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4章_第1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4章_第2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4章_第3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4章_第4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4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五节婴儿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第四节婴儿的感情发展第三节婴儿言语发展第二节婴儿感知觉发展第一节成年晚期的生理特点第四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婴儿生理发展第六节婴儿期的心理问题与干预★本章要点婴儿神经系统快速发展,在婴儿期末接近成人水平。动作发展规律可概括为整分原则、首尾原则、大小原则、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新生儿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婴儿的方位知觉、深度知觉、物体知觉逐步发展。1岁以内婴儿的记忆初步发展,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是1~3岁儿童记忆能力走向成熟的标志。新生儿的注意形式是先天的定向反射。儿童注意选择性的发展和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3岁前表现出直观行动思维。婴儿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生和发展的时期。婴儿能对社会性刺激作出积极反应,情绪的社会性逐渐增加。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这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艾恩斯沃斯使用“陌生情境”技术将婴儿依恋行为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托马斯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缓慢型。婴儿主要的人际关系是亲子关系,但同伴交往也已开始发展。孤独症和感觉统合障碍是婴儿期的主要心理障碍,目前发病机制不明,也没有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行为训练和心理治疗干预。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一)大脑形态发育(二)大脑结构发育(三)大脑功能发育二、婴儿身体发育三、婴儿动作发展(一)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婴儿动作发展与心理发展的意义(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第一节婴儿生理发展第一节婴儿生理发展1.脑重出生350~400克(成人25%)6月700~800克(成人50%)1岁800~900克(成人60%)2岁1050~1150克(成人75%)3岁1180克(成人80%)7岁1280克(成人90%)15岁1440克达成人水平2.头围出生34cm(成人60%)6月42cm(成人75%)1岁47cm(成人83%)2岁48~49cm(成人85%)10岁52cm达成人水平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一)大脑形态发育>37cm—大头<32cm—小头1.神经元(出生1000亿个)(1)轴突分叉(2)树突生长(3)传导信息:突触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二)大脑结构发育2.突触

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二)大脑结构发育出生6岁14岁人类脑的突触密度图突触基本结构经验两个脑区的突触密度随年龄变化3.髓鞘化髓鞘是一层包裹在神经元外部以使神经元之间彼此隔离的髓磷脂。神经髓鞘形成以后,能使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道路迅速传导。婴儿到了3岁,髓鞘化的过程接近完成。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二)大脑结构发育新生儿觉醒时的脑电波大部分是δ和θ慢波快波(α和θ波)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发展的重要阶段。低频段从第1年开始逐渐减少,α波的增长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期。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三)大脑功能发育1.脑电波δ波(﹤4Hz)θ波(4~7Hz)α波(8~12Hz)β波(13~30Hz)γ波(30~70Hz)2.大脑单侧化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被称为单侧化左半球——语言、逻辑、数学右半球——空间认知、雕刻、音乐。大脑单侧化的发展:1岁前左右脑功能尚未分化2岁时左右脑逐渐分化4岁惯用手明显一、婴儿神经生理发育(三)大脑功能发育身体生长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二、婴儿身体发育图4-1婴儿至成人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

二、婴儿身体发育表4-10-3岁儿童体重、身高参考值±s)年龄体重(kg)身高(cm)男女男女出生3.33±0.393.24±0.3950.4±1.749.7±1.72月6.27±0.735.75±0.6860.5±2.359.1±2.34月7.76±0.867.16±0.7865.7±2.364.2±2.26月8.75±1.038.13±0.9369.8±2.668.1±2.48月9.35±1.048.74±0.9972.6±2.671.1±2.610月9.92±1.099.28±1.0175.5±2.673.8±2.812月10.49±1.159.80±1.0578.3±2.976.8±2.815月11.04±1.2310.43±1.1481.4±3.280.2±3.018月11.65±1.3111.01±1.1884.0±3.282.9±3.121月12.39±1.3911.77±1.3087.3±3.586.0±3.32.0岁13.19±1.4812.60±1.4891.2±3.889.9±3.82.5岁14.28±1.6413.73±1.6395.4±3.994.3±3.83.0岁15.31±1.7514.80±1.6998.9±3.897.6±3.8(一)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1.整分原则2.首尾原则3.大小原则4.从中央部分到边缘部分的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三、婴儿动作发展(二)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1.动作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领域2.动作是评价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指标3.动作发展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三、婴儿动作发展三、婴儿动作发展3~4月

