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因素借鉴及推广价值研究_第1页
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因素借鉴及推广价值研究_第2页
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因素借鉴及推广价值研究_第3页
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因素借鉴及推广价值研究_第4页
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因素借鉴及推广价值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第一章绪言1.1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背景及现状义乌的经济发展条件并不优越,在没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没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没有政府强力的直接投资推动,没有大量的外商投资的情况下,他们勇于开拓,突破了地域局限,率先发挥了市场配谿资源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以敏锐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过人的胆略,善于从一针一线极小的商品中,挖掘全国乃至世界无限的商机,不以利厚而趋之,不以利薄而弃之,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专业特色、规模较大、辐射面广的商品专业市场。目前义乌市场经营面积达到 260万平方米,商位5万多个,汇集了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种商品,市场成交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榜首,产品出口到全世界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10月举办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 吸引了来自142个国家和地区的12312名外商参会,15家跨国零售集团前来采购商品。同时,围绕"发展、壮大、集聚、提升"这八字产业发展方针,义乌逐步构筑起 "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了服装、针织、饰品、彩印、拉链等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义乌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和展示中心。1.2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当地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对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1.2.1本地经济的繁荣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义乌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专业化及两现代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商品化。小商品市场冲破了封闭的自然经济型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开放的商品经济型产业结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激发了农民的商品意识,涌现了一批经商务工的能人,成为发展商品经济的带头人;改变了以农为主的自然经济型产业结构,形成以工商业为主的商品经济型产业结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市场化。义乌各类市场的培养和生长,出现了一批专业批发市场,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促进了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多层次的复合体系:第一层次,中国小商品城;第二层次,专业市场、专业街。目前主要的专业市场有农贸城、生产资料市场、木材市场、家具市场、黄金饰品加工市场等,还有化妆品、电器等种类专业街。第三层次是生产要素市场。目前已初步形成的有运输、劳动力、技术、房地产、产权、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而其中又以运输市场对小商品市场的支撑作用最为明显。促进了农村经济专业化。目前的义乌已初步形成了“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的新格局。而其中又是以商业城带动了工业镇和专业村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工业化。近年来,义乌的私营企业数、就业人数、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快速增长,大量经商积累的资金投向工业领域。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市场的发展产生经济集聚,促进了城镇的建设。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市场所在地稠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建设;促进了人口注入城市,城镇人口比重迅速增长。义乌市城区面积已从1980年占地2.3平方公里,发展到2002年的32.2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达 43万人。全市城镇比率达55.2%左右。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1978年义乌的国内生产总值仅1.28亿元,财政收入仅177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仅180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发展,1997年全市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30亿元,财政收入3.79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亿元。1995年在第三届全国百强县评比中, 义乌名列第47位,全省第8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各县(市)第1位。1.2.2全国经济的发展义乌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全国市场的发展。 义乌市场发展到今天,已不仅是区域性市场,它的商品优势、管理优势,使它成为一个闻名中外的市场,并且成为全国与此相关的市场的源头,带动了全国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的发展。义乌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义乌市场的发展首先带动了义乌当地农村经济和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义乌市场的示范效应,也对其他地区的农村经济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1.3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因素的借鉴意义近几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迅猛,日益成为专业化程度高、门类齐全、吞吐量大、辐射范围广的综合市场体系,为扩大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活跃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蓬勃兴起的背景之下,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因素的分析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为原有的商品交易市场指明发展方向及改进方法,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为新市场的成功规划和运作提供有力的依据,降低失败的风险。为同类市场的国际化经营指明方向。避免在市场建设时,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全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1.4分析框架及主要观点1.4.1分析框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言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现实意义、论文的分析框架与主要观点、研究该课题所使用的方法以及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从特殊的历史环境,不寻常的、复杂或紧迫的地方需求,业已存在产业积累和铺垫,先发效应和路径依赖的强化作用及企业家资源五个方面分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的原因。第三章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工具,通过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援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四大内生变量加上机会和政策两大外生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来研究市场拥有持续竞争力的根本原因。第四章总结了同类市场成功的必要因素,并通过分析北荣世贸的案例证明了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第五章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市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第六章为结论,简要总结了本文所得出的重要结论。