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二章城镇和乡村1人口和产业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城镇。城镇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城镇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又时刻改变着地方景观,影响着地域文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把古朴的乡村变成繁华的都市。让我们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彰显景观、文化、生态的特色,共建美好家园。人口和产业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城镇。城镇是人类物质文2两者之间,既方便人们工人口规模大,主要从事非农业产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水文等地,或河流湖泊之畔,或道路通衢之处,建有教堂和广场。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1、城市与外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人口和产业在空间集聚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城镇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又时刻改变着地方景观,影响着地域文化。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方少、规模小。中心商务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在空间上明显有分区。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北京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思考: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3、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3、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住宅区:付租能力居于商业、工业第二,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两者之间,既方便人们工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3思考: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人口规模大,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人口稠密。建筑物高大密集,交通发达。城镇乡村人口规模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田园景观。思考: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人口规模大,主要从事4一、城乡土地利用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土地分类农业生产耕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农田水利建筑物构筑物住宅、工矿、交通、旅游、军事前两者之外的城镇以建设用地为主,乡村以农用地为主。2、城乡土地利用差异一、城乡土地利用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土地分类农5对比:乡村和镇土地利用的差异2、居住用地、园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比重减小。乡村主要以耕地、林地为主。1、由乡到镇,地域面积扩大了。土地利用构成复杂了,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了,增加了商业、交通、工业、绿化和市政用地。对比:乡村和镇土地利用2、居住用地、园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6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对比:小、中、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1、城市由小到大,土地利用构成更加复杂了,土地利用类型以居住和工业用地为主,交通线路越来越密集、商业用地增多。2、商业用地主要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线路沿线,交叉口地带。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对比:7二、城乡空间结构二、城乡空间结构81、城市空间结构01功能区类型人口和产业在空间集聚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02功能区特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占地面积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1、城市空间结构01功能区类型人口和产业在空间集聚而形成不同9中心商务区(CBD)人员的数量昼夜差别很大。中心商务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在空间上明显有分区。高度集中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金融、贸易、服务、咨询等多种功能,经济活动最活跃。中心商务区(CBD)人员的数量昼夜差别很大。中心商务区建筑1003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交通运输状况政策经济发展水平03城市空间结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交通运输状况政策经济发展水11经济因素——地租水平商业住宅工业0地租水平距市中心距离AB商业区住宅区C工业区商业区:由于付租能力强,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方便接近最多的消费人群。住宅区:付租能力居于商业、工业之间,所以住宅区布局在两者之间,既方便人们工作又便于购物。工业区:付租能力最弱,由于占地面积广,地租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小,布局在郊区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经济因素——地租水平商业住宅工业0地租水平距市中心距离AB商12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思考:交通干线两侧房地产价格为什么较高?交通通达度高,地租高。因此商业区会沿主干道,道路的交叉口处,道路的拐角处布局。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思考:交通干线两侧房地产价格为什么较高1304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小城市: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同心圆状扇状大城市:多核心状、棋盘格状多核心状04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小城市: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同心扇状14判断成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高,通常高楼林立,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筑都不高,这是为什么?同心圆状扇状历史因素判断成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高,通常高152、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第一,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第二,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第三,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对比城市空间结构,乡村有何不同?2、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第一,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第二,16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村落格局大而紧凑,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团块式棋盘格式街道式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17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村落格局大而紧凑,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团块式棋盘格式街道式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18分散型乡村聚落:呈点状松散布局,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半聚集型乡村聚落: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分散型乡村聚落:呈点状松散布局,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19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01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02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03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04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01节20合理利用城市空间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2、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3、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4、城市的开发建设,要立体合理利用城市空间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21三、城乡区位分析1、城市与外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三、城乡区位分析1、城市与外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22河流因素河流因素23城镇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3、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小城市: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判断成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文化指向环境指向效率指向滨水指向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半聚集型乡村聚落: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高原地势平坦,热带地区,高原凉爽,城市多。