看自己的手和辨认眼前目标5~7月

双眼可以监控双手玩弄物品9月用眼睛去找寻,拿着小棒去敲打物品10~12月理解手中的玩具与掉在地上的玩具之间的

因果关系1~1.5岁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1.5~2岁更高级的手眼协调动作,积木垒高,倒水3岁时手已经非常灵活,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大幅

度的发展(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1.手眼协调能力

手眼协调是指人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1.手眼协调能力三、婴儿动作发展3~4个月俯卧抬头和俯卧翻5~6个月竖直独坐8~9个月爬会站1岁左右独立行走2岁前蹲会跑的程度3岁前跳、踢、投掷等

三、婴儿动作发展(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训练2.身体运动能力一、婴儿感觉发展二、婴儿知觉发展三、婴儿注意的发生发展四、婴儿记忆的发展五、婴儿思维的发展六、婴儿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与促进第二节婴儿的感知觉发展视敏度:精确地辨别物体细节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新生儿视敏度为6/60~6/120之间,即能在6m处看见正常成人在60m或120m处看见的东西。相当于母亲抱婴儿时母亲脸和婴儿脸之间的距离。5~6个月时,即可达到6/6的水平,相当于对数视力表的5.0,是正常成人的水平。一、婴儿感觉发展1个月(一)视觉

2个月1岁1.视敏度的发展2.视觉调节能力的发展新生儿:视觉调节能力较差几周:不能根据距离进行视觉调节,看不清楚物体2个月:视觉调节复杂化,根据物体距离调节视力4个月:接近成人的视觉调节能力一、婴儿感觉发展3.颜色视觉8分钟到13天:辨别灰圆和红圆。2~4个月:颜色区分能力与成人相似4个月:色觉与成人接近,有颜色偏爱2~3岁:偏爱鲜艳暖色,红、黄、绿、橙、蓝、白、黑、紫一、婴儿感觉发展4.立体觉立体觉:将物体在两眼中的视像合并成一个有立体感(深度)的完整形象的过程。婴儿在4~6个月内具有了立体觉一、婴儿感觉发展(二)听觉1.听敏度听敏度:对声音刺激的精细分辨能力。1个月:鉴别200~500Hz纯音的差异。5~8个月:能在1000~3000Hz范围内觉察出音频2%的变化(成人是1%),4000~8000Hz内的差别阈限与成人水平相同。一、婴儿感觉发展2.音乐听力的发展新生儿:喜欢轻柔、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乐曲。出生两天:偏好和谐乐段。2~3个月:能区分高音。3~4个月:能区分音色。6个月:听音乐时可出现强烈的身体运动。1.5~2岁:可随着音乐出现舞蹈动作。一、婴儿感觉发展3.听觉定位能力新生儿:听觉定位能力。2~3个月:这种反应会消失,4~5个月再次出现。原因:新生儿的定位是一种皮层下的反射,而年龄稍大的婴儿的定位是一种皮层事件。一、婴儿感觉发展4.语音听觉新生儿:对人类语音的偏好,尤其对母亲声音偏好1个月:婴母亲语音偏好,但只在出现“妈妈语”的时候观察:11~12周—喜欢人声而不喜欢噪声

12~14周—对母亲的声音比对陌生人的声音敏感

14~16周—常常听到母亲脚步声而停止哭叫

15~17周—可见到对噪声源有明显的拒绝。原因分析:胎儿期对母亲声音的熟悉一、婴儿感觉发展一、婴儿感觉发展(两张面孔均在讲话,其中一个说话者的嘴唇运动与声音一致)5.视听协调能力新生儿就有视听协调能力。斯佩尔克():

