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⑴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材料,将这些原则转变为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⑵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提供的是一般性的理论指导,教师在应用一般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还需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自己的特定问题。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60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⑴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系统正在发生变革,多媒体网络环境将成为21世纪学习的主要环境,这一新的教学传媒环境给学习和教学提供了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潜在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使得传统学习和教学理论所隐含的某些假设发生了巨大的转变。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③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④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⑤研究情景性环境的影响⑥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⑦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⑧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4、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布鲁纳:(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5、试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1)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4)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5)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有影响。(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6、试述学与教的过程及相互影响?(1)学与教的过程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过程。(2)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4)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随教学的质量而变化。反过来,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7、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其内容为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具有以下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对教育有何意义?⑴认知:①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②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③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⑵观察力: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①目的更明确②持久性明显发展③精确性提高④概括性更强。⑶记忆:①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②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③抽象记忆占优势。⑷情感:①初中生的特点: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自相矛盾的情感;少年的热情与冲动;选择性友谊的建立;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②高中生的特点:个性化的情感;浪漫主义的热情。⑸社会性:中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水平是在动荡中、矛盾中不断提高,是在问题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再产生再解决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可塑性大,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稳的时期。3、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及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什么观点?对教育有何启示?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⑴内容:①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个体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②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概念)和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形式是命题)。③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成熟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要使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这有赖于个体的经验和练习;练习和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因素可以加速或推迟个体的发展;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自我调节是认知活动的最一般的机制,它使认知结构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⑵教育价值:①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儿童在思维和语言上,都与成人有质的差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有质的差异,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形成儿童智力的与道德的推动能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儿童与成人所具有的质的差异,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②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教育必须遵循儿童思维的这一规律。同时,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儿童智力达到一定水平再进行教育,而总要先行一步,以加快儿童智力的发展。4、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它主要探讨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全面论述了思维与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⑴内容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低级和高级两种心理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与其他人以及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②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发展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③内化学说:他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其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理论工具。他认为,符号系统的运用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儿童早期心理活动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④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要考虑人易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转化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⑵影响: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其理论对于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意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5、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涵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其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为继,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结汇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度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到18个月);成为自主者的阶段(2-3岁);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5岁);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岁);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9-24岁);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5-65岁);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后)人格发展的上述各阶段是相互依存的,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程度,而后起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6、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差异。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智力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等。智力的含义:智力指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景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我国,智力是指人事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编制的比内-西孟量表。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是《斯坦福-比内量表》,其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来反映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采用了“离差智商”。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智力测验上都存在差异。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我国认为对学习风格的划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实质上是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体现。认知风格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持久性、一致性。7、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4)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8、联系实际,谈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中学时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2)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3)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4)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5)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6)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7)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9、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同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2)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方面的改革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3)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法以及个人化教学系统都是众多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中较有代表性的。(4)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形式: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反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和系列型。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1、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指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内容有: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2.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1)学习的内容不同。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学习形式与心理机制不同,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学习的目的、动力不同。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了哪些类型?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5、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意义。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示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叫做学习曲线。⑴学习的联结说,桑代克通过猫开笼取食实验,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接,而是建立刺激-反映(S-R)联结,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是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他的联结解说也称为试误说。