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与防护_第1页
生物安全与防护_第2页
生物安全与防护_第3页
生物安全与防护_第4页
生物安全与防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安全与防护生物安全与防护生物安全与防护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生物安全与防护日期:20xx年X月生物安全与防护谈涛一,生物安全的定义:

广义: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效应。与生物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

1、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和我们医护人员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只就这个方面展开讨论。

2、转基因生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狭义: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比如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西方国家一直认为,1979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炭疽病暴发流行,是由于生物战剂泄漏所导致的突发疫情。据称,前苏联国防部微生物与病毒研究所炭疽芽孢干粉制剂车间的加压系统爆炸,约10公斤芽孢粉剂泄漏,造成1000多人发病,几百人死亡。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管理愈不规范,防护条件愈差,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就愈大。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安全、平安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一种状态——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状态。因此,生物安全与生物危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范和控制了生物危害,也就维护了生物安全。因而,通过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藉以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及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安全是生物安全的根本任务。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一般而言,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也可称为“生物安全技术”),应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而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管理活动则是生物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们医院而言,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加强防范和控制及加强生物安全的管理是保证生物安全的主要内容。二,生物安全的防护知识医院感染概念:从广义上讲,医院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又发生地其他感染。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接触生物因子、职业暴露、医疗锐器损伤、基础设施与设置、个人防护意识、工作强度等。针对这些常见的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如:(1)针刺伤

(2)通过粘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感染

(3)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率,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

(1)预防针刺伤

(2)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3)正确洗手标准预防概念: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新版标准预防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勃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根据实验室安全防护水平,我国将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三、四级实验室是防护水平较高的实验室,依照规定可以从事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消毒与灭菌的概念与技术: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手术室和检验科属的生物安全防护标准:一、I级特别洁净手术室:适用于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妇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二、II级标准洁净手术室:适用于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及取卵扶植手术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无菌手术;三、III级一般洁净手术室、适用于普通外科(除去一类手术)、妇产科等手术;四、IV级准洁净手术宝;适用于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洁净实验室分为普通洁净实验室与生物安全实验室。普通洁净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不具有传染性,但要求环境对实验本身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实验室内不设防护设施,而洁净度必须达到实验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具有一级防护设施的,可实现二级防护的生物实验定。凡进行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功能实验及基因重组等领域的科学实验均需要生物安全实验室。哪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生物安全柜可在检验科、治疗室、输液室的应用。长期以来,输液室、治疗室的环境仅属相对洁净,护士配置药物完全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有实验表明.在护士掰开安瓿颈部和溶解各种粉剂药液后抽出针头的一瞬问.会产生大量肉眼不能看见的弥散在空气中的气溶胶,渗透力强,杀伤范围广。会在配置药液的同时进入输液瓶中,随液体进入人体。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每天配置大量的抗生素及化疗药物,这些药物产生的微粒,悬浮在空气中,被吸人人体,对护士的自身健康也带来一定的危害。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能有效拦截活微生物颗粒及尘埃颗粒,减少和避免微粒的产生,保证实验人员操作安全性、护理人员配置药液的无菌性,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实现了对操作人员及环境的有效保护。检验科的微生物学实验操作。全国有哪些医院已执行,可否举例,因医院尚无条件执行,安抚护士心理。哪些操作可产生气溶胶:气溶胶是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微粒,其粒径大部分小于1μm(微米),最大者可以达到5μm。它具有胶体性质,对光线有散射作用。气溶胶在空气中不会因重力而沉降。生物气溶胶主要是来自生物因素导致的气溶胶,它有别于工业来源的气溶胶。气溶胶会引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医院检验科每天处理大量病人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这些标本通常含有不同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在处理感染性标本时,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检验科感染性气溶胶的产生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易产生感染性气溶胶:①样本的采集、打开试管塞或瓶盖。②样本的制备,火焰固定。③分离培养或接种培养物,划分平板,生化反应管接种。④用火焰烧灼接种环,接种环移液,混匀培养液。⑤离心的试管没牢固盖紧。在传染科,比如结核病人咳嗽产生结核分枝杆菌性气溶胶。口腔科的洁牙等医疗活动也产生气溶胶。气溶胶如何处理?1)甲醛熏蒸法:对于有MTB污染的手术室和病房内的空气,可用甲醛气体熏蒸的方法做终末消毒。在房间密闭性好、相对湿度60%~80%的条件下,使用8~10g/m3甲醛(用固体甲醛或福尔马林)加热或化学发生法熏蒸12h以上,可有效杀灭空气中和光滑表面上污染的结核分枝杆菌。消毒后可用25%的氨水15ml/m3,加热蒸发30min,可驱除残余甲醛的刺激性气味。因甲醛致癌,现已禁止使用甲醛熏蒸2)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法某些化学消毒剂可通过喷雾器雾化成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经碰撞吸附作用于空气中微生物粒子,从而杀灭微生物。空气气溶胶消毒有两个重要条件,首先是喷雾器雾化粒子90%都应小于30微米;其次是要用作用快速、容易蒸发、毒气低的消毒剂,最常用的主要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市场上少有销售。过氧乙酸气溶胶渗透性强、容易蒸发、对微生物作用快速、分解后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非常适合于空气消毒。可用0.8%过氧乙酸水溶液经粒子喷雾器消毒,每立方米喷雾20~40ml,密闭作用60min以上,可杀灭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达99.99%。过氧化氢气溶胶性能同过氧乙酸相似。常用6%过氧化氢水溶液喷雾20~40ml/m3,密闭作用60~90min。可有效杀灭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3)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更具优势,适合随时性空气消毒。用辐射强度在100μw/cm2以上的30W紫外线灯,相对湿度在50%~70%的条件下,照射40min以上,对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可达到99.9%以上。4)定时通风:对污染不严重的病房或室内环境可采取定时通风稀释和冲刷空气,使含菌量降低至不能引起感染的程度。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一般的职业暴露主要指艾滋职业暴露,感染科的刘艳老师已就这个专题经行了讲解,我这里对其它常见的职业暴露的相关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1)紧急局部处理(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祥)从近心端向远心短挤。(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这个步骤是所有职业暴露通用的。(2)后续处理措施:1,发生乙肝暴露后对暴露者的处理①尽快处理(应暴露后24小时内),24小时没有错,是否可以加上WHO规定不超过48小时,最迟不超过7天;②立即抽血检查乙肝标志物(乙肝两对半);③不必等待乙肝两对半结果可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否有必要是否会大大增加支出④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说明既往已感染乙肝病毒,无需预防用药;⑤根据乙肝两对半的结果再决定否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如抗-HBs阳性则不需要注射,检查HBsAg阴性抗-HBs阴性则需注射乙肝疫苗疫苗,需要注射3次,暴露后1次1月6月再各注射1次,第三针打完后1个月还要抽血检查,如果血清中抗-HBs阳性说明应急措施非常成功,不会再感染乙肝了,如果抗体阴性还需要重新注射乙肝疫苗。效果究竟如何?

