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题一、单项选择题1.《礼记》载:“股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商周“天命”“天道”的观念,孔子提出“克己复礼”,韩非子主张“法治”。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剧变促使人们抛弃迷信思想 B.君权神授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C.时局变动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性 D.政治意识由重神事转向重人事D【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突出“人”的作用,说明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D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排除B;C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D。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D【详解】根据材料“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实质上是“外儒内法”,他所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统一、专制的体现,这又体现了法家思想,因此说是法家思想的胜利,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独尊儒术”虽然是儒学确立其正统地位,但体现了法家思想的专制原则,材料不是强调法家思想是否是新儒学的核心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改造儒学过程中吸收了法家学说,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虽然得到发展,但其基本内容并未发生变化,没有失去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故C选项错误。3.天的四季,就如同君主的喜怒哀乐;日蚀、地震、水灾、火灾、动植物的反常,都成为上天对国君的警告。使自然界的相生、相胜,与人间的伦理政治结合。这套体系称为()A.克己复礼 B.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水旱灾害和国君的喜怒哀乐以及国家治理情况息息相关,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将自然界的相生、相胜,与人间的伦理政治结合,B正确;克己复礼指的是恢复西周制度,排除A;C强调克服人的私欲,探究天理,与题无关,排除;经世致用主张关注现实,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4.历史学家余英时说:“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更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明、清”。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理由是宋代士大夫阶层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明确要求限制君主权力C.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秩序 D.重视格物致知治学严谨A【详解】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强调社会责任感,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士阶层形成严重的压抑,所以宋代士大夫阶层相较于汉唐和明清具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选A;宋代士大夫没有明确要求限制君主权力,排除B;汉唐和明清的士大夫也弘扬儒学和强化伦理秩序,在治学上也追求严谨,排除CD。5.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李贽也招收女弟子。材料表明李贽A.主张建立人人的平等社会 B.勇于挑战封建正统思想C.有超越时代的历史进步性 D.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详解】李贽对历史上名女子的赞扬及招收女弟子的行为,明显与主流思想相背离,体现的是勇于挑战封建正统思想,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李贽思想也受到时代的局限,C排除。故选B。6.“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铭文原文为“宅兹中国(指今河南洛阳)”。秦汉以后“中国”的概念随之发生变化,在王朝统治的地理区域内,都可称为“中国”。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 B.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C.边远地方势力的发展 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D【详解】据材料“中国”一词最早在西周初年指今河南洛阳,到秦汉以后“中国”的概念随之发生变化,在王朝统治的地理区域内,都可称为“中国”,这表明了“中国”范围不断扩大,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正确;据材料反映的就是中国地理区域的变化,而不是文化的传播,A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地方的关系,B、C与材料无关。7.在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中医的参与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取得了一定疗效。可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借鉴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而可知,《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著作,故选A;《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排除B;《伤寒杂病论》不是药物学著作,排除C;《本草纲目》与“第一部”不符,排除D。8.两宋时期,山水画日益发展成熟,大批文士及山水画家对宇宙自然生命奥秘产生了兴趣,通过自然界的山川木石体现“心”“情”“诚”意”“顿悟”等时代精神和审美认识。这一现象A.反映了佛道思想的相互融合 B.受到心学的深刻影响C.受到主流思想体系变化影响 D.表明山水画成为主流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来明理,因此材料“通过自然界的山川木石体现‘心’‘情’‘诚意’‘顿悟’等时代精神和审美认识”体现的是理学对山水画的影响,C正确;材料未涉及佛道融合的特征,A排除;心学强调的是内心反省,B排除;D无法从材料得出相关结论,排除。故选C。9.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的是A.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B.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科举制的发展 D.