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4.16韩国”岁月”号客轮发生浸水事故下沉。中东地域死海,人为何能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呢?第一、二课时轮船为何会漂浮在水面上?轮船在水中受到浮力。11.将一个空塑料瓶瓶盖旋紧,然后把它压入水中,如图1-15所表示,你手有什么感觉?感觉瓶子向上顶。2.将手松开后,观察瓶子运动情况?瓶子上浮。3.用乒乓球、塑料小玩具等会上浮物体再次感受。结论1:在水中会上浮物体受到向上浮力。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水浮力呢?探究: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猜测:设计试验: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在水中下沉物体会受到水浮力。用弹簧秤来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和在水中所受力,进行比较。21.如图1-16所表示,将物体挂
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
力计读数F1=_____牛。2.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物体,使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小。问: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小原因?
物体受到手对它向上托力。3.将物体浸入水中,你发觉了什么?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小了。
说明了什么?水对物体有一个向上托力。4.在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2=_____牛。5.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读数之差是_____牛。结论2:会沉物体浸入水中也受到向上浮力。求浮力大小的方法方法一、称重法F浮力=F空气F水中-=G-G′这种方法适用条件是什么?物体在液体中能够下沉。物体浸在其它液体中也会产生浮力吗?3将物体浸入酒精中,观察弹簧测力计读数F3=_____牛。结论3:浸入其它液体中物体也受到向上浮力。“浸入”包含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①
完全浸没时:V浸入=V物体②
部分浸入时:V浸入=V物体V露出-物体浸在气体中也会产生浮力吗?4
打足了气篮球,气孔上插有打气针,打气针另一端经过导管、橡皮塞和气球囊连接。导管阀门开始处于关闭状态,现将阀门打开。你将看到什么现象?气球胀大,同时杠杆左端上升。结论4:浸入气体中物体也受到向上浮力。一、浮力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力。浮力方向怎样?现象:不论烧杯怎样倾斜,线都是竖直。结论: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用一只乒乓球系上一根线,下面系一重物,放入盛有水烧杯,观察线方向。然后使烧杯倾斜,再观察。5二、浮力方向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F
G三、浮力大小方法一、称重法F浮力=F空气F液体中-=-G′G求浮力大小还有其它方法吗?浮力大小终究跟哪些原因相关呢?浮力大小相关原因1.在图1-15所表示活动中,用手将塑
料瓶浸入水中,你有什么感觉?水槽中水发生了什么改变?感觉瓶子向上顶,水槽水面会上升。2.瓶子向上顶说明了什么?水槽中水面为何会上升?瓶子向上顶说明瓶子受到水向上浮力。水面会上升是因为瓶子浸入水中后,会排开一部分水。3.塑料瓶浸入水中体积越大,手会感觉越费劲。依据
这一事实,你认为浮力大小可能跟哪些原因相关呢?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多少有一定联络。建立假设:排开液体越多,受到浮力越大。你还有什么生活经验为这个假设提供支持呢?在海上轮船,船大,物体排开海水多,受到浮力就大,载物就能够多。4.用图1-17所表示器材,以小组为单位,
定性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
多少关系。将物体逐步浸入水中时。浸入体积增大,排开水体积也逐步增大。弹簧测力计读数逐步变小,受到向上浮力逐步增大。(1)要定量研究水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
水多少关系,需要做什么?(B)需要测量物体排开水多少?(A)需要测量浮力大小?(用什么方法?)称重法(多少指什么量?)体积?质量?重力?排开水体积(怎样测量排开水体积?)实验设计:质量重力(2)图1-18中,量筒和溢杯在你研究中有什么用?量筒:能够测量出排开水体积溢水杯:能够把被物体排开那一部分水单独取出来(3)试验中需要直接测量哪些量?A、测物体重力G物B、测浸入水中拉力F拉C、测出排开水体积V排水ABC实验步骤:(1)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水杯
出水口下方(2)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弹簧测力
计测量出物体重G物(3)将物体浸没在溢水杯水中,读出水中
拉力F拉(4)将溢水杯溢出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
体积V排水(5)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试验统计表中试验一试验数据统计表物体重G物浸入水后弹簧测力计读数F拉物体受到水浮力F浮物体排开水体积V排水物体排开水重力G排水F浮与G排水关系(6)分析处理以上试验数据,得出结论。G排水F浮
=试验二实验结论:G排水F浮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物体,受到向上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重力。(阿基米德原理一样适合用于气体浮力计算)公式推导:F浮=G排液=m排液g=ρ液