2、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重大,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工效率指向滨水指向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方少、规模小。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河流因素河口干支流交汇处通航河段上游起点城镇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河流因素河口干支流交汇处24指出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共同因素河流地形气候指出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共同因素河流地形气候25描述沙漠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衡,呈串珠状分布于山前的绿洲地带(冲积扇)。描述沙漠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衡,呈串珠状分布于山前的绿26地形因素地形因素27气候因素分析墨西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的原因高原地势平坦,热带地区,高原凉爽,城市多。气候因素分析墨西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的原因高原地势平坦,热带地28总结:世界上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1、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农耕发达,历史开发较早,经济发达。2、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一般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利于农耕;交通便利;开发较早,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总结:世界上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滨海平原、河口三29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于永乐十四年,召集文武群臣商议营建北京,诏告天下,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分析北京建都优势。北京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冲积扇地形,地势平坦;西部、北部山地阻挡冬季的冷空气,冬季不十分寒冷,南部开口向东,利于海洋湿润水汽进入,降水丰沛;农耕发达。交通便利。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于永乐十四年,召集文武群臣商议营建北京,诏告30交通因素交通因素31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对比城市空间结构,乡村有何不同?重大,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工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1、城市由小到大,土地利用构成更加复杂了,土地利用类型以居住和工业用地为主,交通线路越来越密集、商业用地增多。近最多的消费人群。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近最多的消费人群。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高,通常高楼林立,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筑都不高,这是为什么?半聚集型乡村聚落: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1、城市与外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半聚集型乡村聚落: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效率指向滨水指向人员的数量昼夜差别很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田园景观。宗教和文化2、商业用地主要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线路沿线,交叉口地带。政治、军事、围的房屋相对密集,配套有商贸饮食行业。2、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人口和产业在空间集聚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资源因素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32耶路撒冷居庸关巴西利亚拉萨政治军事宗教因素耶路撒冷居庸关巴西利亚拉萨政治军事宗教因素33改革开发的政策支持;临近港、澳、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租金低。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原为一个小渔村。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想一想,深圳的崛起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改革开发的政策支持;临近港、澳、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充足廉价34三、城乡区位分析3、城镇空间布局指向效率指向滨水指向社会公平指向交通指向地形指向避灾指向文化指向环境指向三、城乡区位分析3、城镇空间布局指向效率指向滨水指向35效率指向效率指向36文化指向科技旅游文化指向科技旅游37三、城乡区位分析4、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平原盆地多、规模大,山地高原落少、规模小。湿润温暖的地方多、规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方少、规模小。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聚落多,规模大。三、城乡区位分析4、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平原盆地多、规模大,湿润38各具特色的村落西欧东南阿拉伯各具特色的村落西欧东南阿拉伯39沿西欧东南部的村庄,多为不设围墙、相对开放的集村。多数村落坐落在平原盆地,或河流湖泊之畔,或道路通衢之处,建有教堂和广场。在干旱地区的村庄,如的传统村落,多位于河流或泉水附近,以清真寺为核心,形成较大广场。广场周围的房屋相对密集,配套有商贸饮食行业。一部分乡村聚落拥有地方特色显著的历史文化。庙宇、道观、教堂附近,家族祠堂所在地,旅游地,都有助于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各具特色的村落沿西欧东南部的村庄,多为不设围墙、相对开放的集村。多数村落坐40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二章城镇和乡村41人口和产业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城镇。城镇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城镇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又时刻改变着地方景观,影响着地域文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把古朴的乡村变成繁华的都市。让我们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彰显景观、文化、生态的特色,共建美好家园。人口和产业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城镇。城镇是人类物质文42两者之间,既方便人们工人口规模大,主要从事非农业产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水文等地,或河流湖泊之畔,或道路通衢之处,建有教堂和广场。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1、城市与外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人口和产业在空间集聚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城镇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又时刻改变着地方景观,影响着地域文化。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方少、规模小。中心商务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在空间上明显有分区。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北京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思考: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3、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3、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住宅区:付租能力居于商业、工业第二,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两者之间,既方便人们工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43思考: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人口规模大,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人口稠密。建筑物高大密集,交通发达。城镇乡村人口规模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田园景观。思考: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人口规模大,主要从事44一、城乡土地利用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土地分类农业生产耕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农田水利建筑物构筑物住宅、工矿、交通、旅游、军事前两者之外的城镇以建设用地为主,乡村以农用地为主。2、城乡土地利用差异一、城乡土地利用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土地分类农45对比:乡村和镇土地利用的差异2、居住用地、园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比重减小。乡村主要以耕地、林地为主。1、由乡到镇,地域面积扩大了。土地利用构成复杂了,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了,增加了商业、交通、工业、绿化和市政用地。对比:乡村和镇土地利用2、居住用地、园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46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对比:小、中、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1、城市由小到大,土地利用构成更加复杂了,土地利用类型以居住和工业用地为主,交通线路越来越密集、商业用地增多。