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1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1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1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1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1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知识点1:流水地貌。知识点2:海岸地貌)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2021年浙江金华月考)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甲→乙→丙,土壤质地的差异是()A.甲、乙、丙差别较小B.甲地的土壤颗粒较粗C.乙地多为细颗粒黏土D.丙地土壤水分含量高2.图中水体对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增加河流水量 B.增加生物种类C.加快地壳下沉 D.呈现顶托作用【答案】1.B2.D[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图中河口三角洲为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后搬运的泥沙物质在水体中沉积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因此也具有冲积扇的特征。甲→乙→丙依次对应扇形三角洲的顶部到边缘,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到细,土壤质地差异明显,A项错误;其中甲位于顶部,土壤颗粒较粗,B项正确;丙位于边缘,多为细颗粒黏土,C项错误;土壤质地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含水量不属于土壤质地,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图中三角洲为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后搬运的泥沙物质在水体中沉积形成,水体对该三角洲的形成呈现顶托作用,促进了泥沙的沉积,D项正确;不会增加河流的水量,A项错误;生物种类与三角洲的形成无关,B项错误;不会影响地壳的升降运动,C项错误。[知识点1](2020年浙江宁波检测)下图为空中鸟瞰的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第3~4题。3.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搬运 B.流水堆积C.海浪堆积 D.风力堆积4.该地貌多位于()A.河流出山口 B.滨海平原C.大河入海口 D.干旱地区【答案】3.B4.C[解析]第3题,结合示意图判断图中所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河流在入海口处由于受海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骤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下降,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形成河口三角洲。第4题,该地貌多位于大河入海口;山前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沙滩多位于滨海平原,沙丘位于干旱地区。[知识点1]牛轭湖是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5~6题。5.牛轭湖形成的过程为()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6.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质一般较差 B.牛轭湖湖水较深C.与流水堆积有关 D.牛轭湖在山区较多【答案】5.A6.A[解析]第5题,据材料可知,牛轭湖形成过程中,河道逐渐弯曲,最后自然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第6题,由材料可知,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湖泊水位浅;与流水侵蚀有关;湖泊没有水源补给,水体自然更新慢,水质较差;一般形成于平原之上。[知识点2]下图为我国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第7~8题。7.图中①地貌为()A.海蚀柱 B.海蚀拱桥C.海蚀崖 D.沙堤8.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答案】7.A8.A[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①地貌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第8题,②地貌为海浪沉积形成的沙滩,①地貌为海蚀地貌,②地貌为海积地貌。二、非选择题(20分)9.[知识点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甲乙丙(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____,二者都是流水________地貌。(6分)(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4分)(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5分)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5分),A),B),C),D)【答案】(1)洪(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堆积(2)BA(3)C(4)B【B培优练·核心素养提升】时间:20分钟总分:39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综合思维]下面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答案】1.C2.D[解析]第1题,依据河谷宽度由窄到宽加以判断。第2题,河谷变宽,河流流速降低,沉积作用增强。[综合思维](2021年河北张家口模拟)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沘江绕了一个S型的大湾子。在这个大湾子中,北部有庄坪坝子,南部有连井坪坝子,两个坝子组成了似道教太极中“阴、阳两仪”的两个鱼形图案,形成了天然“太极图”的奇妙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在这个天然“太极图”中,S型河曲发育在东西距880米,南北距1000米的盆地中。上图示意太极图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第3~4题。3.图中S型河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周围山地海拔增高 B.盆地不断沉降C.地壳间歇性上升 D.河流侧蚀和下切作用4.图中聚落分布于坝子地势较高之处,是为了()A.地处阳坡,获取光照 B.位居高处,凉爽通风C.防御洪涝,少占耕地 D.节省土地,就地取材【答案】3.D4.C[解析]第3题,河床的弯曲与流水的侧向侵蚀密切相关,河流先在平地侧蚀形成河曲;S型河曲能够存在于山间盆地中,流水下切作用不能忽视,侧蚀之后,地壳抬升,下蚀作用使河曲存在于山间峡谷,D项正确。海拔升高、地壳上升或盆地下降都是增大了落差,周围陆地对河流的束缚增强,使得河床更不易弯曲形成河曲,A、B、C项错误。第4题,由图可知,山区平地紧缺,耕地有限。聚落布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一是可避开洪涝的侵袭,二是少占或不占耕地,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坝子位于两河交汇处的大湾子中,周围有山地,获取光照、凉爽通风不是坝子高处的主要优势条件,A、B项错误。坝子无法体现就地取材的优势,D项错误。5.[区域认知]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该地将会出现的地理景观是()A.槽形谷 B.喀斯特溶洞C.瀑布 D.河口三角洲【答案】C[解析]据图可看出,该河流流经地区岩层软硬程度不一,较软岩层易被侵蚀而形成河流瀑布。[区域认知]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第6~7题。6.“蓝窗”景观为()A.海蚀穴 B.海蚀拱桥C.海蚀平台 D.海蚀柱7.“蓝窗”景观坍塌的主要原因是()A.海浪作用 B.河流作用C.风力作用 D.流水作用【答案】6.B7.A[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蓝窗”呈桥形,故该景观为海蚀拱桥。第7题,“蓝窗”景观位于海岸地带,不断遭受海浪作用,导致“蓝窗”坍塌。[综合思维]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读图,完成第8~9题。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8.B9.D[解析]第8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海岸线位置稳定才能形成贝壳堤,所以泥沙的不断堆积,并不能形成新的贝壳堤;形成河口三角洲是由于河流搬运泥沙在入海口堆积形成的,与贝壳堤外的堆积无关;河流改道是在内陆地区发生的,不会发生在海岸线位置。第9题,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一条贝壳堤的形成是海岸线位置的稳定,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主要与河流入海口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有关。二、非选择题(12分)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