gV排液把水换成别液体,依然能够得出相同结论。方法二、阿基米德原理法三、浮力大小F浮=G排液=ρ液
gV排液从公式可看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大小相关,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多少相关,与物体浸入时深度无关。一个容器盛有50牛顿水,物体浸入其中,问能否产生大于50牛顿浮力?能产生。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重力,而不是容器中液体重力。2.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时,注意计算过程中
单位要统一。阿基米德原理了解和利用。1.对阿基米德定理公式了解应注意:(1)公式中是液体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
物体密度。(2)公式中V排液,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体积。
物体能够完全浸入,也能够是部分浸入。(3)公式中G排液,是排开液体所受到重力,而
不是容器中液体重力。[例题]
在抗洪抢险中,某村民自制了一个总体积0.7米3竹筏,放入河水中时有1/5体积浸入水中。(1)此时竹筏受到浮力有多大?(2)要使水对竹筏产生4500牛浮力,竹筏应有
多大体积浸入水中?解:(1)竹筏放在河水中时,排开河水体积为:V排水=0.7米3×1/5=0.14米3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时竹筏受到浮力为:F浮=ρ水gV排水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4米31372牛=(2)已知F′浮=4500牛,将阿基米德原理表示式
F′浮
=ρ水gV′排水进行变形,可得:V′排水=F′浮ρ水g=4500牛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46米3答:(1)竹筏放在水中时受到浮力为1372牛;
(2)竹筏应有约0.46米3体积浸入水中,
才能使水对竹筏产生4500牛浮力。练习:将质量是2.37千克钢块浸没在水中,
它受到浮力为多大?ρ钢=7.9×103千克/米3小结一、浮力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力。二、浮力方向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三、浮力大小方法一、称重法F浮力=-G′G方法二、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液=ρ液
gV排液2、轮船铁锚从水下深处向上提起,直至完全提出水面,这个过程中,铁锚受到浮力()A.逐步变小B.保持不变C.先保持不变,后逐步变小
D.先逐步变小,后保持不变1、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秤下,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两弹簧秤示数减小值相同,则两物体必须含有相同物理量是---------------------()
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BC3.有一个氦气球,其体积为米3,若空气密度为1.3千克/米3,则氦气球在空中受到浮力为多大?4、有一金属块A在空中称重是14.7牛,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8牛,试问:金属块受到浮力多大?排开水体积多大?此金属块密度是多少?再见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2),古希腊数学家、科学家和创造家。他把试验和数学方法相结合,作出了许多创造和创造。比如,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就是他利用试验和数学方法得出重大发觉。传说希罗国王请金匠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5单元 走向近代【考题猜想】(纯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无人机集货中心选址及任务分配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米厂水稻种植与农村电商合作项目合同4篇
- 2025年度餐饮店承包经营与食品安全责任合同
- 2025年度个人虚拟形象设计制作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废弃物处理合同规范4篇
- 二零二五版木制托盘库存管理与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货运车辆保险合同范本大全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瓶罐生产与销售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承包商担保合同范本4篇
- GB/T 10739-2023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 《心态与思维模式》课件
- 物流服务项目的投标书
- C语言程序设计(慕课版 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值机业务与行李运输实务(第3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含解析)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课件
- 巨鹿二中骨干教师个人工作业绩材料
- 《美的历程》导读课件
- 心电图 (史上最完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