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模拟题(含解析)概要_第1页
山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模拟题(含解析)概要_第2页
山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模拟题(含解析)概要_第3页
山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模拟题(含解析)概要_第4页
山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模拟题(含解析)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模拟试题(含分析)纲要山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模拟试题(含分析)纲要22/22山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模拟试题(含分析)纲要2015年山西省中考考前适应性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吻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大将该选项涂黑。每题2分,共20分)1.以部下于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B.酒精挥发C.液氮汽化D.秸秆燃烧2.钙是人体的一种常量元素,从如图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钙元素是金属元素B.钙的原子序数为C.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D.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界“世界水日”,结合国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连续发展”.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静置积淀是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B.用肥皂水能够鉴别硬水和软水C.过分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D.用水能够区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4.依照如图的原子结构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B.该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C.该原子在反应中易获得电子D.该原子在反应中简单成为阴离子5.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1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读取液体的体积6.学会化学会帮助我们远离危险,以下做法安全的是()A.进入矿井前做灯火实验B.夜晚发现家用燃气泄漏需开灯检查C.为了节约节约,能够食用霉变不严重的大米D.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物应先用大量水冲洗7.以下相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A.铜丝用作电线,是由于铜拥有导电性B.冲洗剂能冲洗餐具上的油污,是由于冲洗剂能溶解油污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相同颜色的光8.以下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括号中为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A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氯化钙溶液2B二氧化碳(氯化氢)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亚铁溶液(碳酸铜)锌D氧化钙(碳酸钙)高温煅烧A.AB.BC.CD.D9.以下实验过程与如图吻合的是()A.加热氯酸钾B.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C.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钾溶液D.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倒入少量稀硫酸10.以下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应向少量混杂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B.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应向少量通入气体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证明生石灰中混有熟石灰,应向少量样品中加入水,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D.证明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应将混杂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1.(1)用化学用于填空:氧元素;两个氧原子;一个氧分子;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请依照以下列图的标签达成以下问题:标签所示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从柠檬酸的化学式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312.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各处有化学.(1)用来鉴别羊毛制品与合成纤维的方法是(填字母序号).A.闻气味B.灼烧(2)菠菜和水果中富含的无机营养素是,有机营养素是.(3)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资料,人类每年都要从自然界开采大量的金属矿物质源,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4)汽油、柴油是好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它们都是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的中炼制而成.总之,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多彩!13.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NaClKNO110g169g3(1)从表中,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2)60℃时,把113.3gKNO和20gNaCl全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KNO和NaCl的33(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降温至0℃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是g,析出KNO的质量是g.由此得出从KNO和NaCl的混杂溶液中KNO提纯的方法333是.四、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4.二十世纪,德国化学家哈伯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氧气的科学家,令人类从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场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1)1909年,哈伯用氮气和某气体X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氮气,反应原理是N2+3X2NH3.X的化学式是.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氮分子分裂为氮原4子,,尔后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为氨分子.化学反应的老例过程除上述外,还有多种形式,如离子结合变成分子,请写出一个吻合此微观过程的化学方程式.(2)氮气可用于制氮肥,比方:①2NH3+CO2CO(NH3)2+H2O;②NH3+CO2+H2O=NH4HCO3.由以上反应还能够得出的结论是;化肥的使用有利有弊,针对其中一点简述你的原由:.1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有的五种不相同种类的物质,A是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碱性.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1)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物质应满足的条件是(3)C与E的反应致使溶液中大量减小的微粒是.五、实验研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6.同学们在达成以下关于氧气的实验后,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B、C表示完好相同的两份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比较B、C中的现象,你能获得的结论是.3)图D表示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才开始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是.5(4)氧气制取达成后,实验室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方法是;请指出图E中的错误(写出一条).17.金属的应用与其性质亲近相关.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研究课上,同学们将硝酸银溶液倒入装有铜粉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铜的表面析出银白色物质以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后,获得滤渣和滤液.同学们进行了以下研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硝酸铜猜想二:.【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猜想一正确【讲解与结论】:依照对滤液成分的分析,能够推断出滤渣可能的成分是(填序号,下同)①铜②银③铜和银【拓展与延伸】:对滤渣回收后,老师要求将滤液中很多的铜离子除去后再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学们能够向滤液中加入合适的.①铁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氧化钠溶液.六、计算题(共7分)18.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利用稀盐酸来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12g烘干、研碎后的鸡蛋壳.稀释:现欲用24%的盐酸(密度约为3)稀释成240mL7.3%的稀盐酸(密度约为3),所需24%的盐酸的体积为.