2.发生丙肝暴露后对暴露者的处理关于艾滋病,卫生部出台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关于乙型肝炎,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订后明确了意外暴露HBV后的预防。但是。关于HCV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没有成文的规定。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内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之一北京地坛医院的一些做法。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问世,这不同于乙型肝炎。地坛医院对于HCV职业暴露,参考HIV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建议即刻正确处理局部伤口后,视伤口感染程度酌情应用利巴韦林和(或)干扰素,疗程暂定1个月。目前全国一般未执行,我院也无条件施行,是否可以变通一下?在HCV职业暴露后,除了对暴露者进行紧急伤口处理和积极补救治疗,同时应该即刻抽取血液送检作为暴露者的基线对照以确定之前是否感染,然后建议他在HCV暴露后1个月和3个月时随诊,主要检查抗HCV抗体。HCV监测时间为4周、6周、4个月和6个月。3,发生梅毒暴露后对暴露者的处理医务人员发生梅毒暴露后,如果是锐器刺伤话要立即处理伤口,清水冲洗,然后局部消毒,可用青霉素或口服红霉素,强力霉素等预防。紧急处理后立即抽血检查梅毒抗体,以确定之前是否感染,一个月后再次抽血查抗体,做跟踪随访。临床废物的正确处理:定点收集,分类处理。医疗单元须做到定点收集、存放使用后的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全院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塑料袋盛装,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三,医院常用器材消毒灭菌方法正确规范的消毒对于生物安全防护意义重大,现将一些医院常用器材消毒灭菌方法列表如下。医院常用器材消毒灭菌方法类别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方法备注(特别)高危险性物品金属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镊、剪、钳等,口腔科器械①环氧乙烷灭菌②2%戊二醛浸泡10小时首选高压灭菌,除非不能耐高温高压,再选择其它方式1.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2.戊二醛消毒后必须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方可使用3.甲醛氧化法必须在消毒柜内进行,熏蒸后的物品需等气味散发后方可使用4.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物品,必须按要求驱散残留气体心内针头、探针等环氧乙烷灭菌橡硅胶类各种插管、导管、引流条等①环氧乙烷灭菌②甲醛氧化法熏蒸等离子低温灭菌也可以玻璃类玻璃器皿压力蒸汽灭菌精密仪器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宫腔镜、胸腔镜等①2%戊二醛浸泡10小时②环氧乙烷灭菌③低温灭菌器灭菌按内镜规范操作各类内镜活检钳①环氧乙烷灭菌②2%戊二醛浸泡10小时首选高压灭菌,除非不能耐高温高压,再选择其它方式按内镜规范操作不锈钢类弯盘、换药碗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压力蒸汽灭菌传染病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塑料类三通接头、各种导管等环氧乙烷灭菌布衣手术敷料等①压力蒸汽灭菌②环氧乙烷灭菌中度危险性物品精密仪器呼吸机、麻醉机的管道和附件、喷雾器①压力蒸汽灭菌②环氧乙烷灭菌③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胃镜、肠镜、气管镜、支气管镜、喉镜等①压力蒸汽灭菌②环氧乙烷灭菌③2%戊二醛浸泡④酸化水消毒按内镜规范操作玻璃类体温计①75%乙醇浸泡30min或擦拭②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③0.2-0.5%过氧乙酸浸泡10-30min不常用消毒后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外用玻璃接管、盛消毒液容器等①压力蒸汽灭菌②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③0.5%过氧乙酸浸泡金属器械窥阴器等压力蒸汽灭菌灌肠筒、冲洗器筒①压力蒸汽灭菌②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橡胶类热水袋、气圈、止血带、冰袋、冰帽①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擦拭②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擦拭棉布类扫床巾、抹布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被服①压力蒸汽灭菌②煮沸消毒③热的500mg/L含氯消毒液洗涤塑料类氧气湿化瓶及管道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药杯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其他压舌板压力蒸汽灭菌听诊器①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②75%乙醇擦拭清洁基础上必要时消毒血压计袖带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晾干备用清洁基础上必要时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桌面、地板、墙壁、运输工具等平时保持清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垫、棉絮日光暴晒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消毒污染后建议更新空气消毒①自然通风②紫外线灯照射③空气消毒机传染病终末消毒:①紫外线灯照射②3%过氧化氢喷雾③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或0.5%过氧乙酸喷雾四,常见传染病流行现状和相关检验:大家经常和传染病病人打交道,在讲传染病防治法的时候对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现状和检验做一介绍非常有必要。