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课名师教学实录_第1页
《曹冲称象》课名师教学实录_第2页
《曹冲称象》课名师教学实录_第3页
《曹冲称象》课名师教学实录_第4页
《曹冲称象》课名师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冲称象》优质课名师教学实录一、游戏导入,引出“称”字师:同学们喜欢玩比一比的游戏吗?生:喜欢。(出示两条鱼,一条长,一条胖。)师:今天课前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瞧,老师这里有两条鱼,第一个问题:哪条鱼长?请你说。生:第一条鱼长。师:第一条鱼长得长。第二个问题:哪条鱼胖?请你说。生:第二条鱼胖。师:第二条鱼长得更胖一些。第三个问题:哪条鱼重?请你说。生:第二条鱼重。师追问:为什么呀?生:因为第二条鱼胖,所以第二条鱼重。师:长得胖,所以它的分量不轻。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小朋友?我和他想得不一样,请你说。生:我觉得第一条鱼重,因为它是长的。大象的(鼻子)一一(又长又粗),真像(滑滑梯)。师:真想在上面滑一滑,玩一玩呀。大象的(耳朵)——(又扁又大),真像(一把大扇子)。师:观察得太棒了,我们一起来把大象的大读出来。(齐读课文中描写大象的语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师:我都仿佛看到了一头这么大的象。(出示词卡:这么大的象)谁来读。生:这么大的象。师点评:看大象都跑到我眼前了。请你读。生:这么大的象。师点评:真大呀,谁再来?请你读。生:这么大的象。师点评:真大,我都听到它咚咚的脚步声了。师:我们一起读一一这么大的象(齐读)师:如果你就是在场的官员,当你看的一头这么大的象,你的心里会想写什么,会说些什么呀?请你说。生: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点评:你在思考它的重量了。生:大象到底会不会打我呢?点评:太大了,太吓人了。生:大象到底能不能骑呢?点评:你都想骑到它的背上去了。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同一个问题都在发表着自己的意见,这就叫一一议论。(出示词卡:议论)议论要说话,所以这两个字都是一一言字旁。师:可是不管他们怎么议论,在场的官员们都有同样一个问题——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齐读)谁想来问一问?生: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点评:真想知道答案,谁比他还想知道答案?生: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点评:读得好。师:一起读一一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齐读)师:看来大家都挺想知道答案的。这个问题啊不仅在官员的心里,也在曹操的心里,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是曹操,谁是我最信任的官员?(指名:官员1、得员2)其他小朋友帮助我们一起读旁白好吗?(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师:我们的配合可真不错,谁再来当官员1?(指名,勇敢的你。)官员2?(指名,z濠你)其他小朋友,我们继续读旁白。(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师:读得真棒,下面女生当官员1,男生当官员2,准备好了吗?(师、男生、女生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师:想要造这杆大秤,就得一一砍一棵大树,可是看了树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哎,这个办法可行不通啊,难怪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一头摇头,一边想:哎,这个办法肯定行不通啊,到底一一生:到底有什么办法才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点评:说得真棒,还有谁想做做曹操?到底一一生: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点评:这个问题还是在困扰着你。还有谁想说?请你说。生:到底最后能不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师:这个聪明人到底是谁呢?五、借助插图,了解曹冲称象之法师:最后是谁想出了办法?生:曹冲。师:曹冲想出的这个办法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生:第四自然段。师:第四自然段,也是整篇课文最长的一个自然段。老师教大家一个读书的好办法,我们先去数一数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然后一句一句地把它读通顺,读流利,听清楚了吗?好,开始,自己读。(学生自由朗读,数句子,读通顺流利)师:很多小朋友都在标点符号处做上了标记,非常棒。