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第九节 理血药、方课件_第1页
Q 第九节 理血药、方课件_第2页
Q 第九节 理血药、方课件_第3页
Q 第九节 理血药、方课件_第4页
Q 第九节 理血药、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节理血药、方一、概述1.概念(1)理血药凡能调理和治疗血分疾病的中药叫做理血药。(2)理血方以理血药为主要组成,用以治疗血分病证的方剂,称为理血方。2.分类及应用血分疾病分为血虚、血热、血瘀及出血四种。故理血药、方分为补血、凉血、活血和止血四类。然而习惯上分别将凉血药、补血药放在清热药、补益药中介绍,故本节只介绍活血药和止血药两类。(1)活血药、方具有活血祛瘀、疏通血脉作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瘀血疼痛、跌打损伤、痈肿初起、痞积、产后血瘀腹痛及胎衣不下等证。(2)止血药、方具有制止内外出血和引血归经作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促进凝血作用。适用于各种出血证,如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及创伤出血等。

二、常用理血药(一)活血药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血瘀滞所致的难产、胎衣不下、跌打损伤,外感风寒,风湿痹痛。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微寒。入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主治: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疮痈肿毒,温病热入营血,躁动不安。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入肝、心、膀胱经。功效: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主治:胎产疾病要药,产后血滞腹痛,水肿。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甘、苦,平。入肝、肺、大肠经。

功效:破血祛瘀、润燥滑肠。

主治:产后瘀血疼痛,肠燥便秘。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或川牛膝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酸,平。入肝、肾经。

功效:血祛瘀、引血下行、利尿通淋、补肝肾。

主治:产后瘀血腹痛、胎衣不下及跌打损伤,衄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淋涩痛、尿血,肝肾不足、腰膝痿弱。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川赤芍或草芍药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凉。入肝经。

功效:凉血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温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斑疹以及血热妄行、衄血,跌打损伤、疮痈肿毒,肝热目赤肿痛。乳香:为橄榄科植物鲍达乳香树

、卡氏乳香树或野乳香树切伤皮部所采得的油胶树脂。

性味、归经:苦、辛,温。入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止痛、生肌。

主治:气血郁滞所致的腹痛以及跌打损伤和痈疽疼痛入散剂或膏药中外用有生肌。没药

: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或其它同属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性味、归经:苦,平。入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止痛生肌。

主治:常与乳香合用,功用与乳香基本相似。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东北延胡索或齿瓣延胡索的块茎。又称玄胡或元胡。性味、归经:苦、微辛,温。入肝、脾经。

功效:活血通经、行气止痛。主治:止痛作用显著兼有活血行气功效,多用于气滞血滞所致的多种疼痛,如治血滞腹痛,治跌打损伤。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的干燥粪便。性味、归经:咸,温。入肝经。功效:活血散瘀、止痛。主治:一切血瘀疼痛及产后恶露不下。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的根。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常与三棱相须为用,治血瘀气滞之产后瘀血疼痛,食积气滞、肚腹胀满疼痛。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或姜黄的块根。

性味、归经:辛、苦,寒。入肝、心、肺经。

功效:凉血清心、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利胆退黄。

主治:湿温浊邪蒙蔽清窍、神志不清、惊痫、癫狂,气滞血凝之胸腹疼痛,血热妄行而兼有瘀滞,黄疸

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醋淬研细或水飞用。

性味、归经:辛,平。入肝经。

功效: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主治:伤科接骨要药,用于创伤、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翼地鳖的干燥雌虫虫体,又称地鳖虫。

性味、归经:咸,寒。有毒。入肝经。

功效:破血逐瘀。

主治:破血逐瘀作用较强,用于瘀血凝滞,跌打损伤、骨折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或狭叶白及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入肺、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肺胃出血,外伤出血,研粉外用治疮痈初起未溃或溃后久不收口。

仙鹤草: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全草。

性味、归经:苦、涩,凉。入肝、肺、脾经。

功效:收敛止血。

主治:各种出血证,如衄血、便血、尿血,疮痈肿毒,久痢不愈

棕榈:棕榈科植物棕榈和棕树的干燥叶柄。除去纤维状棕毛,炒炭或生用。性味、归经:苦、涩,平。入肝、肺、大肠经。功效:收敛止血。主治:多种出血证,如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

血余炭:为人发煅制成的炭化物。

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效:收敛止血。主治:衄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全草。性味、归经:甘,凉。入肝、心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痈肿。主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如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痈疮肿毒,可用鲜品捣服或煎服,并敷患处。

小蓟:为菊科植物小蓟的全草。

性味、归经:甘,凉。入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消散痈肿。主治:血热的出血证,如尿血、鼻衄及子宫出血长于治尿血,单味内服、外敷治热毒疮肿,。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叶。性味、归经:苦、涩,微寒。入肝、肺、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肺止咳。主治:血热妄行之便血、尿血、子宫出血,肺热咳嗽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入肝、胃、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收敛解毒。主治:下焦血热之便血、血痢、子宫出血最常用,烧烫伤要药(生末麻油调敷),湿疹、皮肤溃烂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性味、归经:苦,微寒。入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治:热证衄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主治:血热妄行致衄血、便血、子宫出血、尿血,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痹证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印度)果实渗出的树脂加工制成,尚有百合科植物海南龙血树(右图)含脂木质部提取的树脂。