(精确到0.1)2)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与12g鸡蛋壳恰好完好反应(杂质不反应),求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62015年山西省中考考前适应性化学模拟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吻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大将该选项涂黑。每题2分,共20分)1.以部下于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B.酒精挥发C.液氮汽化D.秸秆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差异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可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液氮汽化过程中可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秸秆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应选D.【议论】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钙是人体的一种常量元素,从如图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钙元素是金属元素B.钙的原子序数为C.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D.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7【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依照图中元素周期表能够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可知其为金属元素,故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钙的原子序数为20,故错误;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错误;D.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错误.应选A.【议论】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看法及其计算;认识元素的简单分类.3.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界“世界水日”,结合国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连续发展”.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静置积淀是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B.用肥皂水能够鉴别硬水和软水C.过分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D.用水能够区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依照净化水的方法、原理分析判断;B、依照硬水和软水鉴别方分析;C、依照水体污染源分析;D、依照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解时的现象分析.【解答】解:A、静置积淀只能除去较大颗粒不溶物,不是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故A错误;B、用肥皂水能够鉴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正确;C、过分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故Z正确;D、用水能够区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温度高升的是氢氧化钠,温度不变的是氯化钠.故D正确.应选A.8【议论】此题主要观察了水的净化、污染、常有物质的鉴别等知识,难度不大.依照已有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4.依照如图的原子结构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B.该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C.该原子在反应中易获得电子D.该原子在反应中简单成为阴离子【考点】原子结构表示图与离子结构表示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表示图中圆内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圆外的弧线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圆近来的弧线表示第一层,依次向外为第二层、第三层等;离圆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表示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A正确;B、由原子结构表示可知,该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因此B、错误;C、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因此C错误;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从而形成带2个正电荷的阳离子,因此,D错误.应选:A.【议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大于4,易得电子.5.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点燃酒精灯9B.稀释浓硫酸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读取液体的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依照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分析;B、依照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其实不断搅拌分析;C、依照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要领分析;D、依照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解答】解:A、不能够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因此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必定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操作将水加入浓硫酸中,故B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取用量不能够高出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处,试要与桌面呈45°角,故C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应选C.【议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6.学会化学会帮助我们远离危险,以下做法安全的是()A.进入矿井前做灯火实验10B.夜晚发现家用燃气泄漏需开灯检查C.为了节约节约,能够食用霉变不严重的大米D.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物应先用大量水冲洗【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防范爆炸的措施;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依照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杂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分析;B、依照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易产生爆炸解答;C、依照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解答;D、依照浓硫酸的办理方法解答.【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杂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错;B、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易产生爆炸,燃气泄漏不能够开灯检查,故错误;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洗净后也不能够食用,故错;D、不慎将硫酸滴在皮肤上,先用抹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的NaHCO3溶液,故对.答案:D【议论】此题观察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达成此题,能够依照已有的知识进行.化学本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计、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7.以下相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A.铜丝用作电线,是由于铜拥有导电性B.冲洗剂能冲洗餐具上的油污,是由于冲洗剂能溶解油污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相同颜色的光【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用途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可依照上述物质的性质来判断用途的正误.【解答】解:A、铜丝用作电线,是由于铜拥有导电性,故A正确;B、冲洗剂能冲洗餐具上的油污,是由于冲洗剂能乳化油污,故B错误;11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正确;D、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相同颜色的光,故D正确.应选B.【议论】物质的性质在必然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在判断物质的用途时,第一要考虑物质相关的性质,因此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题的要点.8.