瞧,老师也给每个标点符号做上了标记,和我一样找到五句话的小朋友,坐正。我请一列小火车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一人读一句。火车谁来开。(生开火车读)点评:读得好。/读得真响亮。/真厉害。/越读越棒了。师:这列小火车我还挺满意的。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请你告诉我课文的插图说的是第几句话呀?生:我觉得是说的第二句。师追问:为什么你觉得是说的第二句?生:因为他在船舷上画了一条线。师:对了,自信一点孩子,你找的信息非常的关键。因为这个官员他在哪里画线?一起说一一生:船舷上。师:所以,插图对应的是第二句话。(也示比历图片)谁来给我找一找船舷在哪里?请你来找一找。生:上前指出。指了一边。点评:只有一边的船可是会漏水的。生更正。师:非常准确,大家看,船身的两边都叫船舷。把这个难度的词语送进句子里,你能借助魔术棒的停顿把它读好吗?(齐读)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师:利用这样的办法,最后大象的重量称出来了吗?生:称出来了。师: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曹操微笑着点了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师:你怎么知道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了?哪个词告诉你的?请你说。生:果然。师:“果然”就是事情的确发生了。这次称象,不仅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也称出曹冲的智慧,下面啊老师要来称一称你们识字的本领了。六、教学生字,强调穿插避让师:(出示生字:称)看,这个字,它是什么结构?生:左右结构师:我想把这个字写得紧凑一些,你发现它笔画上要注意什么?生:右边“尔”的点要穿插到“禾”的点下面。师:观察得真仔细,除了点穿插了,还有哪里要注意?生:还有点要穿插到横下面。师:太棒了,左边的笔画让着右边的笔画,右边的部分穿插到左边的里面,这个在书法上叫做“穿插避让”,注意了穿插避让,我们写字就会更加得紧凑。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也能做到相互避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小口诀:左边窄,右边宽,一撇穿插禾字间,相互避让人称赞。我们一起伸出右手来写这个重要性的字。(师范写,生书空)(学生练习书写)师:小朋友不仅会写字,还会向同伴学习。我们来看看你们同伴的字写得怎么样。评价、反馈:做到左窄右宽得一颗星,做到撇穿插到禾字间得一颗星,做到干净整洁得一颗星。那么曹冲他称象的办法究竟好在哪里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下课。师:哦,因为它长得长,所以分量也不轻。同学们,这两条鱼用眼睛看,谁长谁胖,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可是当大家讨论到谁更重的时候,就各有各的想法了,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办法可以知道它们俩谁更重呢?看老师做一个动作一一(图片出示人手拎鱼的图片)埃,我做了个什么动作呀?请你说。生:你拎着鱼。师:我把鱼给拿起来了,我就能感受到这条鱼的重量,这个字呀慢慢地演变,就变成了一个汉字,一起读——称。后鼻韵母读得真好,再读一次。所以成最早的时候就是一个会意字,表示用手去拎一拎这个物体,感受一下它的重量,所以称最早的意思就是一一称重(出示词语:称重)小朋友们听课可太认真了,身板做得笔直,眼睛在发光,老师忍不住要称赞你们(出示词语:称赞)这里的“称”就是说赞美的话。可是啊,我用手去拎一拎,只能大致地感受到这条鱼有多重,我想要准确地知道它的重量,你能给我介绍一个工具吗?你给我介绍一个什么工具?生:我给你介绍秤杆这个工具,它可以帮你帮你称一称。师:太厉害了,你给我送了一条秤杆,我把它做成了一杆秤。(出示一杆各部分都配备齐全的秤)古时候,在技术不是很发达的时候称东西,人们最常用的是——秤,这种秤叫一一杆秤。你看一看它的组成部分,告诉我它为什么叫“杆秤”呢?听你说。生:因为它是杆状的。师:它有一条很长很长的一一秤杆(一起读),所以我们把这样的秤,成为“杆秤”。(出示:一杆秤)齐读放东西的地方,我们称为一一秤盘(图上标注,出示词语:秤盘)计算重量的东西,我们称为一一秤碇(图上标注,出示词语:秤碇)睁大眼睛,看老师开始称重啦。我把鱼放进秤盘,挪动秤碇,当秤杆平衡的时候,我就能称出这条鱼有多重。所以“秤”里面有一个什么字?一一“平”表示平衡的意思。今天,我们一上课就学了这两个字(PPT出示:秤称)左边的读秤,表示一个工具。右边的读称,表示一个动作。哎呀,粗心的老师,把课题里的一个字给丢了,(出示板贴:曹冲象)。你看看我应该把哪个字填进去,为什么呢?请你说。生:你应该把“称”给放进去,因为课文说的是曹冲称象。师:这里的“称”就表示称重量。一起伸出右手,把这个重要的字,送进田字格。指导书写“称”:左边的禾字窄窄的,右边的尔字宽,尤其是这笔撇要穿插到禾字边上。一起读课题——4.曹冲称象师点评:读得真响亮。在这篇课文里,曹冲要称谁的重量?生:大象的重量。二、初读课文,了解人物师:曹冲要称大象的重量了。