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版职高高三《语文》试卷1
本试卷全卷共8页,共六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标号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只此青绿》,被誉为“中国式高级美”,有限的时长中,为观众呈现了“每一桢(zhēn)都是画”的视听盛宴。②仿佛从画中走出的古典仕女,袅袅(niǎo)婷婷,莲步款款。③名为“青绿”的她们,以岿(guī)然不动的卓立身姿,一任慢慢岁月流转、苍海桑田,终汇聚成《千里江山图》中料峭的山、层叠的峦。④更多观众被宋代的美击中了,看完只觉得眼耳口鼻一起去森林氧吧渡了个假,美到人身心愉悦,仿如醉氧。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疫情期间各种不靠谱的网络谣言满天飞,让人们在担心疫情蔓延的同时更加人心惶惶。除了最开始的网传“大蒜、花菇等‘抗病毒’食物可以防治新冠肺炎”“健康人可以注射‘特免血浆’预防新冠病毒”等传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外,关于世界各国疫情防控的信息也是鱼目混珠。面对这么多繁杂的信息,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警惕“三人成虎”,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莫被“信息病毒”击中,科学对待新冠肺炎,要坚信战胜新冠指日可待。
A.人心惶惶B.鱼目混珠C.三人成虎D.指日可待
3.对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月14日,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在浙江卫视迎来收官。这一期的“主角”之一就是宁波人的心头好——东海大小黄鱼。
B.“十三五”以来,宁波启动《音乐之城》建设计划,打造以“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母港”“中国新乡村音乐发源地”和“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为目标的《音乐宁波》行动计划。
C.“当时‘冰墩墩’的购买热潮还没有开始,仅部分款式下架,像主题水壶、钥匙扣、马克杯等,供应都比较充足,没想到这几天突然就火了。”邹女士笑着说,“2月6日,我把买来的‘冰墩墩’拍照晒在朋友圈里,大家很羡慕。早知道会脱销,我就各种款式都多买一点了。”
D.今年春节档,有8部电影集中在大年初一同日上映。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以下简称“杀手”)等4部影片上映不到6天票房突破5亿元。
4.请根据已知的四条信息,推断哪一个同学的身份是正确的一项是()
四个同学分别姓张、李、高、陈,他们每人各任一个职务,四个职位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和劳动委员。已知:
①体育委员下围棋很厉害,班长与姓李的同学都不是他的对手。
②班长主持班会的时候,学习委员和姓张的同学都举手提了些建议。
③学习委员分别给班长和姓李的同学辅导过功课。
④体育委员参加篮球赛时,班长和姓高的同学一起为他助威。
A.张同学是学习委员B.李同学是体育委员
C.高同学是劳动委员D.陈同学是班长
5.对下面语段中标号的句子是否有语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②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③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出龙”“请龙”“送龙”“舞龙”等环节组成。④2000多年来,经过劳动人民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使民间的龙舞技术不仅表演上技术高超,而且在形式上也更加丰富多彩。
A.第①句没有语病。
B.第②句中“迥然不同”使用有误,应改为“截然不同”。
C.第③句语序不当,应该先“请龙”再“出龙”,接着“舞”完龙,最后才“送龙”。
D.第④句“经过……使”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以删除“使”。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B.①②⑤④③C.①⑤③④②D.③⑤①④②
7.给下列选项的空缺处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适用于学校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适用于新婚,以表达道贺之意;,适用于医院新建,以表示道喜之意。
A.杏林春暖琴瑟和鸣春满杏坛B.杏林春暖琴瑟重调春满杏坛
C.春满杏坛琴瑟和鸣杏林春暖D.春满杏坛琴瑟重调杏林春暖
8.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长城谣
席慕蓉①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②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时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一九七九年
注:①席慕容,著名作家、画家,祖籍内蒙古,随家定居台湾,其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影响深远。②焉支,即焉支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势险要,为古代驻兵防守重地。
A.“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这些诗句高度概括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见证者的内涵。
B.长城“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C.“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表现了诗人对长城炽热的情感,将长城融进了自己的生命。
D.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说明民族“争战”带来的创痛依然让诗人难以安眠,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节选自《陶渊明集》)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期:动词,希望)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堵:名词,土墙)
C.酒意嗔,急索画(嗔:动词,显得不高兴)
D.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脱:动词,解脱)
10.下列各句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置酒而招之弃甲曳兵而走
B.不戚戚于贫贱燕王欲结于君
C.乃卷入旁室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余感其宿昔之言石之铿然有声者
11.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B.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C.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D.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1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
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
三、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3.翻译下面文言文语句。(3分)
