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中2023学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中2023学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中2023学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超市、商场等场所限制使用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2、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A. B. C. D.3、下图是制取、洗涤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利用上述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物质实验a(液体)b(固体)c(液体)A稀盐酸锌粒浓H2SO4B浓盐酸MnO2浓H2SO4C稀硫酸CaCO3浓H2SO4D浓氨水生石灰浓H2SO4A.A B.B C.C D.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的能量一定比激发态原子的能量低B.1s22s12p1表示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C.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节日焰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5、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上,可用Na2S处理废水中Cu2+、Pb2+、Hg2+等重金属离子B.豆浆属于胶体,煮沸后豆浆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C.棉、麻、丝均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D.胆矾和消石灰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6、用铁片与稀硫酸在试管内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氢气生成速率的是()A.对试管加热B.加入CH3COONa固体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7、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AB.BC.CD.D8、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常温下,用pH计测得0.1mo/LNaA溶液的pH小于0.1mol/LNa2CO3溶液的pH酸性:HA>H2CO3B往黄色固体难溶物PbI2中加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然后加入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向盛某盐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该盐中不含D将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H2O2>Fe3+(酸性条件)A.A B.B C.C D.D9、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和N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aNO2既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可以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B.食用“醋熘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C.NaNO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NO2↑+H2OD.1mol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0、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A.CO2、Cl2、N2、酸雨 B.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C.NH3、CO2、NO2、雾 D.HCl、SO2、N2、可吸入颗粒物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氢溶于水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导电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C.熔融金属钠能导电,所以金属钠是电解质D.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12、以下物质:(1)甲烷(2)苯(3)聚乙烯(4)聚乙炔(5)2-丁炔(6)环己烷(7)邻二甲苯(8)苯乙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A.(3)(4)(5)(8)B.(4)(5)(7)(8)C.(4)(5)(8)D.(3)(4)(5)(7)(8)13、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离子晶体的是()A.NaOH B.Na2O2 C.CH3COOH D.MgCl214、是最早发现的Ne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汤姆逊(J.J.Thomson)和阿斯通(F.W.Aston)在1913年发现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和是同分异构体B.和属于不同的核素C.和的性质完全相同D.转变为为化学变化15、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硅元素在自然界里均以化合态存在B.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不是酸性氧化物C.除去二氧化硅中少量的碳酸钙杂质应选用水D.粗硅制备时,发生的反应为C+SiO2=Si+CO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X、Y、Z、W、R、Q为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Y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Z原子单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W与Z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的低,R与Y同一主族,Q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电子层电子均处于饱和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R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X、Y、Z、W形成的有机物YW(ZX2)2中Y、Z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ZW3-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3)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将Q单质的粉末加入到ZX3的浓溶液中,并通入W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W和Na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该离子化合物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Na+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两个最近的W离子间距离为____________n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18、已知A、B、C、D、E、F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晶体可做半导体材料;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的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电子。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F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3)A的简单氢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______杂化,E的低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4)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显-3价),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19、马尾藻和海带中都含丰富的碘,可从中提取碘单质,实验室选取常见的海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1)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A.萃取B.分液C.蒸发结晶D.过滤(2)步骤③中所用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须进行检漏,试简述其操作______。(3)步骤②加入H2O2和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0、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1)①左图中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②需要加热的装置是_______,当实验结束时应该先熄灭____处的酒精灯。③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2)①右图中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②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1、硫和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2)已知基态锌、铜的电离能如表所示:由表格数据知,I2(Cu)>I2(Zn)的原因是__________。(3)H2O分子中的键长比H2S中的键长______(填“长”或“短”)。H2O分子的键角比H2S的键角大,其原因是_______。(4)S8与热的浓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为Na2S3,S3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5)噻吩()广泛应用于合成医药、农药、染料工业。①噻吩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则噻吩分子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②噻吩的沸点为84℃,吡咯()的沸点在129~131℃之间,后者沸点较高,其原因是___。1mol吡咯含____molσ键。(6)硫化锌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硫化锌晶体密度为d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Zn2和S2之间的最短核间距(x)为_________nm(用代数式表示)。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答案解析】

A.“白色污染”是使用塑料制品造成的,故A正确;B.Si3N4、Al2O3熔点沸点高,可以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故B正确;C.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构成原电池,铁做负极,会加速铁的腐蚀,故C错误;D.四乙基铅含有铅元素,会造成环境污染,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D正确;答案选C。2、A【答案解析】A、因为分液漏斗液面上的气体与烧瓶内气体相通,故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压强相等,所以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液体都会顺利滴下,所以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若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C、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若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D、向外拉活塞,若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会有气泡产生,若气密性不好则不会有气泡产生,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故选A。点睛: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解题关键: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易错选项A,分液漏斗液面上的气体与烧瓶内气体相通,故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压强相等,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液体都会顺利滴下,这个叙述正确,但不是题目的要求。3、A【答案解析】分析:由装置图可以看出,反应为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装置,生成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并能用排水法收集,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氢气可用浓硫酸干燥,并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且氯气微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不能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否则生成硫酸钙微溶包住碳酸钙,使反应停止发生,且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也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备、收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气体的制备装置图,判断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4、C【答案解析】