2、商业用地主要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线路沿线,交叉口地带。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对比:47二、城乡空间结构二、城乡空间结构481、城市空间结构01功能区类型人口和产业在空间集聚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02功能区特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占地面积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1、城市空间结构01功能区类型人口和产业在空间集聚而形成不同49中心商务区(CBD)人员的数量昼夜差别很大。中心商务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在空间上明显有分区。高度集中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金融、贸易、服务、咨询等多种功能,经济活动最活跃。中心商务区(CBD)人员的数量昼夜差别很大。中心商务区建筑5003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交通运输状况政策经济发展水平03城市空间结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交通运输状况政策经济发展水51经济因素——地租水平商业住宅工业0地租水平距市中心距离AB商业区住宅区C工业区商业区:由于付租能力强,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方便接近最多的消费人群。住宅区:付租能力居于商业、工业之间,所以住宅区布局在两者之间,既方便人们工作又便于购物。工业区:付租能力最弱,由于占地面积广,地租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小,布局在郊区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经济因素——地租水平商业住宅工业0地租水平距市中心距离AB商52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思考:交通干线两侧房地产价格为什么较高?交通通达度高,地租高。因此商业区会沿主干道,道路的交叉口处,道路的拐角处布局。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思考:交通干线两侧房地产价格为什么较高5304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小城市: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同心圆状扇状大城市:多核心状、棋盘格状多核心状04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小城市: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同心扇状54判断成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高,通常高楼林立,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筑都不高,这是为什么?同心圆状扇状历史因素判断成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高,通常高552、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第一,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第二,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第三,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对比城市空间结构,乡村有何不同?2、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第一,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第二,56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村落格局大而紧凑,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团块式棋盘格式街道式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57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村落格局大而紧凑,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团块式棋盘格式街道式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58分散型乡村聚落:呈点状松散布局,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半聚集型乡村聚落: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分散型乡村聚落:呈点状松散布局,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59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01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02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03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04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01节60合理利用城市空间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2、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3、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4、城市的开发建设,要立体合理利用城市空间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61三、城乡区位分析1、城市与外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三、城乡区位分析1、城市与外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62河流因素河流因素63城镇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3、减少交通运输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小城市: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判断成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文化指向环境指向效率指向滨水指向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半聚集型乡村聚落: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高原地势平坦,热带地区,高原凉爽,城市多。2、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重大,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工效率指向滨水指向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方少、规模小。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河流因素河口干支流交汇处通航河段上游起点城镇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河流因素河口干支流交汇处64指出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共同因素河流地形气候指出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共同因素河流地形气候65描述沙漠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衡,呈串珠状分布于山前的绿洲地带(冲积扇)。描述沙漠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衡,呈串珠状分布于山前的绿66地形因素地形因素67气候因素分析墨西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的原因高原地势平坦,热带地区,高原凉爽,城市多。气候因素分析墨西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的原因高原地势平坦,热带地68总结:世界上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1、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农耕发达,历史开发较早,经济发达。2、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一般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利于农耕;交通便利;开发较早,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总结:世界上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滨海平原、河口三69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于永乐十四年,召集文武群臣商议营建北京,诏告天下,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分析北京建都优势。北京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冲积扇地形,地势平坦;西部、北部山地阻挡冬季的冷空气,冬季不十分寒冷,南部开口向东,利于海洋湿润水汽进入,降水丰沛;农耕发达。交通便利。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于永乐十四年,召集文武群臣商议营建北京,诏告70交通因素交通因素711、确定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对比城市空间结构,乡村有何不同?重大,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工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承接合同模板
- 学校建设工程合同模板
- 口红加盟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制造业生产基地转让协议
- 关于保安服务合同模板
- 工商管理总局合同模板
- 机械加工承包加工合同模板
- 交电产品销售合同模板
- 清包工合同模板
- 2024年工业货架施工包工协议
- 发动机维修质保书范本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 2023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辅导教材
- 篆刻体验活动问印社宣传PPt解析课件
- 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训练师技术应用题库学生组(附答案)
- 中国历史的教训-习骅
- 水泥企业物料盘点及平衡管理制度
- 企业生产制造部门预算编制模板
- 建筑工程履带吊上楼板应用技术汇报
- 金融服务礼仪讲义
-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专业面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