1.4.2主要观点关于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的原因当地原有的经商传统、农业资源的匮乏以及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变革是市场诞生的特殊历史环境。零散的农村百货市场、僵化的国有销售体系、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小商品市场顺应了需求趋势。义乌商人积累的经商经验、原始资本、销售网络以及结成的群体优势为市场的诞生提供了产业铺垫。率先进入小商品批发行业使得市场具有了先发优势和路径依赖的强化作用。当地充裕的企业家资源对市场的产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五大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关于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原因市场成功的原因可以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分析。天然资源的缺乏激发了义乌对企业家资源、资金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创造和开发,为市场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贸工联动和会展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家族式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帮助经营者更好地适应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需要。市场内部激烈而公平的自有竞争是促动市场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国内外需求的不断扩大,对小商品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交易效率的追求为小商品市场在交易内容及方式上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动力。政府政策的适时转变和机遇的促进作用使得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更好的支持。四大内生变量相互作用,两大外生变量施加影响,共同为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动力。市场的公司化运作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义乌形成了以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获得了外部经济的竞争优势以及持续竞争的能力。关于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经验的可推广性专业批发市场主要的竞争业态包括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工厂直销中心、以及网络交易平台等。从中国目前的国情分析,专业批发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经验具有可推广性。同类型的市场可以通过在人才、 交通网络、配套服务、电子商务、 贸工联动、会展、外贸、市场公司化运作、政府政策、开发合理的盈利模式等方面建立优势来获取持续竞争力。关于义乌小商品市场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义乌小商品市场面临着同业竞争、业态竞争、自身素质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应该在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利用、市场国际化等方面进行改进。1.4.3主要创新点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钻石模型之外,提出了市场的公司化运作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市场开发盈利模式是新市场建立并成功的重要因素, 并构建了市场利益相关者关系结构图(见附录1),为从哪些方面处理开发市场的各主体的利益提供了参考。1.5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回顾1.5.1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理论研究与史实陈述相结合。本文始终以史实贯穿,任何理论上的分析都坚持以史实为基础。在史实研究的前提下,运用理论进行提炼和升华,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文献研究与调查相结合。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不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吸收、消化,还进行了大量的资料调查。通过对广泛的相关素材的掌握,力求客观、综合地、有一定创新地研究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原因。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本文不但分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原因,更进一步提出了它的推广价值。在分析小商品市场面临的挑战时,本文给出了一些未来发展的建议。1.5.2相关理论回顾关于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原因,许多学者利用了产业集群的观点进行解释和分析。产业集群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包括:从竞争力角度研究。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是在由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援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四大内生变量和机会、政策两个外生变量构筑的钻石模型的作用下获得的,其中,关键因素是产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这种观点认为当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会出现熟练劳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业,以及铁路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改进;企业集聚还会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 (技术外溢)。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韦伯则从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集群能创造低成本的优势。从管理学角度研究。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有波奥尔和萨贝尔以及威廉姆森。 波奥尔和萨贝尔(1984)认为:产业组织形式进入了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取代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第二次产业转换时期,主要依靠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的非等级制组织取代了等级制组织。柔性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显然更能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 威廉姆森(1975)则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角度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较多学者从这个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由于偶然因素,一旦某个区域率先进入某个新兴产业,收益递增将使该产业在那里生根开花。这是因为,率先者会取得某种“先行者效益”,出现先行者的实践样板,产生诱导作用,通过相互博奕,促使最初的优势不断地自我积累和强化,从而形成持久性的优势。我国的许多学者对于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原因,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当地的商业文化、外部规模经济、政府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从这种角度出发的观点普遍认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竞争力与当地传统的经商文化密不可分,充分的创业精神、信息交流频繁的商人群体,积累的丰富的经营经验和销售网络是市场形成和持续兴旺的关键因素。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进行研究该类观点认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产业集群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使其获得了成本、信息搜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商业、工业、运输业等多类企业间的互动造就了市场强大的竞争力。其它观点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政策的转变、支持和正确的引导,市场本身日益规范化的运作和管理以及国际市场开发等因素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第二章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的原因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有其特殊而复杂的原因。