请同学们自由地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之后想一想:这篇课文里都出现了哪些人物呢?开始吧。(学生自由朗读)师:小朋友读书可太认真了,眼睛看着书本,声音非常响亮,读完以后也能坐端正,等待其他小朋友读完,真是耐心的孩子。在这篇课文里,主人公不用说就是——曹冲课文里还有一个和他同姓的人,他是曹操听过曹操的名字吗?生:听过。师: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曹操就是当时魏国的一个领袖人物,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文章。曹操和曹冲是什么关系呀?请你说。生:父子关系。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我读课文的时候读到了这一句师追问:在哪个小节?生:在第一小节“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师:真会把握关键信息。这个自然段就告诉我们,他们俩是父子关系。一起读。

(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师:除了曹冲和曹操,课文里还有谁?请你说。生:还有官员。师:真棒,还有官员。(出示曹操带领曹冲和官员们看大象的图片)运吹出冬,曹操不仅带了官员,还带了一些其他的人,我们把他们统称为一一随行人员。(出示词语:随行人员)有负责牵出大象的,饲养大象的,我们称之为一一饲养员1历示词语:饲养员)课文里有还有一艘大船呢,在船上工作的人,我们称之为一一船员(出示词语:船员)“员”就表示有特殊身份的一类人。这些人,他们都藏在句子里呢!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学生齐读第一小节)围绕“称”字,围绕“称”字,围绕“称”字,理清文脉师:越读越流利。这些人物围绕一个“称”字,展开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下面啊,请同学们在课文里去找一找带有“称”字的句子,用直尺画出来,然后请你想一想,在这篇课文里都先后称了什么?开始。围绕“称”字,理清文脉(学生自由寻找、圈画)师:带有“称”字的句子可不止一处呢,你都找全了吗?师:很多的小手举起来了。小朋友们刚才都选择了不出音、不出声的读书方法这样安静的课堂更容易帮助我们去深入地思考。你找到的第一处在第几自然段?生:第三自然段。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师:读得真好,请你告诉我,在这句话里曹操要称什么呀?生:大象。师:曹操要称大象(板贴:游X蒙)你找的第二处在哪里?请你说。生:我找到的第二处在第四自然段。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师:你的声音可真响亮,请你告诉我他们要称什么?生:要称石头的重量。师:他们要去称石头了。(板贴:游石头)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请你说。生:我找到的在第五自然段。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师:读得准确。在这句话里,他们称出了什么?生:他们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师:真棒!他们称出了重量。(板贴:称出重量)(出示词语:(出示词语:(出示词语:量)(出示词语:量)师:读好这个词语,我们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一起读。师:这两个字重有一个部分长得特别像,你找到了吗?生:“重”和“量”下面都有一个“里”。师:你的眼睛可真亮,这两个字都藏着一个“里”字,可是这两个“里”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你说。生:第一个“里”中的竖是要出头,第二个“里”竖不用出头。(标红和“量"中的竖)师:你的观察真仔细,一个竖是从上贯穿到下的,一个里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语——重量。(标红和“量"中的竖)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曹冲明明是要去称象,他为什么不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而要去称石头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读一读课文的二到三自然段,然后讨论讨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桌合作读并进行讨论)师:大家头挨着头,在热烈地讨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直接称大象呢?请你说。生:因为造了很大的秤,没人提得起,所以得把大象赶上船。U!、聚焦大象,感受称象之难U!、聚焦大象,感受称象之难师:真棒!因为没有这么大的秤,可以称那么大的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头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