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3HYPERLINK"/"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数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主持人:云连英主持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讯地址:台州高教园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编码:318000联系电话:0576-8866507013757685300传真子邮箱:tzyyy@126.com合作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曹勃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负责人:付艳茹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乔树文浙江省教育厅二○○四年二月制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数学课程体系的研究项目类不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治理D、√自选项目是否招标项目否起止年月2007.03-2009.10项目主持人姓名云连英性不女出生年月1957.11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副教授/室主任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学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编码318000电话0576-8866507013757685300通讯地址台州高教园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要紧教学工作简历时刻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1982-2003高等数学专科生350/年河南焦作师专2003-2006高等数学高职400/年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要紧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刻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5~浙江省精品课程《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浙江省教育厅2005~2006年高职院校要紧专业数学课程的设置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优秀课题2006年高职教育银领工程系列教材(共三册)国家银领工程2006年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台职院优秀课题项目主持单位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651--134要紧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性不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汪荣伟男1957.03副教授台职院策划,实施,教材编写论卫星男1958.05副教授台职院财经专业知识指导徐峰男1963.02副教授台职院电气专业知识指导张国庆男1966.10副教授台职院机电专业知识指导汪亚东男1982.01台州职院实施陶正娟女1966.08副教授台职院实施,教材编写项目合作单位主要成员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8530154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姓名性不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曹勃男1973.03讲师宁波职院策划,实施,教材编写宣平男1960、5副教授宁波职院实施顾央青女1972.12讲师宁波职院实施,教材编写乐美龙男1949、8宁波职院实施单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姓名性不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付艳茹女1960.11副教授浙江警官策划,实施,教材编写夏懋男1977.10助教浙江警官实施单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姓名性不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乔树文男1959.6高讲浙江东方策划,实施,教材编写黄报星男1944.9教授浙江东方实施,教材编写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1.教学理念上的意义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工科类、经管类等专业的重要公共基础课,对学生后继课程学习和素养培养都起着要紧的作用。数学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具有的通用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技术,是高职院校学生适应以后社会、培养可持续进展潜力的必备素养和差不多能力之一。高职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能够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项目实施将以教高[2006]16号文件为指南,结合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明确高等数学的定位,即基础性、服务性、应用性。基础性确实是高等数学是文化基础课,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学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给学生考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差不多的数学方法和必要演算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适应以后社会进展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服务性确实是数学教学是服务于学生和专业。为学生服务,确实是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首要目标,而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进展的知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为他们进一步深造提供必备条件。为专业服务,确实是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教学有适当的关联,并为不同专业的后继课程学习提供知识、方法论和计算手段的支撑;应用性确实是数学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在课程体系上不要追求理论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要采取使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实专业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采取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借助数学软件平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实践上的意义适应“工学结合”模式开展数学教学研究,从本质上讲,是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可持续进展提供差不多的数学方法和有效的工具,保证人材培养规格。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结合专业学习,服务专业与学生需要,应该具备哪些数学知识来适应和培养学生职业的养成。课程内容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引领下,重组内容,形成“案例驱动式”格局。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课程的实现形式,数学教学要改变“纸+笔+黑板”模式,探讨“教、学、做”一体化和教学过程的开放实践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为数学及其教学开发了空间,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网络课程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3.现状分析(1)经济发达国家情况澳大利亚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中心每年召开1~2次职教学校负责人和行业职教咨询委员会负责人会议,协调双方的关系,研讨和制订各类职业教学的指导性大纲。各校的职教80%以上必须执行国家的指导性大纲,20%能够按各地区的特点自行拟订,依照大纲确定具体课程和教材。教材一部分由行业提供,一部分由学校提供。整个职业教育十分重视有用性,并不盲目追求最先进的,假如目前普遍使用的是1998型设备,那么就没必要教2001型的设备。关于课程体系,每年都会依照专业需求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过程,突出理论联系实际,以技能培养为核心,通常教室就设在实训车间内,学生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特不强,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工作。随着我国的社会和经济进展,社会对劳动力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尤其是学校和企业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都值得我国的职业教育借鉴,从中吸取丰富的办学经验。韩国经济进展速度和经济进展水平为世人所瞩目。人们谈起经济发达国家像日本、美国和韩国经济进展问题时,往往会谈到这些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特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上特不突出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以“够用”为原则。这一点明显地表现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上。例如,在电子技术系,“数学”被分成2门课,共80学时。其中一门能够暂且叫“公共数学”,这门课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必修。