对各种刺激情境及其要素做出反应的倾向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理智、性格和技能。⑵学习规律①准备律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②练习律即重复应用一种受到奖励的正确反映可以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经常不用,则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③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削弱作用。6、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如何建立起来的?⑴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对环境相互作用的人或其他有机体的积极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一种学习。⑵区别: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其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⑶建立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又强化刺激未遂,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⑷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①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消惩罚)。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一现象表明了正强化在在塑造行为中的作用。②强化的程式强化的程式是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连续强化在教学习者新的反应时最有效,但这种强化下的行为容易消退。定比率式强化对稳定的反应率比较合适,而变比率式强化则对维持反应的稳定性和频率最为有效。教学中应注意:教新任务时,要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后果紧跟着行为出现比延缓出现要有效得多。在人物的早期阶段应对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都进行强化,随着学习的进行,应逐渐地转化到间隔式强化,不必事事都表扬。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做到十全十美,要朝正确方向逐步去引导和增强学生的行为。③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的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机体是如何学会摆脱痛苦的。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成为回避条件作用。④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办法。⑤惩罚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行为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总之,根据操作性条件学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7、假设某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请根据所学理论说明应该如何培养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斯金纳认为,人的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增加。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负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减小。据此,我们可以对某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实行正强化,在他完成规定的作业时,给予某种奖励,如鼓励、表扬或物质奖励等,以塑造他良好的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他的这种不良行为。我们也可以采取惩罚的方法,消除他这种不良行为,并告诉他人正确的做法,培养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8、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⑴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概括地说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使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借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利息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⑵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其好处是:可以使得学科内容更容易理解;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启示: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9、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⑴有意义学习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言语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它是有意义学习。①有意义学习的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②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受以下条件的制约: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总之,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旧知识得到改造,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⑵意义的同化奥苏贝尔用“同化”的概念来解释意义获得和保持的机制。他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他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⑶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提出①逐渐分化原则;②整合协调原则;③先行组织者策略⑷接受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10、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4)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5)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6)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作出某些调整。(7)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8)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11、举例说明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的三种模式。下位学习(派生类属、相关类属),如: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那么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上位学习,如: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组合学习,如:质量与能量,需求与价格。12、什么是先行组织者?举例说明什么时间需要提供先行组织者以及如何提供?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可辨别性,以促进下位学习。13、评述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1974年,加涅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具体说明了学习过程的信息流程。这一模式,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与学习者的各种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首先在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经过注意和初步加工,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经过对他的精细加工从而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信息可以被转移到长时中进行储存。从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中检索出来的信息作用于反映发生器,反应发生器可以转换信息,发出某种动作命令,尔后,由这一结构发出的神经传导信息使效应器活动起来,产生一个指向环境的操作行为。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上方的“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两个部分。“执行控制”即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它们的影响下进行的。以以上模式为基础,具体到学习活动中,加涅又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成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14、简述程序教学要遵循的主要原则?(1)教材分为小步子;(2)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3)反应后有即刻反馈;(4)尽量低的错误率;(5)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15、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1)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4)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5)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6)提倡发现学习。16、评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3)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4)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对教师课堂讲授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习理论。但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适合于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而且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全适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适用于课堂知识教学。而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不足。此为该理论的局限性之一。17、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人与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借助于刺激泛化,我们可以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景,从而扩大学习范围。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合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二者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第四章知识的建构知识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础性要素,是技能、品德赖以形成的基础之一,同时知识的获得也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之一。1、知识的含义与作用⑴含义:从本质上来说,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⑵分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安德森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划分。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⑶作用:知识是人对行为进行定向和调解的基础,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知识具有辨别功能、预期功能、调节功能。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对教学有何启示?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些问题等。陈述性知识容易被人意识到,可以明确说出来,而程序性知识体现在实际活动中,而且,到底有没有程序性知识也只能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判断。程序性知识的表现不是被个体回忆起来,而是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变换,所以,程序性知识是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面前,它会被激活,而后被执行,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太多的意识。在实际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常常可以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3、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分别是以什么形式表征、存储的?对教学有何启示?⑴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⑵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⑶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总之,不管是命题网络、产生式系统,还是图式,他们都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强调组织的结构。人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4、试用同化和顺应来解释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知识建构活动是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与此同时,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获取新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积累性。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知识的构建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充分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获得新知识时,学习者需要充分调动有关的知识经验,分析组织当前的新信息,生成对信息的理解、解释。