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一间自己的房子》中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 土木工程专业_第1页
试析《一间自己的房子》中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 土木工程专业_第2页
试析《一间自己的房子》中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 土木工程专业_第3页
试析《一间自己的房子》中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 土木工程专业_第4页
试析《一间自己的房子》中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 土木工程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设计)题目

试析《一间自己的房子》中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内容

一、伍尔芙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同时也是英国的女作家,文学批评家与文学理论家,以及意识流的文学代表人物。《一间自己的房子》乃其代表作,她从社会背景方面对女性的经济、文化的地位等来重新塑造新型的女性形象,找寻女性缺失的话语权,为女性主义文学的批判性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从闻奇尔西夫人入手,对女性的被动地位、女性意识的体现以及如何解决不平等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根据选题,研读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提炼主要论点,确定文本框架。

三、于2018年11月——2019年4月下旬完成论文写作。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目录

TOC\o"1-3"\h\u

成果声明 I

I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绪论

3

1闻奇尔西夫人的写作困境 4

1.1艰难的写作历程 4

1.1.1他人的不理解 4

1.1.2内心的忧郁和痛苦 5

1.2独立意识被摧残 5

1.2.1独立意识的觉醒 5

1.2.2自我解放的焦虑 6

1.3女性作家话语权的缺失 7

1.3.1男性话语的压制 7

1.3.2女性的自我异化 7

2建立女性的写作空间 8

2.1拥有独立物质基础和正确精神空间 8

2.1.1独立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 8

2.1.2构建女性创作的正确精神空间 9

2.2追求女性的解放和独立意义 9

2.3建立女性话语系统 10

结语与展望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芙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其作品《一间自己的房子》带有明显女性主义色彩。本文主要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从艰难的写作历程、独立意识被摧残与女性作家话语权的缺失这三个方面详细叙述闻奇尔西夫人的写作困境,并提出拥有独立物质基础与正确精神空间、追求女性解放和建立女性话语系统这三点建议来解决她的写作困境。同时本文以闻奇尔西夫人为例,倡导更多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

关键词:女性主义独立的写作条件女性话语权两性平等

Abstract:VirginiaWoolfisapioneerofmodernismandfeminisminthe20thcentury.Inthispaper,basedonthefeministperspective,fromadifficultwritingcourse,independentconsciousnessandbatteredwomenwriterssaythelackofthesethreeaspectsdetailedWenJiErwestladywritingpredicament,andputforwardindependentmaterialbasisandspiritualspacerightdiscoursesystem,thepursuitofwomenliberationandtheestablishmentofthethreeSuggestionstosolvethedifficultiesofherwriting.Atthesametime,thispapertakesMrs.Wenchilsiasanexampletoadvocatemorewomen'spursuitoffreedomandequality.

Keywords:FeministIndependentwritingconditionsFemalediscoursepowerGenderequality

绪论

19世纪末的英国,妇女解放运动高涨,越来越多的女性要求两性平等和获得应有的选举权。而出生于这一时期的弗吉尼亚·伍尔芙虽然生活相对富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她也长期经受父亲的脾气暴躁和将自己打造成上流社会淑女模样,忍受同母异父的哥哥对自己的性骚扰以及由于女性身份而遭受的不公正的对待。这种种因素,都使伍尔芙滋生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也为其日后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1907年,伍尔芙开始她的创作历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包括《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房子》。伍尔芙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其作品也带有深深的女性主义色彩,故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其作品的研究也多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主要指“站在女性的立场,从女性性别出发,对抗、解构、甚至颠覆男性霸权文化的话语以及叙事过程。赵盛国,余玲.浅析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32卷第3期,第54-57页

