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_第1页
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_第2页
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_第3页
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_第4页
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筋病腰椎间盘突

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疗效评估分析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1、诊疗常规执行情况住院患者按照中医诊疗方案治疗,从血瘀气滞证、湿热痹痛证、风寒湿困证、肝肾亏虚证四型论治,采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愈62例,临床显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5%。2、疗效评价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VAS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游动标尺,正面是无刻度10cm长的滑道,"0"端和"10"端之间一个能够滑动的标定物,"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背面有"0〜10"的刻度。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滑动标定物至相应的位置,疼痛测量尺的背面是有具体的刻度,根据标定物的位置能够直接读出疼痛程度指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可〃,大于"8"分为"差3、中医治疗效果评估中医改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证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证侯血瘀气滞、湿热痹痛证、风寒湿困证、肝肾亏虚证分别进行了证侯疗效统计。血瘀气滞证临床治愈率81%,临床显效14%,无效5%,有效率94%,腰腿疼痛改进率达82%,腰部活动受限改进率达84%,托马斯征改进率达80%;湿热痹痛证临床治愈率69%,临床显效15%,无效16%,有效率84%,腰部疼痛症状改进率达81%,直腿抬高试验改进率过82%;风寒湿困证临床治愈率72%,临床显效4%,无效24%,有效率76%,腰腿冷痛症状改进率达83%,腰部僵硬改进率达83%;肝肾亏虚证临床治愈率64%,临床显效12%,无效24%,有效率76%,腰腿痛改进率达72%,腰部乏力症状改进率达73%。4、诊疗常规疗效分析:中医治疗能够明显改进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且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如在血瘀气滞证型中我们发现在活血止痛汤方中随着药物剂量变化临床疗效各异,适当增加乳香、没药的剂量临床具有较好止痛效果,故在临床中对腰痛剧烈,不可俯仰的患者我们将乳香、没药的剂量最大可增加到18.0,疗效显著,但对老年患者不耐攻伐者在增加乳香、没药剂量时应密切观察,避免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6、中医治疗难点分析难点一:中药对于本病治疗的有效性已有许多临床报道,但中药全身治疗主要缺点是局部的血药浓度低,难以在病变部位形成血药浓度优势,如何提高中药在病变部位的有效血药浓度,提高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是当前的难点。应对策略:针对中药全身治疗局部的血药浓度低的缺点,在全身用药基础上辅以局部中药药浴、中药汽疗、中药热敷、膏药外贴等局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中医经皮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药力直达病所,发挥药效,达到相应治疗目的。中医经皮给药能够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等,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势。为此组织专科协作组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寻找更合适的经皮给药方案,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发挥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作用,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难点二:中药对于本病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但其临床疗效机制尚不明确,进一步推广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临床使用药物组方的现代药理研究。因此在椎间盘病变动物实验造模及中药机理研究,是科研的重点和难点。应对策略:加强科研。研究国内外有关椎间盘退变及修复的动物模型资料,确立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和人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对临床相关中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年度对比我科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97例,临床治愈47例,临床显效3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0.7%。中医参与治疗率89.1%,平均住院天数约14.8天,平均住院费用约6401.84元。我科采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治愈62例,临床显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5%。中医参与治疗率90.2%,平均住院天数约14.2天,平均住院费用约6512.35元。科室掌握方剂通督活血汤:川芎、当归、香附、甘草、羌活、没药、牛膝、桃仁、红花、白芍等。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充、蜈蚣、乌梢蛇等。大秦充汤:川芎、独活、当归、白芍、地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