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14.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中国队以9金4银2铜收官,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本届冬奥会上不仅展现出了中国运动员的风采,更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魅力。请根据材料完成语言运用题。
(1)开幕式上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惊艳全场,请根据语段补全诗歌。(2分,任选2题)
2月4日,中国式浪漫刷屏了!北京冬奥会从倒计时开始,就惊艳全场,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从“①,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的雨水,到“天阶夜色凉如水,②”(杜牧《秋夕》)的立秋,再到“③,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的白露,最后回到“白雪却嫌春色晚,④”(韩愈《春雪》)的立春。
(2)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参加开幕式的人都戴上了口罩,其中入场仪式标兵戴有一款“欢迎”口罩,格外引人注目。请你根据图片,说明图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80字左右。(4分)
(3)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18岁的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在最后一跳成功挑战之前从未做出的超高难度动作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夺得冠军;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17岁的苏翊鸣以空中转体1800度的高难度动作,最终拿下银牌;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21岁的李文龙奋力拼搏,获得银牌……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中国队年轻选手以超越自我赢得喝彩,用不断突破收获掌声。赛场外,运动员们不忘为其他运动员加油,展现了运动风格,传递了友谊。在本届冬奥会上,你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谁?请说说你喜欢理由。(要求:理由合理,100字以内)(5分)
四、媒体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材料一:
世界已经习惯于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是欧洲主导时代遗留下来的重大成果之一。一系列基于民族认同、以民族为行为主体的主权国家建立起来;没有建立民族国家的民族急切渴望步入这一行列。作为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的单位和行为体,民族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中国只是在19世纪末由于实力的差距不得不加入由西方霸权主导的世界体系,因而才被迫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此后的100多年来,中国一直将自己描述为民族国家而非文明国家,尽管其首要的身份和主要特征明显如此。现在,中国的身份同时具有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双重属性。从历史和建构的角度来看,中国无疑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作为积贫积弱的后果,它又被迫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或者,正如白鲁恂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所得出的结论一样:“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然而,未来这两种身份将如何演进、互动乃至冲突,至今仍无定论。
中国学者金观涛说:“(中国)存在的唯一模式就是从历史中重生;除了从历史传统中寻求启迪和力量之外,在中国文化中找不到任何一种可以令中国人接受的机制与现实抗争。”中国学者黄平写道:“中国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几乎今天发生的每件事情都与历史密切相连,如果没有历史背景,我们就无法解释它。不仅仅是学者,公务员、企业家和老百姓都有着强烈的历史感……而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他们都活在历史中,承载着历史,为历史代言。”杜维明评论道:“当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人谈论杜甫的诗歌、司马迁的《史记》、孔子的《论语》时,他们言谈中透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人们将杜甫、司马迁、儒家学说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表明传统思想将永远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①。
②。其不仅是理解中国的基础,更是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国的身份认同基本上就是从文化因素,如语言、家庭规范、社会关系结构等衍生而来的,而非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物。其次,文明的统一性是中国政治毋庸置疑的第一要务。第三,维护、保持这种文明的统一性,被视为国家的神圣职责,因此国家被赋予了远超传统民族国家的权威和合法性。第四,尽管鲜为人知,但中国作为一个大陆性的文明国家,接受了并且需要一种基于地区多样性的多元化。第五,文明国家这一特征对中国的影响绝非仅限于近现代,而是至少有两千年之久。这的确令人称奇。历史一直在对当下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当下行事的指南和标尺。“文明”一词通常情况下指的就是遥远、间接的影响和消极、被动的存在。然而,在中国,历史和文明均是鲜活地持续至今:中华文明这一理念,并非一个静止的、毫无生气的客观存在,而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的有机体,为中国人界定国家和自我认知提供了最主要的认同与认知背景。
(摘自英国马丁·雅克《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
材料二:
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一个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份最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此要心怀敬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明,虽然古老,但至今根深叶茂,生机勃勃。它今天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绝对不是简陋的西方话语所说的所谓“先进”和“落后”、“民主”和“专制”、“高人权”和“低人权”这种过分简约的概念可以概括的。中华文明的内涵要比这些概念远为丰富。凡是能够持续数千年而不断的存在,一定有其独特的地方,乃至伟大的智慧,我们切忌简单地拿西方所谓现代性的标准来随意否定自己的文明,而是要像对待一切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认真地呵护,理性地分析,看看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成就与辉煌,看看它还能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特殊的意义。其中很多内容可以通过继承发扬和推陈出新而成为我们超越西方模式的最大精神和智力资源。