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现状: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顺便介绍一下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以便于大家对于这些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有一个大致了解。危害最大的HIV,到2005年1月25日,中国卫生部宣布中国已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现在又有增长,阳性率约为万分之五,局部地区已经呈现高流行,我的一个同学在常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据她说,她一个星期就可以做出两个HIV阳性的结果,沿海地区流动人口多,防治比较困难,应该是阳性率较高的原因吧。内地虽然阳性率较低,但仍在不断增长,值得注意。公安疾控中心的同学告诉我,他们那里统计的阳性率是万分之三,我们这里和公安相邻,情况很接近,参照公安万分之三的阳性率计算,松滋80万人口,感染者应为240人左右,我院最近几年已经陆续收治一些艾滋病患者,但这只是一少部分,很多感染者都处于无症状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因此6~8年后到达艾滋病期的HIV感染者将激增。我们对此要保持警惕。有专家例举了一个例子:前年“非典”疫情发生期间,深圳某区一名患者出现相关症状而到医院求医,因为当时正是“非典”期间,于是这名患者被作为“非典疑似病例”给予医学检查和临床观察,但经过几天时间的多次检查,排除了“非典”的可能,直到此时,医务人员才怀疑患者出现的症状可能与艾滋病有关。那么,也就是说,这一段期间内,所有与这名患者接触过的医务人员,实际上都处于"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状态之下。由此可见,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状态,是随时可在的,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乙肝携带者最常见,中国有乙肝携带者1.2亿,近10﹪的阳性率,抗HBs阴性者为易感人群,因此医护人员如果抗HBs阴性抗HBs阴性,应该进行疫苗接种。中国的丙肝感染者约3800万,近年来报告病例数比以前有所上升。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使用血制品、以及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大多数丙肝感染者在急性期及慢性感染早期症状隐匿,且丙肝感染后易慢性化,丙肝与肝细胞癌的关系也很密切,是丙肝感染的重要特点。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这段时期。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后,病毒出现在血液中直到可以检测出相应病毒标志物前的时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个月,平均3个月;HCV感染后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常为亚临床型,但输血后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0天到6个月,平均8周;HIV感染后1到2个月内可能出现急性的症状和体征,随后进入较长期的无症状期,持续6-15年,平均8-10年,大量输血的可缩短至1-5年。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4周。病毒感染的窗口期:HAV、HBV、HCV、HIV的平均窗口期分别为30、56、82和22天,P24抗原的窗口期平均为15天,而应用核酸技术,可分别将HBV、HCV、HIV的窗口期缩短为41、12、11天。相信随着检测的病毒标志物的不同,检测技术的提高,试剂的更新换代,灵敏度的提高,可大大缩短窗口期时间。HBV的病毒标志物主要是乙肝表面抗原,HCV、HIV的病毒标志物则是检测抗体。HIV的检验:P24抗原和HIV-RNA是早期标志物,可在抗体产生之前检测到,缩短了窗口期,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一般在等级较高的或者条件较好的疾控中心开展有此类检测。一般感染后,在窗口期之后检测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检出,这也是临床上碰到的这种情况,开始查是阴性,过一段时间查是阳性,大多数原因是因为窗口期的原因,窗口期在检验以及选择检验项目上有重要意义。梅毒患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也有不少护士在给梅毒患者打针输液室发生针刺伤。我们先介绍一下梅毒的检验方法。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2,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3,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RPR测定滴度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用它来诊断梅毒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能早期诊断,能判定胎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梅毒也有窗口期,一般我们认为,RPR或者是梅毒抗体(TPPA抗体)产生大概是三四个星期之内,被梅毒患者的针头感染之后,我们建议在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监测,当然现在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有的人产生抗体的时间比较慢一点,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说目前我们觉得在一个月左右查一次之后,基本上可以放心,但是到两个月或者是三个月的时候建议再做一次检测,如果都没有问题就放心了。常见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有甲肝,乙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