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三参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_第1页
应用三参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_第2页
应用三参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_第3页
应用三参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三参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历〔〕:

摘要:三参汤是在升陷汤根底上加人参、丹参、三七粉三味药所制组方。纪文岩老师认为宗气下陷、血脉瘀阻为临床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在结合中医学气血理论根底上运用三参汤以到达升阳举陷、活血通脉作用,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三参汤;气血理论;心血管疾病

本文引用格式:翁雅心,纪文岩.应用三参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66):266,268.

ClinicalExperienceofSanshenDecoctionintheTreatmentofCardiovascularDiseases

WENGYa-xin1,JIWen-yan2*

(1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Shandong;2QingdaoHaiciMedicalGroup,QingdaoShandong)

ABSTRACT:SanshenDecoctionisaprescriptionwhichisbasedonShengxiangDecoctionandisposedofginseng,SalviamiltiorrhizaandSanqipowder.ProfessorJiWenyanbelievesthatthepathogenesisofmanycardiovasculardiseasesisthesubsidenceofZongqiandbloodstasis.BasedonthetheoryofQiandblood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anshenDecoctionisusedtoraiseYang,promotebloodcirculationanddredgebloodvessels,andgoodcurativeeffecthasbeenachieved.

KEYWORDS:SanshenDecoction;ThetheoryofQiandBlood;Cardiovasculardiseases

1三参汤与气血理论

气血学说的形成始于秦汉时代,最早的记载见于当时问世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黄帝内经?说:"气血充盈,百病不生。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1】。著名医家朱丹溪在?血证论?中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2】。而气血理论之气大致属于"宗气";范畴,宗气亦称大气,它是人体最根本最精微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水谷与呼吸,宣行于心肺与全身体,是血液的主要来源,也是运行血液的根本动力,它是人体宗主之气,故称"宗气";【3】。纪文岩老师发现,临床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大多患病时间较久,病程迁延时间较长,往往素体亏虚,许多患者既往进展过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也损耗了人体之元气,导致气虚甚那么气陷。宗气缺乏,气机郁滞致使无法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那么极易导致血瘀类的疾病发生。三参汤在潜方用药上选用补气、行气、升阳、活血之药进展配伍,可以起到升阳举陷、益气活血之功。纪文岩老师认为,对于此类病人,在气血理论指导的根底之上活用三参汤,临床上获得了极好的疗效。

2临床验案举隅

2.1冠心病案

曲某,女,58岁,2022年6月12日因"胸闷憋气2年余,加重1周";来诊。症见:胸闷憋气,伴心前区针刺样疼痛及后背酸胀劳累感,活动后加重,休息或服用"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时有心慌,偏头痛,以右侧为重,眼部发涩、畏光,迎风流泪,耳鸣,腰酸,颈后发板,怕冷明显,手凉,汗少,急躁,大便粘,夜尿一次,烧心,食后明显,入睡难,多梦,醒后精神差。舌尖暗,舌下脉迂曲,有齿痕,脉沉细。Bp:115/70mmHg。既往冠心病史2年余,服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半年前停用后病症加重。高脂血症病史,曾服用"可定";治疗,血脂控制尚可。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西医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II级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气虚血瘀证〕。处方予三参汤加减:黄芪30g,柴胡9g,升麻9g,桔梗15g,知母12g,太子参15g,丹参6g,山萸肉15g,仙茅3g,淫羊藿9g,巴戟天9g,当归9g,黄柏12g,砂仁15g,红景天30g,白蒺藜15g,炙甘草9g,五加皮3g,仙鹤草30g,茜草15g,海螵蛸30g,炙甘草9g,三七粉3g〔冲服〕7剂,水煎服,日一剂。

6月19日复诊,Bp:130/80mmHg。自诉心前区刺痛感未作,未再服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心慌,眼涩,耳鸣,烧心,急躁病症较前明显改善,仍稍有腰痛,颈后发板,大便成形,不粘,日一行,小便调,纳眠尚可。舌尖暗,舌下脉迂曲,有齿痕,脉沉细。继服上方7付,水煎服,日一剂。经回访患者目前病情平稳,坚持服用本方治疗,自觉疗效尚可。

