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NUMPAGES4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水反应,也不与酸〔氢氟酸除外反应,但能与碱性氧化物或碱反应生成盐。例如:高温2NaOH+SiO2===Na2SiO3+H2O
CaO+SiO2===CaSiO3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特点:SiO2是酸性氧化物,是硅酸的酸酐。然而SiO2与其它的酸性氧化物相比却有一些特殊的性质。〔1酸性氧化物大都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酸,但SiO2却不能直接跟水化合。它所对应的水化物——硅酸,只能用相应的可溶性硅酸盐跟酸反应制得〔硅酸不溶于水,是一种弱酸,它的酸性比碳酸还要弱〔2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跟酸作用,但SiO2却能跟氢氟酸起反应,生成气态的四氟化硅。SiO2+4HF==SiF4↑+2H2O普通玻璃、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因而可用氢氟酸来腐蚀玻璃。用氢氟酸在玻璃上雕花刻字,实验室里氢氟酸不能用含二氧化硅的玻璃、陶瓷、瓷器、陶器盛放,一般可用塑料瓶。〔3SiO2与强碱溶液反应可生成水玻璃,它是一种矿物胶,常用作粘合剂。所以实验室盛放碱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二氧化硅在IC中的用途二氧化硅薄膜最重要的应用是作为杂质选择扩散的掩蔽膜,因此需要一定的厚度来阻挡杂质扩散到硅中。二氧化硅还有一个作用是对器件表面保护和钝化。二氧化硅薄膜还可作为某些器件的组成部分:〔1用作器件的电绝缘和隔离。〔2用作电容器的介质材料。〔3用作MOS晶体管的绝缘栅介质。1二氧化硅〔SiO2薄膜的制备针对不同的用途和要求,很多SiO2薄膜的制备方法得到了发展与应用,主要有化学气相淀积,物理气相淀积,热氧化法,溶胶凝胶法和液相沉积法等。1.1化学气相淀积〔CVD1969年,科莱特〔Collett首次利用光化学反应淀积了Si3N4薄膜,从此开辟了光化学气相淀积法在微电子方面的应用。化学气相淀积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在反应室内,将反应物〔通常是气体生成固态生成物,并淀积在硅片表面是的一种薄膜淀积技术。因为它涉及化学反应,所以又称CVD〔ChemicalVapourDeposition。CVD法又分为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光化学气相沉积等。此外CVD法制备SiO2可用以下几种反应体系:SiH4-O2、SiH4-N2O、SiH2Cl2-N2O、Si<OC2H5>4等。各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和不同的反应体系生长SiO2所要求的设备和工艺条件都不相同,且各自拥有不同的用途和优缺点。目前最常用的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这种技术利用辉光放电,在高频电场下使稀薄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这些离子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能量,可在较低温度下实现SiO2薄膜的沉积。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沉积温度可以降低,一般可从LPCVD中的700℃下降至200℃,且生长速率快,可准确控制沉积速率<约1nm樸s>,生成的薄膜结构致密;缺点是真空度低,从而使薄膜中的杂质含量<Cl、O>较高,薄膜硬度低,沉积速率过快而导致薄膜内柱状晶严重,并存在空洞等。目前已发展了双源等离子体CVD、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ECR2PECVD>、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MPECVD>[10]等技术。采用开放式2.45GHzECR2PECVD装置,产生低能量、低气压、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并将一个可独立调节和控制的13.56MHz的射频偏压加在待沉积的单面抛光Si<100>基片上,用SiH4、O2和Ar气体作为反应气体来制备SiO2薄膜。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射频偏压来控制离子轰击能量,使ECR2PECVD成膜的内应力、溅射现象、微观结构和化学计量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光化学气相沉积法这种方法是使用紫外汞灯<UV2Hg>作为辐射源,利用Hg敏化原理,在SiH4+N2O混合气体中进行光化学反应。SiH4和O2分2路进入反应室,在紫外光垂直照射下,反应方程式如下3O
2
2O
·3
<<
195
nm
>
O
·3O