依次或同时呈现两个可视事件,其中一个事件的声音呈现在两个事件中间,然后观察婴儿的注视方向。3~4月:声音与视觉景象联系。3~6月:对声像刺激相吻合注视时间长。4~7月:对说话声音与面部口唇运动相符的人脸注视时间较长,能够发现性别声音对应和年龄声音对应。(三)味觉、嗅觉、触觉味觉味觉感受器:胚胎3个月开始发育,6个月形成,出生时已发育完好。新生儿能够区分甜、咸、酸、苦4种基本味觉,但偏爱甜味。男性新生儿对甜味和苦味较女性新生儿敏感。嗅觉嗅觉感受器在胎儿7、8个月时发展成熟,能区别几种气味。新生儿偏爱某些气味,嗅觉空间定位能力。如由嗅觉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辨认母亲。触觉4~5个月的胎儿已建立触觉反应新生儿: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和吸吮反射0~3个月的婴儿有无意识的原始的够物行为4~5个月的婴儿获得了成熟的够物行为一、婴儿感觉发展(一)空间知觉1.方位知觉新生儿已有听觉定位能力婴儿是以自身为中心、依靠视觉和听觉来定向的婴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上

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二、婴儿知觉发展(一)空间知觉2.深度知觉研究者:吉布森等(Gibson,1960)任务:视崖(visualcliff)被试:36名6.5~14个月的儿童过程:实验时母亲轮流两侧呼唤婴儿结果: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即使母亲在深滩一侧呼喊,婴儿也不过去。结论:婴儿已有深度知觉二、婴儿知觉发展研究者:坎波斯和兰格(Cos&Langer,1970)被试:2~3个月的婴儿任务:视崖,把婴儿放在深侧或浅侧结果:放在深侧,婴儿的心率会减慢,放在浅滩,婴儿的心率并未减慢。结论:婴儿是把悬崖作为一种好奇的刺激来辨认。9个月婴儿心率会加快,因为他们产生害怕情绪。二、婴儿知觉发展二、婴儿知觉发展注视时间百分比(50%)范兹婴儿视觉实验(二)物体知觉(二)物体知觉

范兹(RobertFants,1961)记录婴儿注视物体所用的时间

1~15周的婴儿人脸照片、牛眼图及无规则图案的圆盘记录1分钟内婴儿对不同刺激的注视时间结果:3个月婴儿可区分母亲面孔照片;

5~7个月婴儿可在不同刺激中辨认出差别;

8~9个月获得了形状恒常性。二、婴儿知觉发展(三)面孔知觉新生儿:可对面孔产生偏好,特别是对母亲面孔的偏好。新生儿对母亲面孔的再认,不是基于面孔的细节,而主要是基于面孔总的特征和外围的轮廓,如发型轮廓和头型等研究(Maurer和Salapatek,1976)表明,1个月的婴儿扫视人的面孔,注视点更多地停留在前额、头发和下巴部分,而2个月的婴儿的注视点更多地停留在人的眼睛和嘴巴处,开始更仔细知觉人的面孔的内部特点。因此婴儿早期对母亲面孔的再认是粗浅的、有限的。二、婴儿知觉发展二、婴儿知觉发展视觉扫描面孔上的线显示了两个婴儿的视线停留的地(a)1个月的婴儿最初看面孔和头的轮廓,有时视线停留在眼睛上;(b)2个月的婴儿最初注视面孔的内部特征,尤其是眼睛和嘴巴(来自Maurer和Salapatek,1976)(一)婴儿注意的发生新生儿的注意,其实质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无条件定向反射是最原始的初级的注意新生儿的注意也有选择性——视觉偏好喜欢人脸喜欢复杂和规则的图形三、婴儿注意的发生发展三种不同的脸谱

(三个图形中两种颜色的总面积是相等的)婴儿对不同脸谱注视的时间(范兹,1963)

(二)婴儿注意的发展1岁前,婴儿选择性注意的发展1.性质的变化:物理强度—对儿童有意义2.对象的变化:范围扩大、复杂化1岁后,言语产生,目的性萌芽—有意注意1.成人的言语指令调控2.自言自语调控3.内部言语指令调控制三、婴儿注意的发生发展(一)新生儿记忆的发生记忆发生在新生儿期新近研究表明,胎儿末期(约8个月左右)就有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