按:本案患者属胸痹气虚血瘀证。中医学认为,胸痹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该患者症见胸闷憋气,伴有心前区及后背部疼痛不适,为冠心病典型临床表现。患者症见心慌、手凉、畏冷、汗少、大便粘、脉沉细,多为心中阳气缺乏所致,患者阳气虚损,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故临床可见胸痛、头痛、舌尖暗、舌下脉迂曲等血瘀表现。考虑患者眼涩、腰酸、等临床病症,予三参汤配伍补肾温阳养血之品,补虚泻实,效果明显。

2.2高血压病案

王某,女,56岁,2022年4月7日因"反复头晕10年余";来诊。症见:头晕,无头痛,活动后气短,夜间时有憋气,无胸痛,无耳聋耳鸣,手脚凉,腰痛,无口干口苦,呃气多,纳可,眠差易醒,小便可,大便不成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服代文80mgqd,络活喜5mgqd,倍他乐克片25mgqd,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萎缩性胃炎病史6年余。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现服优甲乐治疗。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中医诊断:眩晕病〔气虚血瘀证〕方用三参汤加减:黄芪12g,升麻6g,柴胡9g,桔梗9g,知母15g,丹参6g,川牛膝15g,白芍9g,生龙牡各30g,炒白术9g,姜半夏6g,麦冬12g,石斛9g,炙甘草6g,三七粉3g〔冲服〕,7剂,水煎服,日一剂。

4月14日复诊:自诉服用中药后停"倍他乐克片";、"络活喜";近1周,未觉明显不适,自测血压130-135/80-90mmHg左右,时有胃痛,纳可,入睡稍难,小便可,大便偏稀。舌边尖略红,中央裂纹,苔薄黄。脉沉濡。Bp:131/83mmHg,P:87次/分。嘱上方加葛根9g,莪术9g,炒白术9g,鸡内金6g,焦三仙各6g,继服7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本案患者属肝郁脾虚、气虚血瘀。该患者疾病日久,元气虚损,气病延血,阴损及阳,继而开展为气血瘀阻,阴阳两虚。脾虚湿盛,夹痰夹瘀,煎熬阴液。肝郁气滞,气虚无力,瘀血自生。临证加用健脾燥湿、滋阴补血等药物,标本兼顾,诸证得减,阴平阳秘,血压得控。

2.3房颤病案

杨某,女,71岁,2022年5月24日因"心慌反复发作2年余";来诊。症见:阵发性心慌,每次发作持续5-8小时,休息后可缓解,时有头晕,胸闷、憋气,易疲倦乏力,手麻,怕冷,口干、口苦,急躁,纳可,时有入睡困难,小便可,夜尿1-2次,大便调。舌暗紫,齿痕,舌下脉迂曲。脉右寸尺弱,关弦滑,左寸弱,关弦细,尺沉。Bp:170/85mmHg。有阵发性房颤2年,发作时服用"心律平";、"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达比加群";等药物治疗,效不佳。2022年3月查动态心电图示:1.阵发性房颤,2.阵发性房扑,3.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彩超示:左房肥大。高血压病史3年,现服坎地沙坦酯片8mgqd,倍他乐克缓释片23.75mgqd,血压控制在170-180/70-80mmHg左右。西医诊断:1.阵发性房颤2.高血压中医诊断:心悸(气虚血瘀证)。处方予三参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黄芪30g,升麻9g,桔梗9g,柴胡12g,知母15g,人参3g,丹参6g,瓜蒌30g,薤白12g,姜半夏12g,山萸肉15g,生龙牡各30g,桂枝6g,炙甘草9g,三七粉3g〔冲服〕,7剂,水煎服,日一剂。

5月31日复诊,患者心慌、憋气病症明显改善,房颤发作减少,持续约2小时,疲倦乏力改善,晨起头晕、汗出,腰部发凉,口干口苦明显改善,眠差,早醒,醒后难再寐,纳可,小便调,夜尿2次,大便不成形,质黏。舌暗紫,齿痕,舌下脉迂。脉左寸弱,关弦滑细涩,尺沉,右寸滑,关弦,尺沉。Bp:150/80mmHg。处方予上方柴胡改30g,加葛根12g,莪术、三棱各9g,青蒿15g,生地15g,继服7剂。患者6月7日复诊,房颤未发作,疲倦乏力、头晕、汗多等病症较前明显改善。

按: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射频消融虽为阵发性房颤较理想的治疗手段,但复发率较高,药物转复等保守疗法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许多患者可转为持续性房颤,更加不易治愈。本案患者房颤病史较久,结合临床表现,应属阳气虚弱、心下空虚、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方用三参汤加减有效的控制了房颤的发作,改善了临床病症。

参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