·+O2<200~300nm>总反应式为SiH4+2O2SiO2+气体副产物<通N2排出>PCVD制备的SiO2薄膜可应用于气体传感器的表面修饰,从而提高传感器的选择性。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形成薄膜的温度低<50~200℃>。此外,由于光子的能量不足以引起气体分子电离,所以没有高能离子对晶片的损伤问题。这为集成电路的低温制造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2.1物理气相沉积<PVD>物理气相沉积主要分为蒸发镀膜、离子镀膜和溅射镀膜三大类。其中真空蒸发镀膜技术出现较早,但此法沉积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不强。在1963年,美国Sandia公司的D.M.Mattox首先提出离子镀<IonPlating>技术,1965年,美国IBM公司研制出射频溅射法,从而构成了PVD技术的三大系列——蒸发镀,溅射镀和离子镀。磁控溅射沉积SiO2靶的射频溅射法是制备SiO2薄膜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低温下制备的SiO2薄膜,具有多孔结构,致密度低,因而抗侵蚀能力差;而在较高温度下制备的薄膜,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和较好的性能。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衬底温度选择为300~600℃。其缺点是导致器件易受到热伤害,使一些性能指标降低。随后发展起来的磁控射频溅射技术,能达到快速和低温的要求,不仅弥补了射频溅射的缺点,大大减小了电子对衬底表面直接轰击造成的损伤,且能在较低的功率和气压下工作。绝缘体和导体均可溅射,工艺简单,衬底温度低,薄膜厚度的可控性、重复性及均匀性与其他薄膜制备方法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许生等使用140mm×600mm的硅靶,频率为40kHz的中频电源,以Ar为溅射气体,O2为反应气体,成功地制备了SiO2薄膜,并对制备的SiO2薄膜的化学配比和元素化学态进行了扫描俄歇谱<SA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测试了膜层对钠离子<Na+>的阻挡性能、光学折射率和可见光透过率。脉冲激光沉积激光沉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的薄膜制备技术,在制备高温超导体、铁电体等复杂氧化物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近年来,这种方法也被用来制备硅基硅材料及硅基硅化物材料的薄膜,并对这些材料的结构及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用准分子激光,在含氧气氛中对单晶硅靶进行反应剥离,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硅沉积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形成的薄膜是非晶态的二氧化硅组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观察到微米量级的多晶硅颗粒。3.1热氧化法热氧化工艺是在高温下<900~1200
℃>使硅片表面氧化形成SiO2膜的方法,包括干氧氧化、湿氧氧化以及水汽氧化。采用干氧气氛下的高温氧化,生长厚度为10nm左右的SiO2所需的氧化时间很短,常规电阻丝加热氧化炉无法控制如此短的氧化时间。而采用高温下的低压氧化方法,氧化时间将增加,常规氧化炉可以控制较长的氧化时间,但是较长时间的高温工艺过程会引起掺入杂质的再分布,这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工艺中所不希望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出现了一种制备超薄SiO2薄膜的新方法——快速热工艺氧化法,或称快速热氧化法<RapidThermalOxidation>。这种方法采用快速热工艺系统,精确地控制高温短时间的氧化过程,获得了性能优良的超薄SiO2薄膜。譬如硅烷低温氧化沉积SiO2薄膜,温度在400
℃左右,在含氧的气氛中硅烷<SiH4>在衬底表面上热分解,并与氧气反应生成SiO2,其化学反应式为:SiH4+2O2SiO2↓+2H2O
↑<或H2↑>。为了防止硅烷自燃,通常使用氮气<N2>或氩气<Ar>稀释硅烷。在这些条件下生长的薄膜,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和相当快的生长速度。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温度低,不生成气态有机原子团,生长速率快,膜厚容易控制;缺点是大面积均匀性差,结构较疏松,腐蚀速度较快,且气体管道中易出现硅烷氧化,形成白粉,因而沉积SiO2粉尘的污染在所难免。3.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低温合成材料的方法,是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早在19世纪中期,Ebelman和Graham就发现了硅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得到"玻璃状透明的"SiO2材料,并且从此在黏性的凝胶中可制备出纤维及光学透镜片。这种方法的制作费用低、镀膜简单、便于大面积采用、且光学性能好,适用于立体器件。过去10年中,人们在此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通常,多孔SiO2薄膜的特性依赖溶胶2凝胶的制备条件、控制实验条件<如溶胶组分、pH值、老化温度及时间、回流等>,可获得折射率在1.009~1.440、连续可调、结构可控的SiO2纳米网络。但是SiO2减反射膜<即增透膜>往往不具有疏水的性能,受空气中潮气的影响,使用寿命较短。经过改进,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2种常见的物质为原料,通过二者的共水解2缩聚反应向SiO2网络中引入疏水的有机基团——CH3,由此增加膜层的疏水性能。