封建社会走向衰落C【详解】在当时的科举制采取八股取士,不利于文化的发展,故选C;适应市民阶层需要、工商业繁荣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落都是导致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ABD。10.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学术文化有了明显变化。一部分较开明的官吏和知识分子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意研究实际问题,要求了解外国情况,要求改革国内政治。同时,研究边疆历史、地理的作品大量出现。这反映了A.时人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变法维新成为社会潮流C.时人转向对本朝边疆历史研究 D.天朝上国的观念被打破A【详解】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学术文化领域中“一部分较开明的官吏和知识分子……注意研究实际问题,要求了解外国情况,要求改革国内政治。同时,研究边疆历史、地理的作品大量出现”,这反映了时人关注“注意研究实际问题,要求了解外国情况,要求改革国内政治”,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一部分较开明的官吏和知识分子“注意研究实际问题,要求了解外国情况,要求改革国内政治”,但未涉及变法维新内容,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部分较开明的官吏和知识分子“注意研究实际问题,要求了解外国情况,要求改革国内政治”的同时,也“研究边疆历史”,故C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天朝上国”观念,D与材料无关。11.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不得提书夷字”。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一词逐渐成为清政府朝野公私文牍的通用语,含义也更广泛。这一过程反映出清政府()A.对本国和外国实况的认知趋同 B.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C.天朝上国传统观念的动摇 D.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潮流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近代晚清统治阶级对西方由“夷”务向“洋”务称谓的转变反映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华夷观动摇,C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说明清政府对自身认识与外国趋同,排除A项;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仅从外交用词的变化不能说明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潮流,排除D项。故选C。12.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B【分析】试题分析: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同策略,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本题选B项。A、C项说法错误,材料对待儒学的态度明显相反;D项错误,只符合维新变法的内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的思想;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详解】13.在鲁迅的早期杂文中,多是围绕批判“保存国粹”“扶乩驱邪”的封建迷信,以及痛贬扼杀青年、儿童的社会恶习等命题展开;其杂文集《坟》中写于“五四”前后的文章,也是重在批判封建节烈观、家庭观、精神麻醉、奴隶根性等。由此可知,鲁迅的这些杂文A.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B.对国民性进行深刻批判C.基本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在反封建上具有彻底性B【详解】从材料“保存国粹”“扶乩驱邪”“痛贬扼杀青年、儿童的社会恶习”等信息可以看出,鲁迅的文章都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国民性中的陋习等进行批判的,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主与科学,排除A;材料重在批判,而不是否定,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其反封建的彻底性,排除D。14.1915年,陈独秀对儒家“三纲”的批评着眼于它“压抑了个人独立自主的人格”。1916年2月,陈独秀批判孔子、孔教、儒家纲常是立足于“儒家纲常与共和制度的深刻矛盾”。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B.社会时局出现变化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B【详解】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1915年,陈独秀批评“三纲”,强调“三纲”压抑了个人独立自主的人格,并未从现实政治出发做更尖锐的抨击。但是1915年12月袁世凯公然称帝,使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个时候陈独秀从“儒家纲常与共和制度的深刻矛盾”方面批判儒家思想,故选B项;1915年和1916年资本主义发展对陈独秀的认识并未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由思想转向政治,C项与这一主题不符,故排除;巴黎和会发生在1919年,故排除D项。15.1916年,胡适将自己“文学革命”的主张写成《文学改良刍议》,寄给《新青年》,并发表在该刊第2卷第5号上。此文一登,轰动一时。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明令规定:小学教材一律采用白话新课本。这表明A.文学革命取得明显效果 B.新文化运动得到北洋政府支持C.白话文为国人普遍接受 D.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A【详解】胡适写成《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文学革命,此后北洋政府教育部规定小学教材一律采用白话新课本,说明文学革命取得明显效果,故选A;北洋政府规定小学教材一律采用白话新课本,说明其认可白话文,不能说明北洋政府支持新文化运动,排除B;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6.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国民党人热衷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他们以《星期评论》《建设》等刊物作为鼓吹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喉舌”,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更是用较大版面来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现象反映出A.舆论宣传影响政治形势 B.国民党阶级基础发生变化C.国共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D.