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力量测试与训练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1.gif)
![肌肉力量测试与训练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2.gif)
![肌肉力量测试与训练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3.gif)
![肌肉力量测试与训练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4.gif)
![肌肉力量测试与训练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b9c432b0daca3bea587752abf6e7ac3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肌肉力量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第一节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肌肉力量训练第10章肌肉力量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第1[教学目的]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及肌肉力量的分类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熟悉其作用机制熟悉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熟悉肌肉力量训练的方法[教学目的]2[重点难点]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重点难点]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3第一节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一、肌肉力量的分类概念: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静力性力量: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动力性力量: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向心收缩力量:向心收缩时表现出来的抗阻运动能力离心收缩力量:离心收缩时表现出来的抗阻运动能力等速肌肉力量:肌肉在其控制的关节活动范围内以恒定速度进行最大收缩的能力。超等长肌肉力量:肌肉在拉长-收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动力性力量收缩形式第一节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一、肌肉力量的分类动力性力量收4
绝对力量:指机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相对力量:指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最大肌肉力量:肌肉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快速肌肉力量: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常见表现形式力量耐力:指肌肉长时间对抗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表示方法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绝对力量:指机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5
二、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一)肌源性因素肌肉横断面积概念:横切某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获得的横断面面积。它是由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决定。一般,肌肉的横断面积越大,肌肉力量也越大,但是横断面积不是决定肌肉力量大小的唯一生理学因素。肌纤维类型快肌收缩力量较慢肌大。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特点不同:耐力项目运动员肌肉含有较高比例的慢肌纤维,短跑和爆发力项目的运动员含有较高的快肌纤维。力量训练,可使快肌和慢肌纤维横断面积和收缩力量增加,但快肌收缩力量增加的速度和程度快于慢肌。二、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6肌肉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缩短的程度就越大。原因:牵张反射肌肉本身有弹性关节运动角度同一块肌肉在关节的不同运动角度时产生的力量不同。肌肉初长度7(二)神经源性因素中枢激活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叫做中枢激活。水平低者:60%~70%肌纤维参与活动;水平高者:80%~90%肌纤维参与活动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不同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得到改善,就可以提高主动肌与对抗肌、固定肌之间的协调能力,发挥更大的收缩力量。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会导致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生理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使肌肉的应激性提高,使肌肉力量增加。(二)神经源性因素8(三)其他因素年龄性别激素作用力量训练(三)其他因素9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一、等长肌力检测等长收缩:十字支撑、直角支撑、站桩、静坐等等长肌力测定:握力、背力、臂力、腿部力量等测量手段:握力计、背力计、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力传感器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一、等长肌力检测10二、等张肌力检测类型:最大等张肌力检测、肌耐力检测和肌肉功率检测最大等张肌力检测形式:卧推、蹬腿、屈臂、负重蹲起表示方法:1RM肌耐力检测检测方法:以70%1RM重量,重复练习,记录练习次数表示。也可采用俯卧撑、仰卧起坐、单杠引体向上等。肌肉功率检测检测方法: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小球掷远
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Margaria下肢功率试验二、等张肌力检测11三、等速肌力检测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产生的张力始终与负荷等同,肌肉以恒定的速度收缩。(一)慢等速测试速度:300/s~600/s(角速度)特点:速度较小,所以阻力较大,常用来进行最大动态肌力检测与评价。(二)快等速测试速度:1800/s(角速度)240或3000/s(运动员)特点:速度较大,阻力较小,常用于检测和评价肌肉耐力。(三)其他等速向心肌力测试(四)其他等速离心肌力测试三、等速肌力检测12