同时,通过对体系溶胶2凝胶过程的有效控制,使膜层同时具有良好的增透性能及韧性。此外,在制备多孔SiO2膜时添加聚乙二醇<PEG>可加强溶胶颗粒之间的交联,改善SiO2膜层的机械强度,有利于提高抗激光损伤强度。3.3液相沉积法在化学沉积法中,使用溶液的湿化学法因需要能量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在如今环境和能源成为世人瞩目的问题之时备受欢迎,被称为soft2process<柔性过程>。近年来在湿化学法中发展起一种液相沉积法<LPD>,SiO2薄膜是用LPD法最早制备成功的氧化物薄膜。通常使用H2SiF6的水溶液为反应液,在溶液中溶入过饱和的SiO2<以SiO2、硅胶或硅酸的形式>,溶液中的反应为:H2SiF6+2H2OSiO2+6HF。目前可在相当低的温度<~40
℃>成功地在GaA
s基底上生长SiO2薄膜,其折射率约为1.423。PLD成膜过程不需热处理,不需昂贵的设备,操作简单,可以在形状复杂的基片上制膜,因此使用广泛。二氧化硅膜的质量检测膜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膜的表面没有斑点、裂痕、白雾发花和针孔等缺陷。厚度达到规定指标且保持均匀。对膜中可动杂质离子,特别是钠离子的含量也必须是有明确的要求。1、比色法直接观察硅片氧化膜颜色,可以比较方便的估计出氧化膜的厚度。由于光干涉作用,不同厚度的二氧化硅膜表现出不同的颜色.氧化膜的颜色随其厚度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对应同一颜色,可能有几种厚度,所以这个方法的误差较大。不过,可将生长了二氧化硅的硅片在氢氟酸中进行腐蚀,观察其颜色变化,确定其厚度。当厚度超度7500埃的时候,颜色的变化就不明显了。因此,此法只适用于氧化膜厚度在一微米以下的情况。注意:表中所列的颜色,是照明光源与眼睛均垂直于硅片表面时所观察到的颜色。2、干涉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干涉法,其设备简单,测量方便,也比较准确。在已经氧化过得硅片表面,用蜡或真空油脂保护一定的区域〔如占硅片面积的1/21/3,然后放入氢氟酸中,将未保护的氧化膜腐蚀掉,最后用有机溶液〔如甲苯、四氯化碳将蜡或真空油脂除净,这是就出现了二氧化硅斜坡。当已知波长的单色光束垂直照射在斜坡上面,如图所示,由于二氧化硅膜是透明的,所以入射光束将分别在二氧化硅表面和二氧化硅-硅界面处反射,这两部分的反射光将产生干涉,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并根据此公式得出二氧化硅膜的厚度:3.椭圆偏振光法此法是由激光器发出一定波长的激光束,经起偏器变成线性偏振光,并确定偏振方向,再经过1/4波长片,由于双折射现象,使其产生为相位相差90°的两部分光,它们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以变成椭圆偏振光。椭圆的形状由起偏器方位角决定。椭圆偏振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样品上,反射后偏振状态发生改变,一般认为椭圆偏振光,但是椭圆的方位和形状改变了.此法的光路总路:在波长、入射角、衬底等参数一定时,对于一定厚度的某种膜,启动起偏器,总可以找到一个方位角,使反射光变成线性偏振光。这是转动检偏器,当检偏器的方位角与反射线偏振光相互垂直的时,光束不能通过,出现消光现象。消光时,这时的d和n也是P和A的函数,可以由已知的〔P,A-〔d,n关系图,根据已知的P、A求出d和n。二、氧化膜的缺陷的类型和检测1.氧化膜缺陷类型
<1>宏观缺陷宏观缺陷又称表面缺陷,主要包括:氧化层厚度不均匀、表面有斑点、氧化层上有针孔等。
1>氧化层厚度不均匀。
2>氧化层斑点。
解决方法是严格处理硅片表面,对石英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房退房要求打扫卫生的合同(2篇)
- 咨询服务类合同(2篇)
- 人教A版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初中体育+障碍跑+作业设计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副省卷)及答案解析
-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八年级语文上册精讲同步课堂(统编版)
- 西南林业大学《操作系统原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新媒体交互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获奖过程说明附件8
- 西京学院《工程地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CR300BF型动车组网络设备及列车控制讲解
- (高清版)JTGT 3371-01-2022 公路沉管隧道设计规范
- 【110kv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7000字(论文)】
- 第一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 外贸基础知识及常用外贸术语
- 世界学生日活动主题班会
- 校园垃圾收集清运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习题
- 基因扩增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
- 铁道供电技术《1.2接触网的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