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1页
七年级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2页
七年级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3页
七年级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4页
七年级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第一课时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GO生物的特征①生物〈动.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⑦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3.下面是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一条小鱼长成一条大鱼的现象是属于

。〈2〉一只母猪产下九只小猪的现象是属于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现象是属于

。〈4〉人每天都得排出一定量的尿的现象是属于

。生长现象繁殖现象遗传现象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GO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①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②注意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③注意个人安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①按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②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③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知识巩固∶1.你想调查一块草地某种植物的密度,最好采取的方法是〈

〉A.大体上进行估算B.一点不漏地数草数量并量地C.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D.划格后逐格计算再累加2.进行生物调查时,下列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A.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B.不要下水调查C.认真观察,如实记录D.特别注意安全CB生物圈GO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壳表面的一薄层---约20千米厚.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GO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种间关系有∶寄生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合作关系.②种内关系有∶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知识巩固∶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2.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而,牧民养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又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结果,随山羊数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A.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B.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C.不能适应环境D.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AB·人教版食物链和食物网吃与被吃食物链

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就形成了__________。[规律总结]

食物链的书写:起于生产者,止于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消费者;分解者不写入;箭头指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即箭头指向取食者。·人教版

2.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流动的。[点拨]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_;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沿食物链(网)进行的;能量的变化是:光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能量沿营养级逐级传递,级级有散失。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网阳光生产者·人教版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效率就越低,营养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数量一般就越______。 营养级越高,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积累越____。

(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在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少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GO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①森林生态系统②草原生态系统③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④淡水生态系统⑤湿地生态系统⑥农田生态系统⑦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最多,非生物环境范围最大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教版[规律总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人教版[规律总结]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实验误差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实际工作中常需多种方法并用知识巩固∶1.下图是我市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植物和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最多能找到

条食物链。其中能量消耗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主要靠

相联系。5草→鼠→蛇→鹰草食物4.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A.大米→鼠→蛇→人B.阳光→青草→鼠→蛇→人C.青草→鼠→蛇→鹰D.营养物质→鼠→蛇→鹰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A.蚕吃桑叶B.狼吃兔子C.蘑菇从腐烂树木中摄取养料D.蛔虫摄取人小肠内的营养CA归类示例·人教版►类型一考查对生物特征的理解例1

[2011·聊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解析]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如遗传和变异、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活需要营养、生长和繁殖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写的是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人教版

变式题

[2011·济宁]2010年济宁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

)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B·人教版

例3

[2011·湘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类型三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意思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体现生物影响了环境。A·人教版例4

[2011·聊城]

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鱼体呈梭形,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B.荷的叶柄中空,便于根的呼吸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D.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类型四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析]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昆虫的外骨骼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减少水分的散失,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不是防止被天敌吃掉。D·人教版►类型二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例2

[2011·泸州]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硅藻B.浮游动物

C.鲱鱼D.鳕鱼

[解析]

生态系统中物质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沿着食物链有机物在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不断增多。所以末级消费者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D

·人教版

变式题

[2011·菏泽]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图2-1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图示是()

图2-1

B·人教版

例3[2011·福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

►类型三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的关系就构成了食物链。所以,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的写法中要注意箭头的方向,箭头指向捕食者。C·人教版变式题[2010·龙岩]

图2-2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甲→丙→乙D.乙→丙→甲

图2-2D·人教版中午实验缺乏对照(或实验缺乏重复验证)(1)在一天内空气湿度最小的时段为________(选填“早晨”、“中午”或“晚上”)。(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他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

图1-1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人教版水分无机盐翼(或翅膀)犬

[2011·莆田]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幼根成熟区每平方毫米上就有420条根毛,大大增加了根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的面积。(2)鸟类的前肢变成了,能够自由地翱翔于天空。(3)食肉哺乳动物的________齿一般比较发达、尖锐,可撕裂食物。·人教版

变式题[2011·福州]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消费者B.分解者 C.生产者D.制造者

B·人教版►类型五考查生态系统的识图农作物

猪(蝇鸡蝎人)

[2011·泉港区]如图2-3所示为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图2-3(1)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_______(任写一项),图中所示的分解者主要为腐生的________菌和________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