&C08交换机。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与之类似,C&C08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公司创立之初确立的这个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然而在当时,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未免是以卵击石。熟读毛泽东著作的任正非,选择了一条后来被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华为先占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电信设备制造是对售后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售后服务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当时,国际电信巨头的分支机构最多只设立到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的重点城市,对于广大农村市场无暇顾及,而这正是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的优势所在。另外,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有限,即使国外产品大幅降价,也与农村市场的要求有段距离,因此,国际电信巨头基本上放弃了农村市场。华为当时的这一销售策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当华为度过了风险极高的创业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时候,任正非已敏感地意识到了华为的不足。1997年圣诞节,任正非走访了美国IBM等一批著名高科技公司,所见所闻让他大为震撼——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那么清晰地看到了华为与这些国际巨头的差距。任正非回到华为后不久,一场持续五年的变革大幕开启,华为进入了全面学习西方经验、反思自身,提升内部管理的阶段。这个“削足适履”的痛苦过程为华为国际化作了充分准备。从1997年起,华为开始系统地引入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IT的管理体系。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华为与HayGroup、PWC、FhG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经过一系列的管理改进与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成长和财务稳健是华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为华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在华为,约43%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在2006年底,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9000件,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同时,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CDMA20001xEV-DO/CDMA20001X,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MobileSoftswitch,NGN)、网络(FTTx,xDSL,光网络,路由器和LAN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mobiledataservice,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2007年8月6日,华为发布2006年年报,其2006年的实际销售额为672亿元人民币。2007年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72%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正如当时一家研究机构所预测的,华为的销售额在2007年度会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从两万余元资金起步,到1000亿当2007年即将过去、要迎来2008年时,华为却发生了约7000人的“辞职门”风波二、华为员工集体辞职事件据媒体报道:华为鼓励员工辞职的方案在2007年9月已获通过,2007年10月前华为公司先后分批次与老员工私下沟通取得共识,必须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完成。华为公司共计有约7000名员工工作超过了8年,这些员工华为员工辞职之前要上交一份1000字左右的辞职报告,表示员工是选择自主离职的。各个部门之间规定了离职和再次应聘之间间隔的时间,原则上辞职的员工应该在6个月之内来应聘。不过各个部门规定的时间有所不同。而员工在辞职后有一定时间的带薪假期。另外,在2007年10月份,华为公司为那些需辞职的员工停止社保一个月,而由员工自己去交社保。从2007年9月底开始,员工相继向公司提交请辞自愿离职。办理辞职手续后,员工再与公司签订一到三年的劳动合同。辞职员工通过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发生变化的就只是再次签署的劳动合同和工龄。所有自愿辞职的员工均可获得华为公司支付的相应赔偿,补偿方案为“N+1”模式。N为在华为工作的年限,打个比方,如果某个华为员工的月工资是5000元;一年的奖金是60000元,平摊给每个月就是5000元的奖金,假如他在华为工作了8年。那么他得到的最终赔偿数额就是10000元(工资+年奖金平摊)乘以“8+1”,计90000元。自愿辞职的老员工大致分为两类:自愿归隐的“功臣”和长期工作在普通岗位的老员工,工作年限均在8年以上。其中一些老员工已成为“公司的贵族”,坐拥丰厚的股权收益和收入,因而“缺少进取心”。这些老员工的收入相对较高,每个自愿离职员工都可得相应补偿,工作10年的大约可以拿到20万元的补偿金。