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

A.当前的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C.当前的国际环境决定的D.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2.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经销代销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3.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是()。A.A.有相当数量的红军存在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C.有广泛的统一战线D.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

A.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C.利用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关系

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是依靠()A.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B.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D.依靠产业政策扶持

6.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B.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C.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克服“市场失灵”,“扩大就业”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指

A.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四项基本原则

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原因不同B.革命对象不同C.革命动力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性社会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1.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的第一次尝试的标志性文件是()。A.《兴国土地法》B.《井冈山土地法》C.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D.《中国土地法大纲》

12.明确提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井冈山的斗争》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1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一般的变化B.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C.事物规模的增长和结构的改变D.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14.以下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总结,其中正确的是①放弃了反对霸权主义②更广泛参与世界事务③开展全方位多边友好交往④更重视经济、文化合作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③④

15.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B.公平、公正、公开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社会革命C.政治革命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8.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一元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诡辩论

19.主要矛盾是指

A.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

B.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矛盾

C.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D.在复杂事物中居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唯理论,另一种是【】

A.经验论B.循环论C.直线论D.不可知论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A.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C.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2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多寡不同

23.邓小平理论是

A.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B.信息时代的马克思主义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D.和平与发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24.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反对教条主义,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奠定哲学基础的文献是

A.毛泽东1926年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毛泽东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毛泽东1930年5月写的《反对本本主义》

D.毛泽东1937年写的《实践论》

25.毛泽东首次论述红色政权的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26.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A.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根据地建设D.政权建设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A.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B.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C.矛盾是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28.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主要科学原则是

A.政治第一的原则B.就事论事的原则C.为现实服务的原则D.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原则

29.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

A.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

B.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C.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社会上经常出现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

30.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

A.国家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半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结合

二、多选题(10题)31.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B.加强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C.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D.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2.体现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条件有()

A.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C.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党内不允许有任何政治派别存在

3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其主要原因在于()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

B.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人民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C.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主要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D.中国工人阶级的大多数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

34.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

A.务必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B.务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36.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些论断()

A.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

B.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

C.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

D.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思想束缚

3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3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源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D.当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39.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已经进入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D.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三、判断题(5题)41.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全力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

4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3.人工智能就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典型表现,可以取代人的意识。

44.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5.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四、辨析题(2题)46.提倡以德治国就不需要依法治国。

47.个别包含一般,一般并不完全包含个别。

五、论述题(2题)48.试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9.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谈谈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六、材料分析题(2题)50.材料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人民内部矛盾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从高角度认识和把握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并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摘自人民网(2007年5月28日)

材料2、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摘自新华网(2007年3月5日)

材料3、解民忧,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如果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却不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那么,不仅难以实现社会和谐,反而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摘自人民网(2007年4月30日)

材料4、人民内部矛盾是复杂的综合性的矛盾,需要综合性、系统性的解决。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人力和金融资源;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和法治;人民群众利益关系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完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思想上政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摘自《学习时报》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特点。

51.

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C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已经积累了数额巨大的公有资产,这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物质基础。故“C”符合。

6.A

7.B

8.B

9.D

10.A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B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的第一次尝试。

12.A

13.D

14.C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历来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而是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广泛的友好关系。

15.A

16.D

17.D

18.C本题考查了不可知论。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相对,是一种哲学的认识论,不可知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

19.D

20.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若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则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21.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对象的深刻变革,它明确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故选“A”。

22.B

23.C

24.C

25.D

26.B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

27.D

28.D

29.C

30.B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我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在经济管理上实行特殊的管理体制。因此,其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故“B”正确,“A”、“C”、“D”均错误。

31.ABC

32.ABCD

33.ABCD

34.CD

35.ABC

36.BCD

37.CD

38.ABCD

39.ABCD

40.ABD

41.N(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作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与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抓关键,抓中心工作,但同时也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照顾全局,做好其他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要忽视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非主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为只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42.Y(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3)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3.N(1)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2)人工智能可以部分地代替人脑的功能,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人脑,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但是永远无法取代人的意识,其原因是:第一,人工智能属于无意识的机械或物理的过程,而人的智能活动则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的过程;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会主动提出新问题,更不能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第三,与人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不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

44.Y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人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45.Y(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共性部分,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46.错误。应正确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1)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是相互区别的。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落脚点。

(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社会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

(3)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47.答案要点:命题正确,正确地表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1)个别包含一般,表达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辨证关系。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性只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2)一般并不完全包含个别,表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关系。矛盾特殊性由于是具体的事物,因此比普遍性要丰富、具体。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只概括了个性、特殊性事物中的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所有的东西,因而是抽象的、深刻的。

48.“一国两制”构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1)“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允许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2)“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祖国统一,这是原则问题,不能动摇和改变;同时,允许两种制度并存,又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3)“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把它用于处理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是一个创造。“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既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到了与之相关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防止酿成国际争端。“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尊重现实,求同存异,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合情合理的方式和方法,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9.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源源不断、日益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利于中华民族和人类的长远发展。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