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课件_第1页
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课件_第2页
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课件_第3页
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课件_第4页
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泰安市政府副县级督学阚兆成简介◎泰安市政府副县级督学,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中国煤矿文联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泰安市“家校共育”首倡者,组织培训家长已达100余万人次。◎著作有《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学会学习并不难》等等18部,主编地方教材和小学、初中、高中教学指导用书5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20多篇文稿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人民网》《红旗网》及多种大型丛书转载或收录。20余项研究成果获教育科学及社会科学奖。我的家长系列报告(常识篇)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理念篇)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及家长学习(习惯篇)“养心”才是成长的关键(学习篇)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学习?(方法篇)儿童最有价值的学习是“玩”(方法篇)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盘点与再出发(方法篇)家长如何指导学生过好假期生活为什么要开家长会培训家长?所有家长都盼着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光盼没用,关键是怎样才能让孩子好起来?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环境、条件、师资等都差不多,为什么孩子的学习还是有很大差距呢?我认为产生学习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节假日和晚上等课余时间,直接原因是家庭环境好坏和家长管教水平高低。一年365天,寒暑假放90天;剩下的9个月一个礼拜休两天,一个月8天,就是72天;再加上元旦、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国庆节等8天。学生一年节假日是170天,在校上学的时间是195天,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家里。再考虑上晚上学习的时间,学生实际在家的时间已超过在学校的时间。这么多的时间,管理的好孬,效率的高低,差距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从小学到高中12年时间,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孩子学习不好,关键在家长,家长不懂怎么办?参加培训学习。一、家庭教育的任务性质、地位作用1、家庭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家长当“学生”接受教育;第二阶段:家长当“老师”教育孩子。2、家庭教育的任务。在家里:学习品德和行为,是“习惯和做人”;在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学习和做事”;在社区:学习合作和实践,是“实习和公益”。由此可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名错了?

3、家庭教育的性质。家庭教育主要是个性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是共性的教育。4、家庭教育地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排序: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5、家庭教育的作用。1966年,美国著名的“科尔曼报告”。调查结果发现,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学校设施、教师水平几乎等同的情况下,黑人学生的学习水平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从1966年开始,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小结:1、家庭教育分两个阶段(学生、老师);2、家庭教育的任务(习惯和做人);3、家庭教育的性质(个性教育);4、家庭教育地位(排第一位);5、家庭教育的作用(成长与发展)。《爸爸去哪儿》回应了转型时代中国人面临的一大问题,即父亲在家庭责任中的重新定位。爸爸长期在外面打工的这些孩子,问题特别之多。长期缺乏父爱,可能会造成孩子认知、个性、情感、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教育内容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生活习惯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勇敢、冒险。教育方式上父亲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误区3:孩子上了学教育就是学校的事。►“老师你对孩子严格一点就是了,你讲的话他都很听,家长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我把孩子完全交给你了,你就全权负责吧。”似乎意味着对老师的信任,实质上是推脱责任。学校与家庭是两个不同的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系统,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缺一不可。美国的家庭教育观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识家庭应该干学校干不了的事情。误区5:害怕孩子犯错误。“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易南《人在矮檐》)“失败乃成功之母”,孩子出问题是一件好事情,不出问题的孩子才可能是有问题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对待孩子出问题的心态,决定着孩子进步的大小与快慢。犯错误越早,学习就进入越早。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错误与失败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和机遇。误区6:不能善待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在学校心情如何,80%以上的因素与教师相关。为什么老师不愿管你的孩子?可能是家长因一件小事无理取闹过。家长“赢了”实际上就是孩子“输了”的开始,有些时候赔点钱,这些钱是花的孩子未来前途的钱。为什么你的孩子偏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喜欢任课老师,根源可能是家长没有“口德”,曾经贬损过这位老师。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不是是愚蠢的做法,会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家长切记:善待我们的教师就是善待我们的孩子,关爱我们的教师就是关爱我们孩子的未来。老师有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要单独沟通。家长可以与老师联系沟通,但不是当着孩子的面贬低老师,这是家长尊重老师的底线。小结:1、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父亲不能缺位);2、等孩子懂事了再进行教育(越小效果越好);3、上了学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不可替代性);4、说社会负面现象(不要污染孩子);5、害怕孩子犯错误(好犯错的孩子会更有出息);6、不能善待老师(尊师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三、幼教,为什么要引起足够重视?►1、早教究竟有多重要?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3年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日本著名的早教专家“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先生,为什么从一个大老板改行为幼教事业。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幼儿教育更重要的事了。(发达国家是最好老师在幼教,我们正好相反)

2、早教有科学依据吗?