下文以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的观点为基础,加以一定的修改,从特殊的历史环境 ,不寻常的、复杂或紧迫的地方需求 ,业已存在产业积累和铺垫,先发效应和路径依赖的强化作用以及企业家资源 [10]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2.1历史环境2.1.1经商传统义乌人具有长久的经商传统,从清乾隆年间,义乌人已开始“敲糖换鸡毛”的商务活动。这种极原始、简单的物物交换在义乌的历史上绵延了数百年, 培育了义乌人的经商民性[9]。从建国以来至七十年代末,由于政治、经济种种因素,义乌人“敲糖”行业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这种经商传统则历久不衰的延续了下来 。2.1.2农业资源缺乏浙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而这个问题在义乌表现得更为突出:义乌仅占浙江国土面积的1%,但却拥有占全省1.5%的人口,其人均土地面积仅三分(0.3亩),并且土地的酸性很强,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同时,当地又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其它自然资源。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义乌人一直在与贫困为伍。穷则思变,为了摆脱这种贫穷落后的局面,义乌人从很早就开始进行简单的小商品经营活动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正是义乌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劣势,促使农民选择了小商品流通的专业化分工。从事“鸡毛换糖”的那些农民就是早期的小商品经营者。 这种交换总需求量虽然很大,但单位交易量较小,利润很薄。只有像义乌这样一个农业生产条件极差的地区,不具备起码的商业资本的农民,才愿意从事如此不显眼的微利商业。2.1.3政府政策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1979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普及,使农村生产的制度安排和微观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直接结果是带来了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并使农民获得了制度变革所带来的收益。二是从 1983年开始全面展开的农村经济结构大转换。允许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一系列制度变革,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寻求新的获利机会提供了更多的经济自由和更大的行为空间 [14]。当地政府政策的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地方政府在实施“禁、赶、堵”等取缔性政策失败后,先是采取了“不公开同意,不明令禁止”的模糊政策,而后又选择了“明文允许且鼓励发展”的积极政策。1982年,有关部门分别发出通告,先后宣布正式开放稠城镇、廿三里镇两个小商品市场。1984年,义乌县委明确提出“兴商建县”的战略方针,出台了一套扶持和培育市场的政策措施,直接推动了小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在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的体制转轨初期,地方政府的这种政策取向变化无疑对专业市场的兴起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2.2地方需求当地小商品的市场状况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大商人承受不了农村生意的零散性,从而放弃了人口分散、货币缺乏、需求水平远低于市镇的农村商品市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商品销售完全依赖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供销社系统 ,但这种批发零售体系下的价格缺乏灵活性 ,供销社固定网点的经营方式很难适应人口较为稀疏的农村地区的需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 ,村镇居民对小商品的种类、数量的需求都有较大提高。正是由于农村市场的需求分散,而原有国有、集体商业渠道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既没有规模优势,也没有经营范围的优势,因此,要开发农村的小商品市场,就更需要一个集中的批发渠道。2.3产业积累和铺垫“鸡毛换糖”的交易方式在义乌有一种优势 ,那就是群体优势。在中国的其他农村地区 ,各色各样的货郎担并不少见,但都不如义乌的“鸡毛换糖”那样,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早在小商品市场出现之前,由于乡亲邻里和风俗习惯等原因 ,专业商人所掌握的信息就在义乌籍商人之间交流 ,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商品信息的集聚中心 ,也就是无形市场。团体中的成员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在商品信息、商品收购、运输和销售中通过合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降低上述过程中的成本,加强商人之间的合作、缩短买卖双方的空间距离以适应市场扩展的需要 ,客观上需要无形市场向有形市场转变。 作为最底层的创新者,他们在有组织地推动市场交易制度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4]。随着日用小商品的生产和需求的增长,义乌“敲糖帮”贩卖的路程由近而远,南至广东,西至湖南,北至徐州。70年代以后,沿海的乡镇企业和个体加工业兴起。他们需要有各自的销售渠道,义乌的商贩们便充当了这一角色,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经营地域范围。因此,义乌虽然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但已形成了一支组织严密的专业的小商品销售队伍,掌握了广泛的销售网络。正是这支队伍,建成了后来辐射全国的小商品市场。这些初步的贸易活动使义乌商人淘到了第一桶金, 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充裕的原始资本。2.4先发效应和路径依赖根据路径依赖理论,一旦某个区域率先进入某个新兴产业,收益递增将使该产业在那里生根开花。这是因为,率先者会取得某种“先行者效益” ,出现先行者的实践样板,产生诱导作用,通过相互博奕,促使最初的优势不断地自我积累和强化,从而形成持久性的优势 [10]。当义乌的稠城镇、廿三里镇两个小商品市场正式开放之时,全国尚未出现同类型的市场,商品自由流通渠道也十分的单一和僵化。由于处于竞争的真空地带,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得了极大的先发优势,从而迅速崛起。市场从 1986年占地44000多平方米,摊位5000多个,发展到1994年的占地13.8万平方米,摊位7000多个,再到2003年的占地70万平方米,摊位个3.5万个,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成交额也从 1992年的20.54亿元飞升至2003年的248.7亿元,连续多年雄居全国第一位。 市场的日益繁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向其汇聚, 使得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活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2.5企业家资源在集群的最初发展阶段,显著的企业家活动,他们对承担风险并建立新企业的愿望,他们进入现有技术和市场新领域的能力对集群的产生是决定性的 [1]。因为其它生产要素,如资金、设备、劳动力等在短时间内都可以得到解决,但与市场经济向适应的企业家资源则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特别是在近现代的中国,政治经济体制都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如果没有在思想、观念和能力方面紧跟时代变化的企业家资源,创新性的小商品市场根本不可能建立。而义乌具有经商的传统,早在清代就开始了“鸡毛换糖”的商品交易。同时,他们在面向各地的经销中,增强了冒险的勇气,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掌握了发达的销售网络。义乌商人的创业精神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小商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这五大因素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出现提供了人力资源、营销网络资源、原始资本和发展机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孕育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诞生。第三章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原因分析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义乌小商品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从马路市场到固定集市,从商品交易到贸工联动,从辐射全国到经销海外,如今的义乌已发展为一个拥有着雄厚实力的产业集群。就其成功的原因,许多学者分别从外部规模经济、政府行为、国际化贸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这只是竞争力的结果,而非竞争力的根源。在解释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来源方面,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无疑是最经典的模型。