“文明型国家”既是一个国家,又是“百国之和”。作为一个国家,它有世界上最难得的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作为“百国之和”,它有世界上最罕见的内部差异性和复杂性。在中国模式的引导下,中国“文明型国家”的人口、土地、历史、文化四大“超级因素”构成了中国崛起的最大优势:中国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立的思想体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③。
④。反之,如果中国放弃中国模式,转而照搬西方模式,中国自己“文明型国家”的优势恐怕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中国“文明型国家”的最大优势也可能会变成自己的最大劣势。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意识到中国崛起对中国自身,对整个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伟大意义。
(摘编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15.将“文明国家这一概念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这一句话放回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鲁恂认为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但两种属性未来如何演化,尚未形成定论。
B.金观涛认为中国的发展要从历史中去寻找方法智慧解决现实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
C.杜维明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谈论现实时常会联系文学、史学等经典,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D.发展的、动态有机的中华文明为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与国家界定,提供了最主要的认同与认知背景。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对今天存在着巨大影响,中国人行事,总愿意从历史经验找到方法与理论依据。
B.中华文明有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不能够用现代西方社会的话语概念来解释。
C.“百国之和”,是指无数个的小国家,不断竞争、冲突、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
D.坚持现有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建设强大的国家,从而更好地体现文明型国家的优势。
1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两项均体现“国家”意识,请选出符合“文明型国家”观点的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A.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霍去病。
B.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
选,理由:
19.中德友好两校联谊会上,来自东北的18岁满族小张需要向大家介绍自己,请以材料中“百国之和”的文明型国家的公民身份,替小张写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7分)
五、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寂的世界。大地上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大部分秋庄稼刚锄过一遍草,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开着繁密的紫红色的花朵。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路边灰白的苦艾丛中有时猛地会窜出一只野兔子,吓得田福军出一头冷汗。
他一边走,一边揪了一把苦艾凑得鼻子上去闻。这苦涩而清香的艾叶味,使他不由想起小时候的端阳节,他和福堂哥总要一大早就爬起来,拔好多艾草,别在门上,别在全家人的耳朵上,然后再揭开喷香的粽子锅……唉,从那时到现在,不觉得几十年就过去了。记得文化革命开始时,他刚三十出头,正是风华茂盛之时——结果这好年华白白地浪费掉了。前几年虽然恢复了工作,但也等于仍然在油锅里受煎熬。直到不久前“四人帮”被打倒后,他才好像一下子又变年轻了。只要国家有希望,工作就是把人累死也畅快!他多年来一直处在实际工作中,因此非常清楚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他常想,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
这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是个生产队,属几架山外的一个大队管辖。全村没一个党员,也没一个团员;生产队长轮着当,一年换一个,每个男劳力几乎都当过了。田福军被现在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
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
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
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
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
“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
“就是的……”
“口粮哩?”
“扣了!”
“为什么扣了?”
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我们也不敢给……”
“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
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
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
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不放给他们分粮,我……”
“混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扯住队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粮食。
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
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
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
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
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库站建设管理办法
- HSE台账管理办法
- 渗滤液处理管理办法
- 上海参与人管理办法
- 桂林新媒体管理办法
- 鸽子抢食管理办法
- ktv资金管理办法
- 渣土车安全管理办法
- ppp验收管理办法
-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 送达地址确认书样式
- 用电办理授权委托书(新)
- 电气值班员技师实操题
- 手术物品清点课件
- 物理word版2023山东高考答题卡涂准考证号和条形码
- 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 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
- GB/T 26746-2011矿物棉喷涂绝热层
- GA/T 828-2009电子物证软件功能检验技术规范
- 中耳疾病(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
- 20XX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真习题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