3岁大脑接近成人的重量,3岁前是人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3岁之前时间贵如金。家长总认为孩子三岁前什么也不懂,有人照顾,饿不着、渴不着就行,这种思想耽误了孩子最为宝贵的时间。可以说,孩子越小时间越“金”贵。要重视脑功能区的优化。4、我国幼教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没有形成系统的早期教育理论;幼儿园没有形成科学设置的教材体系;幼儿园教育内容单调;心理发育测评工具比较简单,不够专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突出。3岁大多数孩子主要在家庭,7岁之前的孩子主要是以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为主的阶段,我国恰恰这是教育的两个最薄弱的环节,绝大多数家长不懂育儿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幼儿教育是重视程度最差的一个学段。5、幼教的关键是什么?►幼教的关键是教育家长。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的一本书名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她就是为了突出家长的极端重要性。家长是任何机构都不可替代的。幼教最好的途径莫过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既然家长如此重要,重视家长素质提升才是早教正确的路子。幼教是丰富的生活、快乐的玩耍。幼教是一种生活中的教育,是游戏中的教育,是学和玩的统一体。习惯、性格培养是幼教的重任。习惯、性格培养年龄越小效果越越好。小结:1、早教究竟有多重要(一辈子的基础);2、早教有科学依据吗(3岁前脑发育极快);3、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下来就开始);4、幼教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不讲科学);5、幼教的关键是什么(教育家长);6、幼教必须遵循规律(避免拔苗助长)。四、家长在孩子学习上到底该干些什么?1、帮孩子找到发展的潜质了吗?(1)知道孩子是什么智能类型吗?人的八大智能类型: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的智力水平没有明显差别,只有智力优势板块、组合与发展速度上存在差异。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天生我材必有用、360行行行出状元。教育应该是扬长避短。(4)知道自己是什么教育类型吗?家长的六种教育类型:健康型、溺爱型、放任型、经济型、粗暴型、矛盾型。健康型。家教内容健康,家庭关系和谐,家教方式正确,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心理健康,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自由,发展和谐。溺爱型。爱之失度,过分娇宠,迁就放纵,不顾及孩子的长远发展。这样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自私任性、懒惰蛮横等诸多不良品质。放任型。对孩子既无严格的要求,也不宠爱过分,孩子真是自由成长。这样的孩子如果家庭文化背景较好,可能发展不错;如果家庭文化背景较差,孩子往往会沾上坏习气。这些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搞清楚,不然孩子在学习上出了状况肯定不知道去哪里找原因。只有把智能、性格、气质、学习类型等几个维度搞清楚了,才能合理构建起适合孩子的学习模型,真正做到因材施学、扬长避短,取得最佳学习效果。2、怎样让美丽的梦想清晰起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亿万富翁,企业高管,奥运冠军,武林高手,明星,英雄人物,高级技师,身心健康的人。你想拥有什么?学士、硕士、博士,律师证、会计证、执法证,科研实验室、现代化农场庄园、家庭工作室。你想学到什么程度?考上清华、北大,211、985,出国留学,学有专长,精通一种艺术。从农村走出的二代、三代还有生存之忧吗?喜欢的一定能干好,一定能尽力做好。4、要对学习充满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对人的未来发展起到全面准备的作用,一个人现在做什么,将来做什么,与兴趣有很大关系。鱼→渔→欲。授之以鱼,即教给知识;授之以渔,即教给学习的工具或方法;授之以欲,即培养求知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5、要让学习充满主动力

学习动力分为三种,即推力、拉力和压力。推力是发自个体内心的学习需求。(给自己学)这是一种内部动机,是学习的原动力,具有自主性、自发性。拉力是外界对学习者的一种学习期待。(给家长、老师学)这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外部动力,具有诱发性、被动性。它是为了实现一个既定目标从事学习活动,譬如:获取学历、得到家长的奖励、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赞扬等。压力是客观现实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要我学、不是我要学)压力主要来自学校和家庭,来自老师的要求、学生间的攀比、父母的较高期待,有时,压力也来自学生自己,给自己订了过高的目标。“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压力必须真正地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发挥其动力作用。6、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想学不好都难影响学习的第二因素是:学习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合自己。寻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是取得理想学习成绩的前提。在学习的诸多因素中最能够改变的:是学习方法。高斯故事离不开一道题:1+2+3+4+5+…+98+99+100=?当其他同学都在按部就班的往下加时,只有高斯在观察,当他发现1+100=101,2+99=101....共有50个101时,很快写出了答案。故事的重要意义不是高斯用的时间最短,关键在于高斯用了等差级数求和的思维方式,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习不仅是学了什么,而是思索了、发展了什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小结:1、找到发展潜质(是什么材料);2、要有清晰梦想(有什么目标);3、要有良好态度(是不是想学);4、对学习充满兴趣(是不是愿学);5、要有内趋动力(是不是主动学);6、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是不是会学)。