同时,学习者要反省新知识和旧知识的一致性,鉴别、评判它们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在记忆别人的知识,而是在作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建构自己的知识。⑵知识学习的分类按照知识获得的不同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支架性学习;根据获得的知识的不同形式,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5、理解的生成过程是怎样的?据维特罗克分析,理解的生成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环节:⑴长时记忆中存在一些知识经验,学习者首先把这些内容提取出来,进入短时记忆;⑵这些内容和倾向实际上构成了学习者的动机,使他主动地对感觉经验进行选择性注意和知觉,在这过程中,学习者要作出有意识的控制和努力;⑶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要达到对其意义的理解,还需要和长时记忆中存在的有关信息建立某种联系,从而理解新信息的意义,这是意义建构的关键;⑷在最后完成意义建构之前,学习者要先试探性地建立这种联系,进行实验性的意义建构;⑸在与长时记忆进行试探性联系、展开实验性建构的过程中,为了检验所形成的理解,学习者可能要与感觉经验相对照,也可能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经验作比较;经检验,如果意义建构不成功,应该回到感觉信息,检查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实验性联系的策略;如果意义建构成功,就实现了意义的理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理解过程不只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而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记忆是知识获得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但理解是更为核心的认知线索。6、影响理解的因素:⑴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内容(学习材料的意义性、学习材料内容的具体程度);学习材料的形式。⑵主观因素:①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影响:知识经验背景的广泛含义学习者对新信息的理解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它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基础性知识,也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更一般的经验背景;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规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接经验;不仅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学习者的基本信念(本体论信念、认识论信念);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表征方式存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一些潜在的观念。综述,学习者的原有知识背景会影响到新知识的理解,而这种知识背景有着丰富而广阔的含义,它包括来源不同的、以不同的表征方式存在的知识经验,是一个动态的、整合的认知过程。认知结构的特征对理解与记忆的影响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新学习的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②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为了促使学生把当前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加题目、列小标题、提问题、说明目的、总结或摘要、画关系图或列表)。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举例、类比与比喻、证明、复述、解释、应用)7、概念的理解与教学⑴概念的含义: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名称、内涵、外延。⑵概念学习的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⑶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概念分析(定义、特征、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同位概念);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正例与反例的辨别;变式(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比较。8、什么是学习迁移?它有哪些不同的类别?⑴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⑵迁移的种类:①正迁移与负迁移:据迁移的性质划分。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②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③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④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来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顺应性迁移是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须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关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9、简述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原有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l)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原认知策略,也影响迁移的产生)(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陆钦斯的量杯试验)(4)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11、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1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为促进迁移而教?(1)精选教材。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13、为什么说通过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化?知识的应用并不是知识的套用,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因此,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样是一个建构过程,原有知识在应用过程中被充实、深化、整合和发展。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巩固与熟练化;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深化理解,促进知识经验的整合(变式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实际问题);通过解决某种问题来建构起相关的新知识。14、假如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关于“水的蒸发”的内容,为了促进他们把当前学习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提出哪些任务要求?为了把当前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我们又可以采用哪些任务要求?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关于“水的蒸发”的内容时,为了促使学生把当前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加题目、列小标题、提问题、说明目的、总结或摘要、画关系图或列表。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举例、类比与比喻、证明、复述、解释、应用第五章技能的形成1、什么是技能?为什么说技能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⑴含义: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⑵分类: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减缩性)⑶作用:技能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它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景;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2、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基本阶段:(1)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3)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3)动作控制:动作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4)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3、简述操作技能形成中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1)开始进步快(2)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区(3)后期进步较慢(4)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⑴准确地示范与讲解⑵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⑶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⑷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5、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⑴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动作,其本身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应,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可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⑵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⑶我国教育系心理学家分为:原形定向、原形操作、原形内化。6、试述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1)原型定向: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本阶段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2)原型操作:即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3)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7、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对于复杂的技能应划分为若干部分或阶段,掌握局部技能后,再过渡到完整、复杂的技能。(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让学生每次知道练习结果,及时改进。8、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1)分阶段进行。因为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所谓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字形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所谓独立性,是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所谓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有关研究表明,定向映像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形成的水平。(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像转化。(5)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一个人要成为社会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社会化,养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1、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含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不同于能力,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构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2、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道德情感与儿童道德判断两个方面。他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依据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⑴前道德阶段(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⑵他律道德阶段(2-8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又称为服从的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⑶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2岁)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⑷公正道德阶段(11、2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3、皮亚杰在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⑴在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了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⑵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及道德发展过程中量和质的问题,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论;⑶关于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促进。理论的局限性:否定了榜样的作用;忽视了行的因素;绝对否定成人约束对儿童道德发展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4、科尔伯格改进实验:扩大研究范围;改进研究方法,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进为两难故事法。5、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第一,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与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和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的;第二,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脚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第三,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第五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福利和意志。