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张_第1页
《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张_第2页
《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张_第3页
《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张_第4页
《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P78——83诗歌鉴赏P78——831

诗歌鉴赏主观题题型一、形象类二、语言类三、技巧类四、情感类诗歌鉴赏主观题题型一、形象类二、语言类三、技巧类四、情感类2一、“形象类”答题模板一、“形象类”答题模板3一、人物形象:

A、诗中人物形象

B、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景物形象:

一组自然景象或意象(写景抒情诗)诗歌形象

三、事物形象:

一个中心物象(托物言志诗)一、人物形象:A、诗中人物形象二、景物形象:诗歌4

人物形象题的做法第一:找。人物形象无外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所以第一步要画出正面描写有关人物行为、情感的词语,侧面的景物烘托、他人评价语等。第二: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要借用注释以及选择题中的题干提示。《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人物形象题的做法《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51、关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把握人物特征;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借助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把握形象;4、分析典故。人物形象鉴赏常用的方法《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1、关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人物形象鉴赏常用的方法《诗6

(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身份);(2)结合诗句和表达技巧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3)人物形象的意义(社会意义或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答题模式人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答题模式人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7答案表述的一般要求语言组织一般包括三个层次:1、说特点——用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格式: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

格式:诗歌的首联运用了……手法,通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性格。3、明作用——概括形象的意义。

格式:诗歌通过刻画这一形象,表达诗人……情感。人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答案表述的一般要求人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8

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桑麻:这里指农作物。近:近时。著花:开花。扣门:敲门。报道:回答说是。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9(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什么形象形象的诠释形象的意义《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10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常见人物形象举例《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11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常见人物形象举隅《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12

【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抨击黑暗、同情人民的形象。《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13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建功立业、矢志报国、英姿飒爽、武艺不凡、豪放洒脱、斗志昂扬、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傲岸不羁、慷慨愤世、不慕权贵、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情趣高雅、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寂寞惆怅、饱经磨难、辗转漂泊、羁旅天涯、思念故乡、夜不能寐、幽独苦闷、顾影自怜、身孤影单、零落漂泊、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快乐活泼、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安闲宁静。【知识积累·常用术语】《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知识积累·常用术语14作业巩固P78-79课堂训练1、2《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作业巩固P78-79《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①游灵武贾岛曾宰②西畿县,三年马不肥③。债多凭剑与④,官满载书归⑤。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①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②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③“三年”句:这句说,在任三年连骑的马都没有吃肥。④“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买了。⑤“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⑥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籍,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在灵州,每天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邹明府的敬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参考答案16景象(意境)型景象(意境)型17

(1)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18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绘景)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析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答具体。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悟情)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19绘景+析境

+悟情

答题模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营造了……氛围/意境,表达了……的感情。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归纳概括绘景+析境+悟情答题模式本诗通过描20典型示例: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P79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释】①破讷沙:沙漠名。②䴙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模板演示:步骤①: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步骤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③: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典型示例: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P79模板演示:2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课堂训练3P79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课堂训练3P7922参考答案:

此诗通过选取迟日、春风、花草香、飞燕、暖沙、睡鸳鸯等意象,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②诗人借景抒情,描摹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参考答案:绝句二首(其一)杜甫23作业巩固P79课堂训练4作业巩固P79课堂训练424事物形象事物形象25事物形象《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事物形象《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26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3)抓物象的特殊内涵。鉴赏的依据《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27(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答题步骤《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答题步骤《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28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陂(bēi):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简析词中所塑造出的形象。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本词表现了“北陂杏花”妖娆、可爱、纯洁、美丽的特点;作者拿北陂的杏花即使被风吹成片片雪花、粉身碎骨也不愿像南陌的杏花那样任人践踏作对比;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守自己的理想情操而不愿同流合污的崇高精神。《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北陂杏花王安石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本词表现了“北29二、“语言类”答题模板诗歌语言类鉴赏包括3个内容:1、炼字(包括诗眼)2、炼句3、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二、“语言类”答题模板诗歌语言类鉴赏包括3个内容:1、炼字(30炼字(包括诗眼)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炼字(包括诗眼)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31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串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3、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某句中的某个字的妙用。4、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提问方式炼字、诗眼型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提问方式炼字32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含义2、结合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明手法、描景象,摹情态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答题步骤33典型示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首联“客心惊”中的“惊”字如何理解?结合前两联简析。P80典型示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P8034模板演示:步骤①:“惊”有“惊讶”“震惊”的意思,本诗中“惊”统领全诗,是诗歌的线索和基调,惊”字写出了诗人初至边塞重镇不禁激情满怀的感受。步骤②:一惊“笳鼓喧喧”,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二惊“万里寒光生积雪”,往远处望,边塞雪下得如此之广、如此之厚;三惊“三边曙色动危旌”,向高处望,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谨的军容。步骤③: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激发了诗人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首联“客心惊”中的“惊”字如何理解?结合前两联简析。模板演示:望蓟门祖咏35课堂训练5: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注释】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P80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课堂训练5:P80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36课堂训练5: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注释】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①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摇”“滴”。“摇”是摇动,“滴”是滴落之义。②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倒映在江水中的白云的影子也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在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这两句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平常的景物如水、城、露、月等呈现不同寻常的情态。③这两句从侧面写出了月色的可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月色的喜爱之情,也由月色引发了诗人难遇知音的感慨。课堂训练5: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37《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张38日长简仲咸[注]王禹偁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日长简仲咸[注]39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2、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炼句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2、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炼40答题步骤:(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结合手法,抓住最突出的一点特点简析。(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炼句类题答题步骤:炼句类题41和董传留别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注】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临别留赠而作。其时董传穷困潦倒。踏槐花:指参加科举考试。寻春马:暗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所坐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诗中“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①董传你口袋空空,即便登科也没钱置办马匹,像孟郊一样“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却可以有机会被眼花缭乱的“择婿车”包围;(2分)②这一联借典抒情,运用了孟郊《登科后》和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择婿车”这两个典故;(2分)③表达了诗人苏轼对董传的鼓励和美好祝福,希望董传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虽然现在贫穷,但将来考中会好起来的。(2分)和董传留别苏轼诗中“囊空不42诗歌鉴赏语言风格诗歌鉴赏语言风格43一、什么是诗歌语言风格

诗歌风格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风貌。而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与诗人的思想精神、个性气质密切相关,不同诗人的思想精神、个性气质浸透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从而形成诗歌风格的不同特点。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还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豪放词与婉约词;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等等。一、什么是诗歌语言风格诗歌风格是诗歌的思想44二、常见命题方式二、常见命题方式45

三、辨别诗歌语言风格我们有哪些途径?

①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②诗歌语言风格和题材有关;③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④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作品朝代和文风。三、辨别诗歌语言风格我们有哪些途径?①知人论世,了解46

1、朴素(平淡、冲淡、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四、常见语言风格术语2、华丽(工丽、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P98-991、朴素(平淡、冲淡、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47

3、

清新(自然):主要指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语言浅显而有新意。作用是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4、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5、含蓄(委婉):主要指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3、清新(自然):主要指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语言浅显而486、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相关术语:慷慨悲壮7、豪迈(奔放、雄奇):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6、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49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新自然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孟浩然的闲静淡远

陆游的慷慨激昂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苏轼的旷达豪迈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50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诗歌语言的题材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诗歌语言的题材风格51[技巧点拨]叙析评[技巧点拨]叙析评52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①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步骤一)②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用女子自报家门的急切程度,(步骤二)③传达了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步骤三)课中探究长干曲四首(其一)①这首诗歌53

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问: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一)②诗句中用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意象,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二)③让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步骤三)

能力提升

54作业巩固P81课堂训练7、8作业巩固P81课堂训练7、855三、“技巧类”答题模板三、“技巧类”答题模板56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请赏析本诗(本句、颔联等)的表达技巧。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57明手法释运用析效果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这首诗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步骤②: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如××,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步骤③:分析此手法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技巧类”答题模板明手法释运用析效果“技巧类”答题模板58P81-82课堂训练9、10“技巧类”巩固训练P81-82“技巧类”巩固训练59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

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四、“情感类”答题模板四、“情感类”答题模板60四、“情感类”答题模板步骤①: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步骤②: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步骤③:抒发什么情感。四、“情感类”答题模板61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①(其二)杜甫宓子②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纟需英妙时③。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注释】①这首诗写于诗人携家居夔州时,原诗自注“终明府,功曹也,兼摄奉节令”。②宓子:孔子弟子。姓宓(fù),名不齐,字子贱。“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③终军:汉人,年十八赴长安,入关时关吏付与纟需(纟需,出入关卡要道的凭证),终军认为大丈夫西游,当不复还,弃纟需而去,后果然有成。典型示例6:(2)有人高度评价诗歌尾联,赞其“光景绝妙,寄情无限”,请结合尾联内涵谈谈你的理解。分两层作答。第一层:步骤①:上句写室外之景(远景),步骤②:运用组合意象写出了山水迷离、云雨渺茫景象,步骤③:表现诗人漂泊之感,郁结之情怀,缕缕之愁思;第二层:步骤①:下句写室内之事(近景),步骤②:动静结合,描写出水楼清簟疏帘之内淡然观棋情景,步骤③:表现诗人随遇而安的自我宽慰之情。总结:全联借景抒情,以哀景却反衬了自己释然的幽邃深远之意,颇能体现景情曲折之妙。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①(其二)杜甫典型62课堂训练12

