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高考复习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必修二高考复习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必修二高考复习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必修二高考复习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必修二高考复习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高考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表现:“纺”与“织”分离(洋纱涌入)倾销商品→“织”与“耕”分离(洋布涌入)掠夺原料→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3、影响:(1)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2)消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概况(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活动:分类时间旗号活动成就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70年代自强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90年代求富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海军19世纪70年代中期北洋、南洋、福建三只海军近代教育创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京师同文馆;詹天佑)开近代教育的先河4、结果: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5、失败原因:(1)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根本原因;(2)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3)顽固派的破坏;(4)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先进的技术。6、影响:引进了西方的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历程:阶段时间原因主要史实/表现产生19C六七十年代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①西方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①商办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②由沿海向内地扩展短暂春天1912——1919年一战期间①辛亥革命为民资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⑤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①厂矿企业增多②投资总额增加③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④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较快发展1927——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①全国基本统一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①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②产品出口国外③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日益萎缩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①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②国统区:国民政府全面控制经济,官僚资本的压榨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陷入绝境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①美国的经济掠夺②官僚资本的挤压③苛捐杂税,滥发纸币,通货膨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1、分布: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2、体系: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实力: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4、发展过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艰难曲折,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1949-1956)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1949—1952)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造”,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3、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6)

(1)内容:三大改造

①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

、公私合营。(2)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遗留了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一)正确决策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毛泽东)

2、中共八大(1956)

(1)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

(二)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1958)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5.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1966:动乱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大混乱

2、1971: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3、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

4.教训: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③

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四、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⑤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⑥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召开的背景:历史的徘徊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革后经济仍徘徊不前。②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肯定了真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2、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拨乱反正。(3)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3、

历史意义:

(1)三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序幕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1)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③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内容: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土改后农民个体所有制——三大改造后为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意义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面貌;

②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改革

(1)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内容:

①管理体制: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①1980: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②1984:开放沿海城市(14个)

③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

④1990: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背景

(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内政治经济低谷。

2、过程(1)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①党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十四大(1992)

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中共十五大(1997年)

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背景: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新中国的成立③改革开放表现:①物质生活a、衣食住行b、交通、通讯工具c、大众传媒——四大媒介②社会习俗a、辛亥革命,改变封建陋习(如废止缠足、剪辫易服、互称同志、握手等)b、改革开放,出现新的生活时尚(环保、讲究卫生、旅游等)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分散的文明:五大区域文明2、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1)背景: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社会原因:寻金热的兴起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客观条件:欧洲航海、造船,地理知识的进步。宗教因素:热衷传播天主教(2)过程:时间航海家成就1487年迪亚士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③影响A、对世界a、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对欧洲a、引发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亚非拉地区a.西方列强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导致亚、非、拉美日益贫困和落后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先后崛起的西方列强

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澳门)17世纪荷兰(“海上马车夫”,商业资本)(英法崛起)(台湾)

18世纪中期英国(“日不落帝国”,工业资本)

(二).

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

有利的地理位置发达的造船业

海外贸易发达

2、特点:

商业资本发达

3、影响

对外扩张(侵占台湾)

垄断航海业(三)

英国的殖民扩张

1.背景:①地理: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圈地运动,东印度公司);推行“重商主义保护工商业者利益,参与贸易竞争;

③政治:17世纪后期(1689年)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权利法案)的确立;

④军事: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2.过程:①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②垄断贸易: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印英间的贸易;

③英荷战争: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在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失去了海上霸权地位和北美的殖民地;

④英法战争:18世纪中期,与法国七年战争,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的优势。

⑤18世纪中期,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3.影响(1)对英国来说: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原料等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条件。

(2)对殖民地国家来说:英国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贫穷与落后;英国的殖民扩张把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带到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早期英国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罪恶的殖民主义:野蛮的掠夺财富;②酷的屠杀土著居民;③卖贩黑人奴隶(戈雷岛)(16世纪——18世纪)(三角航程:欧洲→非洲→美洲→欧洲);④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不平等贸易。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①资金:通过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③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条件成熟;

④市场: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促进国内外市场扩大;

⑤政治保障: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成为可靠的政治保障。

2.过程:(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界中期(2)标志:1765年,珍妮纺纱机。

(3)动力革新: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进入”蒸汽时代”。

(4)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工厂制(1771年,阿克莱特)。

(5)成就: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蒸汽汽船;②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③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推动了机械制造业(1798年,美国,惠特尼)。