华为公司为自愿辞职员工支付的赔偿费,舆论预测总计将超过10亿元。对于一口气要求约7000人集体辞职而后重签合同,华为解释称:“近10年来,华为通过快速发展,员工人数已达到7万余人,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不利于业务运作,需要重新规范。”根据华为的解释,这一事件纯属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需要。2007年,在华为7万多名员工中,工作8年以上的工号基本都在20000号内。“20000”以内代表资历和相应的职位财富。华为公司早年创业实行“全员持股”计划,所有员工按照一定比例,都可以每股一元的价格购买股票,华为员工每年从公司享受的固定分红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曾一度达到每股0.7元。从2001年开始,华为改变了过去“一元一股”计价方式,开始实行期权改革,员工获得股票的资质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同时,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虚拟受限股,即以后员工从期权中获得的主要收益不再是分红,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10年。2002年,华为公布当年虚拟受限股的执行价是每股净资产2.62元,2003年为2.74元,至2006年,每股净资产已达3.94元。高持股带来的高收益,直接导致华为新员工对工号靠前的“员老”有看法。他们认为不少老员工已成为“公司的贵族”,坐拥丰厚期权收益,而少了进取之心。事实上,华为在以往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如何保持员工持续创造力。同时,在2005年以来的华为文化梳理中,华为总裁任正非不止一次在《致新员工书》、《天道酬勤》、《华为的核心价值观》等文中提到华为一贯强调的“危机意识”。“以奋斗为本”已成为华为的企业文化在这次员工集体辞职中,“先辞职再竞岗”,原代表资历、地位的工号被取消并被重新排序。任正非的工号或许也不再是可畏的“001”。老员工辞职之后,这些有着华为最老的工号也将消失,某种程度上体现等级的工号文化取消,重新排序后的工号也不再体现员工工作年限长短。两年前已从华为离职的童小松认为:华为这一做法“至少打破了那个已经让人非常讨厌的工号文化。”童小松在华为非技术部门工作了两年多时间,他对华为的“工号文化”记忆深刻。所谓“工号文化”,就是以某个人入职时间来确定他的工号,来得越早工号越靠前,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公司的资历越深,工号越靠后,也就意味着资历越浅。童小松记得有一次,他找到公司专门预订机票的部门预订机票。这个部门的服务员首先就是看工号,一看他的工号比较靠后,询问信息时对他呼来喝去。而在此时,进来一位工号比较靠前的同事,这位服务人员立马热情异常。这让童小军松感到非常郁闷。三、华为“辞职门”事件引发的反应1、有关劳动管理部门对“辞职门”事件的反应2007年11月1日,华为约7000人辞职事件进入20天之后,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现,华为员工集体辞职成了他们不得不应对的麻烦。劳动与保障部和广东省劳动厅的询问电话直接打到了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7年2007年11月5日,华为单方面向部分媒体记者发来一份传真,对约7000老员工辞职事件进行情况说明。在这份“情况说明”里,华为强调,约7000人辞职是为适应业务国际化的拓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华为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制度变革,包括人岗匹配和定岗定薪的薪酬制度改革、员工福利和保险保障制度的改革等,目的是让企业内部更和谐、更富有活力。是为改良企业“工号文化”,并按照员工自愿的原则。华为还特意强调,2007年11月
6日,广东省劳动厅原定当日召开的说明会突然被取消。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处长秦晓南告诉某媒体记者,事情正在研究,两日之内,他们会给公众一个明确说法。但一直到2007年11月8日,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仍没有兑现承诺,其新闻发言人米科长称,现场调查虽已结束,但劳动管理部门还在跟进关注,不方便表态。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告诉某媒体记者,华为约7000人辞职更像是华为单方面的表演。他们专门开会强调“严禁对外发布消息”。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劳动管理部门禁口的主要原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对该事件的认定遭遇法律难题。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现在沿用的旧《劳动法》对华为约7000员工辞职事件无对应的条款。且华为的N+1赔偿方案,高于即将于20082007年11月7日,华为方面表示,约7000名具有8年以上工龄员工自愿辞职竞岗事件结束。约99%的员工被返聘,与公司签订了为期1-3年不等的新合同,并获高额补偿和带薪休假,有关
2007年11月9日华为员工集体辞职事件惊动各级相关劳动管理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广东省和深圳市劳动管理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介入调查。至1007年12月底,深圳市劳动管理部门作出“在辞职门事件中,华为并无不妥之处”的结论。2、华为员工对“辞职门”事件的反应约7000人被要求集体辞职,媒体“舆情汹汹”,身处旋涡中心的华为是否会成为一锅开水?2007年11据一位2004年进入华为的员工介绍,10月上旬,公司内部老员工曾有过一些议论和担心,但随着补偿和大多数人的“竞聘”返岗,担心早就过去了,只是媒体还在炒。现在自己所在的部门每个人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进入7000人大名单的人,还对那些被“辞退”的员工很是羡慕。根据N+1补偿方案,他们首先是领到一大笔现钱,在辞职等待竞聘时,还可以享受5天到1个月的带薪休假。羡慕还来不及呢。