比较
等长肌力测试
等张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速度
固定变化,不易控制任定,恒定阻力
可变,顺应性阻力
固定
可变,顺应性阻力,与速度有关运动幅度
无
全副或半幅全副或半幅
测试意义反映固定角度力矩值反映最弱关节点力矩值反映任意关节角度运动力矩值比较等长肌力测试等13
第三节肌肉力量训练一、肌肉力量训练的若干生理学原则(一)超负荷原则超负荷不是指超过本人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力量训练的频率。负荷8,练到12(二)特异性原则特异性是指被训练肌肉对不同代谢性质、收缩类型和练习模式的力量训练产生特定反应或者适应的生理学现象。第三节肌肉力量训练一、14(三)安排练习原则1、练习顺序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多关节→单关节大强度→小强度2、训练节奏P317图(三)安排练习原则15二、肌肉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一)影响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若干负荷因素P(percent)–最大负荷百分比表示的是力量练习强度大小,常用“最多重复次数”或用最大肌力的百分比表示。I(interval)-每两组练习间的间隔两组练习间的间隔会显著影响力量练习时的肌肉代谢、激素和心血管反应。R(repetition)-一组练习的重复次数T(time)-完成重复练习的时间S(set)-组数二、肌肉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16(二)几种肌肉力量训练手段的生理学分析1、等长练习(静力训练法)概念:肌肉收缩而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力量训练方法优点:肌肉能承受的运动负荷重量较大。等长练习时神经细胞长时间保持兴奋,有助于提高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可提高肌肉无氧代谢能力、增加肌红蛋白含量、促进肌肉毛细血管的增生。缺点:肌肉缺乏收缩和放松的协调;练习容易枯燥无味;具有明显的“关节角度效应”(二)几种肌肉力量训练手段的生理学分析172、等张(向心)练习概念: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对抗阻力可包括对抗体重和对抗外部阻力。对抗体重的等张练习有引体向上、爬竿、爬绳等,对抗外部阻力练习有举杠铃、负重蹲起、卧推、哑铃、拉力器等。
优点:肌肉运动形式与多数比赛项目的运动特点相一致;可提高肌肉的协调性。缺点:“关节角度效应”3、离心练习概念: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力量训练方法优点:对肌肉造成的刺激较向心练习大,更有利于发展肌肉横断面积和肌肉力量。缺点:训练后引起肌肉疼痛的程度较其他方法明显。2、等张(向心)练习184、等速练习(等动练习)概念:一种利用专门的等速力量训练器进行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特点:等速力量训练器所产生的阻力与用力的大小相适应的,在活动范围内的各个角度上,产生的肌肉张力都是最大的。目前认为,这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动态肌肉力量较好的训练方法之一。5、超等长练习概念: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方法。如多极跳、深跳等。应用:主要用于发展爆发力依据:牵张反射机制、肌肉的弹性回缩力4、等速练习(等动练习)196、电刺激概念:通过电刺激替代由大脑发放的神经冲动使肌肉产生收缩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优点:可保持和增加肌纤维横断面积、减少脂肪,提高肌肉力量。缺点:其引起的肌肉收缩可以干扰和破坏机体自身的感受器自动调节和保护功能,对协调性产生不良影响,大量使用还会导致肌肉过度疲劳和容易造成微细损伤。7、震动概念:通过给人体施加一定频率和强度的机械震动来保持和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6、电刺激20第10章肌肉力量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第一节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肌肉力量训练第10章肌肉力量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第21[教学目的]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及肌肉力量的分类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熟悉其作用机制熟悉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熟悉肌肉力量训练的方法[教学目的]22[重点难点]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重点难点]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23第一节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一、肌肉力量的分类概念: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静力性力量: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动力性力量: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向心收缩力量:向心收缩时表现出来的抗阻运动能力离心收缩力量:离心收缩时表现出来的抗阻运动能力等速肌肉力量:肌肉在其控制的关节活动范围内以恒定速度进行最大收缩的能力。超等长肌肉力量:肌肉在拉长-收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动力性力量收缩形式第一节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一、肌肉力量的分类动力性力量收24
绝对力量:指机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相对力量:指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最大肌肉力量:肌肉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快速肌肉力量: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常见表现形式力量耐力:指肌肉长时间对抗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表示方法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绝对力量:指机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25
