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物界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本能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说明教师劳动特点的()
A.示范性
B.广延性
C.复杂性
D.间接性
3.
第
1
题
身为教师,一言一行都必须注意,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杜威D.夸美纽斯
5.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B.分析C.系统化D.抽象
6.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练习B.感知C.活动D.思维
7.情境教学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类型是()。
A.以实际训练为主的B.以直观感知为主的C.以情感陶冶为主的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8.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学校教育制度B.儿童教育机关C.成人文化教育机关D.国家教育领导体制
9.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
10.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A.赫尔巴特B.席勒C.卢梭D.孔子二、填空题(10题)1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13.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14.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15.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16.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7.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18.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19.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20.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三、简答题(2题)21.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四、论述题(2题)23.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24.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五、辨析题(2题)25.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不存在着差异。
2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参考答案
1.C
2.AA
[解析]这句话表示教师如果身体力行,为学生立榜样,不用命令他人,学生会自己会遵行,反之则不然,从而表明了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它表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只要弄懂这句古文之意,便知答案。
3.B
4.C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教育的两大流派之一——现代教育派或进步教育派的基本主张。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杜威,而且还要知道他的主要观点。
5.C
6.A
7.C
8.A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9.B
10.B“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他认为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11.概念,判断,推理
12.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13.混合课混合课14.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15.学科课程学科课程16.识记保持
17.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18.德育内容,德育方法1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21.(1)性格和气质的联系。①性格和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②性格和气质互相渗透,彼此制约,两者相互影响。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
第二,气质影响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①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②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③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④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22.(1)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可主要从四个特性的定义来回答此题。23.(1)对此观点可以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进行分析。(2)该规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而学生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3)该规律还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主观能动性。(4)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解析:论述题越来越注意考查考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判断根据什么理论去分析。在题中已经提示了“教学规律”,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中考虑。答题时,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理论(规律)去分析这个观点,然后再把这个规律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评价观点。在展开对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教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丢,否则就丢分。不能只答“教师起主导作用”。2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