文员李敏说:“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真的难以接受。”她20岁背井离乡来到深圳,8年来只身一人在华为工作。照这个模式计算,做文员的李敏最终能得到20000元左右的补偿金,这个数目对比其它岗位要低得多。李敏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辞职。“在深圳2000元一个月的工作一大把。我在华为做了8年的文员,很有经验。如果真要离开华为,不愁找不到2000元的工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员工说:“今年10月,我在外出差,接到了公司领导的电话,对我们说了公司的现实情况,并把整个方案说给我们听了。我当时并不惊讶,因为有关这件事在公司内部流传已久。”该员工又说:“我们不会担心二次聘任的事情,因为这次集体辞职的大多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再次竞聘心里有底。”小孟在华为工作了整整9年,早已成为华为的中层员工。作为8年工龄以上的华为员工,他也接到了主动辞职的要求,“早就交了辞职信了,大约二十天了吧。”但是小孟的生活还是没有变化,每天清晨上班,晚上加班到9时或10时。不过下周可以放假几天,然后下下周,愿意留下来的员工可以跟单位签一份劳动合同,重新开始工作。他说:“就是用工龄换了一笔赔偿金,换了工号,其他的还是一样。”小孟表示,周围提交了辞职信的员工基本都和他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大家也没觉得单位损害了自己多大的利益,还是一样的工作,基本上也愿意跟华为重新签约。相比媒体、网上大张旗鼓的议论,遭受“辞职门”事件的当事人的生活可以用“风平浪静”来形容。小孟说:“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作为个人,单位让你写辞职信,你能不写吗?除非立刻就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岗位。”尽管内部并无大的分歧,但华为还是有严格的禁口令。一个叫贺军的华为员工告诉某媒体记者,他不能说话,因为公司有规定。华为技术人事部除了经媒体联络部门给相关媒体发内容一致的传真外,不接受任何采访。7000人辞职事件,除了让企业增加大量的行政成本外,实际收获会有多少?面对某媒体记者的询问,华为人事部副部长张志刚一笑而过说:“7000人辞职?我不知情。”3、若干专业人士对“辞职门”事件的反应广州亚洲国际大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监蓝国庆分析认为,华为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与部分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广州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华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从道义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来讲,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不但有损企业的良好形象,更会伤了员工的心,从而必将降低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规避法律责任,是带有一定的‘故意’成分的行为”。广州市锐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希宏表示,“华为的这一举动,确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他认为:华为让部分员工“主动辞职”再签订新的劳动合同的做法“是值得理解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希望通过此举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但这一举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担心“企业对劳动法的误读可能会被因此而放大”。另一些人力资源业内人士则担心这有可能会引发一些企业进行仿效。2007年11月中旬,《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组长常凯在深圳参加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公众论坛“时,对华为事件发表看法说。当谈到华为员工辞职事件对华为有利还是有弊的问题时,常凯认为,华为应是受到了消极影响,包括其市场形象、企业声誉等都受到影响。华为目前已停止或终止了这个决定,其实是响应也是认可了市场对他的评价,做出的一种公共危机处理。他说:“这个决定,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信任感都明显受到影响。并不是员工拿了钱就感谢你,他要考虑你为什么给他这个钱,在这点上他觉得华为恰恰是得不偿失的。10亿元的成本,我如果是老板,必须考虑十亿元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我有钱也不可能这样投入。”另外,就华为公司针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回应是:执行《劳动合同法》,合乎程序。常凯认为,从补偿来说,华为并不违法,而且华为的补偿还更高一些。但是,约7000人都辞职,重新竞聘上岗,这是一个整体裁员的问题,华为有没有向职代会征求意见?在程序方面,华为明显是存在纰漏的。此外他还担心,约7000人自动辞职,如果员工拿了钱,又上了岗,自动辞职不会说什么,但是要考虑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岗。如果这批下岗的人出现了华为没有预料到的结果,怎么办?如果这些人不上岗,那到底是不是他主动辞职的,也不好解释。对华为的“辞职门”事件,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一位专业人士认为:华为的做法显然具有特殊性,并有理由这样做。