根据波特的产业簇群理论,一个地区能否促成某一类产业簇群的发展,取决于六大因素,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四大内生变量是当地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援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机会和政策则是产业簇群发展的两个外生变量(见图1)。外生变量必须通过影响内生变量才能对产业集群起作用。 钻石体系中的每个关键要素都是相互依赖的,因为任何一项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条件的配合上的。另外,钻石体系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因素的表现 [13]。下面,本文将借助于该理论框架,对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图1钻石模型3.1生产要素3.1.1自然资源义乌市所处的浙江省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省份,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的资源,人均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标仅列全国倒数第七。特别是人多地少这个问题,在义乌表现得更为突出。不仅如此,当地的土地酸性还很强,根本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3.1.2人力资源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网络中,各种参与主体的交往和交流十分频繁,容易产生信息、知识的溢出效应,因此,生活在这种共享性世界里的人们容易获得各种隐含性知识,如管理经验、交易技能和交易技巧等。同时,由于信息流量大、试错频率高,因此各种知识的积累速度快,更新频率也快。这种边干边学所产生的实践性知识和经验是当地经营者最为宝贵的财富。同时,由于传统的经商活动使当地人较早地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义乌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快速转化与增值。这使得经营者在获取商机方面取得先发优势,为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使他们能凭借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经商能力,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民间资金支持。同时,还使越来越多的义乌人敢于经商和创业,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企业家资源。此外,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又使其在人才搜寻过程中拥有优势。对于义乌而言,一方面,其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进入壁垒较低的食品、纺织、塑料制品等行业,需要大量的基础劳动力,本地供给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发展,科技和管理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资源都比较稀缺,寻找难度更大。正因为在义乌形成了集中而多样的人才需求,许多寻找就业机会的人为了提高就业几率和节省个人搜索成本,都向义乌汇集,并依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分类集聚,形成了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为当地经营者提供了高效的人才库,大大减少了搜寻费用。3.1.3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1.交通:铁路,浙赣铁路线横贯境内;公路,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形成 10分钟经济圈,省道干线穿境而过,出境道路网络比较完善,杭金衢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义乌至宁波港及省会城市杭州行程将缩短为 1个多小时左右,至上海也只有2个多小时左右;航空,义乌机场已开通广州、深圳、汕头、厦门、海口、上海、北京等城市十多条航线。邮政电信:邮政服,义乌市的邮政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拥有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位一体的综合网络,提供快捷的邮政信函和速递服务;电信服务,电信建成了电信宽带网、广电宽带网,形成了沟通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市场还成立了信息网络公司,把主要的商品信息输入计算机信息网,创立了“中华商埠” “易舟”等电子商务网站,提供网上交易服务平台。供水供电:城市供水设施完善,饮用水源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城区综合日供水能力 15万吨。2003年9月底又增加日供水能力15万吨。供电形成了以220千伏和110千伏为主网,35千伏和10千伏为配同网的输变电网络,供电量充足。金融服务:金融机构种类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国际结算渠道顺畅,存贷总量居全省县(市)第一。物流:物流系统发达,是浙江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以中国小商品城为例,市场拥有直达国内300个大中城市的300余条联托运线路,六条铁路行包专列,浙中地区唯一的民用机场。市场紧邻宁波、上海港,海运发达,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日货物吞吐量达5000余吨。2002年外运20万个标准集装箱,同时,配套建设了国际物流中心、商城物流中心两个现代物流基地,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先进,功能完善、高效。海关:金华海关驻义乌办事处,于 2002年10月18日正式开关,管辖义乌、东阳、磐安、浦江,货物进出口可在义乌“一站式通关”办结海关手续。生活服务:市场周围,宾馆、酒店一家挨一家,各种生活娱乐设施俱全,为到当地做生意的顾客和外地经营户提供了较好的休息和娱乐场所。医疗卫生:拥有设施先进全省一流的市中心医院及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 22家医疗卫生单位,现有卫技人员3500余人,为市民提供全面的卫生防疫、体检、医疗和救护等服务。文化教育:义乌是“文化之乡”、教育强市。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示范学校22所,大、中、小学生在校生11万人,高中段教育入学率达90.7%,大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42%。外籍经商人员与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极为便利。义乌小商品市场自身的硬件设施:义乌小商品市场由最早的马路市场到简陋的棚架市场,再到国际性商贸城, 20多年间实现了市场经营环境的大变样、大跨越。就义乌国际商贸城来说,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场内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环境优雅。市场专门设立了外贸商品采购中心,弓I进了来自18个国家的80多家外贸、外运以及外商服务机构;中央空调、宽带网、电话进入每一个商位,汽车可直接进入每个楼层; 2003年6月开通了义乌中国小商品数字城,仅一年多时间,已发展会员 3000多家,上网商品50余万种,日点击率达10万次左右,并实现与新浪网等国内外知名网站的链接;设立了餐饮美食、电讯服务、中庭休闲、物流运输、金融租赁等服务,是全世界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市场,也是一个集购物、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国际性商贸区。 2004年10月22日开业的国际商贸城二期市场,在建设中就吸纳了国际大型商业中心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多项高科技于一体,配备中央空调、大型室外和室内电子信息屏、宽带网络系统、液晶电视系统、数据中心、消防安全监控中心等,设施精良,功能齐全。它使义乌市场国际标准商位总量得到扩张。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快了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3.1.4资本地区超常规的高速发展一般都需要依靠外部资金的大力推动,但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的背景来看,外源性资本相当缺乏。就整个浙江省而言,外商投资占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表是我国东部九省吸引外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表1我国东部九省吸引外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广东19952.904.093.867.7713.957.233.3810.8727.5719963.715.144.159.4112.446.293.639.7528.0719973.435.415.109.1211.715.983.249.0527.2319984.794.674.847.9514.644.862.919.3026.5419994.954.422.667.1015.225.653.0910.0829.1920004.202.915.117.8916.057.424.038.5728.17同时,政府的直接投资也相对不足,因而,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所需的资本只能依靠民间个人投资。虽然这种状况极大地激发了经营者积极竞争,获取更丰厚的利润的热情,但是个人资本的积累速度和规模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市场飞速发展的需要。