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8034CCSA1634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DB34/T4017—2021ASpecificationfortheriskpreventionofnaturaldisasterandemergencyresponseSpecificationfortheriskpreventionofnaturaldisasterandemergencyresponseforA-classmountaintouristattraction2021-09-032021-10-03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4017DB34/T4017—2021前 言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婷婷。IIDB34/T4017DB34/T4017—2021DB34/T4017DB34/T4017—2021山岳型旅游A级景区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规程范围A定与风险排查、防控、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本文件适用于全省已评定等级的所有山岳型A级旅游景区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安全色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GB/T26376-2010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GB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GB/T26376-2010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GB/T29425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划分基本要求DB34/T3384旅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规范DB34/T3388旅游行业安全应急联动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694、DB34/T338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由自然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来源:GB/T26376-2010,2.1]3.2风险控制措施riskcontrolmeasure针对风险采取的相应预防性控制方法和手段,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3.3山岳型旅游A级景区mountaintypeA-classtouristattractionA级旅游景区。4风险形式1A现塌方、文物古建筑遭受侵袭破坏和旅游者溺水、砸伤等。成景区物资损失和旅游者伤害。1。表1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对旅游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灾种对旅游活动影响地质灾害滑坡山体因内外力作用或人类活动影响,发生整体滑落,破坏旅游公路、损坏游步道、索道等泥石流因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易破坏旅游村镇、旅游道路等基础及服务设施,易影响旅游者生命安全山体崩塌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倾落运动,损害旅游道路、旅游停车场等,易影响旅游者生命、财产安全地震易造成景区安全设施设备受损、文物古建筑破坏、旅游者摔伤、砸伤、受困等气象灾害大风易造成旅游者摔伤、跌伤,易造成景区交通安全事故进而引发人员伤亡,易致使水上项目或临水区域发生落水、溺水等台风大风、暴雨易造成建筑物倒塌、高空物品坠落砸伤旅游者暴雨(雪)可能造成旅游者摔伤、跌伤,建筑物、棚库倒塌、树木断裂等造成旅游者砸伤、受困雷电易致使安全设施设备遭破坏,旅游者易遭雷击引发伤亡等道路结冰易致使游步道湿滑,旅游者摔伤、跌伤;旅游道路结冰,旅游车辆运行安全隐患高,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造成旅游者伤亡5基本要求5基本要求原则害对旅游活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险控制责任和措施,并不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遵守国家相关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机构和人员调度旅游安全的预防、监测、处置、善后等工作。社会组织加强合作,开展联合救援与应急处置,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安全设施安全场所应配备相应安全设施。2应配备性能可靠的监控监测系统、瞭望设施、森林防火、救护等安全设施设备。道,危险地带应设防护网、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并稳固有效可用。GB2893、GB2894GB2894GB13495.1GB15630及报警求助。等级确定与风险排查等级确定GB/T29425的规定,结合灾害风险分析法、历史灾害案例分析法、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法等确定旅游活动自然灾害风险等级。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重),A。风险排查范措施,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前对下一年度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趋势研判和预测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建议。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重大风险点应制定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桥滑索、滑雪等旅游项目进行辨识、监测、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减少或杜绝发生重大损害。监测预警监测景区应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制度,整合监测信息资源,完善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雪明确监测项目,配备设备设施和人员,对可能影响旅游活动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重点监测。预警A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报告、通报和发布有关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施、发布机关和咨询电话等。3防控预案控和应急处置预案。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参照附录B执行。宣传教育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公布本地区旅游应急救援电话号码。培训演练培训职责的人员培训,使其熟悉预案和处置程序,掌握必要的应急措施和应急技能。演练然灾害事件能力。2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不断完善。安全信息应建立景区官方自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更新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路、景点信息、重大活动等信息。及时传递安全信息。应急处置预案实施信息发布和报送发布有关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做好舆情应对及处置工作。适时停止高风险项目,必要时全面关停景区。DB34/T3388参照附录C,门报告。4处置景区按照DB34/T3384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自救,应急人员、应急物资应及时提供。组织景区应急力量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人员。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积极救治病人、伤员,组织医疗救护,加强个体防护。经费在统筹兼顾各项支出时,应优先保证应急经费的支出。通讯自然灾害发生后,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应加强值守工作,保持值班电话畅通。24物料及时启用景区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以应对自然灾害。灾后恢复开展环境应急监测,追踪研判自然灾害范围、程度和发展趋势,开展灾后风险排查,处置自然开展环境应急监测,追踪研判自然灾害范围、程度和发展趋势,开展灾后风险排查,处置自然灾害应对产生的废物。抚等工作。与保险机构联系,协助做好旅游伤亡人员的保险理赔工作。9责任追究景区对在自然灾害应急工作中未按要求履职尽责的,应视具体情况予以行政处分。相关责任。5附录A(规范性)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划分A.1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详见表A.1。表A.1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划分表类型等级灾种ⅣⅢⅡ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害发生有一定风险因自然因素或人文活动致突发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高因自然因素或人文活动致突发地质灾害发生风险高因自然因素或人文活动致突发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很高气象灾害大风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台风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暴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暴雪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雷击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冰雹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道路结冰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注:地质灾害等级划分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气象灾害等级划分依据中国气象局第16号令《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2007)。66附录B(规范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流程,见图B.1。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域安装地质监测设备,设置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同时,安排安全员常态化巡查,确保有效集散监测。监测按照地质灾害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研判灾害风险等级。灾害等级划分为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四级。预警研判Ⅲ级24Ⅲ级24散现有旅游者转移。Ⅱ级在Ⅲ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Ⅰ级对预警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巡在Ⅱ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及时查与监测的频次;景区发布关闭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旅游从援队伍集结待命;预警区域实行业人员转移;景区相关部门密切质灾害信息报告相关部门。抢险救援人员随时待命。Ⅳ级做好应急值班、加强监测、应急演练、宣传培训等地质灾害防范和准备工作。及有关部门报告。信息报送及有关部门报告。开放运营。开放运营。图B.1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7信息报送灾后处置信息报送灾后处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大风、台风、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流程,见图B.2。气象灾害发生监测预报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监测信息,结合景区监测分析,对灾害可能影气象灾害发生监测预报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监测信息,结合景区监测分析,对灾害可能影响程度、发生灾害范围等进行科学预判。及时向景区工作人员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急工作准备,通过短信、网站、广播等方式向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发布预警信息。根据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确定预警等级,一般划分为四级,即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发布预警Ⅳ级 Ⅲ级做好值班值守安排检查应急设在Ⅳ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备加强重点区域监测密切关主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注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和变化情守制度加密对灾害趋势的预测,况,提前制定好人员转移路线,及时发布最新消息,停止灾害易合理调度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发生区域的旅游活动,多渠道发物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资源调布灾害实况和预警信息,引导和度,做好应急准备。 疏散现有旅游者。Ⅱ级 Ⅰ级在Ⅲ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关闭在Ⅱ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组织景区对外发布公告组建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州学院《乌克兰语语法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南方学院《军训(含军事理论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写作(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EDA技术及应用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边大学《生态毒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物理有机化学选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交通学院《药学分子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贵州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一年级写字下学期课件(PPT 38页)
- 《实用日本语应用文写作》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
- 怎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 采矿学课程设计-隆德煤矿1.8Mta新井开拓设计
- 中药药剂学讲义(英语).doc
- 【课件】Unit1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 配套模块an9238用户手册rev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霍尼韦尔DDC编程软件(CARE)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