首先,华为开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远远高于《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条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华为不仅按照职工连续工作年限支付补偿费用,并且还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不仅支付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而且还支付企业职工上年度奖金月平均分摊数额。更重要的是,解除劳动合同之后,离职员工可以通过竞争上岗,重新找到工作,在此期间,他们在公司虚拟的受限制股份仍然保留。换句话说,虽然与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但是仍然与员工保持股权关系。这样的利益分配格局当然具有吸引力。其次,华为实行了集体主动辞职制度,包括华为董事长在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职工都向公司提交了自动辞职的申请,这就使得这项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具有强烈的道义色彩:在十分优厚的解除合同条件面前,职工面临的选择并不多。如果借此机会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那么,将会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反过来,如果选择再次竞争上岗,那么不仅表现出了对公司的信心,而且还展示出了对公司的忠诚。恰恰是这种科学的制度设计,让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从容地调整自己的人力资源结构,重新建立企业人力资源运营和储备模式。另一位专业人士认为: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实施之前,出现华为这样的员工集体辞职事件。如果立法机构在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时,能充分考虑到这些可能出现的因素,对过渡时期存在的问题作出必要的规定,那么解除劳动合同的风潮也许就不会出现。透过这一现象,人们可以思考许多问题。比如,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博弈之中,是否需要增加弹性的条款;在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谈判提供平等法律平台的前提下,是否应该考虑中国的国情,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保护那些长期性“临时工”的合法利益;在强调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间差异的同时,是否应该对社会保障制度作出必要的修正,从而在不同用工机制下实现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思考与讨论:(1)华为公司要求员工集体辞职的原因有哪些?(2)华为“辞职门”事件给华为产生哪些影响?(3)如何看待有关劳动管理部门对华为“辞职门”事件的反应?(4)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华为及其它企业产生哪些冲击?(5)“辞职门”事件后,华为应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体系?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风波距我国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国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企业解约潮,有些企业一次性解除数百人的劳动合同,甚至有公司因为《劳动合同法》即将生效而关闭企业的现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行业的知名企业,也加入到这场特殊的博弈游戏中,演绎了一场“辞职门”风波。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在深圳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当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孤注一掷的做法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08交换机。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与之类似,08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公司创立之初确立的这个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然而在当时,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未免是以卵击石。熟读毛泽东著作的任正非,选择了一条后来被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华为先占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电信设备制造是对售后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售后服务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当时,国际电信巨头的分支机构最多只设立到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的重点城市,对于广大农村市场无暇顾及,而这正是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的优势所在。另外,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有限,即使国外产品大幅降价,也与农村市场的要求有段距离,因此,国际电信巨头基本上放弃了农村市场。华为当时的这一销售策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当华为度过了风险极高的创业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时候,任正非已敏感地意识到了华为的不足。