虽然它带有一定的社会政治色彩,但其主要涵义是文化的、文学的。”而《一间自己的房子》创作于1928年,是伍尔芙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世视为女权主义著作范本。《一间自己的房子》主要基于两篇女性与小说为主题的讲稿,伍尔芙用六章的篇幅对欧洲文明从古至今妇女低人一等的地位做了驳斥,并提出一系列需要迫切解决的妇女问题:女性的价值和地位体现在哪儿?女性如何获得政治和经济地位上真正的独立?男女两性的关系为何如此不平等以及如何达到最终的统一等等,为女性主义文学的批判性奠定了基础。

本文立足前人对伍尔芙及《一间自己的房子》的研究、分析,并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创造性地以小说中的闻奇尔西夫人为切入点,从艰难的写作历程、独立意识被摧残与女性作家话语权的缺失这三个方面详细叙述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探讨女性的写作困境,进而提出如何建立女性的写作空间,意图全方位展现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

1.闻奇尔西夫人的写作困境

1.1艰难的写作历程

伊丽莎白时代,文学获得空前的发展,人群中每两个男人便有一个能写出歌谣或是十四行诗,而就在这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很少有女人能在文学世界中添上只言片语,女性作家在文学中似乎永远属于边缘地位。即使发展到17世纪,女性也不具备独立的写作条件。

闻奇尔西夫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长大后也嫁入名门望族。家境的优渥、生活的富足给闻奇尔西夫人提供一个相对自由而舒适的房子从事写作,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也为她日后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看似充分的写作条件,本应使她在文坛上大展拳脚,而现实是她的写作历程依然艰辛。

1.1.1他人的不理解

“写作、阅读、思考,或是探究,会遮掩了我们的美貌,耗费我们的光阴。”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9页.

这是闻奇尔西夫人写的诗中的一句话,从中也足见他人对闻奇尔西夫人从事写作的不认可。对于她写的诗,他人往往不屑一顾。“那试笔的女人,人们只当她肆意而妄为。”写诗是不宜女性身份的一件事,一首不符合身份创作出来的诗也断然不会是一首值得研读的诗。他人非但没有肯定闻奇尔西夫人,反而还挖苦闻奇尔西夫人,蒲柏或是盖伊就曾讽刺她“是位爱涂鸦的书呆子”。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9页

将闻奇尔西夫人从事写作比作小孩涂鸦,将本应正当且严肃的写作给戏谑话,轻视程度可想而知。闻奇尔西夫人选择了写作这条路,就必然要经受他人对你从上到下、从内由外的剖析和忍受无休止的讥讽和嘲笑,这对当时的女性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抗压性。

他人的不理解不仅体现在他人的嘲笑与轻视,也体现在他人一味地奉承。闻奇尔西夫人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也必然会有许多人认可其在写作所付出的努力,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赞扬。但这些人的鼓励和赞扬并不是因为她的文学才华,而仅仅是因为她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身份上的凌驾是他们选择弯下腰讨好和奉承闻奇尔西夫人写的诗,这是多大的悲凉。按内容分,闻奇尔西夫人写的诗既有对女性地位的思考,要控诉要抗议,也有一些对自然事物的描摹与思考,其中不乏一些隽永的句子,如“如今,水仙战胜了虚弱的头脑;我们在那芬芳的痛楚下沉沉昏迷。”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0页

这些隽永的句子,往往成为宾客赞叹和借用的对象,而对于那些带有明显反叛色彩的诗句,他们选择避而不谈。闻奇尔西夫人想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女性不是只会做家务,然而这方式对于周遭人来说始终是愚昧可笑、不被理解的。

1.1.2内心的忧郁和痛苦

莎士比亚的心境是澄明清净的,他可以毫无拘束地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在作品中,而闻奇尔西夫人的心却带有杂念,对社会和男人的怨恨,对女性不公际遇的愤慨始终萦绕她的心头。她富有个性,喜欢去追寻独特,也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同时她倾心于自然,向往田间漫步般自由。才华横溢的她本应有极高的文学造诣,留下一些优美且富有哲理性的诗,然而她切身感受到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使她难以拥有澄明的心境。她只能在诗中抒发内心的不满与痛苦,无法施展其才华,这既是闻奇尔西夫人的悲哀,也是文学的悲哀。

