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白山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检测题_第1页
10月份白山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检测题_第2页
10月份白山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检测题_第3页
10月份白山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检测题_第4页
10月份白山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月份白山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检测题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职业是人的谋生方式,但它并非只有工具意义,它还具有目的性。这表现在它是个体()A、奉献社会、完善自我的必要的方式B、满足物质需要的方式C、生活的来源D、生存手段【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2、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D、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参考答案】:D——出自第04章3、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所以,作为人民的公仆,执法人员必须做到()。A、勤奋敬业B、勤政为民C、文明执法D、清正廉洁【参考答案】:D——出自第06章4、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A、立法和守法上的平等B、立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C、立法和司法上的平等D、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参考答案】:D——出自第06章5、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为()A、道德品质B、道德思想C、道德情感D、道德意识【参考答案】:A——出自序章6、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决的是旗帜问题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的是道路和目标问题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的是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问题D、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的是思想基础问题【参考答案】:D——出自序章7、“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的重要价值所在。A、实体公正B、司法公正C、时间效率D、程序公正【参考答案】:D——出自第06章8、公共生活从()就开始了。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9、现阶段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著名爱国人士()的诗句。A、陆游B、林则徐C、范仲淹D、戚继光【参考答案】:B——出自第02章11、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激励功能D、评价功能【参考答案】:B——出自第04章12、理想是()A、为社会的少数人谋利益B、不可能实现的向往C、纯粹主观的D、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和目标【参考答案】:D——出自第01章13、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A、理想?B、信念C、人生观D、价值观【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14、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A、道德品质B、道德理想C、道德原则D、道德规范【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参考答案】:B——出自第07章16、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是职业道德中()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C——出自第07章17、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A、宪法和法律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风俗和礼仪【参考答案】:A——出自第05章18、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以协议离婚()。A、双方自愿离婚的。B、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C、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孩子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的。D、双方自愿离婚,但未对孩子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的。【参考答案】:C——出自第07章19、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参考答案】:D——出自第04章20、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这是指()A、法治概念B、法律思维C、法制观念D、法治理念【参考答案】:B——出自第05章2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爱岗敬业D、奉献社会【参考答案】:C——出自第07章22、公民要举行游行示威的活动时必须要向()申请,获得许可方能进行。A、党委部门B、公安局C、交通局D、政府部门【参考答案】:B——出自第07章23、法律编纂,是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属于某一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法律编纂属于国家的()A、立法活动B、执法活动C、司法活动D、法的宣传【参考答案】:A——出自第05章24、人才素质的灵魂是()A、德B、智C、体D、美【参考答案】:A——出自序章25、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的关系。A、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B、个人与民族之间的关系C、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C——出自第02章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个人主义B、民族主义C、集体主义D、小团体主义【参考答案】:C——出自第03章27、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参考答案】:C——出自第05章2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参考答案】:C——出自第03章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B、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参考答案】:C——出自第01章30、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的这句话意思是说()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明灯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D、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31、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道德风尚C、对外开放程度D、传统文化积淀【参考答案】:B——出自序章32、理想区别于幻想、空想的特点是()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则源于无知【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3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B、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C、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参考答案】:B——出自第05章34、精心地护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A、陶冶情操B、省察克治C、积善成德D、择善而从【参考答案】:C——出自第04章35、集会、游行、示威时,由()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A、人民警察B、治安联防员C、集会、游行、示威者D、经过的单位【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36、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参考答案】:D——出自第04章37、公共生活的一个主要特点是()。A、封闭性B、隐秘性C、间接性D、开放性【参考答案】:D——出自第07章38、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主要体现的是法律的()。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强制作用D、预测作用【参考答案】:C——出自第07章39、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选项中,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是()A、身体发育匀称B、生理功能状态良好C、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D、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参考答案】:D——出自第03章40、()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A、一切为了人民B、走群众路线C、甘当公仆D、尊重和保障人权。【参考答案】:B——出自第06章4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的是()A、热爱祖国B、遵纪守法C、艰苦奋斗D、知行统一【参考答案】:D——出自序章42、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A、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B、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D、全面发展的人才【参考答案】:C——出自序章43、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A、自豪感B、认同感C、自信心D、自尊心【参考答案】:B——出自第02章44、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中主要是()的民族精神。A、团结统一精神B、爱好和平精神C、勤劳勇敢精神D、自强不息精神【参考答案】:D——出自第02章4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A、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B、发展智力和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C、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D、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要求的认识【参考答案】:C——出自序章46、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党中央B、广大人民群众C、国务院D、全国人大【参考答案】:B——出自第05章47、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询问查证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A、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24小时【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48、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B、促进祖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参考答案】:A——出自第02章49、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A、人的自然本性B、个体的社会实践C、个人的内心体验D、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参考答案】:B——出自第04章50、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理想远大B、勇于创新C、德才兼备D、视野开阔【参考答案】:C——出自序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至少两个正确选项,多项、少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道德主要功能有()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认识功能D、调节功能【参考答案】:CD——出自第04章2、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容易陷入的误区是()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B、把现实等同于理想C、以现实来否定理想D、以理想来否定现实【参考答案】:CD——出自第01章3、在择业者创业问题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是()。A、自由择业B、主动创业C、安排就业D、推荐就业【参考答案】:AB——出自第07章4、改革创新包括()。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参考答案】:ABCD——出自第02章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有()A、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B、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C、告诉大学生吃什么饭D、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参考答案】:ABD——出自第01章6、下列词句中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有()A、“精卫填海”B、“夸父追日”C、“天下为公”D、“愚公移山”【参考答案】:ABD——出自第02章7、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参考答案】:ABCD——出自第07章8、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有合作。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B、竞争是击败对手,无须也无法合作C、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D、有竞争就无法合作,合作就不存在竞争【参考答案】:ACE——出自第03章9、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B、某儿媳每逢周未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待候卧病在床的妻子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参考答案】:BCD——出自第07章10、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A、制定B、补充C、废止D、认可【参考答案】:ABCD——出自第05章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参考答案】:√——出自第01章2、在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素养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参考答案】:√——出自第04章3、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参考答案】:×——出自第07章4、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参考答案】:√——出自第07章5、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参考答案】:√——出自第01章6、凡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律()【参考答案】:×——出自第05章7、市场经济只需要法律不需要道德,经济与道德是对立的。()【参考答案】:×——出自第04章8、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各种能力。()【参考答案】:×——出自序章9、举行游行集合示威必须有负责人。()【参考答案】:√——出自第07章10、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参考答案】:√——出自第01章1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参考答案】:√——出自第02章12、市场经济时代,提“为人民服务”过时了。()【参考答案】:×——出自第04章13、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参考答案】:√——出自第07章14、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参考答案】:×——出自第03章15、道德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统治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