性味、归经:甘、咸,平。入心、肝经。功效:止血、止痛、化瘀、敛疮生肌。主治:外伤出血,可单用或与蒲黄同用撒于出血处,配血余炭研末吹鼻治衄血,疮面久不愈合,产后及外伤瘀阻疼痛。

理血药功能比较(1)

活血药

川芎丹参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王不留行赤

活血通经川芎活血之中并能行气,兼有祛风作用,丹参以活血止痛见长,并能清热凉血;益母草长于活血通经,专治产科诸证,又能利水消肿;桃仁、红花每多合用治产后瘀积、跌打瘀肿诸证,但桃仁质润可通便,红花则善于活血行瘀;牛膝强筋骨,利关节,兼能下行;王不留行还善于催乳;赤芍兼能清血热,治目赤与衄血。乳香没药延胡索五灵脂三棱莪术郁金自然铜穿山甲土鳖虫

活血祛瘀乳香、没药活血之中长于消肿止痛,但乳香行气之力比没药强,而没药祛瘀之力比乳香大;延胡索、五灵脂二者均能止痛,但延胡索善于行气止痛,而五灵脂则善于散瘀止痛;三棱、莪术、郁金破瘀消积,并能行气,但三棱、莪术以治食积气滞、肚腹胀痛见长,郁金虽能活血祛瘀,但善于疏肝解郁;自然铜常用于外伤跌打,散瘀止痛之力较胜;穿山甲、土鳖虫均能活血散瘀,但穿山甲以消痈溃脓及通乳见长,土鳖虫消痈散结及跌打肿痛较好。理血药功能比较(2)

止血药

白及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收敛止血白及善于生肌收口,多用于肺胃出血;仙鹤草对各种出血疗效均好;棕榈炭、血余炭多用于衄血及子宫出血。三七蒲

祛瘀止血三七治多种出血症,又为治跌打损伤、瘀血内阻要药;蒲黄也能治各种出血,但功效不及三七。大蓟小蓟侧柏叶地榆槐花茜草血

竭凉血止血大蓟、小蓟作用基本相同,但大蓟凉血之力较强,并能消痈肿,小蓟止血力较缓,善治尿血、血淋;侧柏叶还能祛痰止咳;地榆、槐花均善清大肠湿热,治便血、血痢,但地榆能收敛生肌,治烧伤有良效,槐花能清肝降压;茜草善治血热、衄血,兼治跌打瘀积;血竭长于外伤止血,兼能化瘀止痛、敛疮生肌,外科常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组成:桃仁45g当归45g赤芍45g红花30g川芎20g生地60g

(本方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组成。但将四物汤中补血养阴的白芍换成活血祛瘀的赤芍、补血养阴的熟地换成凉血消瘀的生地,使原方的补血活血作用变为凉血活血。再加入活血祛瘀的桃仁、红花为主药,突出活血化瘀的作用,成为一个比较平和的活血化瘀方。)功能:活血祛瘀,补血止痛。主治:血瘀所致的四肢疼痛、血虚有瘀、产后血瘀腹痛及瘀血所致的不孕症等。应用:为治疗瘀血阻滞的基础方,各种血瘀均可加减运用。

红花散(《元亨疗马集》)组成:红花20g没药20g当归30g(活血祛瘀为主药)枳壳20g厚朴20g陈皮20g(行气宽中)六曲30g山楂30g麦芽30g(消食化积为辅药)桔梗20g白药子20g(宣肺利膈)黄药子20g(清热散瘀为佐药)甘草15g(和中缓急,协调诸药为使药)功能:活血理气,清热散瘀,消食化积。主治:料伤五攒痛(相当于蹄叶炎)。证见站立时腰曲头低,四肢攒于腹下,食欲大减,吃草不吃料,粪稀带水,口色红,呼吸迫促,脉洪大等。应用:精料过多、运动不足或过食精料所致马属动物料伤五攒痛,均可加减使用。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组成:当归120g(活血补血,化瘀生新为主药)川芎45g(活血行气)桃仁45g(活血祛瘀,均为辅药)炮姜10g(温经止痛为佐药)炙甘草10g(调和诸药)加黄酒250ml,童便250ml(通经化瘀,引药直达病所,引败血下行,均为使药)煮或水煎,候温灌服。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行,肚腹疼痛。应用:恶露中血块较多,加蒲黄、五灵脂;腹痛寒甚,加肉桂、吴茱萸、益母草、荆芥穗;气血亏损者,加党参、熟地、山药、阿胶;恶露己去、仅有腹痛,去桃仁,加元胡、益母草;产后发热,去炮姜,加益母草、赤芍、丹参、丹皮、知母、黄柏。槐花散(《本事方》)组成:炒槐花100g(专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主药)炒侧柏叶50g(助槐花凉血止血)荆芥炭30g(疏风止血,共为辅药)炒炽壳30g(理气宽肠为佐使药)功能:清肠止血,疏风理气。主治:肠风下血,血色鲜红,或粪中带血。应用:大肠湿热所致的便血。热盛,加黄连、黄芩;下血多,加地榆;便血不止,加生地、当归、川芎;血虚,加熟地、当归、川芎。本方药性寒凉,不宜久服。

十黑散(《中兽医诊疗经验·第二集》)

组成:知母30g黄柏30g栀子20g(清降肾火治热淋尿血为主药)地榆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