五、家长要了解一些学习方面的常识

常识1:让孩子明白人为什么要学习?1年小树做篱笆、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可以做粱、柱子、家具不上学放羊,上6年学种地、打工、做保安、当个小商小贩;上9年学技术工人;上12年学考大学;大学毕业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硕士博士毕业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原来没有的东西。不读书或读书少对社会的贡献少,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就多,用的时间也多,对社会的贡献也大,自己赚的钱也多。

学习是人的一种责任。学习是人的一种权利。学习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学习是为了精神成长。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机会能够改变部分人的命运,知识能够改变所有人的命运,教育是实现人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常识2:小学生注意力培养是个最大的问题学生学习问题调查显示:注意力问题被列为十大学习问题之首。为什么幼儿园20、30分钟一节课?小学40分钟一节课?初中高中45分钟一节课?年龄不同注意力长短不一样。在军事上迅速集中自己的兵力,在一个点上歼灭敌人,这是军事天才。把兵力漫无目的地分散开,被敌人各个围歼,是败军之将。注意力7个基本方面:集中性、稳定性、抗干扰性、持久性、主动转移性、宽度广度、手眼协调能力。常识3:四年级孩子学习的关键期一至三年级是基础期;四年级是转折期、学习习惯养成和成绩的分化期;五年级是的提升期;六年级是小学与中学的衔接期。为什么说四年级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最后关键期。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常识4:语文尤其重要其他学科是知识的宝库,语文是开启这些宝库的一把钥匙。古人几乎只学语文,中国大师级人物小时候读私塾,无一例外的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功底,再转到他们感兴趣的专业上,得心应手。高考改革趋势:语文升、英语降。北京市教委2016年高考改革,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2016年中考改革语文将由120分上调至150分。江苏等省份也有类似的做法。语文成绩不好成不了高考状元,考不上清华、北大。参加工作后感到语文确实重要。常识5:为什么说阅读非常重要阅读既没有时空的束缚,也没有地域的界限。书是时间穿梭机,可以回溯千年,感受先贤的聪明智慧;书是通往大千世界的天窗,足不出户就可了解世界各地美丽山水;书是人生的实习间,书中所有的实践都可间接体验;书是高端对话的大平台,可以与任何一个时空的大师级人物对话;不同书籍带给人不同营养文学能让人们看见看不见的东西;史学能让人们拥有判断真伪的能力;哲学能让人们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自然科学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展现人类智慧的无限魅力。浅阅读是知其然,满足人的是感官,获得的是信息,形成的是知识;深阅读是知其所以然,影响人的精神,获得的是理念,形成的是能力和气质。真正的阅读是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阅读是世间唯一全利之事。天下之事,利害常相伴,有全利而无害者唯有读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故有全利而无害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一二百本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是不一样的东西叫“气质”“教养”。男人多读书就减少霸气、傲气和燥气,多一些儒气、灵气和英气。女人多读书就少了俗气、娇气和怨气,多一些大气、秀气和锐气。常识6:认真对待作业非常重要。作业不等于课外学习的全部,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是学不好的。教给孩子正确完成作业的方法:每天固定时间完成作业;作业前要复习;做作业要认真审题;作业完成后要仔细检查。做作业一定要规范:学习成效反映在一次次的作业上。严格按例题的方法步骤;不省、不漏、不舔;不能抄袭、应付。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要认真。看字面干净与否;看步骤是否规范;看是否有漏题现象;看答案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如何指导。常识7: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平时考试多一分少一分关系不大。平时成绩好孬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近年来几十名诺贝尔奖得主上学期间几乎都是“中等或差生”。他们为什么成功?没有过分追求分数,按照学习兴趣发展自己的长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较大发展,增大了未来获得某个领域杰出成就的概率。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对不对呢?错了。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对待成绩的正确态度。在保证能升上学的前提下,多一分少一分没太大的关系。常识8:“差生”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从孩子呱呱坠地到上学之前,个个稚气纯真,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宝贝疙瘩,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愿景。这么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是怎样变成“差生”的呢?第一步:老师的唯分数论,给班级成绩排在后面的学生贴上了“差生”标签。一纸试卷成了学生的判决书,学生一生发展的灾难便由此开始了。第二步:家长的面子,也是因为孩子成绩不佳,自己又教育无方,把孩子推到了“差生”的边缘。家长的面子,家长的教育无方,原本在学校遭到鄙视,想在家长这里得到帮助、摆脱困境的孩子感到了无力、无望,自信和自尊丢掉了,家长协助老师把孩子推到了“差生”的边缘。第三步:社会上,孩子在网吧里找到了成就感,歌舞厅有发泄感,社会闲散人员那里有“志同道合”者,这些孩子在这里找到了“差生”的归宿。老师的负面的评价,家长的无力相助,社会的万象包容,聪明可爱的宝贝疙瘩,就在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空白地带,走进了无所不有的大社会,三大教育的失误,彻底完成了一个“差生”的历程。