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随相互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6、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⑴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加完善。⑵品德发展由动荡趋向成熟:初中阶段品德具有动荡性、高中品德发展趋向成熟。7、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认同实质上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⑴有效的说服:说服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⑵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使学生会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⑶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⑷价值辨析:在价值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形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选择阶段:自由选择、从各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再行选择。赞赏阶段: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行动: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⑸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给予奖励时,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应强调内部奖励。惩罚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惩罚可以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其他有效方法有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9、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德育工作难度加大。(3)学校及学校教育。(4)同伴群体。个体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10、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4)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1、试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2)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3)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4)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12、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2)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13、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认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要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8)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16、举例说明价值辨析的基本程序?价值辨析的实现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选择阶段:包括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和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几个过程。(2)赞赏阶段:包括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和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两个过程。(3)行动阶段:包括按自己的选择行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两个过程。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1、什么是问题解决?它一般包括哪些要素?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分类:有结构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问题解决是指一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2、举例说明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问题的差异?问题解决过程有明显的差别,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主要是一种“设计”过程,而不是在一定的逻辑结构中进行的系统的“解法搜寻”。3、简要描述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包括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问题类比、手段—目的分析、问题解决、想法—检验)、解法的执行与评价。4、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理解问题及其情景限制;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对问题表征和解决的反思监控;实施、监察解决方案;调整解决方案。5、试论知识的深化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意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质与量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知识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知识的深化可以增加知识经验的质与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能够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使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具有条理性、顺序性、合理性,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提取,并加以应用;知识的深化可以使人拥有丰富的、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技能。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6、影响问题解决得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4)原型启发与联想;(5)情绪与动机状态;(6)个性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7、谈谈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8、如何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思考分析;在问题解决后,要反思交流。9、简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习惯的策略?(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10、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哪些特点?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11、举例说明什么是类比思维?类比思维就是把源领域中的观念框架映射到靶领域中,从而形成对该领域的新理解。如:卢瑟福用太阳系来类比原子结构中,电子绕着原子核转,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转一样。12、对比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差别?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也叫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征代替创造性,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13、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⑷低创造性地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14、哪些个性因素会影响到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15、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16、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17、运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应遵循哪些原则?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做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第八章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1、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2、学习动机的概念?⑴含义: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逐渐的相互作用。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拉力因素和压力因素必须通过推力因素而起作用。⑵作用: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3、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说来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4、学习动机的分类?⑴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们是否去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⑵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⑶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间接和直接近景性动机)5、结合学习活动,谈谈动机具有哪些功能?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6、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1)它们之间往往以学生行为为中介,存在着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类型中,有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另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则不一致(3)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则学习效果差(负向一致)(4)不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负向不一致);相反学习动机不强,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正向不一致)(5)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7、如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马斯洛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而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派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七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是热爱和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的出错而被嘲笑和惩罚。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8、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⑴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学生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满足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学习信心⑵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使其从结果反馈最终能获得必要的信息。结果反馈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9、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0、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当学生考试失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此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11、为了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必须了解学习行为是如何受学习动机影响的。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强调诱因的直接作用,如斯金纳的强化论,属于行为主义观点;第二类强调需要的直接作用,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第三类强调需要和诱因并不产生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学生对需要、诱因以及与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因素的意识和思考做中介而起作用,如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动机归因理论等,属于认知观点。12、动机归因理论?⑴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习惯领域与决策》课件
- 游戏版权保护机制概述-洞察分析
- 油气加工节能减排-洞察分析
- 推广服务品牌建设-洞察分析
- 压延设备智能化节能控制-洞察分析
- 虚拟化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探索-洞察分析
- 医院科室调整申请书(6篇)
- 《有效解答顾客疑虑》课件
- 从细节出发如何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提升实验效率
- 冰雪运动中的自我认知与挑战
- 浦东机场航班地面保障服务分析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公司企业管理体系
- 会计工作年限证明个人承诺书
- 广东工业大学年《工程制图》期末试题A卷
- 大学实验室安全信息牌
- 返校复课证明
- 医院室内装修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基于AT89C51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 第二章国际石油合作合同
- 设计后续服务承诺书
- 机械加工设备清单及参考价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