四、婴儿记忆的发展(二)婴儿记忆的发展新生儿已有长时记忆能力。3个月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达4周。1岁后,言语的产生和发展使语词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符号表征、再现和模仿,尤其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四、婴儿记忆的发展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范式习惯化:如果将刺激不断重复呈现给婴儿,婴儿对刺激的注意力就会下降。习惯化表明婴儿能再认以前看过的刺激。去习惯化:习惯化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就会重新激发婴儿对新刺激的注意,并能将注意力恢复到先前的水平,这就是去习惯化。去习惯化表明婴儿能对新旧刺激进行区分。四、婴儿记忆的发展(一)婴儿分类能力弗里德曼(Friedman,1972)6个月的婴儿第一次:绒毛熊、圆形小摇鼓和小塑料球

第二次:绒毛猫、方形小摇鼓和大塑料球结果:第一次对绒毛熊表现偏好的儿童,第二次物体呈现后对绒毛猫也表现偏好

结论:能通过简单的知觉分类

五、婴儿思维的发展科恩等(Cohen&Strauss,1979)出生30周左右的婴儿识别人脸照片被试分成两组A:某一女性成人面孔照片,形成习惯化,然后向其呈现另一个女性成人面孔的照片。反应:马上形成去习惯化,注视时间大幅度增加。B:一组女性成人面孔照片,形成习惯化,再用某一个陌生女人的面孔照片。反应:仍保持习惯化,注视时间没有增加趋势。结论:将女性面孔感知为一类刺激。五、婴儿思维的发展(二)婴儿问题解决能力手段-目的操作:抓我物体、倒手、寻找玩具等3个月就有问题解决能力。A、B错误:婴儿只要成功地在A处找到东西后,即使后来的东西被移到B处,他也仍坚持在A处寻找,全然不考虑B处。皮亚杰:9个月婴儿有A、B错误威拉茨(1985):9月婴儿很少犯A、B错误五、婴儿思维的发展(一)影响婴儿认知发展个别差异的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2.家庭环境的影响(二)婴儿认知发展的促进提供感知觉刺激,训练感知觉六、婴儿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与促进一、言语获得理论(一)强化和模仿理论(二)转化生成理论(三)相互作用理论二、婴儿言语发展的一般模式(一)言语发展的准备期(二)单词句时期(三)多词句时期三、言语获得的个别差异与促进第三节婴儿的言语发展(一)强化和模仿理论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

1.强化说父母语言环境,强化正确的语音2.模仿说观察和模仿语音,没有强化一、言语获得理论(二)转化生成理论29岁出版《句法结构》提出转换生成语法思想奠定在现代语言学划时代地位人机对译系统实现了印欧语系中不同语言之间的人机对译,被联合国用于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20世纪60年代

关注政治问题一、言语获得理论诺姆·乔姆斯基(NoamChomsky,1928~)(二)转化生成理论人类语言共同的基本形式,即语法结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LAD言语获得装置是一个天生的生物系统,储存着人类所有语言的共同语法规则。一、言语获得理论一、言语获得理论(二)转化生成理论197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人工野孩”吉妮。出生时和婴儿期正常,但从第20个月就被关闭在小屋里,无人理睬,长到13岁才被发现救出。科学家对她进行了8年教育,认定由于缺乏早期生活经验,吉妮的大脑受到永久性的损害,不可能恢复。这种隔离发生得越早,损害就越严重。0到13、14岁是语言发展关键期。

人工野孩吉尼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很难得到证实。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低估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性。人工野孩吉妮之后,乔姆斯基也承认先天机制必须及时暴露于语言刺激而被激活,否则就失败。一、言语获得理论(三)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林崇德(1995)认为,应该动态地、发展地考察婴儿言语的发生过程。初期,即时性模仿和强化依随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晚期,选择性模仿和婴儿言语实践活动起主导作用。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表征能力、适宜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则是言语系统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一、言语获得理论(一)言语发展准备期0~1岁1.新生儿期0~1个月2.发音游戏期2~3、4个月3.语音修正期5~8、9个月4.学话萌芽期10~11个月5.开始言语期1岁左右二、婴儿言语发展的一般模式反射性发声相互模仿式的发音游戏修正语音开始理解言语