④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工业革命向欧美传播。

3.影响:①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同时改变了人口的职业结构。

(社会)推动了英国的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政治)

推动阶级结构变革: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社会)想文化观念的变化: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并成为主流;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科学教育事业发展。

(思想)

⑦引起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A.工业革命在欧美广泛开展,推动世界工业化的进程。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C.东方从属于西方(双重性)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①前提: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②市场:欧美国家实现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资本:工业革命积累大量的资金。

④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原因)。

⑤劳动力: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2.过程:(1)中心:美国和德国

(2)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3)成就:①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钢铁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比重上升。③新兴产业的兴起:汽车、石油、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等)。④传统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⑤新的发明和创造。(贝尔发明电话;)。

(4)特点:A.从重工业开始;B.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C.多国同时进行;

D.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德国、日本、俄国)

3.影响:①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

②社会关系: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③国际关系: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连接为一体,世界经济整体性趋势加强(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世界市场、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1)含义: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交流与撞击等为内容的一体化进程。

(2)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分散的、局部的世界变成互动的、一体的整体性世界(根本原因)。

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

③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联结纽带)。

④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起来(重要保障)。

(4)影响:①促进各地区人口流动,物资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促使国际劳动分工向广深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③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在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

④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日益贫困。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加剧(生产过剩);③导火线:纽约股市的崩溃(1929年10月)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3、特点:①波及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破坏特别大4、影响①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杯水车薪--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1、胡佛政府上台:繁荣与隐患并存

2、措施:

①前期: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自由放任;自愿合作;大幅度提高关税,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②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企业等提供贷款;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政府救济。结果并未缓解危机。▲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2、面对危机,胡佛总统企坚持自由放政策,危机日益严重。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二、概况1、时间:1933年2、内容措施内容目的金融整顿银行《紧急银行法》,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其开业恢复银行信用工业复兴工业《工业复兴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恢复工业生产,防止盲目竞争农业调整农业《农业调整法》,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社会保障救济和公共工程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同时,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与立法劳工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缓和劳资矛盾社会保障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2、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①摆脱经济危机,推进经济发展4、影响: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④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时间总统经济理论主要政策主要成就存在问题二战后到60年代末杜、艾肯、约凯恩斯主义①把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②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黄金时代”财政赤字、高额国债、通货膨胀70年代尼克松福特卡特凯恩斯主义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一时见效“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80年代里根货币学派供应学派①大规模消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复苏回升由于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90年代克林顿结合二者中间路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逐年走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国家模式特点结果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训(两个政策、一种模式、三次改革)1917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1918国内外武装干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内忧外患)1、背景①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国内战争;3、主要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等生活必需品都必须由国家统一分配;)④分配:实行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4、评价①积极: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了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②消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新经济政策(1921—1924)1、背景(1)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必要性)2、标志: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2、内容①农业:以农业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A重点工业仍归国家所有;B解除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3、意义:(1)经济:满足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世界: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斯大林模式”一、背景:①1924、1列宁逝世。

②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

③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概况:1.过程:①1925联共(布)第十四次大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②1926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③1928-1932第一个五年计划。④1933-1937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初步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⑤1936《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2、特征:①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②经济体制: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③政治上:权力的高度集中。④思想上: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盛行。三、评价1、成就①开辟了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计划经济模式,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②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③苏联的经济实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与轻工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向农民索取太多,严重压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的改革⒈背景(1)二战过后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了契机⒉内容⑴经济农业:A扩大自主权;B削减农业税、提高价格;C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⑵政治A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叛(第二十次代表大会);B平反冤假错案⒊结果:失败⒋失败原因: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②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③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④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体制5.评价⑴积极: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⑵消极: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⒈前期(有所发展):(60年代)重点在工业上,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⒉后期(逐渐停滞):70年代初,社会陷入因境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过程:(1)经济改革(重点):①内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政治改革: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陷入困境②内容:a.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b.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根本上动摇苏联共产党在国家领导体系中的领导地位③结果: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局势失控,苏联解体四、苏联解体过程:⑴1991年《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由联邦到邦联)⑵八一九事件⑶《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标志苏联的完全解体。(1991年12月21)原因: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了许多问题⑵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比较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相同点:①原因:国内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难;②手段:a、在坚持原有社会制度的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