于是,当地政府一方面加大注资力度,另一方面确立招商引资工程,在努力扩大引资规模的同时,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明确引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世界 500强企业、大型国际采购商、驻义外商和机构的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投资规模 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同时,拓宽引资渠道,实行全民招商。据统计, 2003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164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和249%,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由上述状况可以看出,义乌在资源的天然秉赋方面具有比较劣势。但特定时期内,一个地区拥有生产要素的多寡,还不及创造生产要素来得重要。义乌小商品市场充分开发了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以及多源型的资本,为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自然资源匮乏这一静态竞争的劣势,恰恰是动态竞争中的一项优势。根据统计的情况可以看出,市场化改革启动和推进的速度与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成反比。人均耕地越多的地区,如衢州地区、嘉兴地区、湖州地区市场化启动和推进速度越慢,这是因为当地充沛的农业资源使得该地区产生了依赖的惰性,导致了经济发展效率的缺失。另外,自然资源只是初级生产要素,是被动地继承得来的,在竞争力上,这类生产因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而义乌由于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劣势 ,一方面,使得当地贫穷落后,另一方面,也使得当地的农民由农转商的机会成本较小,从而,激发了他们勇于改革、敢冒风险的市场意识,很早就开始从事小商品的经营活动,并且在该领域不断创新,从而实现了由不利的生产要素到全新的竞争优势的创造。3.2相关产业与支援性产业发达的相关产业与支援性产业以数种方式创造着优势:首先,它们以有效率、及早、快速,有时甚至是特惠的方式,传送最符合成本效率的原料、产品及信息;第二,它们为企业提供创新与升级的优势。这种互动由于地点邻近的特点而具有相互受益与自我强化的效果。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相关产业与支援性产业具有配套服务业完善全面,工业与商贸相互促进,会展业兴旺繁荣等特点。3.2.1工业义乌依托市场优势,逐步构筑起规划面积达 200平方公里两大工业经济发展带,并培育了服装、针织、工艺品、彩印、拉链等优势行业和产品。1.服装: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大陈、苏溪更是被誉为“中国衬衫之乡”。针织:以袜业为主的针织行业,拥有袜机 6万多台,其中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袜机数万台,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50%。工艺品:以饰品、装饰、相框为优势的工艺品行业,生产装备日趋现代,款式新潮,风靡世界。拉链: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销量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强。玩具:充气、塑胶、毛绒等玩具产品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印刷:共有大小企业数百家,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设备。毛纺:成为国内两大毛纺织品生产基地之一。目前,义乌形成了文教用品、五金家电、工艺饰品、针织服装、袜业毛纺、拉链玩具、印刷礼品等20余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主导力的核心产业群。新兴的“义乌制造”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自1992年以来,义乌市就开始了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在实施完成了一、二期3.5平方公里的开发后,进区工业企业已达296家,总投资额达50亿元。培育出浪莎袜业、年年红家具、华鸿工艺、伟海拉链、三鼎织带、王斌相框、顺时针内衣等一大批骨干龙头规模企业,其中浪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三期开发的7.1平方公里中,共引进工业企业5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7家,外资企业16家,规模龙头企业9家,品牌企业8家,包括3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四期2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已于 2003年全面启动。当地政府还积极申报了出口加工区和以开发区为龙头组团式发展的义西南 100平方公里的中国小商品制造基地两个国家级项目。3.2.2会展业义博会开始于1995年,义乌会展业从此起步。经过10年的发展,义博会展览的档次、规模、客商参会活跃程度逐年上升。尤其是 2001年梅湖会展中心启用后,义博会的发展出现质的飞跃,次年便被升格为由国家商务部参与主办的国际性展会。义博会带动了专业展会的发展。据统计,2001年有专业展会11场,2002年有12场,2003年有13场,2004年增加到17场,国内外观众和采购商达18.3万余人次,实现成交额34.6亿余元。目前,义乌的专业会展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出现了一批品牌专业展会。义乌市场发达,服装、针织、饰品、拉链、玩具、印刷、五金等特色行业发展迅速,依托市场和这些产业优势,出现了文体用品展、五金电器展、针织服装展、玩具礼品展等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例如2004五金电器展就吸引了94个国家和地区的19520余名贸易代表和采购商。 据统计,2004年全年专业展中,展览面积超过 7500平方米、展位数在400个以上的有6场,占当年专业展总场数的35%左右。会展服务专业化。承办专业展会的主体主要是展览服务公司。从 2004年7月起,义乌会展业真正走向市场化,展览服务公司只要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就可以组织专业展会,多家展览公司在平等竞争中,不断开发和组织专业展览项目。到 2004年为止,义乌已有18家展览服务公司,其中来自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深圳、香港等地的共有 10家。它们的加入促使当地的会展不断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义乌已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会展城市之一,会展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今后的义乌会展业将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申办与自办并举,展览与会议并重,强化政策引导,整合会展资源,规范会展市场,优化会展环境,培育展会品牌,壮大会展企业,形成以义博会为龙头,与义乌市场和产业相关联、多门类、强辐射的会展业格局。3.2.3相关产业与支援性产业对竞争优势的支持贸工联动义乌的贸工联动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发展阶段(见表 2)表2义乌贸工联动四大发展阶段阶段时段发展形态贸工联动方式市场工业一1979--1982尚未形成,以个人流动式直销为主出现了许多小型家庭作坊前店后厂一1983—1990由“马路市场”逐步发展为早期的专业市场初步形成了块状产业带和区域间的专业化分工有产业依托的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三90年代初至中国加入WTO专业市场逐步兴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的组织方式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走专业化经宫之路成为其主要目标工业发展成为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四中国加入WTO至今专业市场成为全国同类商品的集散地和销售中心,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利用信息技术,提局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发展新方向贸工联系日益紧密,互相促进贸工联动有力地推动了义乌商业和工业的互动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企业的竞争力。首先,由于义乌小商品市场拥有种类丰富、品种众多的商品,具有产品集群效应,能为顾客提供极大的挑选空间,大大节省了顾客选购产品的时间和精力,因而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采购,为企业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路。其次,专业市场与制造业的联动能使企业在第一时间展示最新的产品,让新产品信息得到及时而有效的传播,进而通过抢占市场先机获得竞争优势。此外,随着企业销售网络的不断扩展,如果在产品销售的区域内全面地开展宣传、铺设销售点、建立销售渠道必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销售成本。而专业市场的发展则能变产品找顾客为顾客找产品,从而大大节约了企业在营销方面耗费的资源,降低了运作成本。同时,专业市场也是市场信息中心,顾客的集中使得厂家可以更准确地掌握产品供求现状与趋势。产品的集中展示也为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状况以及最新的技术动向提供了条件,有利于企业更敏捷地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义乌小商品市场培育了当地优势行业。义乌小商品市场依托市场优势,逐步构筑起规划面积达 200平方公里两大工业经济发展带,并培育了服装、针织、工艺品、彩印、拉链等优势行业和产品。