二、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一)肌源性因素肌肉横断面积概念:横切某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获得的横断面面积。它是由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决定。一般,肌肉的横断面积越大,肌肉力量也越大,但是横断面积不是决定肌肉力量大小的唯一生理学因素。肌纤维类型快肌收缩力量较慢肌大。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特点不同:耐力项目运动员肌肉含有较高比例的慢肌纤维,短跑和爆发力项目的运动员含有较高的快肌纤维。力量训练,可使快肌和慢肌纤维横断面积和收缩力量增加,但快肌收缩力量增加的速度和程度快于慢肌。二、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26肌肉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缩短的程度就越大。原因:牵张反射肌肉本身有弹性关节运动角度同一块肌肉在关节的不同运动角度时产生的力量不同。肌肉初长度27(二)神经源性因素中枢激活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叫做中枢激活。水平低者:60%~70%肌纤维参与活动;水平高者:80%~90%肌纤维参与活动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不同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得到改善,就可以提高主动肌与对抗肌、固定肌之间的协调能力,发挥更大的收缩力量。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会导致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生理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使肌肉的应激性提高,使肌肉力量增加。(二)神经源性因素28(三)其他因素年龄性别激素作用力量训练(三)其他因素29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一、等长肌力检测等长收缩:十字支撑、直角支撑、站桩、静坐等等长肌力测定:握力、背力、臂力、腿部力量等测量手段:握力计、背力计、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力传感器第二节肌肉力量的检测一、等长肌力检测30二、等张肌力检测类型:最大等张肌力检测、肌耐力检测和肌肉功率检测最大等张肌力检测形式:卧推、蹬腿、屈臂、负重蹲起表示方法:1RM肌耐力检测检测方法:以70%1RM重量,重复练习,记录练习次数表示。也可采用俯卧撑、仰卧起坐、单杠引体向上等。肌肉功率检测检测方法: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小球掷远
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Margaria下肢功率试验二、等张肌力检测31三、等速肌力检测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产生的张力始终与负荷等同,肌肉以恒定的速度收缩。(一)慢等速测试速度:300/s~600/s(角速度)特点:速度较小,所以阻力较大,常用来进行最大动态肌力检测与评价。(二)快等速测试速度:1800/s(角速度)240或3000/s(运动员)特点:速度较大,阻力较小,常用于检测和评价肌肉耐力。(三)其他等速向心肌力测试(四)其他等速离心肌力测试三、等速肌力检测32
比较
等长肌力测试
等张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速度
固定变化,不易控制任定,恒定阻力
可变,顺应性阻力
固定
可变,顺应性阻力,与速度有关运动幅度
无
全副或半幅全副或半幅
测试意义反映固定角度力矩值反映最弱关节点力矩值反映任意关节角度运动力矩值比较等长肌力测试等33
第三节肌肉力量训练一、肌肉力量训练的若干生理学原则(一)超负荷原则超负荷不是指超过本人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力量训练的频率。负荷8,练到12(二)特异性原则特异性是指被训练肌肉对不同代谢性质、收缩类型和练习模式的力量训练产生特定反应或者适应的生理学现象。第三节肌肉力量训练一、34(三)安排练习原则1、练习顺序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多关节→单关节大强度→小强度2、训练节奏P317图(三)安排练习原则35二、肌肉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一)影响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若干负荷因素P(percent)–最大负荷百分比表示的是力量练习强度大小,常用“最多重复次数”或用最大肌力的百分比表示。I(interval)-每两组练习间的间隔两组练习间的间隔会显著影响力量练习时的肌肉代谢、激素和心血管反应。R(repetition)-一组练习的重复次数T(time)-完成重复练习的时间S(set)-组数二、肌肉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36(二)几种肌肉力量训练手段的生理学分析1、等长练习(静力训练法)概念:肌肉收缩而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力量训练方法优点:肌肉能承受的运动负荷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短剧的跨平台传播趋势
- 低空经济的主要领域与应用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光电软件基础综合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计量大学《计算机三维建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软件设计模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哈密年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哈尔滨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答案解析
- 杭州浙江杭州市湖墅学校编外教师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米安归、修规、管理规则复习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ITO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初二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envi二次开发素材包-idl培训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西门子starter软件简易使用手册
- 2022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清单汇总
-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及措施
- 桂花-作文ppt-PPT课件(共14张)
- 配电房日常检查记录表.docx
- 高一数学概率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
- 铁路运费计算方法
- 《小脑梗死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