理解言语说话萌芽听懂10~20个词说出几个词(二)单词句时期1岁至1岁半言语理解阶段单词句时期: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1周岁词汇量约50个,重要任务、熟悉动作、行为后果新词的外延扩大或缩小的倾向二、婴儿言语发展的一般模式(三)多词句时期1岁半至3岁1.简单句阶段1岁半至2岁电报句:动词加名词、形容词加名词、名词加名词“宝宝打”、“爸爸坏”、“妈妈汽车”。简单句:主谓句、谓宾句、主谓宾句2.复合句子发展的开始阶段2~3岁在2岁至2岁半开始能说出为数极少的简单复合句,以后逐渐增加。二、婴儿言语发展的一般模式(一)言语获得的个别差异1.性别差异:女孩优于男孩2.早晚差异:有些早有些晚,智力发育正常,属于个体差异3.风格差异:指称风格和表现风格(二)言语获得的促进1.抚养者边做边说2.抚养者对婴儿咿呀学语作出回应3.抚养者鼓励婴儿说出愿望4.抚养者和婴儿“共同注意”活动三、言语获得的个别差异与促进一、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一)快乐(二)恐惧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理解三、婴儿情绪的自我调节第四节婴儿的感情发展(一)快乐——笑阶段1自发性的笑新生儿

内源性的笑、反射性的笑阶段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周~3.5个月

对人有特别的兴趣和微笑,不分化阶段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后

对母亲、家庭成员和陌生人的笑有区别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一、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二)恐惧阶段1本能的恐惧新生儿听觉刺激或触觉刺激,如大声、疼痛阶段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3~4月起引起不愉快的经验的刺激阶段3惧怕陌生人6月起见到陌生人哭泣或回避阶段4预测性恐惧2岁起由表象或预想引起,如怕黑、怕独自1人等一、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阶段1不完整的面部知觉(0~2个月)面部知觉模糊,注视面部的边缘,对眼口注视不够。阶段2无评价的面部知觉(2~5个月)辨认面孔和表情,模仿表情,回应愉快表情。阶段3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区别积极表情和小鸡表情,作出不同反应。阶段4在因果关系参照中应用表情信号(7~10个月)

学会识别表情,影响行为。如陌生人,看妈妈表情。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理解情绪调节的发展是从依赖他人帮助的外部调节逐渐转化为内部的自我调节的过程。新生儿根本不懂得情绪自我调节。婴儿会爬或行走,主动远离不愉快刺激,调节情绪。婴儿1岁后,成人用语言表达对婴儿的要求,婴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婴儿也学会用言语表达情绪,引导成人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三、婴儿情绪的自我调节一、婴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二、婴儿的气质三、婴儿的依恋四、婴儿的同伴关系第五节婴儿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生婴儿出生后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来,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到7、8个月的婴儿咬自己的手指、脚趾,有时会自己把自己咬疼而哭叫起来。婴儿知道了手、脚等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获得了身体的自我感觉。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或准备阶段。一、婴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二)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儿童动作发展为前提。1岁左右的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知道自己和物体的关系,把自己和客体区分开来。盖洛普(GordonGallup,1971)在研究黑猩猩的自我意识时,发明了一个“点红实验”。阿姆斯特丹(B.Amsterdam,1972)巧妙地借用了盖洛普的“点红”方法研究婴儿的自我意识。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

一、婴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一)婴儿气质类型托马斯和切斯(Thomas&Chess,1977)

①容易型占40%。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情绪积极愉快行为反应积极,容易受到成人关怀和喜爱。

②困难型占10%。生理机能缺乏规律,对新事物接受慢。哭闹烦躁易怒不易安抚。在养育中易使亲子关系疏远。③缓慢型占15%。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弱,安静退缩,情绪低落,逃避新事物、适应较慢。二、婴儿的气质(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1.气质的稳定性相当稳定。困难型—行为问题,缓慢型—退缩行为2.气质的可变性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婴儿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