工业的发展也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义乌的贸工联动使得生产企业和交易市场地理上较为接近,从而减少了产品的流通环节,大大降低了商品的运输等中间费用,使企业更容易获得低成本优势,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产品,为市场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贸工联动使市场成为了最新产品信息,包括新产品上市、价格调整等讯息的诞生地,为客户提供了第一手的商机,对众多的客户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当地品牌的形成对贸易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地产品牌的形成提高了市场中交易商品的品质形象和价值含量,对交易市场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贸工一旦有机结合,便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前后呼应的强有力的“车轮” 。一方面,市场的强大吞吐,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结构调整,使之不断与需求相适应,大大加快了产业的升级和更新换代的速度。另一方面,市场有地方产业的依托和支撑,有源源不断、品种繁多的产品供给,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兴旺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义乌正是因为成功地驾驭了工贸之间的双向推动、双向联动和双向互动,才保持了快速而强劲的发展势头。会展业的促进作用会展功能多样,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 ,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贸易、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等诸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会展,企业可以展示自己的品牌,通过会展提供的信息渠道和网络宣传自己的商品。企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目标顾客直接沟通,可将产品的信息发送给特定的客户,并可产生来自顾客的即时反应。会展是生产商、批发商和分销商进行交流、沟通和贸易的汇聚点,专业性会展更是其所代表行业的缩影。企业可以在会展中建立并维持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建立在市场中的企业整体形象。通过展会期间的调查和观察,企业可以收集到有关竞争者、分销商和新老顾客的信息,企业能够迅速、准确地了解国内外最新产品和发明的现状与行业发展趋势等,从而为企业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会展是优于推销员推销、公关、广告等手段的高效率、低成本的营销中介体,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营销生本,增强产品的价格优势。会展的举办既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进场设点,也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客商前来考察、订货,为专业市场构筑窗口功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加快了市场的国际化进程。高规格展会的举办有利于提升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整体形象,为市场品牌增加了更高的价值和吸引力。随着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会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会展作为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为市场和企业展示产品、交流技术、洽谈贸易、收集行情、拓展客户提供了桥梁和舞台,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3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3.3.1企业的战略、结构义乌的发展属于典型的民间力量推动类,市场的经营者及企业主的创业和投资大多出于个人行为。当地企业也以家庭作坊或家族式企业为主。这样的企业结构使其具备了以下优势:决策快速。家族企业由于它的管理的集权性,决定了它在决策中的快速性。不存在对上级机关的请示,也无须交董事会的讨论,只要在以家族为主体的管理层形成统一的意见,甚至就是家长一个人即可拍扳。这样一来,能为占领市场争取时间。目标一致、反应迅速。以家族整体利益来看,在通常情况下,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各成员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外部尤其是市场变化的信息能很快传递至企业的每位成员。在执行上,由于内部信息沟通顺畅,成员之间容易达成共识,使得政策和决定执行得力,同时,家族整体利益使得家族成员本身具有更高的诱因努力工作,自然地帮助公司的价值趋向最大化。管理成本低。创业初期,家族企业成员通过在血缘、地缘关系结成强大的联盟,如同家庭般的和睦与信任。成员彼此间的信任及了解的程度远高于其它非家族企业的成员,无需额外的监督与控制,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有效组织网络。家族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形成相互依赖、互通有无的组织间网络。这不仅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得到相互支持和学习,同时,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组织方式。最初的融资渠道。中国当前特定的经济金融体制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服务的,同时,由于当地又极其缺乏外部注资,因此经营和生产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通常只能利用家族式的融资网络。创业时期企业的经营风险无疑偏大,此时只有家族资金才愿意承担类似高科技发展中的创业风险投资资金的作用。而且,在创业阶段,企业常常发生资金困难,此时只有家族人员可以不计报酬地工作,缓解资金的压力。勇于开拓的企业文化。由于企业完全由个人或家族控制,使企业完全传承了当地创业者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16]。这些优势对于义乌小商品市场及当地民营企业的起步和最初阶段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不但提供了充裕的启动资本,还保持了经营的灵活性,使销售和生产能够紧跟市场需求行情。当环境改变时,它们通常能使经营者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地调整价格、消化库存、降低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但是,随着企业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国际化,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逐渐显现出了以下缺陷:内部产权界定不清晰,企业的管理难以规范,用人制度具有排他性,缺乏民主机制,抗风险力不强等。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义乌的许多家族式企业已经开始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管理的专业化,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3.3.2企业竞争义乌小商品市场采用规行划市的管理办法,将同种类型的商品放在相同的区域内,供顾客挑选和购买。由于经营摊位众多,销售的产品又大致相同,商家面临的是直接且迫在眉睫的竞争。因而,怎样创造更大的优势来吸引客户就成为了所有经营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这种完全竞争的压力激发了经营者改善和创新的愿望和行动。他们必定会想方设法运用先进的技术来降低采购、运输、库存等诸多方面的成本,使产品获得价格优势;或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及性能,满足客户的差异性需求;或引进新品种,创造先发优势;或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及更多的附加服务,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而且,他们之间的竞争常常不只是纯粹的经济或商业竞争,而有更强烈的个人之争。他们的竞争不只是为市场占有率,还包括人力资源、技术优势,以及炫耀的权利。当一家厂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证明进步是可能的,同时就会引来更多的竞争者加入。当此项优势在市场普及之时,整个市场的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但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原有的优势已经成为了“共势” ,无法再依赖它获得领先地位。没有任何一个经营者能拥有永久的优势,竞争的压力会使他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及超前的欲望,新一轮的创新就此开始。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有限, 激烈的市场内部竞争最终迫使厂商寻求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并力争名扬海外,以获取更佳的效益与更高的获利力。由于已经通过本国市场激烈竞争的测试,强有力的厂商在国外市场更容易获得成功。这样的竞争就使市场出现了持续进步和升级的情况, 为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3.4需求条件从需求条件来看,在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上,一个国家的市场区间愈大,企业注意力就愈高,当市场区间较小而且较不理想时,企业的兴趣就较低;挑剔型的客户会迫使企业拼命创新,达到比竞争对手更有利的竞争优势。