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长相思》课件一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长相思》课件一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长相思》课件一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长相思》课件一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长相思》课件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1山居秋暝山居秋暝2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3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王维自幼聪颖,不但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后来成为开元、天宝间著名诗人,而且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在青年时代便已名动京师,得到皇族诸王的敬重,宁王、薛王待他就象师友一样。王维开元九年春天中状元后,即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到张九龄罢相之后,他倍感沮丧,有归隐之心。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遁世,日益信奉佛教。“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王维自幼聪颖,不但九岁时便4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5注释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注释6背诵指导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时间、地点、天气静景:月、松、泉、石动景:浣女归、渔舟下诗人愿望背诵指导时间、地点、天气静景:月、松、泉、石动景:浣女归、7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1★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1★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8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9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2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2第三幅“清泉石上流10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11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了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12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任凭春天的花草凋零吧,我要像王孙那样留下来享受这片美好的风光。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任凭春天的花草凋零吧,我要13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3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3画面总合141、诗的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调子来朗读?诗的首联写的是清秋傍晚时分小乡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1、诗的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15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不是有浣女和渔舟吗,诗人为什么还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犹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不是有浣女和渔舟吗,诗人16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如何欣赏这幅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下,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17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译文18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19写秋,写出一片衰颓萧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僧无可司空曙写秋,写出一片衰颓萧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听雨寒更尽20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21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22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23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他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24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25首联:(空)山(新)雨(傍晚)(秋天)颔联:(明)月、(青)松[照](清)泉、(山)石[流]颈联:竹(喧)、(浣)女莲(动)、(渔)舟尾联:(抒发感情)留远离官场、归隐山林地点、天气时间、季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意象意境(环境氛围):幽静、清新、明净、安宁板书设计首联:(空)山(新)雨颔联:(明)月、(青)松[照]26枫桥夜泊枫桥夜泊27张继(735~?)字懿孙,唐代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擅长用白描手法写景,诗歌清丽自然,不刻意雕琢,有道者风范。有《张祠部诗集》张继(735~?)字懿孙,唐代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擅28作者简介:張继,唐朝襄州人(今湖北省襄樊),公元七五三年考上进士,做过监城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他所写的诗不事雕饰,富有自然美,以“枫桥夜泊”一诗闻名中外。作者简介:張继,唐朝襄州人(今湖北省襄樊),公元七五三29远望寒山寺远望寒山寺30枫桥夜泊码头枫桥夜泊码头31寒山寺中的石碑寒山寺中的石碑3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唐代诗人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桥夜泊唐代诗人张继33tíchóu

啼愁

miánsì

眠寺tíc34“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时间。“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时间。35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36三.诗句词义注解【注解】江枫:江边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三.诗句词义注解【注解】月落乌啼霜天,37江枫渔火对愁眠看着江上的渔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使满怀愁绪的我难以入睡。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江枫渔火对愁眠看着江上的渔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使满怀愁38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注解】1、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注解】39故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故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诗僧寒山曾40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41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故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看到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故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42四.诗意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

清霜满天。

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

夜深难眠,又听到从苏州城西寒山寺传来的悠扬的钟声,幽静得更令人难耐。四.诗意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

清霜满天。

满怀乡愁43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秋景?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44枫桥江村桥

张继诗中之“江枫”指的是江村桥和枫桥,明代苏州诗人高启有诗佐证:“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此诗与张继《枫桥夜泊》遥相呼应。枫桥江村桥张继诗中之“江枫”指的是江村桥和枫桥,明代45枫桥夜泊之客船枫桥夜泊之客船46枫桥夜泊(所见所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半夜钟声秋夜幽美诗人忧怨枫桥夜泊(所见所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半夜钟声秋夜幽美诗47长相思长相思48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诗人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原49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指风雪交加的声音。字词理解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字词理解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51山一程,水一程,道路、路程,解释古词句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山一程,水一程,道路、路程,解释古词句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52身向榆关那畔行,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句意: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身向榆关那畔行,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句意:将士们53夜深千帐灯。句意: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夜深千帐灯。句意: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军营的54风一更,雪一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句意: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风一更,雪一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句意:帐篷外55聒碎乡心梦不成,句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聒碎乡心梦不成,句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声音嘈杂,这里56故园无此声。故乡,这里指北京。句意: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指风雪交加的声音。故园无此声。故乡,这里指北京。句意: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5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也写出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乃是山海关,“身向”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山一程58夜深千帐灯;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在蓝的发黑的夜空的衬托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的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夜深千帐灯;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59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不过为什么不是万帐灯呢?万字更体现诗人豪迈,直抒胸意的特点,如果是李白估计就用万字了。而“千”字用在这里,既有壮观的意思,又不夸张,也表明作者是个谨慎,内向的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6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风雪声吵得诗人心绪碎乱,作者失眠了,于是数着更数,感慨万千,诗人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61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这两句的对仗和照应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山一程,水一程。这两句的对仗和照应62将士们一路上登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深宿营,只见无数座行军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一夜未停。风雪声吵得将士们思乡之心碎乱,乡梦难圆。在故乡是没有这样的声音。译文将士们一路上登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译文63读后感受全词读起来,让人感觉像个得了痨病的年轻男子,有抱负志向有心无力,不让人轻松。