在传统意义上,女性是属于家庭的,判断女性幸不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婚后丈夫对她的态度。而在闻奇尔西夫人的家庭生活中,虽然她的丈夫对她体贴入微,婚后也竭尽全力对她好,免除她生活的后顾之忧,但这更多是物质层面的,她的精神世界是孤独的。她的丈夫和周遭人一样对女性存在深深的偏见,她饱受忧郁之苦无法自拔,其忧郁来源于许许多多的顾虑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她顶着巨大压力写出并出版的诗行,没有发表的自由,也没有言论的自由。“我的诗行为人诋毁,我的作为受人揣测。”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1页

她写下的诗行被误读、被诋毁,没有人理解或帮助她内心的愤懑与不满,她是被人遗弃,活成了一座孤岛,一切的心酸苦痛只能她独自一人承受。

独立意识被摧残

1.2.1独立意识的觉醒

虽然在男性压迫下,很多女性按部就班,变得沉闷,没了生气,但仍有部分女性不满于女性地位的现状,要表达自己的心声,其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并积极寻求女性独立的途径,闻奇尔西夫人就是其中的典型。她颠覆社会主流的女性理想,敢于挣脱男性的禁锢从事写作。她对女性命运有清晰的认知,写下“我们如此沉沦,荒谬的规矩让我们沉沦;我们并非天生冥顽,教养却将我们愚弄”。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8页

她积极倡导女性走向独立并发挥自己的才华,要“凭借热切的幻想,让壮志张开了翅膀,脱颖而出”。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8页

她坚守自己心中的信念,勇于追寻自我的价值,如我的手喜欢去追寻独特与稀奇,偏离了坦途,不走大道所写那样。

贵族出身的闻奇尔西夫人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眼界自然要高于其他女性。而有仆人的打扫、相对较少的做家务时间也给予闻奇尔西夫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女性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能更专注更投入地从事写作。她深知当下的女性深受男性价值标准的毒害,只能被迫从事无聊的家务。而这些家务只能让女性如机器般无休止的劳作,并不能给女性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生为女性的价值。女性应该从事写作,应该走出家门,应该走向独立,不再依附于男性,不再束缚在家庭生活中。她通过她的诗大胆又无情揭露这个社会丑陋又不平等的现实,对女性的悲惨境遇表达深深的同情,并深深抗议女性不平等的地位。

1.2.2自我解放的焦虑

在闻奇尔西夫人身上,笔者看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决心要改变不平等的现状,要实现女性自身的价值。但除此之外,笔者也看到了闻奇尔西夫人身上自我解放的焦虑。她在追求女性自由平等上,有着太多太多的焦虑,男性力量的压迫,自身力量的不足,其他女性的自我异化等等。闻奇尔西夫人深知女性独立的艰难,她在其诗中写道“仍会遇上无比的反对势力,纵有成功的希望,终不敌那恐惧的力量。”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8页

女性群体的力量加在一起尚且抵不过男性群体的力量,更何况只有一部分女性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

闻奇尔西夫人深知女性独立的前景是光明,但其道路却是异常艰辛且曲折的。她依靠自身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整个女性群体的独立,而且她从事写作本身就遭受社会的非议与否定。在前景的渺茫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一直思考要不要女性独立,如何才能实现男女性别平等。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的她,只能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写的表达不满和反抗意志的作品永远不会出版,这样才能鼓足勇气继续从事创作,继续奋斗在女性解放的道路上。她要以哀伤的咏唱来抚慰自己,“那月桂树,从未因你而成林;那林荫下黝黯无光,而你在其间已心满意足。”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0页

女性作家话语权的缺失

1.4.1男性话语的压制

“他们说,我们不知身份,有失仪态;良好的教育、时装、舞蹈、打扮和游戏,才是我们恰当的志向。”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9页