马克思主义在华影响扩大D【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国民党人热衷于宣传马吉思主义学说”和所学可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中国最早介绍并研究马克思主乂的革命流派之一。他们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在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研究并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辟了道路。早期国民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原因包括为三民主义寻找理论依据、早期国民党人充满革命进取精神以及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评价等,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华影响的扩大,故D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国民党阶级基础并未发生变化,故B错误;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年形成,和材料的时间不符合,故C错误。17.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陆续将西方有关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药、火药等方面的知识传人中国。他们穿儒生的服饰,说汉话,遵从中国的风俗人情,赢得了中国一些士大夫甚至是康熙皇帝的好感。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A.传播了西方最为先进的科学成果 B.对中国传统观念和认识产生冲击C.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 D.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产生B【详解】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传到中国.对中国的传统观念和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故选B项;“最为先进”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排除A项;传教士的活动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排除C项;传教士的活动并没有促使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排除D项。18.德国学者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它的最大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 B.井冈山道路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B【详解】联系教材所学,毛泽东找到的这条“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之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创建的,也被称为井冈山道路,故B正确;事实证明,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行不通,故A错误;坚持持久战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策略,不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故C项错误;实行人民民主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基本原则,与题干所述时期不符,故D项错误。19.193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坚决反对把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与发挥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对立起来的观点,重申如果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势力,是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泽东的论述旨在A.全面总结国民大革命斗争经验 B.宣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价值C.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D【分析】【详解】毛泽东的论述,阐述了农村革命的重要性,这一主张与共产国际坚持走城市中心道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毛泽东意在推动全国的革命都走符合国情的道路,故选D;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排除B;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排除C。20.1979年3月,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可见,对外开放的前提是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B.一切从国情和现实出发C.抵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大力批判传统经济模式A【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判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是前提,故A项正确;“从国情和现实出发”这一说法本身符合事实,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市场和货币关系等方面是值得借鉴的,不能片面抵制,排除C项;传统经济模式比如计划经济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21.“双百”方针提出后,国内有人难以接受,毛泽东力排众议,强调“放”,反对“收”。“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霉素的东西;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既允许批评的自由,也允许批评批评者的自由。”毛泽东意在A.调动知识分子的建设热情 B.表明党的执政方针的改变C.消除文艺领域出现的分歧 D.清算文艺领域的极“左”路线A【详解】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为调动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故答案为A项;党的执政方针没有改变,排除B项;“双百”方针是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C项说法片面,排除;当时文艺领域还没有出现极“左”路线,排除D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新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双百”方针,作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22.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课程