该课程要紧讲解内容包括:指数、函数、微分、积分与重积分。另一门课叫“电子数学”,列入专业课内。该课程要紧讲解:排列与组合、拉普拉斯变换、傅立叶级数、向量和微分方程。对各个专业完全实行“按需分配”制度。(2)国内情况在我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时刻并不长,关于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直在进行。高等数学一直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改革伴随着高职教育的成长经历了二个时期:第一时期,到本世纪初,在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标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淡化系统性、抽象性,注重操作性、有用性的格局,编写的教材是对本专科高等数学内容的压缩;第二时期,从本世纪初开始,数学教学改革模式因改革的逻辑起点不同呈现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围绕高职院校各专业需求而展开;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开始探究分层分类教学试验;在教学手段上,普遍使用多媒体并开始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结合我院“二次创业”,我们在数学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初步形成了适合高职教育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系列教材。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数学课程的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实现,要更加强调实践性,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使应用数学的能力明显增强;要更加注重服务性,使数学与各专业更为融合;要更多地采纳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明显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打算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内容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数学教学诸多要求的集合,包含了广泛的内容,本项目侧重于下面三部分内容: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模式的更新变革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经典数学ⅡⅠⅢ专业基础专业知识数学技术Ⅳ第一,课程体系的重组优化,这是本项目的主体。我们把经典数学、数学技术和专业基础的关系分为四个部分(见下图)。第Ⅰ部分为经典数学与专业基础交集部分,这一部分内容为数学的差不多原理、差不多技术,是学生今后学习专业必备的知识,这一部分也贯穿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部分的数学教学要遵从“必需、够用”的原则;第Ⅳ经典数学ⅡⅠⅢ专业基础专业知识数学技术Ⅳ第二,教学模式的更新变革,这是本项目的差不多形式。我们在项目进行中,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更加重视实践性,增加实践、实习在课程中的比重,探究数学课程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方式,在考核中采取笔试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在教学团队中汲取专业教师参与。同时接着开展层次教学方法,来适应生源的多渠道和多样的培养模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差不多知识的学习,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得到更多的满足。第三,在教学中普遍采纳现代技术,这是本项目的实施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将使教学效率提高、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和吸引力。数学实验室的建设,将使专业问题的解决得到模拟实现。网络课程的开发,将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改革目标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南,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编写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数学系列教材,以培养生产、治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素养、有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奠定基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结合专业知识、利用数学技术重组适应专业培养模式、实践性强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研究解决数学课程实践的方式,实现数学课程对专业问题的模拟,研究专业教师对数学教学的参与模式。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打算(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拟定周期为2.5年(包括前期研究)。一、实施方案和方法(1)项目目标: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半年度目标:第1年分层教学方法的完善、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初步建设数学实验室和网络课程;第3个半年建成数学实验室、接着开发网络课程、系列教材修订完成;第4个半年撰写发表系列教研文章、教材第二版出版,专业数学实验教材编写完成;第5个半年深化研究、出版专业数学实验教材。(2)项目原则:基础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应用性原则(3)项目内容:课程体系重组优化、教学模式的更新变革、现代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4)项目重点:课程体系重组优化(5)实施方法:先行试验再做推广、内容与形式相互结合、个体与整体相互结合二、具体实施打算(见下图)项目第1年第3个半年第4个半年第5个半年备注1方案完善2专业问题调研咨询专家3实验室建设修订教材4教学试验工程类专业5总结接着试验其他类专业6教改论文撰写7出版教材8形成教学方案9数学实验教材10项目总结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本项目组成员中副教授居多,几个年轻讲师差不多都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青年骨干教师,结构合理,力量强大,并具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项目主持人具有较强的教学治理、科研治理的能力,2005—06年组织四所院校编写银领工程系列教材《微积分应用基础》、《工程应用数学》、《经济应用数学》(后两册获得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近两年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其中“高职院校要紧专业数学课程的设置”获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优秀结题,项目组成员普遍熟练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2)本项目设计是在近五年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经验积存的基础上,圆满完成省教育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要紧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的前提下,以教高[2006]16号文件为指南进行的。项目主持人“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为校级招标优秀课题。仅06年至今发表教改论文8篇,其中“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探究”一文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3期,“高职院校数学教改的刍议”一文发表于《教育探究》2007年第3期,“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究”于2007年10月份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发表。要紧成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历(参见四、教学改革基础);(3)项目组成员来自省内四所高职院校,融合了不同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成员之间长期联系紧密,项目组内部教学研究气氛浓厚;(4)项目组成员对国家和省关于高职教育文件学习透彻,差不多在一年前开始着手研究,取得一定的前期研究成果,积存了一定的研究资料,为进一步深层研究奠定了基础;(5)项目参与院校已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图书资料等),在政策上也给予明确支持。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本项目成果形式为修订版高职类系列教材、系列教学研究文章.微积分应用基础,约230千字,2008年7月前出版工程应用数学,约200千字,2008年7月前出版经济应用数学,约180千字,2008年7月前出版经济数学实验,约150千字,2009年1月前出版工程数学实验,约150千字,2009年1月前出版教研文章4—6篇,每篇3—5千字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数学课程体系的研究报告,150千字项目的实施范围:参与项目研究的四所院校的工科类、经管类学生三届共约15000人.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把专业需求作为数学课程及其研究的动身点,围绕高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重组课程体系,这将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结合更为紧密;(2)按数学与专业联系程度,将数学课程体系合理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数学实验等相互关联的模块;(3)将数学作为一种现代技术,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实践性;(4)项目的研究始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目标。