这是闻奇尔西夫人写下的诗行,从中也足见当时男性对女性形象和发展的期望。也正由于他们的期待和大权在握,他们将女性约束在家庭中,阻断了女性写作的道路。他们给自己的妻子定下了规矩,也给自己的女儿后代们规划了发展路线。一切都在按男性的意愿发展,女性只能在既定的安排中成为上流淑女或沦为家庭主妇。在男性话语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才能与力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闻奇尔西夫人虽出身高贵,但其女性身份决定她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家庭重大事务上没有话语权。从事文学创作是男性独有的权利,男性以无聊、不合身份的理由将女性拒之门外。闻奇尔西夫人若没有丈夫的物质上的帮助与认可,在写作道路上会更加孤立无援。她是文学写作的孤岛,没有女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也没有女性作家对其写作的评论与建议,社会只有男性话语系统,只有男性作家对其诗歌的胡乱评判。纵使她满腹才华,而且诗歌将对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抗议发挥的淋漓尽致,在男性作家和阅读者荒谬评断的压制下,只能陷入死死的沉寂,激不起一点浪花。

1.4.2女性的自我异化

在男性话语主导的社会中,男性强加给女性身上的禁锢和束缚渐渐消蚀女性的自我,女性在男性的价值标准下实现了自我异化,自觉遵守男性对其的安排。她们被禁锢在家庭这所房子,自愿接受男性强加于她的被奴役没有自由的观念,形成一种阻碍其自身发挥创造性也阻止其他妇女发展的“反面本能”。刘婷.细读《一间自己的房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第11期,第39-40页.

所以在19世纪之前的英国文坛中,女性从事写作会遭受社会舆论的非议,不仅来源于男性,也来源于自我异化的女性群体。在女性这种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女性成了男性的帮佣,即使许多拥有写作天赋的女性作家也只能被迫承认自己不应该从事写作,甚至放弃写作。

而从《一间自己的房子》中的闻奇尔西夫人形象来说,女性的自我异化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天使观念发生异化,天使本是完美女性的象征,而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却拿来当女性应为家庭服务的借口。徐阳平.《一间自己的房子》中女性主义思想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4年第6期,第29-30页.

女性要照顾家庭,做家务,不准外出赚钱,不能从事写作,这在母亲一代便已根深蒂固,且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毒害”,成了女性唯一的价值标准。第二点是对自我能力认知产生异化。女性不需要接受好的教育,只要把家务做好就可以。女性价值标准的异化导致女性难以清晰认知自己,闻奇尔西夫人在其诗中写道:“乏味地把下人的房间打理停当却被认为是我们最高的艺术、最大的成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9页

从中足见不仅是男性,女性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存在巨大偏差。

建立女性的写作空间

2.1拥有独立物质基础和正确精神空间

2.1.1独立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

伍尔芙在《一间自己的房子》写道:“女人要想写作,就必须要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1页

从中足见独立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是女性自由写作的必备条件。

即使是17世纪的英国,她们的母亲也没有给她们留下一分钱,她们的母亲将全部心力放在照顾家庭和孩子身上,不可能去赚钱,即使外出工作赚到了钱,法律也拒不承认女性有权利把这些赚来的钱归为己有。这也导致女性只能依附于父亲、丈夫等男性生活,只能接受他们的安排。没有金钱的女儿们也很难像男性一样购买书籍或进入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也没有办法外出旅游获得不同环境的生活体验。这些都造成他们写作素材的缺乏。

一间独立的房间也是女性创作的必备条件。而对于获得这一房间的难度,伍尔芙这样感慨:“甚至直到19世纪初,她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也办不到,更不必说要一间安静、隔音的房间了,除非她的父母异常富有,或者身份非常高贵。”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3页

