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的限度双城市兆麟中学:张英伟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双城市兆麟中学:张英伟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1一.教材分析及处理二.教学背景分析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说课环节说课环节2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后,引入本节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1.教材分析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后,引入本节知32.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实际应用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2.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43.教材处理(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3)由学生实验进入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4)将科学史话放到本节最后,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在知识拓展部分,增加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部分知识的积极性,为选修教材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6)通过阶梯式的习题设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梳理知识脉络,提升探究能力3.教材处理(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5二.教学背景分析1.知识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知识特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能3.学生基础:学生在此前缺少类似的学习经验和探究经历.二.教学背景分析1.知识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6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2)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72、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2)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2、过程与方法8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和外部特征。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相结合);思考与交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教学重点难点9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一)可逆反应(二)化学反应的限度(三)拓展延伸(四)小结练习(五)板书{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2.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1.问题引导类比分析合作探究
2.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
3.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10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4ml1mol/L的CaCl2溶液,然后滴入1mol/L的Na2SO4溶液至过量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向其中滴入适量1mol/L的Na2CO3溶液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一)可逆反应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一)可逆反应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1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2.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可逆反应:2.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N2+3H212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课件)13思考与交流:下列过程是否是属于可逆反应?1.水的生成与电解2.二次电池的放电与充电3.二氧化碳和水在植物体中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与糖在人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思考与交流:下列过程是否是属于可逆反应?14提出新的探究题目:
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可逆反应具有哪些特征?可逆反应的特点:1.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2.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3.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4.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提出新的探究题目:
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可逆反应具有哪15高温高压N2+3H22NH3催化剂(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问题引导、类比分析、合作探究思考: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高温高压N2+3H22NH3催化16问题探究(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2)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和逆反应哪个速率大?(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4)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怎样变化?(5)反应进行到什么时间会“停止”?(6)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7)给这个状态命名?(8)反应真的停止了吗?问题探究(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172.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化学平衡状态: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上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18V时间tV正V逆达到平衡
(V正=V逆)反应速率V时间tV正V逆达到平衡
(V正=V逆)反应速率19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动
动态平衡:V(正)≠0;V(逆)≠0等
V(正)=V(逆)≠0定
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变
条件改变→平衡改变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20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213.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谜:钢铁生产是17世纪英国两大产业之一,炼制1吨生铁所需焦碳的实际用量,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的量。人们设法增加高炉的高度,发现结果没有变。直到19世纪下半叶,人们才认识到化学反应不一定都能进行到底,这一谜底得以揭开。炼铁高炉3.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谜:钢铁生产是22(三)拓展延伸
(四)总结(板书设计)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3.化学反应限度(三)拓展延伸
(四)总结(板书设计)1.可逆反应231.在一定的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C.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五)课堂针对性训练241.在一定的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气)+Q(气)R(气)+S(气),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气)+Q(气)253.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3.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平衡264.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⑥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⑦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4.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27化学反应的限度双城市兆麟中学:张英伟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双城市兆麟中学:张英伟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28一.教材分析及处理二.教学背景分析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说课环节说课环节29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后,引入本节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1.教材分析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后,引入本节知302.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实际应用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2.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313.教材处理(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3)由学生实验进入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4)将科学史话放到本节最后,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在知识拓展部分,增加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部分知识的积极性,为选修教材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6)通过阶梯式的习题设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梳理知识脉络,提升探究能力3.教材处理(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32二.教学背景分析1.知识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知识特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能3.学生基础:学生在此前缺少类似的学习经验和探究经历.二.教学背景分析1.知识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3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2)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342、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2)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2、过程与方法3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和外部特征。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相结合);思考与交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教学重点难点36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一)可逆反应(二)化学反应的限度(三)拓展延伸(四)小结练习(五)板书{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2.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1.问题引导类比分析合作探究
2.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
3.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37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4ml1mol/L的CaCl2溶液,然后滴入1mol/L的Na2SO4溶液至过量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向其中滴入适量1mol/L的Na2CO3溶液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一)可逆反应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一)可逆反应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38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2.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可逆反应:2.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N2+3H239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课件)40思考与交流:下列过程是否是属于可逆反应?1.水的生成与电解2.二次电池的放电与充电3.二氧化碳和水在植物体中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与糖在人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思考与交流:下列过程是否是属于可逆反应?41提出新的探究题目:
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可逆反应具有哪些特征?可逆反应的特点:1.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2.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3.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4.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提出新的探究题目:
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可逆反应具有哪42高温高压N2+3H22NH3催化剂(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问题引导、类比分析、合作探究思考: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高温高压N2+3H22NH3催化43问题探究(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2)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和逆反应哪个速率大?(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4)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怎样变化?(5)反应进行到什么时间会“停止”?(6)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7)给这个状态命名?(8)反应真的停止了吗?问题探究(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442.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化学平衡状态: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上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45V时间tV正V逆达到平衡
(V正=V逆)反应速率V时间tV正V逆达到平衡
(V正=V逆)反应速率46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动
动态平衡:V(正)≠0;V(逆)≠0等
V(正)=V(逆)≠0定
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变
条件改变→平衡改变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47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483.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谜:钢铁生产是17世纪英国两大产业之一,炼制1吨生铁所需焦碳的实际用量,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的量。人们设法增加高炉的高度,发现结果没有变。直到19世纪下半叶,人们才认识到化学反应不一定都能进行到底,这一谜底得以揭开。炼铁高炉3.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AI辅助诊断产品注册审批流程中的监管政策解读与合规性分析报告
- 政策引导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 2026届湖南省双牌县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英语卷含答案
- 2011古鼎香·宁明项目市场调查分析报告202P
- 2026届陕西省华阴市市级名校中考英语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扬州市邗江区重点名校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 智能无人机的应用扩展及限制因素
- 基于人工智能的内部审计自动化工具与平台建设
- 创新人才培养的全球趋势与经验借鉴
- 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与实施
- 监理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红十字初级急救员证考试题及答案
- uom理论考试题库答案及考试技巧
- 农资销售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健康食堂创建方案
- 2025年叉车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 大学物理b2考试题及答案
- 儿童膝过伸课件
- 检验科信息管理制度
- (甘肃高考卷)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考物化生+政史地真题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