1997年圣诞节,任正非走访了美国等一批著名高科技公司,所见所闻让他大为震撼——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那么清晰地看到了华为与这些国际巨头的差距。任正非回到华为后不久,一场持续五年的变革大幕开启,华为进入了全面学习西方经验、反思自身,提升内部管理的阶段。这个“削足适履”的痛苦过程为华为国际化作了充分准备。从1997年起,华为开始系统地引入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的管理体系。在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华为与、、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经过一系列的管理改进与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成长和财务稳健是华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为华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在华为,约43%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在2006年底,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9000件,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同时,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2000120001X,和)、核心网(,,)、网络(,,光网络,路由器和)、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2007年8月6日,华为发布2006年年报,其2006年的实际销售额为672亿元人民币。2007年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72%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正如当时一家研究机构所预测的,华为的销售额在2007年度会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从两万余元资金起步,到1000亿左右的销售额,华为用了20年不到的时间。当2007年即将过去、要迎来2008年时,华为却发生了约7000人的“辞职门”风波二、华为员工集体辞职事件据媒体报道:华为鼓励员工辞职的方案在2007年9月已获通过,2007年10月前华为公司先后分批次与老员工私下沟通取得共识,必须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完成。华为公司共计有约7000名员工工作超过了8年,这些员工需要逐步完成“先辞职再竞岗”工作。华为员工辞职之前要上交一份1000字左右的辞职报告,表示员工是选择自主离职的。各个部门之间规定了离职和再次应聘之间间隔的时间,原则上辞职的员工应该在6个月之内来应聘。不过各个部门规定的时间有所不同。而员工在辞职后有一定时间的带薪假期。另外,在2007年10月份,华为公司为那些需辞职的员工停止社保一个月,而由员工自己去交社保。从2007年9月底开始,员工相继向公司提交请辞自愿离职。办理辞职手续后,员工再与公司签订一到三年的劳动合同。辞职员工通过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发生变化的就只是再次签署的劳动合同和工龄。所有自愿辞职的员工均可获得华为公司支付的相应赔偿,补偿方案为“1”模式。N为在华为工作的年限,打个比方,如果某个华为员工的月工资是5000元;一年的奖金是60000元,平摊给每个月就是5000元的奖金,假如他在华为工作了8年。那么他得到的最终赔偿数额就是10000元(工资+年奖金平摊)乘以“8+1”,计90000元。自愿辞职的老员工大致分为两类:自愿归隐的“功臣”和长期工作在普通岗位的老员工,工作年限均在8年以上。其中一些老员工已成为“公司的贵族”,坐拥丰厚的股权收益和收入,因而“缺少进取心”。这些老员工的收入相对较高,每个自愿离职员工都可得相应补偿,工作10年的大约可以拿到20万元的补偿金。华为公司为自愿辞职员工支付的赔偿费,舆论预测总计将超过10亿元。对于一口气要求约7000人集体辞职而后重签合同,华为解释称:“近10年来,华为通过快速发展,员工人数已达到7万余人,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不利于业务运作,需要重新规范。”根据华为的解释,这一事件纯属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需要。2007年,在华为7万多名员工中,工作8年以上的工号基本都在20000号内。“20000”以内代表资历和相应的职位财富。华为公司早年创业实行“全员持股”计划,所有员工按照一定比例,都可以每股一元的价格购买股票,华为员工每年从公司享受的固定分红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曾一度达到每股0.7元。从2001年开始,华为改变了过去“一元一股”计价方式,开始实行期权改革,员工获得股票的资质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同时,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虚拟受限股,即以后员工从期权中获得的主要收益不再是分红,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10年。2002年,华为公布当年虚拟受限股的执行价是每股净资产2.62元,2003年为2.74元,至2006年,每股净资产已达3.94元。高持股带来的高收益,直接导致华为新员工对工号靠前的“员老”有看法。他们认为不少老员工已成为“公司的贵族”,坐拥丰厚期权收益,而少了进取之心。事实上,华为在以往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如何保持员工持续创造力。同时,在2005年以来的华为文化梳理中,华为总裁任正非不止一次在《致新员工书》、《天道酬勤》、《华为的核心价值观》等文中提到华为一贯强调的“危机意识”。“以奋斗为本”已成为华为的企业文化。在这次员工集体辞职中,“先辞职再竞岗”,原代表资历、地位的工号被取消并被重新排序。任正非的工号或许也不再是可畏的“001”。老员工辞职之后,这些有着华为最老的工号也将消失,某种程度上体现等级的工号文化取消,重新排序后的工号也不再体现员工工作年限长短。