闻奇尔西夫人虽然是贵族出身,而且婚后没有孩子,但是她没有工作,始终依附于具有经济实力的丈夫身上,也自然无法拥有一间完全独立的房间。虽然她可以不用为生计所忧,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从事诗歌创作,但她依然不能专心从事诗歌创作,丈夫的脸色,客人的拜访,家庭琐事的奔波劳累,都是阻碍其写作的因素。易受干扰,无法全身心投入写作,创作灵感易被打断,也自然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只有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才有可能拥有一间房子的完全支配权,才有可能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写作空间。

2.1.2构建女性创作的正确精神空间

除了独立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缺失的条件下,女性作家不具备从事写作的正确精神空间,这主要体现在男权意识形态对她们创作造成的巨大影响。弗吉尼亚·伍尔夫指出女性文学创作原本是有传统文学系统的,而且这一传统一直是女性作家赖以吸取营养的地方。但在男权的压迫下,对其采取否定态度,这也导致女性传统文学系统出现中途断裂的情况和在主流文学传统中看不到较明显的痕迹。曹卉.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一间自己的房子》[J].鄂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25卷第1期,第58-59页.

除此之外,在男性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女性作家进行文学发表时通常用男性笔名或者是匿名来获得社会对其创作的认可和关注。

闻奇尔西夫人也饱受男权意识形态对其写作的巨大压迫,导致其不具备文学创作的正确精神空间。她的诗主要着眼于妇女的不平等地位和不公平的生活际遇,更多的怨恨和苦闷,而不是对自我才华的释放和对美的追求。同时,她在进行文学创作中更多的是靠自身的才气和见识,没有很多女性文学系统中的优秀作品提供借鉴与参考,而男性作家却可以从男性文学传统中找寻写作技巧和方法,这也导致她在写作过程中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再加上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她创作的不认同,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郭张娜,王文.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性写作——从《一间自己的房子》说起[J].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第88-91页.

总而言之,闻奇尔西夫人要想在主流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备独立的写作条件。而独立的写作条件就要求她拥有钱和一间独立的房间,并且摒弃男权意识形态对其精神空间的摧残。

2.2追求女性的解放和独立意义

闻奇尔西夫人自我解放的焦虑的根源在于男女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女性始终处于被压迫地位。在当时,男女两性是二元对立的,男性代表自由、高贵,而女性却代表束缚、卑微。这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使男性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财富及话语权,也导致男性对女性实行无休止的压迫,女性要想独立势必要与男性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而伍尔芙否定这种二元对立的两性理念,她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两种势力主宰,一个男性,一个女性;在男人的脑袋里,男人统御女人,而在女人的脑袋里,女人统御男人。当两性和谐共处、精神上共同合作的时候,心灵才会充分滋长并运用到所有的功能以达到双性同体的创作状态。一个纯粹男性的心灵无法创造,而一个纯粹女性的心灵也难以创造好的作品。因此,她认为女性要实现自身独立和两性平等,就必须要消除建立在两性对立基础上的整个社会意识、思维模式、伦理价值标准。张昕.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2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性要在地位上、金钱上完全平等,而是要建立在肯定差异、尊重差异基础之上的性别平等,是提倡两性之间交流与合作,是一种健康和谐的两性关系。

在双性同体的创作理论的指导下,闻奇尔西夫人既应该提倡女性独立解放,也应竭力消除男性对女性的偏见,肯定女性的价值,而这可以通过两性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实现。男性作家在书写女性作品时,容易出现对女性的偏见和对女性价值的贬低,而女性又难以通过写作来书写自身价值,所以这些作品对女性思想也产生一定的毒害,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这都是由于两性之间的不了解不平等构成的。而双性同体理论恰恰是既针对男性作家,也针对女性作家。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从事文学写作中,既需要有更多的对自身的思考和反省,也需要有更多的对异性的理解和包容。在男性话语权主导的社会,闻奇尔西夫人应该用自身写作才能来鼓舞更多的女性意识到自身处境从而达到觉醒,同时可运用自身贵族身份与更多男性作家交流讨论,使他们对女性有个更清晰的认知。但切记不应选择为反对男性话语权的压迫而成为男性的对立面,更不应选择为追求女性独立解放而将女性凌驾于男性之上。只有坚持双性同体的创作理论,努力构建融合互补的男女两性关系才能使女性的精神获得彻底的解放。双性同体的创作不仅有利于女性个体的觉醒与发展,同时推动文学和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2.3建立女性话语系统