以下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括号中为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A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氯化钙溶液B二氧化碳(氯化氢)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亚铁溶液(碳酸铜)锌D氧化钙(碳酸钙)高温煅烧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研究;常有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别、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依照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剂和分别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最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够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应生成碳酸钙积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吻合除杂原则,应选项所采用的方法错误.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仅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吻合除杂原则,应选项所采用的方法错误.C、碳酸亚铁溶液和碳酸铜均能与锌反应,不仅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吻合除杂原则,应选项所采用的方法错误.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吻合除杂原则,应选项所采用的方法正确.应选:D.【议论】物质的分别与除杂是中考的要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够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要点.129.以下实验过程与如图吻合的是()A.加热氯酸钾B.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C.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钾溶液D.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倒入少量稀硫酸【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能够依照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从图中能够看出,开始有气体也许积淀产生.A、加热氯酸钾开始没有气体产生.不吻合;B、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开始出现硫酸钡积淀,故吻合.C、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钾溶液不反应.不吻合;D、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倒入少量稀硫酸既不生成积淀也不生成气体;不吻合;故填:B.【议论】此题主要观察了现象和结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余注意审题时总结答题要点.10.以下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应向少量混杂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B.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应向少量通入气体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证明生石灰中混有熟石灰,应向少量样品中加入水,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D.证明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应将混杂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议论;常有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议论.【分析】A、依照氯离子和硝酸银会生成氯化银积淀进行分析;B、依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进行分析;13C、依照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D、依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积淀进行分析.【解答】解:A、氯离子和硝酸银会生成氯化银积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也含有氯离子,不能够考据,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能够考据,故B正确;C、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不能够考据,故C错误;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积淀,不能够考据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故D错误.应选:B.【议论】此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观察学生能力的主要种类,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详尽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依照物质的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1.(1)用化学用于填空:氧元素O;两个氧原子2O;一个氧分子O2;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O3.(2)请依照以下列图的标签达成以下问题:标签所示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二氧化碳.从柠檬酸的化学式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合理即可).【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从组成上鉴别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依照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组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一个氧分子可表示为:O2.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2O3.(2)标签所示物质中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从柠檬酸的化学可知,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O;2O;O2;2O3;(2)二氧化碳;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合理即可).【议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常有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与意义、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差异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要点.12.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各处有化学.(1)用来鉴别羊毛制品与合成纤维的方法是B(填字母序号).A.闻气味B.灼烧(2)菠菜和水果中富含的无机营养素是水,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3)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资料,人类每年都要从自然界开采大量的金属矿物质源,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4)汽油、柴油是好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它们都是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的石油中炼制而成.总之,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多彩!【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铁的冶炼;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石油加工的产物;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15【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依照合成纤维与羊毛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不相同考虑;(2)依照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进行解答;(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若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4)煤油、柴油、汽油都是石油分馏的产物.【解答】解:(1)合成纤维与羊毛纤维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因此能够经过灼烧闻味来进行鉴别;故填B;(2)菠菜和水果中富含的无机营养素是水,有机营养素维生素;故填:水;维生素;(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若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故填:Fe2O3+3CO2Fe+3CO;4)石油能够分馏出汽油、柴油、煤油等物质,故填:石油.【议论】此题观察的知识点很多,但是均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3.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NaClKNO3110g169g(1)从表中,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等.(2)60℃时,把113.3gKNO3和20gNaCl全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KNO3和NaCl的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降温至0℃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是20g,析出KNO3的质量是100g.由此得出从KNO3和NaCl的混杂溶液中KNO3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看法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依照表中数据可知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2)依照溶解度的意义计算、分析判断.