因而,从重要性来看,需求的特质胜过规模大小。下面,本文将从目前小商品的需求规模和需求质量进行分析。3.4.1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小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存在着永恒的需求。随着国内人民平均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商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对其在种类、功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无疑为小商品的生产和贸易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现代交通业的发达,义乌物流体系的发展,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市场的辐射力。全国乃至海外的需求信息都能快速而及时地在被义乌小商品市场得到。销售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商品需求量稳步提高。随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进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正加快向中国转移。发达国家普遍注重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小商品生产往往不十分重视,但他们的生活需要却离不开小商品。义乌小商品的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也进一步显现出来。3.4.2需求质量不断提高需求质量的不断提高不但体现在对交易内容的要求上,也体现在对交易过程的要求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商品的质量、品种、功能等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满足和创造消费者持续升级的需求,小商品生产企业必须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质量、开发新渠道、拓展新网络,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企业的这一行为不但利于树立各自的品牌,而且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使整个产业更具竞争力。以义乌服装业为例,很多企业都进行了战略调整,当初单一的衬衫产品已经得到西服、茄克、T恤等系列化产品补充。与此同时,偏重于短期利益的贴牌加工模式逐步弱化,自创品牌和品牌授权经营之风盛行。光“中国衬衫之乡”大陈镇,就拥有了“能达利” 、“傲哥”、“挺得帅”等多件浙江省著名商标,其中能达利服饰还成为了“国家免检产品” 。在义乌的饰品业中,自主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基石。义乌饰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这几年来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发。仅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专业研发人员就达 100多人。中小规模企业虽然只有几十几百名员工,但也都有自己的设计研发力量,只要有需要,很小的加工厂,也能在一天内迅速为客户设计出数款新品。正由于此,义乌饰品行业在产品质量、档次和花色品种上全面提升,以后来者居上的市场先发优势和聚集优势,与青岛、广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客户对交易效率的追求要求义乌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和诚信体系(1)义乌小商品市场建立了高效的运行机制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高效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大批量。义乌市场日商品吞吐量约在12000-15000吨左右,这里汇聚了且国各地的客商,并且 90%以上商品是以批发的形式销售,实际上是全国各类生活用品批发市场的总批发。其次是高周转。义乌市场的商品周转率快是全国市场中罕见的。一是商品周转率快,尤其是一些总经销、总代理,一月的周转次数一般都在四次以上;二是商品的更新换代时间快,义乌市场的商品,对市场需求反映很敏感,市场内经营的商品就是全国其他市场经营商品的晴雨表。第三是低价格。义乌的价格与全国同类市场价格比,应该说是最低的,而且差价的幅度很大,这也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原因。第四是低成本。义乌市场的低成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低,在义乌市场内经营的大部商品,主要是义乌地产、与义乌相邻或与浙江省相邻的地区生产的商品,而且多是农村工业的产物,因此从原料、人工、运作、资金等各方面低成本的运作,其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有或其他企业的。二是经营成本低,在义乌市场的经营者,都是以人员最优化配谿为目标,一个年经营上千万元的总经销、总代理,最多也只有4-5人,而一般的摊位则一般只有1-2人,这些又都以夫妻或家庭经营为主。 三是税收和各种费用低。税收实行定额税,一般摊位每月只交几十元税金,总经销、总代理一月的税金也只有几百元,摊位费每月只有80元。这与成交额相比,费用是相当低廉的。这正是能吸引众多经营者和客户的最重要的原因。第四是环节少。这里指的环节少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经营环节少,这里的经营者都是与生产企业直挂,或者是生产企业自己到此设摊点,没有其他的环节;二是运输环节少,运抵义乌的商品一般都是从生产企业直运义乌市场,从义乌出发的商品,都是直达销地,中间出没有任何环节。(2)义乌小商品市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信用交易是人类交易继实物交易、货币交易后的一种更高阶段,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完善的表现。如果交易双方都守信用,摊主做到货真价实,客商能及时付款,在双方心目中成了可以相互信赖的贸易伙伴,那么,客商就没有必要每次亲临市场采购,只要将需求告知对方请求发货,到一定时间货款一并结算就可以了。这种交易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加了物流速度,并使双方的交易不断得以维持 [6]。在义乌市场,信用交易正在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交易方式。义乌市场形成了一整套富有义乌商城特色的信用管理制度和一系列监督机制。1.经营主体准入制度。为了提高新入场经营主体的素质,自觉接受管理,除必须申办工商营业执照和进场交易证外, 还需准时参加“中国小商品城经营主体准入培训班”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场规场约等。2.信誉卡明码标价制度。信誉卡是购物凭证,遇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客商)可以凭卡向经营者要求调换或退货。经营者对经营商品实行明码标价。 3.不良行为经营者教育培训制度。对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违反工商、公安、税务等法律法规”等不良行为者,按“统一确定对象,定期集中培训,授课电教结合,通过书面考核”的方式进行培训,考核不及格,须参加下一次教育培训并补考。信用是国家、地区经济的一种竞争力,更是市场的竞争力。全国的专业市场千千万,市场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然而义乌市场竟能多年位居全国各专业市场榜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良好的信用机制极大增强了义乌市场的竞争力,信用成了义乌市场经营者最好的竞争手段之一。海外市场的开拓要求义乌小商品市场必须能够与国际接轨近年来,义乌每年都投入城市基建资金近百亿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外商公寓等相继建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形成了外贸流通公司、本市生产企业、“三资”企业并驾齐驱的自营外贸出口体系,出现了兄弟省市外贸公司入市组货、外商直接采购、外企代理订单采购、经营户代出口、外贸委托采购或一头在义乌供货、一头在国外市场销售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市场外贸出口新格局。 2003年,义乌小商品已经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00多家境外商品采购机构和3500余名外商常驻义乌从事小商品出口业务, 2002年共有来自179个国家和地区的49513人到义乌采购小商品,实现市场出口额17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达7亿多元。在当年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共吸引了1万余名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其中有沃尔玛、麦德龙、易初莲花等国际知名超市和大型跨国采购集团。此外,国外市场与义乌市场立体式的商品、商人、商场三位一体的延伸对接不断加强。与义乌对接的国际小商品集散地有巴拿马的科隆、阿联酋迪拜和智利等地,与义乌对接的境外小商品市场有柬埔寨的 “中国商城”、俄罗斯的“海宁楼”、巴西的“中华商城”、意大利的“中国城”、阿联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南非的“中华门”等10多个。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义乌商人,形成了庞大的市场网络,把义乌的产品推向海内外,把海内外的信息汇集到义乌。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使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日益向着国际化商贸名城的目标发展。