在男性话语主导的历史传统中,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利,女性只能受其压迫,甚至依附于男性实现自我价值,女性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中扮演者无足轻重的角色。因此,男性作家不屑书写女性作品,而女性又在男性的干预与禁锢下,难以为女性群体书写,这也导致女性历史、女性话语权的缺失。没有先前打下的基础,大大增加后代女性从事写作的难度。伍尔芙在《一间自己的房子》中写道:“另一个困难,就是当她们拿起笔来时,身后并无传统可循,即使有,也因为太短、不够完整而无济于事。……下笔之时,她首先发现的,或许就是,没有一句现成的话是可以供她使用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吴晓雷,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4页

在缺乏女性话语系统的情况下,女性在从事写作过程中,第一种选择是独自一人慢慢摸索,需要有极高的天赋和极大的努力,通过大量作品的学习归纳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第二种选择是借用男性话语表达方式,学习男性话语的表达技巧,这有两个结果,要么因为不合用没能很好地表现女性自己,甚至无法进行写作,要么虽然可以运用,但是写出来却是偏男性化的作品,缺乏作为女性的特质。杨晓敏.从《一间自己的房间》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按照伍尔芙的观点,“在第一种选择,她们虽然创作出很好地模仿男性话语权的作品,但不可能与原作品相提并论;而在第二种选择中,她们调制出一种矫揉造作的女性风格,只不过是满足男性的期望,迎合那些认为妇女低下的人的偏见。”甄艳华,《伍尔夫创作思想形成轨迹略探》[J],《学术交流》,2003年第8期

闻奇尔西夫人要想创作属于女性自身的作品,就必须寻求能代表女性特质的表达方式,提高女性话语权,建立女性话语系统。在男性话语权主导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对女性自身的价值标准和个人能力做出不恰当的判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造成他人否定和自我否定,不仅使女性无法独立于男性生存,还会让女性失去从事文学写作的自信和能力,其难以与男性力量抗衡,始终受到男性的压制,无法为自身的权利发声。为提高女性话语权,闻奇尔西夫人应从自身做起,要敢于和善于倡导女性独立解放,通过自身宣传影响更好地让女性清晰地认识自己,用微光唤醒微光,同时积极寻求女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为女性话语系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长此以往的努力,定能让女性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为更多女性从事文学写作服务。

结语与展望

伍尔芙的《一间自己的房子》带有明显女性主义色彩,其阐述女性在社会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遭受着种种的不公与偏见,同时对女性的未来提出自己的希冀。而本文主要用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小说中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为伍尔芙小说人物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17世纪的英国依然是男性占社会与家庭的主导地位,绝大部分女性也安于男性的安排甘愿受其束缚,而闻奇尔西夫人作为英国贵族女性,敢于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她积极从事文学写作,在诗中抒发对女性悲惨生活处境的愤懑、对女性不平等地位的不满和追求女性解放的愿景。虽然她自身独立意识已逐渐觉醒,但受制于男性和其他女性对自己的压迫,无法实现完全的自我解放与提倡女性独立解放潮流。以闻奇尔西夫人为代表的女性如何寻求独立写作并实现自身价值和思想解放似乎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和自身理解,为闻奇尔西夫人前后两难的困境提供了三点建议。第一,要有独立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这具体体现在要有钱和一间可以独立写作不被打扰的房子;同时还需构建一个女性创作的正确精神空间,有澄明的心境,不被男权意识形态所左右。第尔,要追求女性独立与解放,可采用双性同体理论进行创作,竭力消除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