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主流文化运动
(CountercultureMovement)
一、反主流文化运动的成因约翰·F·肯尼迪(JohnF.Kennedy)民主党1961年-1963年,任内被暗杀林登·约翰逊(LyndonJohnson)民主党1963年-1969年科技革命、美苏争霸、越南战争、黑人运动、民权运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心理㈠技术专家治理型社会(TechnocraticSociety)的弊端
美国目前的问题……不是思想原则上的争执,而是实际上如何管理现代经济的……技术问题。60年代的经济问题需要的是技术性答案,而不是政治性答案。——肯尼迪1962年在耶鲁大学的讲话“对民主的真正威胁……是让非理性的力量影响实际。”
——麦克纳马拉
经济领域由于分工过细,要求每一个部门、每一种工作都有自身的一套学问和规律,这就要求年轻人在真正走上社会之前,必须在大学内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其实是把年轻人训练成程序化的工具,以适应各种奇形怪状的机构的要求。对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几乎失去了就业的能力,造成新的被迫失业人员。㈡从理想到现实的落差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要讲友爱、平等、自由和个人尊严至高无上,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是“自由”,友爱和尊严应重于竞争和成功。现实中,追求物质上的占有和享乐成为生活的第一大目标和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尺码。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陋的现象和政府美妙动听的宣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黑人处境的同情、对越南战争的厌恶、对核战争的恐惧
㈣教育的异化1945年,本杰明·斯波克的著作《婴儿和儿童抚养通俗读物》在家庭教育方面掀起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其主要观点是,家长要对孩子放开手,不要把社会的一些规范硬加给孩子,不能强迫孩子成为家长期望的某种人。这批“斯波克医生养大的孩子”具有这一代人的特征:自以为是、不懂服从、不会适应,也没听说过生活压力和社会责任。㈤“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的影响“垮掉的一代”诗人艾伦·金斯堡和小说家杰克·凯洛瓦克等人对50年代美国的“物质崇拜主义”(materialism)社会风气和道德准则给予了无情的抨击,表达了许多年轻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彷徨。这批年轻人用留长发、吸大麻、穿着褴褛的方式来反抗人情淡薄、物质至上的社会。
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表现:“嬉皮士文化”(theHipCulture)
㈠摇滚乐(Rock‘n’Roll)乐队:甲壳虫(Beatles)滚石(RollingStone)歌手:鲍勃·迪伦(BobDylan)比尔·格雷厄姆(BillGraham)苍老的妇人们扮演着道德的判官
性功能的衰竭使她们怒视着对视情伴
叫嚣着虚假的道德伦理,对他们百般羞辱
虽然金钱无法宣判,但却恶语相加
污言秽语无人理睬
一切的说教都是一派胡言。
—鲍勃·迪伦《妈妈,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如愿》㈡滥用毒品(DrugAbuse)1967年5月14日的《纽约时报杂志》有这样一段关于加州的海特-埃施勃里区的“嬉皮士”吸毒的描述:
到处可以看到吸大麻的人。人们在边道上吸,在点心店里吸,坐在停着的车里吸,或躺在金门公园的草地上吸。街上几乎每一个20岁的人都是用毒者,不是吸大麻,就是吃迷幻药,或两者都用。1967年,一位“嬉皮士”对《纽约时报杂志》记者谈她的看法:
每个人都应吸毒,就连儿童也应如此。他们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儿觉醒,非要等到老呢?人类需要彻底的自由。上帝就在那里。我们需要消灭虚伪、欺诈、谎骗,重新回到我们儿童时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的纯洁中去。
旧金山的海特-埃施勃里区(Haight-Ashbury)是“嬉皮士文化”的首都,也是“集体生活”的一个缩影。1967-1968年一年,这个居民区就成了“嬉皮士”带有人情味生活的大“公社”,居住着至少有几百“嬉皮士”。“友爱”是“嬉皮士”的口号之一。“嬉皮士”自称是“友爱的一代”(LoveGeneration),“嬉皮士”的友爱宗旨还表现在“大家分享”的生活态度上。1970年,全美国有200多个群居村,成员4万人,1971年发展到近3000个群居村,群居村里崇尚反朴归真的生活,实行财产、子女乃至性爱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环境保护。㈣自我放纵(SelfAbandon)1964年9月24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仅22岁的哲学系学生马里奥·萨维奥和阿特·戈登堡等发起并领导了校园“言论自由”运动(FreeSpeechMovement),抗议学校当局禁止在校园内谈论民权运动和发表反越战言论。10月1日到2日,加州政府出动国民警卫队前来制止,学生与警察对峙长达32小时,一些学生运动领袖被逮捕,反文化运动的序幕由此而拉开,以后逐渐蔓延到美国其他所院校及学校以外的地方。1968年,该运动因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越战的不断升级而达到高潮,仅17-25岁间的嬉皮士就超过30万人。三、反主流文化运动的结局
1969年8月的一个周末,在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叫伍德斯托克的地方搞的“伍德斯托克节”是“嬉皮士”的最盛大的,也是最后一次聚会。来参加这一盛会的有30多万人,整整三天三夜。1972年,以尼克松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上台,预示着美国主流社会在沉默了10几年后,开始将舵轮向右转。㈡影响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对后来的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反主流文化运动一、反主流文化运动的起因1.技术专家治理型社会的弊端2.从理想到现实的落差3.代际隔阂4.教育的异化5.“垮掉的一代”的影响6.萨特的存在主义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表现1.摇滚乐2.滥用毒品3.群居生活4.自我放纵三、反主流文化运动的结局1.结局及原因2.影响四.对反主流文化运动的态度思考从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兴起到结束,你有什么感触?对青少年的教育,社会应注重哪些方面?面对着社会的诸多问题,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问题?相关文章:Thebeatgenerationandcounterculture:
PaulBowles,WilliamS.Burroughs,JackKerouac/
RajChandarlapaty.
[monograph]
NewYork:
PeterLang,
c2009.Americancountercultures:
anencyclopediaofnonconformists,alternativelifestyles,andradicalideasinU.S.history:Armonk,N.Y.:
SharpeReference,
c2009.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
[专著]
:
王恩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嬉皮士:美国主流社会的叛逆一代
[专著]
夏学花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美国嬉皮士运动评析〔硕士论文〕魏玮南京师范大学2009美国嬉皮士文化研究
[博士论文]
范见星
复旦大学1995
《浅论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事务部培训内容
- 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2
- 章末真题集训07
- 三年级安全教育计划和教案
- 火电厂危化品供应协议
- 4S店翻新补充协议
-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
- 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 2024年海口客运从业资格证操作考试流程
- 2024年销售合同经典版
- 近代历史人物曾国藩课件
-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条)
- ADA糖尿病指南版医学幻灯片
- 《商业医疗保险》课件
- ISO26262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问题课件
- 经侦民警开展金融知识讲座
- 2023年中国电信春季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难、易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
- 工程设计资质专业人员专业对照表
- 工业自动化相关项目创业计划书
-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一天的食物3学习任务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