四、教学改革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存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近几年,我们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采取了模块知识化结构、分类分层教学、增加对专业的融合度等措施,取得了丰富的教改经验和优异的教学效果(仅项目主持学校):1.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浙江省精品课程,云连英主持,2005~):按照省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调整师资队伍,充实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构造了面向专业需求、适合案例驱动式教学的课程体系;编写了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系列教材(高教出版社“银领工程”系列教材),其中两本列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采取了分层分类教学模式,采纳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录制了部分主讲教师的教学录像,与高教出版社联合开设网络课程,极大丰富了网络资源;积极开展教学软件应用教学,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形成数学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2004—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2.高职院校要紧专业数学课程的设置(省教科规划课题,云连英主持,2005~2006)对省内高职院校的要紧专业群的数学需求进行大量的调查,咨询了专业任课教师,通过研究,形成了高职院校各要紧专业群的高等数学模块知识结构,本结果极具推广价值,为编写教材和学院制定教学打算提供了依据;编制各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体系纲要,编写了“银领工程”系列教材。3.高职院校数学实验课的探究和研究(台州市教育规划课题,汪亚东主持,2005~2007)结合学院“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体现数学教学的“教、学、做”一体的思想,设计适合专业需要的数学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了数学实践教学的体系,为专业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教学奠定了基础;自编了校内使用的《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讲义》,2004—2006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4.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台职院招标课题,云连英主持,2006~2007)要紧针对各要紧专业群的数学需要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数学课程体系,以案例驱动的教学内容体系,配合数学软件的应用,体现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思想。以该研究结果,编写了高教出版社“银领工程”系列教材,其中两本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并形成了网络课程体系和配套辅导教材。5.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台职院级课题,汪荣伟主持,2006—2007)依据我院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并提出在部分专业进行试点,以便积存经验全面推广,该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形成了以《微积分基础知识》为基础,以《工程应用数学》、《经济应用数学》为专业基础,结合专业应用和学生可持续进展的需要,开设《数学实验》、《专升本数学》与《竞赛数学》等教学内容,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实施,使我院高等数学教学水平有新的提高,学生受益.近几年“专升本”和全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都取得好的成绩。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治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1)台职院“三性”定位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二次创业”已取得显著成效,06年6月份顺利通过国家优秀评估;宁职院为国家示范性学院;(2)项目组成员各院校重视基础课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教学作为各学院的中心工作;(3)各学院的硬件条件近几年得到明显改善,能满足本项目的顺利实施;(4)各学院文件规定对本级项目有配套资金扶持;(5)各学院通过科研治理部门对本级项目实施有效治理。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课题:[1]云连英,高职院校要紧专业高等数学内容设置(省级规划课题优秀结题2005—06年)[2]云连英,高等数学课程建设(2005年浙江省精品课程)[3]云连英,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台职院招标课题,2006—2007年[4]汪荣伟,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台职院级课题,2006—2007年[5]张国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6[6]张国庆,机电专业与台州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台州市教育局重点项目,2006[7]曹勃,数学网上考评优化系统,省高职教学分会,2003年[8]曹勃,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9]曹勃,数学建模精品课程建设,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0]乔树文,用Mathematic演绎高等数学概念,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论文:[1]云连英等,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2]云连英等,高职院校数学教改的刍议,教育探究,2007.3[3]云连英等,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刍议,河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4]云连英,从高职经管类数学课程的调查看高职数学课程的建构,河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5]云连英,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6]云连英,高职院校要紧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与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7.12[7]云连英,高职院校电气系各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的探讨,河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3[8]云连英,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职业技术教育,2007.8[9]汪荣伟等,土木工程系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设置研究,河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4[10]汪荣伟等,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教学的考虑与实践,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产业产权转让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5年度委托收款与新能源项目合作合同
- 2025年度乙方转丙方特许经营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家居装修工人安全责任免除协议书
- 2025年度电影演员档期聘用合同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电商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危重病人治疗免责协议书(特定医疗机构版)
- 202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自愿退股及项目运营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养老机构委托管理及运营合作协议范本
- 信访接待室改造工程合同
- 202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第六单元 数量间的加减关系 第2课时 求比1个数多(少)几的数
- 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研究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三节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
- 北京市朝阳区2025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149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肩袖损伤课件
- DB3207-T 1047-2023 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 钢筋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 2025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