【解答】解:(1)依照表中数据能够看出: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等;16(2)由于在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NaCl的溶解度是37.3g,在0℃时,KNO3的溶解度是13.3g,NaCl的溶解度是35.7g因此,60℃时,把113.3gKNO3和20gNaCl全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KNO3和NaCl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0℃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是20g,析出KNO3的质量是100g.由此得出从KNO3和NaCl的混杂溶液中KNO3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为:(1)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等;(2)不饱和溶液,20,100,降温结晶.【议论】此题是溶解度知识的详尽应用,对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看法有必然帮助,同时也复习了相关混杂物分其余一些知识性的基础知识.四、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4.二十世纪,德国化学家哈伯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氧气的科学家,令人类从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场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1)1909年,哈伯用氮气和某气体X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氮气,反应原理是N2+3X2NH3.X的化学式是H2.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氮分子分裂为氮原子,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尔后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为氨分子.化学反应的老例过程除上述外,还有多种形式,如离子结合变成分子,请写出一个吻合此微观过程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2)氮气可用于制氮肥,比方:①2NH3+CO2CO(NH3)2+H2O;②NH3+CO2+H2O=NH4HCO3.由以上反应还能够得出的结论是反应条件不相同,反应产物也不相同;化肥的使用有利有弊,针对其中一点简述你的原由:利:合理使用化学肥料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变和制备;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依照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2)依照化学变化的条件以及产物、化学肥料的利害来分析.【解答】解:(1)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均不发生改变,反应物中有2个氮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因此3X中含有6个氢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在化学变化中,17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时,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故填:H2;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NaOH+HCl=NaCl+H2O;2)①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中均有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反应条件不相同,产物也不相同;故填:反应条件不相同,反应产物也不相同;②合理使用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过分使用会致使土壤的污染以及水体污染.故填:利:合理使用化学肥料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议论】此题观察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肥料的作用等,难度不大.1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有的五种不相同种类的物质,A是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的气体,E的水溶液呈碱性.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1)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D物质应满足的条件是排在氢前面(3)C与E的反应致使溶液中大量减小的微粒是氢离子、碳酸根离子.【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有物质的推断题.【分析】依照A、B、C、D、E是初中化学常有的五种不相同种类的物质,A是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的气体,因此A是二氧化碳,E的水溶液呈碱性,B会与E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B是氢氧化钙,E是碳酸钠,C是盐酸或硫酸,D会与酸反应,因此D是爽朗金属,能够是铁,尔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考据即可.【解答】解:(1)A、B、C、D、E是初中化学常有的五种不相同种类的物质,A是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03%的气体,因此A是二氧化碳,E的水溶液呈碱性,B会与E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B是氢氧化钙,E是碳酸钠,C是盐酸或硫酸,D会与酸反应,因此D是爽朗金属,能够是铁,经过考据,推导正确,因此A与B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积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C与D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D物质应满足的条件是排在氢前面;18(3)C与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致使溶液中大量减小的微粒是:氢离子、碳酸根离子.故答案为:(1)CO2+Ca(OH)2=CaCO3↓+H2O;(2)Fe+2HCl=FeCl2+H2↑,排在氢前面;(3)氢离子、碳酸根离子.【议论】在解此类题时,第一将题中有特点的物质推出,尔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变关系推导节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变关系中进行考据即可.五、实验研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6.同学们在达成以下关于氧气的实验后,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图B、C表示完好相同的两份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较B、C中的现象,你能获得的结论是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合理均可).(3)图D表示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才开始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4)氧气制取达成后,实验室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方法是过滤、烘干;请指出图E中的错误(写出一条)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或烧杯口未紧贴玻璃棒、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收集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常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装置A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常温分解制取氧气可用此装置,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2)据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19(3)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才开始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4)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回收二氧化锰可先过滤,尔后再烘干;并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结合图示解答.【解答】解:(1)装置A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常温分解制取氧气可用此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O2↑;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因此可知: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3)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才开始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4)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回收二氧化锰可先过滤,尔后再烘干;图示操作存在的错误有: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烧杯口未紧贴玻璃棒、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合理均可);3)可燃物与氧气接触;4)过滤、烘干;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或烧杯口未紧贴玻璃棒、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议论】认识燃烧的条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过滤操作等知识是解答问题的要点,难度不大,能较好观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7.金属的应用与其性质亲近相关.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研究课上,同学们将硝酸银溶液倒入装有铜粉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铜的表面析出银白色物质以及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过滤后,获得滤渣和滤液.同学们进行了以下研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硝酸铜猜想二:硝酸银和硝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