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 开题报告_第1页
产业结构 开题报告_第2页
产业结构 开题报告_第3页
产业结构 开题报告_第4页
产业结构 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学科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时间: 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o"CurrentDocument"二、 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5\o"CurrentDocument"(一) 选题依据 5(二) 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7(三) 课题的研究内容 7\o"CurrentDocument"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8\o"CurrentDocument"四、 预期结果 8\o"CurrentDocument"五、 课题的计划进度 8、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我国一直对产业结构问题认识不够,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理论界才把产业结构问题列为研究课题。至于实际应用则更晚。随着认识的提高,1985年,国务院确定在国民经济统计中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的统计,为开展产业结构问题研究创造了基础条件。1992年又决定分布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开展产业结构问题研究进一步创造了条件。我国最早介绍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是易梦虹教授翻译的美国著名产业经济学家谢佩德的《市场势力及福利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0版)。专门介绍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是杨治教授编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陈小洪是我国较早和较系统的研究产业组织的学者,他的主要著作(合著)是《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应其用》(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进入90年代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与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业界人士和一些政府机构的关注,他们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及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成果如下:1、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1) 三次产业比重不合理。产业结构演进缓慢且产业结构现状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不相一致,产业结构低度化。(2) 三次产业内部存在问题。第一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有: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不明显,再生产后劲不足等。第二产业中的问题主要有:工业运行效率低,效益差;基础工业总体上滞后于一般加工工业;工业结构同构化程度较高,重点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企业分散规模偏小;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分离,技术扩散渠道不畅等。第三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大型、现代型第三产业项目少;房地产业发展缓慢;金融保险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制约着一、二产业的发展升级等。(3) 发展经济的自然基础不足,遏制基础产业和已有主要产业的发展。而且某些矿藏资源不具备开发意义和市场优势。(4) 城市功能同化。区域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区域城市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专业化协作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城市正是这种专业化职能的承担者。城市是区域的城市,城市依托于区域,服务于区域,城市与区域的血脉联系正是通过产业活动链条维系、以功能互补为特征的。区域内不同“能性”、不同“能级”以及不同“能位”的城市应该依照自身禀赋、发展水平、发展潜力等条件,在区域经济系统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悉心培育、有效发挥自己的区域分工职能,并在内部专业化、系统综合化的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格局中不断强化、提升自身的城市功能。然而,我国大多数城市还没有正确认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缺乏对自身发展的科学定位,地方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往往各自为政,盲目追求高附加值产业而忽视了自身优势与基础条件,由此导致的区域城市产业结构严重趋同,造成了重复建设、产业规模不经济、内耗性竞争等不经济恶果,使区域经济增长呈现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特征。(5)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识不够,污染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一些环境制约因素和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有地表水水质现状与水环境功能区划还存在差距,工业排污与水源地保护存在一定矛盾,产业和机动车发展对环境质量改善还存在影响,土壤安全等长期性的生态问题还没得到有效控制(6) 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如何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可能多的、合理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今后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7) 产业集中度过低。主要原因有进入壁垒过低和退出壁垒过高两个方面。在我国,形成进出壁垒的因素除包括一般的技术因素外,还包括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性因素,构成进入壁垒的一般因素包括:绝对成本壁垒、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化壁垒、政策法律制度壁垒和原有企业阻止进入壁垒等。2、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实质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使产业结构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出最大限度的有效供给,实现产业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和产业收益的最大化,实现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高。(1)对于第一产业,具体措施主要有: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县乡财政收入为目标和以增加县乡财政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合理调整种养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链条;重点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产业化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以开发绿色食品为主线,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势产业规模;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达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等。(2) 对于第二产业,具体措施主要有: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主线程,实现工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培植三大新兴产业;提高轻工业在工业内部所占比重,改变现在工业过“重”的状况;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和壮大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推动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进行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调整,促使原有的主导重型工业向能耗低、污染少、技术高的方向转化,重点对冶金、纺织、建材、食品等传统加工业改造;发展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生物工程、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等。(3) 对于第三产业,具体措施主要有:以发展第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加快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发展特色旅游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强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步伐;大力发展具有经济新增长潜力的旅游、新型流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生产服务行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和各类技术服务行业等。(4) 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社会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以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5) 改革户籍制度。要进一步改革城镇人口户籍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户籍制度。分阶段逐步放开城镇的户籍控制,允许农村人口在一定条件下(如购建住房,有稳定的工作或生活来源等)取得合法的城市户口,建立以居住地为划分标准的城乡户籍登记与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入学、就业、参学、社会保障等机制。适当放松人才流动的控制,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其才能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住宅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刺激城市第三产业的扩展,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实现人口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农业城市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城市现代化。二、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一)选题依据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产业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尤其是特殊分工,它是产业形成的主要形式。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产业和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联系,一个产业的存在,会成为其他产业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其他产业的变化。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进程是从低级向高级,主要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和主导产业不断的更替。其基本形态有产业间的投资结构、产出结构、需求结构、技术结构、区域配置结构等等。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又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高效快速的发展,反之,则会严重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能迅速吸收新技术时,就意味着产业间和产业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优化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产业经济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产业间再生产结构(比例)趋向优化的过程。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可称为产业结构高效化,产业技术结构优化可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而产业间再生产结构优化可称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所以产业结构优化的完整内容应包括这三个方面。其中产业经济结构高效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首要和本质内容。产业结构优化是我国“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性举措,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在1998年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就提出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调整好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能够优化和升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才能更好地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还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现状都表明经济的迅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反之,产业结构调整后新的优势产业、先进技术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490.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8.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24.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87.9亿元。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6925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53.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千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2292.11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进出口总额突破600亿美元。但是,在山东省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产业结构的不完善对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的制约则显得尤为突出。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将愈加明显,山东省更加直接地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对某些行业和领域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棉花、玉米、大豆等大宗农副产品,将受到国际同类产品品质、价格的竞争,种植业受益有可能下降,农民收入受到影响;部分高耗低效的工业企业将陷入被动艰难的困境;服务领域,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将会造成金融、保险、通讯等国有垄断性行业市场份额减少和竞争压力加大。同时,现行经济运行的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与国际惯例的对接将需要较长时期的磨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因此,应从推动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转换中求速度、要效益。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将来制约山东省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产业结构成了山东省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完成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使山东省走上合理、快速、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二) 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本文将把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结合起来,采用系统分析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合理借鉴等方法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及提出相应措施。(三) 课题的研究内容初步打算本课题按照以下四个部分内容进行写作:第一部分: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第三部分:山东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与措施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 学者对产业结构方面研究较多,但具体到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研究较少。山东省有其自身特点,其他研究结果不能照抄照搬。(2) 具体到山东省产业的研究也只是研究了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如山东省经济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所以研究农业问题的相对较多,而对第二、三产业研究不够,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