过野人家有感①陆游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②映荆扉。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③蚕饥待叶归。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注释】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三月作于成都,其时陆游已被免去参议官之职。从第一次罢黜,到这次再遭弹劾,其间恰好十年。②井臼:水井和石臼。借指屋舍、庭院。③箔: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也叫蚕簸。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是如何表现的。①对农家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和颔联写诗人闲居出游。在夕阳余晖中骑马漫游,看到了农家温馨宁静的生活画面。②对朝政的不满。颈联中“世态十年看烂熟”写出对朝政的不满,十年奔波,换来的却是罢官闲居,不禁心灰意冷。③对家乡田园生活的思念。“家山万里梦依稀"写梦回家乡,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④壮志难酬的愤慨和自我宽慰。尾联借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典故,有自我宽解意,也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课堂训练12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是如何表63P82-83“情感类”巩固训练P82-83“情感类”巩固训练64

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P78——83诗歌鉴赏P78——8365

诗歌鉴赏主观题题型一、形象类二、语言类三、技巧类四、情感类诗歌鉴赏主观题题型一、形象类二、语言类三、技巧类四、情感类66一、“形象类”答题模板一、“形象类”答题模板67一、人物形象:

A、诗中人物形象

B、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景物形象:

一组自然景象或意象(写景抒情诗)诗歌形象

三、事物形象:

一个中心物象(托物言志诗)一、人物形象:A、诗中人物形象二、景物形象:诗歌68

人物形象题的做法第一:找。人物形象无外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所以第一步要画出正面描写有关人物行为、情感的词语,侧面的景物烘托、他人评价语等。第二: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要借用注释以及选择题中的题干提示。《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人物形象题的做法《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691、关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把握人物特征;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借助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把握形象;4、分析典故。人物形象鉴赏常用的方法《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1、关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人物形象鉴赏常用的方法《诗70

(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身份);(2)结合诗句和表达技巧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3)人物形象的意义(社会意义或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答题模式人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答题模式人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71答案表述的一般要求语言组织一般包括三个层次:1、说特点——用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格式: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

格式:诗歌的首联运用了……手法,通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性格。3、明作用——概括形象的意义。

格式:诗歌通过刻画这一形象,表达诗人……情感。人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答案表述的一般要求人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72

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桑麻:这里指农作物。近:近时。著花:开花。扣门:敲门。报道:回答说是。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73(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什么形象形象的诠释形象的意义《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74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常见人物形象举例《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75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常见人物形象举隅《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76

【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抨击黑暗、同情人民的形象。《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77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建功立业、矢志报国、英姿飒爽、武艺不凡、豪放洒脱、斗志昂扬、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傲岸不羁、慷慨愤世、不慕权贵、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情趣高雅、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寂寞惆怅、饱经磨难、辗转漂泊、羁旅天涯、思念故乡、夜不能寐、幽独苦闷、顾影自怜、身孤影单、零落漂泊、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快乐活泼、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安闲宁静。【知识积累·常用术语】《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知识积累·常用术语78作业巩固P78-79课堂训练1、2《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作业巩固P78-79《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7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①游灵武贾岛曾宰②西畿县,三年马不肥③。债多凭剑与④,官满载书归⑤。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①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②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③“三年”句:这句说,在任三年连骑的马都没有吃肥。④“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买了。⑤“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⑥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籍,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在灵州,每天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邹明府的敬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参考答案80景象(意境)型景象(意境)型81

(1)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82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绘景)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析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答具体。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悟情)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83绘景+析境

+悟情

答题模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营造了……氛围/意境,表达了……的感情。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归纳概括绘景+析境+悟情答题模式本诗通过描84典型示例: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P79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释】①破讷沙:沙漠名。②䴙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模板演示:步骤①: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步骤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③: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典型示例: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P79模板演示:85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课堂训练3P79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课堂训练3P7986参考答案:

此诗通过选取迟日、春风、花草香、飞燕、暖沙、睡鸳鸯等意象,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②诗人借景抒情,描摹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参考答案:绝句二首(其一)杜甫87作业巩固P79课堂训练4作业巩固P79课堂训练488事物形象事物形象89事物形象《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事物形象《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90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3)抓物象的特殊内涵。鉴赏的依据《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91(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答题步骤《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答题步骤《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92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陂(bēi):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简析词中所塑造出的形象。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本词表现了“北陂杏花”妖娆、可爱、纯洁、美丽的特点;作者拿北陂的杏花即使被风吹成片片雪花、粉身碎骨也不愿像南陌的杏花那样任人践踏作对比;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守自己的理想情操而不愿同流合污的崇高精神。《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北陂杏花王安石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本词表现了“北93二、“语言类”答题模板诗歌语言类鉴赏包括3个内容:1、炼字(包括诗眼)2、炼句3、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共64张)二、“语言类”答题模板诗歌语言类鉴赏包括3个内容:1、炼字(94炼字(包括诗眼)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炼字(包括诗眼)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95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串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3、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某句中的某个字的妙用。4、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提问方式炼字、诗眼型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提问方式炼字96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含义2、结合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明手法、描景象,摹情态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答题步骤97典型示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首联“客心惊”中的“惊”字如何理解?结合前两联简析。P80典型示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P8098模板演示:步骤①:“惊”有“惊讶”“震惊”的意思,本诗中“惊”统领全诗,是诗歌的线索和基调,惊”字写出了诗人初至边塞重镇不禁激情满怀的感受。步骤②:一惊“笳鼓喧喧”,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二惊“万里寒光生积雪”,往远处望,边塞雪下得如此之广、如此之厚;三惊“三边曙色动危旌”,向高处望,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谨的军容。步骤③: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激发了诗人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首联“客心惊”中的“惊”字如何理解?结合前两联简析。模板演示:望蓟门祖咏99课堂训练5: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注释】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P80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课堂训练5:P80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100课堂训练5: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注释】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①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摇”“滴”。“摇”是摇动,“滴”是滴落之义。②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倒映在江水中的白云的影子也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在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这两句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平常的景物如水、城、露、月等呈现不同寻常的情态。③这两句从侧面写出了月色的可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月色的喜爱之情,也由月色引发了诗人难遇知音的感慨。课堂训练5: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101《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课件张102日长简仲咸[注]王禹偁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日长简仲咸[注]103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2、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炼句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2、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炼104答题步骤:(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结合手法,抓住最突出的一点特点简析。(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炼句类题答题步骤:炼句类题105和董传留别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注】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临别留赠而作。其时董传穷困潦倒。踏槐花:指参加科举考试。寻春马:暗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所坐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诗中“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①董传你口袋空空,即便登科也没钱置办马匹,像孟郊一样“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却可以有机会被眼花缭乱的“择婿车”包围;(2分)②这一联借典抒情,运用了孟郊《登科后》和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择婿车”这两个典故;(2分)③表达了诗人苏轼对董传的鼓励和美好祝福,希望董传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虽然现在贫穷,但将来考中会好起来的。(2分)和董传留别苏轼诗中“囊空不106诗歌鉴赏语言风格诗歌鉴赏语言风格107一、什么是诗歌语言风格

诗歌风格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风貌。而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与诗人的思想精神、个性气质密切相关,不同诗人的思想精神、个性气质浸透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从而形成诗歌风格的不同特点。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还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豪放词与婉约词;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等等。一、什么是诗歌语言风格诗歌风格是诗歌的思想108二、常见命题方式二、常见命题方式109

三、辨别诗歌语言风格我们有哪些途径?

①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②诗歌语言风格和题材有关;③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④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作品朝代和文风。三、辨别诗歌语言风格我们有哪些途径?①知人论世,了解110

1、朴素(平淡、冲淡、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四、常见语言风格术语2、华丽(工丽、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P98-991、朴素(平淡、冲淡、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111

3、

清新(自然):主要指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语言浅显而有新意。作用是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4、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5、含蓄(委婉):主要指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3、清新(自然):主要指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语言浅显而1126、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相关术语:慷慨悲壮7、豪迈(奔放、雄奇):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6、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113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新自然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孟浩然的闲静淡远

陆游的慷慨激昂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苏轼的旷达豪迈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