二、婴儿的气质(三)婴儿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影响不同气质类型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同容易型:婴儿对各种各样的教养方式都易适应困难型:婴儿的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面临问题缓慢型:关键在于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适应环境

二、婴儿的气质(一)依恋概念依恋(attachment):婴儿与抚养者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持久的情绪联结,主要在母-婴之间。哈罗(1959)猴实验,两个假“母亲”金属丝,提供食物(乳汁),不喜欢接触柔软布,不提供食物,愿接触三、婴儿的依恋猴子的依恋实验(二)依恋发展阶段英国鲍比尔(Bowlby,1979)1.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2.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3.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18个月)4.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18个月以上)三、婴儿的依恋(三)依恋类型艾恩斯沃斯(1978)1.安全型70%2.回避型20%3.反抗型10%三、婴儿的依恋“陌生情景”技术一种在有控制的实验室情境中测量婴儿依恋行为的技术,它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陌生情景,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现状及其特点。

顺序出现的人物持续时间动作行为观察的依恋行为1母亲、婴儿、实验员30秒实验员将母子二人领入房间,随即离开;——2母亲、婴儿3分钟母亲坐在椅子上,让婴儿自己探索环境,婴儿游戏时,母亲坐在那儿看;母亲作为安全基地3母亲、婴儿、陌生人3分钟陌生人进入房间,第一分钟沉默,第二分钟与母亲交谈,第三分钟接近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4陌生人、婴儿3分钟或更短母亲悄悄离开房间,婴儿首次与母亲分离,只有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若婴儿焦虑不安,陌生人前去安慰他;分离焦虑5母亲、婴儿3分钟或更长母亲回来,首次重聚,陌生人离开。如必要,母亲安慰婴儿,或引导婴儿游戏;对团聚的反应6婴儿3分钟或更短母亲离开婴儿,让婴儿独自在房间;分离焦虑7陌生人、婴儿3分钟或更短陌生人进入,引导婴儿游戏,必要时安慰陌生人安慰婴儿的能力8母亲、婴儿3分钟第二次重聚,母亲进入房间,必要时安慰婴儿,引导婴儿游戏,陌生人离开。对团聚的反应

陌生情景技术实验步骤(四)依恋的影响因素1.母亲方面的因素——养育行为安全型:母亲敏感,及时反应回避型:母亲提供过多刺激,以至婴儿不愿理睬反抗型:母亲照顾不周,不及时反应2.家庭因素和文化因素家庭气氛、家庭结构、父母失业、婚姻危机等文化:德国

独立-回避型,日本

缺乏分离经验-反抗型3.婴儿的心理特点——婴儿气质

三、婴儿的依恋(五)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亲子关系:安全型好,反抗型差师生关系:安全型好,回避型被动,反抗型抱怨认知发展:安全型好,热情高,坚持不安全型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父母的养育方式三、婴儿的依恋三阶段: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个月至1岁)2.简单交往阶段(1岁至1岁半)3.互补性交往阶段(1岁半至2岁半)缺乏同伴交往,社交技能缺乏,社会适应困难。

四、婴儿的同伴关系一、孤独症二、感觉统合失调第六节婴儿期的心理问题与干预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autisticdisorder)

1943年美国精神病学家肯纳(LeoKanner)提出了“早期婴儿孤独症”的概念一、孤独症(一)流行病学资料

患病率:2~5/万,或0.02%~0.13%性别分布:男女约为4~5:1,我国6.5~9:1家庭分布:社会经济条件好家庭多见,或无关城乡分布:无显著差异,或城市儿童患病率高(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心理病因说:缺乏足够的父母照管,但缺乏证据

2.生物病因说:①遗传:双生子研究②神经异常:脑电图异常③围产期不利因素:产妇年龄大,用药,早产、先兆流产3.认知缺陷说:①言语滞后、表情识别和理解、缺乏“心理理论”②中心协同弱化理论:控制信息输入困难③执行功能缺陷理论:对零碎信息加工,不能整合一、孤独症(三)临床表现温氏三缺陷(Wing’striad)

1.社会性缺陷:缺少视觉接触,分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