两年前已从华为离职的童小松认为:华为这一做法“至少打破了那个已经让人非常讨厌的工号文化。”童小松在华为非技术部门工作了两年多时间,他对华为的“工号文化”记忆深刻。所谓“工号文化”,就是以某个人入职时间来确定他的工号,来得越早工号越靠前,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公司的资历越深,工号越靠后,也就意味着资历越浅。童小松记得有一次,他找到公司专门预订机票的部门预订机票。这个部门的服务员首先就是看工号,一看他的工号比较靠后,询问信息时对他呼来喝去。而在此时,进来一位工号比较靠前的同事,这位服务人员立马热情异常。这让童小军松感到非常郁闷。三、华为“辞职门”事件引发的反应1、有关劳动管理部门对“辞职门”事件的反应2007年11月1日,华为约7000人辞职事件进入20天之后,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现,华为员工集体辞职成了他们不得不应对的麻烦。劳动与保障部和广东省劳动厅的询问电话直接打到了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7年11月2日一大早,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组成由劳动关系处处长秦晓南为首的调查组,赶赴华为听取情况说明。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米科长介绍:“由于辞职人数多,影响大,我们压力很大,工作组双休日都在加班”。但他拒绝透露调查的进展,并称事关重大,需研究后才能做出结论。2007年11月5日,华为单方面向部分媒体记者发来一份传真,对约7000老员工辞职事件进行情况说明。在这份“情况说明”里,华为强调,约7000人辞职是为适应业务国际化的拓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华为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制度变革,包括人岗匹配和定岗定薪的薪酬制度改革、员工福利和保险保障制度的改革等,目的是让企业内部更和谐、更富有活力。是为改良企业“工号文化”,并按照员工自愿的原则。华为还特意强调,约7000人自愿辞职,是建立在对《劳动合同法》深入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2007年11月
6日,广东省劳动厅原定当日召开的说明会突然被取消。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处长秦晓南告诉某媒体记者,事情正在研究,两日之内,他们会给公众一个明确说法。但一直到2007年11月8日,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仍没有兑现承诺,其新闻发言人米科长称,现场调查虽已结束,但劳动管理部门还在跟进关注,不方便表态。深圳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告诉某媒体记者,华为约7000人辞职更像是华为单方面的表演。他们专门开会强调“严禁对外发布消息”。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劳动管理部门禁口的主要原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对该事件的认定遭遇法律难题。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现在沿用的旧《劳动法》对华为约7000员工辞职事件无对应的条款。且华为的1赔偿方案,高于即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劳动合同法》的补偿标准。劳动合同法的实际意义在于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在华为员工的基本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劳动局本身不能违法行政。2007年11月7日,华为方面表示,约7000名具有8年以上工龄员工自愿辞职竞岗事件结束。约99%的员工被返聘,与公司签订了为期1-3年不等的新合同,并获高额补偿和带薪休假,有关劳动管理部门也没有接到华为辞职员工的投诉。“辞职”员工似乎皆大欢喜,而此前曾表示将高度关注,并介入调查的广东省劳动厅也取消了情况说明会,而继续沉默。
2007年11月9日,广东省总工会主要负责同志约见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在约谈中,就如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事件等进行了认真磋商,最后达成三项共识:一是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员工保障机制,完善员工权益保障、医疗保障、人身保障等管理规定,加大员工维权举措。工会支持企业改革创新,引导员工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团结和动员员工共谋企业发展,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二是企业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听取员工意见,并与工会协商确定。近期筹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原已制定的直接涉及员工利益的暂行规定,提交职代会审议。三是企业与工会开展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华为公司表示:目前,华为公司已中止部分员工辞职再竞岗工作,近期筹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原已制定的直接涉及员工利益的暂行规定,提交职代会审议。华为员工集体辞职事件惊动各级相关劳动管理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广东省和深圳市劳动管理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介入调查。至1007年12月底,深圳市劳动管理部门作出“在辞职门事件中,华为并无不妥之处”的结论。2、华为员工对“辞职门”事件的反应约7000人被要求集体辞职,媒体“舆情汹汹”,身处旋涡中心的华为是否会成为一锅开水?2007年11月6日,有媒体记者再次赶赴华为公司时,看见的依然是一片平静。