其实,这首词写于1682年,当时他作为一等侍卫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算起来纳兰性德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读后感受全词读起来,让人感觉像个得了痨病的年轻男子,64

这首词抒写羁旅思乡之情。上片写奔赴山海关中途夜宿军帐时的苦闷,下片抒思乡之情。语言和谐明快,感情表达率直自然,风格缠绵哀惋,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这首词抒写羁旅思乡之情。上片写奔赴山海关中途65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古词赏析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66长相思上阙叙事:山水漫长下阕写景:风雪交加羁旅怀乡写景:千帐灯叙事:思乡长相思上阙叙事:山水漫长下阕写景:风雪交加羁旅怀乡写景:千帐67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68山居秋暝山居秋暝69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70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王维自幼聪颖,不但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后来成为开元、天宝间著名诗人,而且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在青年时代便已名动京师,得到皇族诸王的敬重,宁王、薛王待他就象师友一样。王维开元九年春天中状元后,即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到张九龄罢相之后,他倍感沮丧,有归隐之心。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遁世,日益信奉佛教。“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王维自幼聪颖,不但九岁时便71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72注释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注释73背诵指导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时间、地点、天气静景:月、松、泉、石动景:浣女归、渔舟下诗人愿望背诵指导时间、地点、天气静景:月、松、泉、石动景:浣女归、74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1★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1★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75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76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2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2第三幅“清泉石上流77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78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了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79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任凭春天的花草凋零吧,我要像王孙那样留下来享受这片美好的风光。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任凭春天的花草凋零吧,我要80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3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P3-3画面总合811、诗的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调子来朗读?诗的首联写的是清秋傍晚时分小乡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1、诗的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82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不是有浣女和渔舟吗,诗人为什么还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犹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不是有浣女和渔舟吗,诗人83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如何欣赏这幅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下,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84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译文85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86写秋,写出一片衰颓萧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僧无可司空曙写秋,写出一片衰颓萧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听雨寒更尽87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88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89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90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他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91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92首联:(空)山(新)雨(傍晚)(秋天)颔联:(明)月、(青)松[照](清)泉、(山)石[流]颈联:竹(喧)、(浣)女莲(动)、(渔)舟尾联:(抒发感情)留远离官场、归隐山林地点、天气时间、季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意象意境(环境氛围):幽静、清新、明净、安宁板书设计首联:(空)山(新)雨颔联:(明)月、(青)松[照]93枫桥夜泊枫桥夜泊94张继(735~?)字懿孙,唐代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擅长用白描手法写景,诗歌清丽自然,不刻意雕琢,有道者风范。有《张祠部诗集》张继(735~?)字懿孙,唐代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擅95作者简介:張继,唐朝襄州人(今湖北省襄樊),公元七五三年考上进士,做过监城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他所写的诗不事雕饰,富有自然美,以“枫桥夜泊”一诗闻名中外。作者简介:張继,唐朝襄州人(今湖北省襄樊),公元七五三96远望寒山寺远望寒山寺97枫桥夜泊码头枫桥夜泊码头98寒山寺中的石碑寒山寺中的石碑9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唐代诗人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桥夜泊唐代诗人张继100tíchóu

啼愁

miánsì

眠寺tíc101“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时间。“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时间。102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103三.诗句词义注解【注解】江枫:江边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三.诗句词义注解【注解】月落乌啼霜天,104江枫渔火对愁眠看着江上的渔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使满怀愁绪的我难以入睡。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江枫渔火对愁眠看着江上的渔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使满怀愁105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注解】1、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注解】106故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故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诗僧寒山曾107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108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故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看到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故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109四.诗意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

清霜满天。

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

夜深难眠,又听到从苏州城西寒山寺传来的悠扬的钟声,幽静得更令人难耐。四.诗意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

清霜满天。

满怀乡愁110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秋景?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111枫桥江村桥

张继诗中之“江枫”指的是江村桥和枫桥,明代苏州诗人高启有诗佐证:“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此诗与张继《枫桥夜泊》遥相呼应。枫桥江村桥张继诗中之“江枫”指的是江村桥和枫桥,明代112枫桥夜泊之客船枫桥夜泊之客船113枫桥夜泊(所见所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半夜钟声秋夜幽美诗人忧怨枫桥夜泊(所见所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半夜钟声秋夜幽美诗114长相思长相思115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纳兰氏,世居开原东之叶赫河畔,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康熙朝太傅明珠。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二十岁的纳兰性德科考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一等侍卫。凡康熙出行,其必扈从。纳兰性德虽为皇帝近侍,却以诗文名世,《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诗人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原116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指风雪交加的声音。字词理解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字词理解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118山一程,水一程,道路、路程,解释古词句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山一程,水一程,道路、路程,解释古词句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119身向榆关那畔行,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句意: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身向榆关那畔行,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句意:将士们120夜深千帐灯。句意: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夜深千帐灯。句意: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军营的121风一更,雪一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句意: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风一更,雪一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句意:帐篷外122聒碎乡心梦不成,句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聒碎乡心梦不成,句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声音嘈杂,这里123故园无此声。故乡,这里指北京。句意: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