正是国内外客户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商品内容和结构、交易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迫使市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客户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3.5钻石体系的互动机制上述四种因素并不是孤立地对小商品市场的竞争力发挥作用的, 它们是一个互动的体系,每个关键要素都相互依赖,任何一项效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条件的配合上的。四种因素的互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生产要素与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在小商品市场中,各个经营者之间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拥有更高级的人才,更便捷的通讯方式,更快速的物流系统,更庞大的资金规模等优势来建立自己的独特之处。在这种要求的带动之下,人才不断向市场汇集,市场软硬件逐步优化,政府和海外投资日益增加,金融、通信服务渐趋完善,进而带动了市场生产要素的增加、扩大和全面升级。同时,生产要素的改进也为企业竞争提供了进一步的基础支持。企业战略、结构、竞争与需求条件:首先,市场需求条件决定了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日趋饱和的国内市场一方面使得经营者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另一方面则促使他们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经营者激烈竞争导致的产业升级培养出了挑剔的客户,使需求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海外战略则开发了国外的需求,创造了新的市场。相关产业和支援性产业与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产品的竞争是小商品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要获得多品种、高性能、优质量、有品牌的产品离不开制造业的大力支持。在义乌,从前店后厂到贸工联动,贸易和制造业的关系可以说是千丝万缕。小商品市场内激烈的竞争必然会带来上游制造业的相应竞争和发展:经营者对商品快速周转的要求使得工业企业内部的组织和运作更有效率,对产品推陈出新的需求激发着企业不断地研发创新,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要求企业必须符合国际化的标准。这些压力为当地工业企业提供了充足地发展动力,促进了制造产业的不断优化和壮大。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各关键要素的互动中,市场内部竞争激活了钻石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对钻石体系的影响尤为重要。3.6政府政策政府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必要和正确的政策引导是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既在关键时期进行了必要的直接管理,又在转折时期实现了政企分开,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在市场经济中自身应该扮演的角色,推动了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6.1政策发展阶段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政府的行为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1禁止阶段六、七十年代的义乌本是一个人多地少 ,耕地、能源和矿产资源极度稀缺且无工业基础的穷乡僻壤。敲糖帮就是一些在农闲季节外出用自制的糖饼和生姜糖粒换取其他物品博取微利的农民,此后便形成了一支规模不断扩大的队伍。当时 ,义乌政府采取了劝告、堵截、驱赶、处罚的做法,结果是劝不听,堵不住,这里赶,那里冒,处罚之后重新搞。2默许阶段1982年,当局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看到了这种无法逆转的趋势和利益,改变了传统的做法鼓动人们出外谋生,"四个允许"的政策 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农民经销工业品、允许长途贩运 ,这种默认的态度为市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管办结合”阶段1984年,政府改变以前的驱赶关闭的老路,从默认转变为管办结合,筹资建设了第二代市场,从此市场有了固定的场所和空间 ,建市场由群众的自发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使政府转入直接建设市场,并进入市场微观管理。此时,当地政府积极地提供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一切便利条件 (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而它仅从中收取税收,并没有打乱他们的经营活动。“管办分离”阶段随着市场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办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说一些信息方面的不足缺陷和滞后等),于是当地政府实行了管办分离,建立了股份有限公司(W城集团),使市场进入了企业化运作阶段,经营管理更加规范有效[3]。3.6.2现行政策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近几年来,义乌政府又实施了进一步的措施,创造了一个能使市场从其中获得竞争优势的环境。继续执行兴商建市的战略,培育市场体系。从1982年9月在全国率先开放城乡市场以来,义乌市政府不断为繁荣市场提供便利,促进了与市场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工促商,扶持优势产业。义乌政府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构想,超前整合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义东北、义西南两大产业带,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专业园区开发,扩大标准厂房建设规模;提高以企业投资密度、技术密度为主要指标的准入门槛,提升园区整体开发质量;注重扩大内涵再生产;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加大技改投入,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国际一流生产装备,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力实施“贸工联动”战略,推动了产业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加快城市化步伐。义乌紧紧抓住全省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的机遇, 高标准修编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并实施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构想:以城区为中心,建设三个副城区和一个近郊功能区,以快速通道相连接,致力形成组团式协调发展的城市形态。为了让城市有舒展的发展空间,义乌市花巨资改造和修建城市道路。这些年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义乌市合理选址布局、落实项目,先后大手笔进行市民广场、会展中心、体育中心、东洲花园、北苑工业园区、福田市场园区、国际物流中心等功能区块的开发建设,以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政府还十分重视城市景观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居住、休闲环境,大力加强城市管理,以开展城乡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和环境生态化行动为重点,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举办展会,吸引顾客,扩大知名度。展览会是义乌市场链的延伸与工业的提升的结果 ,自1995年开始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小商品博览会吸引了美国、加拿大、 日本、德国、瑞士、荷兰、捷克、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南非、泰国 ,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企业参展 ,现在已形成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的成效更是显著。优化环境,加快对外开放。近年来,义乌从改善投资环境开始,努力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改革管理体制,推行“一条龙”服务,强化对外资企业的协调、服务功能。政府在努力扩大引资规模的同时,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明确引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际采购商、驻义外商和机构的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投资规模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同时,拓宽引资渠道,实行全民招商。此外,义乌政府还按照商贸城市特征和国际惯例 ,积极争取对外商和境外驻义乌机构的管理权限 ,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手续,强化打假治劣,打击偷税漏税,为该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符合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