修身

读经

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

代数

理化

植物

动物

图画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10

177

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A试题分析:从课程分类来看,既有中国儒家经学,也有西方自然科学等课程;从课时分布来看,儒学与西学课时比例差别不大,由此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中国并非殖民地;C项错误,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并行的局面。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近代教育的发展。23.1942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应中华民国政府邀请来华,蒋介石委托其完成一份关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和前景的报告。1946年,李约瑟对中国科学发展提出了包括建立“科学技术部”管理政府组织的研究、为研究机构提供经费支持等建议。这一现象A.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科技支持 B.加强了中英之间反法西斯联盟C.反映当时中国科技水平低下 D.有利于抗战胜利后的科技发展D【详解】据材料“1942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应中华民国政府邀请来华,蒋介石委托其完成一份关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和前景的报告。1946年……为研究机构提供经费支持等建议”等信息可知,抗战期间英国科学家英政府要求来华,1946年应政府要求完成了“对中国科学发展提出……建议”,有利于抗战胜利后的科技发展,D正确;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日本投降,故1946年应政府要求完成了“对中国科学发展提出……建议”与抗战胜利无关,A错误;材料未涉及“反法西斯联盟”的合作问题,B错误;材料未涉及当时科技水平高低,C错误。24.钱学森撰文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过。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推动建国初期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是A.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B.计划经济的资源整合能力C.工业化建设的成果显著 D.“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B【详解】由材料“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能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集中,有利于重大科研课题的顺利进行,推动了新中国科技进步,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化建设的显著成果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材料内容主要强调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立法确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但自然则要求人人平等,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别只因法律而存在,并不是源于自然。这表明智者学派A.强调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 B.反对雅典的法律制度与民主政治C.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D.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核心价值A【详解】材料“自然则要求人人平等”说明智者学派主要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公平与正义,没有反对雅典的法律制度与民主政治,排除B;材料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性,故C项错误;斯多亚学派论证“天赋人权”的核心价值,故D项错误。26.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信仰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材料说明了A.文艺复兴否定神的存在 B.歌颂了人体的美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以信仰故事为主题C【详解】材料说明文艺复兴时的艺术关注人和人的价值,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思想出现打下基础,C正确;文艺复兴并没有否定神,A排除;B和D都是材料的内容,不是材料说明的本质性内容,排除。故选C。27.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理解教义,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他们发财致富。新教的这一主张A.有利于欧洲民主主义的发展 B.维护了世俗王权的统治C.顺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D.摒弃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信仰改革中强调信仰的自主性,以及“节俭和积极入世”,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故C项正确;材料与民主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王权,排除B;基本教义并没有被抛弃,排除D。28.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由这一言论可得出的结论是()A.代议制度制约了民众的自由 B.自由思想受公共意志制约C.资本主义民主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 D.卢梭等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解读题干,可知,卢梭认为,自由受到“枷锁”限制。结合选项,只有B.自由思想受公共意志制约,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卢梭的《社会契约论》29.1734年,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出版,他在书中认为,共和国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而帝制时期的罗马之所以衰亡。其重要原因就是专制主义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扼杀了人民的自由。据此推断,孟德斯鸠创作此书的主旨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主张实行共和政体C.主张人民主权不可分割 D.反对一切君主政体A【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他在书中认为“共和国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公民享受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而帝国时代……衰亡下去,其重要原因是专制主义剥夺了人们的政治权利”可知,孟德斯鸠通过列举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强盛和帝国时期的衰亡,来论证自己反对专制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即试图通过引证历史来反对专制制度,故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推崇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故B错误;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说法绝对,错误。30.有学者指出,到18世纪,古今之争的实质已经从借用古人权威来对抗现实权威的文化复古主义,转变为用一个不断进步的未来图景来超越现实苦难的社会进化主义;批判的矛头也从罗马天主教会转向了基督教信仰本身。由此可见A.人文主义者通过宣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教会彻底决裂B.信仰改革家试图用古人权威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人文主义者利用进化论改造基督教,使之更具世俗色彩D.启蒙思想家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努力构建新的理性王国D【详解】由材料“用一个不断进步的未来图景来超越现实苦难的社会进化主义”“批判的矛头也从罗马天主教会转向了基督教信仰本身”,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论述的是启蒙运动,启蒙先驱们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信仰思想体系,努力构建新的理性王国,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D正确;A项中“彻底决裂”与材料“借用古人权威来对抗现实权威的文化复古主义”不符,排除;题干未涉及信仰改革的相关内容,B排除;从材料中看不出人文主义者利用进化论改造基督教,C排除。二、非选择题31.从古至今,中国教育制度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受业一年,经,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凡属政府成员,皆须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材料三: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汉书·儒林传》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西汉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太学教育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1)春秋时期:私学迅速发展;西汉时期:设置太学和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2)特点:把教育和选拔管理人才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做官结合起来。影响: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政府官员;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有助于加强思想一统,加强中央集权。(3)原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影响: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被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杏坛讲学”和“讲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春秋时期,私学迅速发展;西汉时期,设置太学和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2)“突出特点”,依据材料二信息“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受业一年,经,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概括得出:把教育和选拔管理人才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做官结合起来。“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政府官员、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有助于加强思想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3)“原因”,依据材料三信息“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被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角度分析。32.他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正向着中国梦奋力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材料二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以上均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使“民族复兴梦”牢靠起来的?(2)根据材料二,在“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中,毛泽东做出了哪些理论贡献?说明“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取得成功的理论因素。(1)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获得民族独立,从而奠定“民族复兴梦”的基础。(中共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2)《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详解】(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从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获得民族独立、从而奠定“民族复兴梦”的基础等角度回答。(中共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2)贡献:据材料“时间流淌,新中国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中,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理论因素:据所学可知是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33.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智者学派,他们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