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请同学们准备好课本、笔记本、笔等物品。他才华横溢“粗布大缯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他重情重义“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他洒脱豪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他频遭贬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官历十四州县,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导入新课请问他是谁?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小贴士: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韩柳三苏王曾欧)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解题记承天寺夜游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如《桃花源记》。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承天寺
学习目标1、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并背诵。2、赏析本文景物描写之美。3、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
记承天寺夜游门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于是睡觉共同,一起散步形容水的澄澈交错纵横大概是只是罢了闲人:清闲的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自主学习助词,表停顿再读课文,理解文意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入睡,(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3、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4、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合作探究精读课文,读出美感合作探究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与好友张怀民一同在庭院中漫步。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记叙描写议论第一层:(1-3句)叙述夜游承天寺的缘由第二层:(4句)描写月下美景第三层:(最后3句)议论抒情发感慨合作探究3、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背景资料: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罗织罪名(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几乎没有俸禄,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就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他虽然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地坦然,不把迁谪之事放在心上,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一位有过人自制力的性格倔强的人。明确: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合作探究4、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句话在表达方式上属于描写,修辞上采用比喻,将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影比作水中的藻荇,生动形象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月影的摇曳多姿,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侧面描写)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合作探究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应怎样理解苏轼之“闲”,“闲人”又是何意?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感情?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怀民于庭中散步欣赏月下美景闲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等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有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质疑问难品读课文,读出意蕴质疑问难2、写作特点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作者描绘庭院的月景,富有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月色之明;“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在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作者抓住月光的空明澄澈,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之景。②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写景,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结尾更是用“闲人”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但仍旷达、乐观的复杂心情。小贴士:归纳分析文章中心;分析文章选材;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课堂小结苏轼虽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苗床壮秧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精美卡通玩具贴纸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宁夏煤层气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大平面花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液体和固体的绝缘特性-液体电介质的绝缘特性(高电压技术)
-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高电压技术)
- 泄漏电流的测量-试验接线及试验步骤(高电压技术)
- 2025至2030年中国苯乙醚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民营银行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锦棉色织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JGJT322-201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 《中药学》教案完整版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JTT 1501-2024 潜水作业现场安全监管要求(正式版)
- 盗窃刑事案件案例分析报告
- 油菜的生长发育特性
- 名著知识竞赛
- 《系统思维解决问题》
- 术中输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高敏肌钙蛋白在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专家共识
- 保安经理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