常识9:要区分好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有巨大区别。鼓励是夸奖其行为,夸奖孩子努力用功,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表扬是夸奖其天分,夸奖孩子聪明,把成功归结为聪明而不是努力。千万不要夸孩子“乖”,“乖”就是听话,就是服从,根本上就不在培养“独立”、“勇敢”、“创新”、“超越”的精神。优秀家长不仅知道夸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夸奖。要知道,你如何去夸孩子,就是在引导、暗示孩子向什么方向去努力。你鼓励孩子的方式,将会决定孩子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夸奖孩子时要夸在点子上,要夸的具体、准确,不能大夸、胡夸、乱夸。

常识10: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个好习惯

“三岁决定一生”。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时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而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常识11:要认真践行“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子不教父之过”为何变成了“子不教子之过”?日本家长是我们的镜子。心理问题根源在幼儿。心理咨询专家发现一个“怪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源自中学,中学生的问题源自小学,而小学生的问题源自幼儿园。许多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障碍都与他们婴幼儿时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而且越是小的时候不重视,长大以后的问题就越多。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而逐渐累积而成的,因此说“子不教父之过”。常识12:男孩晚上一年学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起跑线并不重要中小学生“女强男弱”明显:差生中80%是男生。高校“男多女少”的局面已成过去:2007女性在招生数上跃升至52.9%。全国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明显:2000-2014年省级高考女性状元比例攀升至52.65%。大学研究生招生“阴盛阳衰”现象突出:20个在读硕士、博士中,只有3名男生。由于男孩智力发育较女生晚,一部分男生学习跟不上,在小学阶段不受老师重视,心理压力大。晚一年上学的男孩儿,也许会有更多力量、更多智慧,他只会跑得更好,赢得更有把握,可能会改变一生的命运。小结:1、为什么要学习?2、小学生注意力培养非常重要;3、四年级小学的关键期;4、语文尤其重要;5、为什么说阅读非常重要;6、认真对待作业非常重要;7、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8、“差生”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9、要区分好鼓励和表扬;10、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个好习惯;11、要认真践行“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12、男孩晚上一年学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六、家长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大家对教育不满主要在: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太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足,等等。这些,归根结底是做人的问题,主要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一谈到家教,就是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家庭教育基础薄弱、差距很大。90%家长不具备专业培养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只有11.84%的父母如果遇到问题时,会请教教育专家,大部分家长缺乏从专业角度获得帮助的意识。1、家长为什么要学习?我国教育中有个大缺陷,就是没教如何做父母。很多国家家庭教育列入了大学的必修课,有学分要求的,有的国家单独为女孩子开设了如何做母亲的课程,从提高未来母亲入手提高民族素质。从孩子出生到走向社会,至少要跨越1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每一个阶段孩子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家长通过学习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才能变得更专业,才能真正读懂每个时期的孩子,做到教育孩子时心中有数、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以此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2、我们的家长教育主要是补课。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家长在生孩子前没有储备足够多的知识,要摆脱家庭教育的困境,只有做学习型的家长。家庭教育的知识了解越早越好。好多家长参加了家教培训非常庆幸,因为自己孩子还小,正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可有的家长非常后悔,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初中高中了,错过了孩子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敏感期,这些家长更应该倾注更多精力好好学习,耐心帮助孩子慢慢纠正坏习惯,因为那是由于你自己缺乏家庭教育知识造成的,不然,那才真正的后悔莫及,悔恨终身。3、观念不对,努力白费。

好多家长把家庭教育单纯看做是“改正孩子”,把矛头对准孩子,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会使出“打、骂”甚至体罚等专制性的手段,结果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有些家长希望家庭教育指导师只和孩子接触,去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把指导师当做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希望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最高明的医生是预防疾病,最高明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预防而不是治疗。4、教育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教育孩子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家长自己。家长教育必须有一种自我超越的态度,家长要有“教育孩子,先改变自己的”意识,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前提。家庭教育指导师是给你理念的引导,方法的指引,问题最终只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我们家长要善于学习,勇于承担。5、家长到底该学些什么呢?家教方面的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