严格的保安将所有试图进入华为公司的媒体记者挡在门外,理由是没有经过预约,不接受采访。偶尔可以见到佩带工作牌的华为员工按部就班的忙碌着。据一位2004年进入华为的员工介绍,10月上旬,公司内部老员工曾有过一些议论和担心,但随着补偿和大多数人的“竞聘”返岗,担心早就过去了,只是媒体还在炒。现在自己所在的部门每个人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进入7000人大名单的人,还对那些被“辞退”的员工很是羡慕。根据1补偿方案,他们首先是领到一大笔现钱,在辞职等待竞聘时,还可以享受5天到1个月的带薪休假。羡慕还来不及呢。文员李敏说:“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真的难以接受。”她20岁背井离乡来到深圳,8年来只身一人在华为工作。照这个模式计算,做文员的李敏最终能得到20000元左右的补偿金,这个数目对比其它岗位要低得多。李敏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辞职。“在深圳2000元一个月的工作一大把。我在华为做了8年的文员,很有经验。如果真要离开华为,不愁找不到2000元的工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员工说:“今年10月,我在外出差,接到了公司领导的电话,对我们说了公司的现实情况,并把整个方案说给我们听了。我当时并不惊讶,因为有关这件事在公司内部流传已久。”该员工又说:“我们不会担心二次聘任的事情,因为这次集体辞职的大多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再次竞聘心里有底。”小孟在华为工作了整整9年,早已成为华为的中层员工。作为8年工龄以上的华为员工,他也接到了主动辞职的要求,“早就交了辞职信了,大约二十天了吧。”但是小孟的生活还是没有变化,每天清晨上班,晚上加班到9时或10时。不过下周可以放假几天,然后下下周,愿意留下来的员工可以跟单位签一份劳动合同,重新开始工作。他说:“就是用工龄换了一笔赔偿金,换了工号,其他的还是一样。”小孟表示,周围提交了辞职信的员工基本都和他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大家也没觉得单位损害了自己多大的利益,还是一样的工作,基本上也愿意跟华为重新签约。相比媒体、网上大张旗鼓的议论,遭受“辞职门”事件的当事人的生活可以用“风平浪静”来形容。小孟说:“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作为个人,单位让你写辞职信,你能不写吗?除非立刻就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岗位。”尽管内部并无大的分歧,但华为还是有严格的禁口令。一个叫贺军的华为员工告诉某媒体记者,他不能说话,因为公司有规定。华为技术人事部除了经媒体联络部门给相关媒体发内容一致的传真外,不接受任何采访。7000人辞职事件,除了让企业增加大量的行政成本外,实际收获会有多少?面对某媒体记者的询问,华为人事部副部长张志刚一笑而过说:“7000人辞职?我不知情。”3、若干专业人士对“辞职门”事件的反应广州亚洲国际大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监蓝国庆分析认为,华为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与部分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广州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华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从道义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来讲,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不但有损企业的良好形象,更会伤了员工的心,从而必将降低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规避法律责任,是带有一定的‘故意’成分的行为”。广州市锐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希宏表示,“华为的这一举动,确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他认为:华为让部分员工“主动辞职”再签订新的劳动合同的做法“是值得理解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希望通过此举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但这一举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杭州客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
- 2024年哈尔滨客运资格证应用能力考试内容是什么
- 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乡镇卷)【原卷版】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分层训练:简单机械(B卷解析版)
- 吉首大学《公共工程项目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三维图像设计与制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素描人体》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房产分割协议书范文
- 2024年公寓足疗转让协议书模板
- 吉林师范大学《遥感软件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课件】 2024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
- 水稻常见病虫害ppt
- 学生会考核表(共3页)
-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 六年级家长会家长代表演讲稿-PPT
- 公寓精装修施工方案
- 农村公路养护规范
- 新冠咽拭子的采集、送检及保存注意事项
- 捷达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