:A.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B.基态B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C.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收光子,获得能量,从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放出能量;D.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统称原子光谱。【题目详解】A.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所以激发态原子能量大于基态原子能量,前提是同种原子间的比较,A错误;B.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所以基态B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B错误;C.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收光子,获得能量,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放出能量,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节日焰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C正确;D.电子在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也会产生原子光谱,D错误;答案选C。5、B【答案解析】分析:A.根据多数金属硫化物难溶于水分析判断;B.根据豆浆属于胶体,结合胶体的性质分析判断;C、根据常见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析判断;D.根据波尔多液的成分分析判断。详解:A.CuS、HgS等难溶于水,则Na2S可与Cu2+和Hg2+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处理废水中Cu2+、Pb2+、Hg2+等重金属离子常用沉淀法,故A正确;B.豆浆属于胶体,煮沸后豆浆中蛋白质发生变性,只有少量水解,故B错误;C、棉花、蚕丝、羊毛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D.配制波尔多液农药时,用胆矾制成硫酸铜溶液,然后慢慢倒入石灰乳,故D正确;故选B。6、B【答案解析】分析:加快生成氢气的速率,可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以及形成原电池反应,以此解答。详解:A.加热,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故A不选;

B.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加入CH3COONa固体,CH3COO-+H+=CH3COOH,氢离子浓度减小,故氢气的生成速率减小,故B选;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锌置换出铜,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故C不选;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不选。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7、B【答案解析】分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详解: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8、B【答案解析】

A.测定盐溶液的pH,可比较对应酸的酸性,Na2CO3溶液的pH大,对应酸的酸性更弱,则酸性:HA>HCO3-,故A错误;B.往黄色固体难溶物PbI2加水中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说明实现了沉淀的生成,证明上层清液中存在铅离子,说明PbI2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故B正确;C.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需要加热才生成氨气,故C错误;D.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该实验不能排除硝酸根离子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本题的易错点为A,碳酸钠水解主要生成碳酸氢钠,实验只能证明酸性:HA>HCO3-,不能证明酸性:HA>H2CO3。9、D【答案解析】

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会产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所以亚硝酸钠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NO2↑+H2O,N元素的化合价一半由+3价降低为+2价,另一半由+3价升高为+4价。【题目详解】A、亚硝酸钠中,N显+3价,N元素的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则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既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可以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故A正确;B、食用"醋熘豆芽"中含有很多还原性较强的有机物,可以将亚硝酸盐还原,因此其能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故B正确;C、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会产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所以亚硝酸钠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NO2↑+H2O,故C正确;D、1mol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2×(4-3)=0.5mol,D错误。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0、B【答案解析】

A、C项中的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D项中的氮气不属于大气污染物,B项中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均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B。11、A【答案解析】

A.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在水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水溶液可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A正确;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酸式盐硫酸氢钠可电离出氢离子,但硫酸氢钠属于盐,故B错误;C.金属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氯化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电离,无需通电,在电流下,NaCl溶液发生电解,故D错误;答案选A。12、C【答案解析】发生加成反应,故有不饱和键。聚乙炔、2-丁炔,苯乙烯有双键。故答案C正确13、A【答案解析】

A.NaOH是离子晶体,其中H和O原子间为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B.Na2O2是离子晶体,但其中含有的是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无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CH3COOH是分子晶体,不是离子晶体,故C错误;D.MgCl2为离子晶体,结构中无共价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点睛】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14、B【答案解析】A.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错误;B.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核素,B正确;C.和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C错误;D.转变为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B。点睛:掌握同位素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也可以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2)同种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所有核素的总称,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3)元素周期表中给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该元素的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5、B【答案解析】

A.因为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都是大概相同的,分子很小,此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分子数,A错误;B.因为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都是大概相同的,分子很小,此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分子数,B正确;C.根据分子数N=n·NA=NA,若体积不同,不同状态下气体的Vm也不同,所以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可能相同,C错误;D.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条件不同时,气体摩尔体积也可能不同,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6、A【答案解析】

A、Si是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正确;B、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所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C、二氧化硅和碳酸钙都不溶于水,可以用盐酸除二氧化硅中少量的碳酸钙杂质,C错误;D、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而不是二氧化碳,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1s22s22p63s23p2sp2sp3平面三角形SiO2SiO2为原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2Cu+8NH3+O2+2H2O=2[Cu(NH3)4]2++4OH-Na2O4立方体【答案解析】

X为所有元素中半径最小的,所以为氢元素;Y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所以为1s22s22p2,为碳元素,R与Y同主族,所以R为硅;Q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且其他电子层都处于饱和状态,说明为铜;Z的单电子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所以为氮元素;W与Z在同周期,且W的原子序数比Z的大,所以为氧。据此判断。【题目详解】(1)硅是14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2)有机物为尿素,碳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采用sp2杂化,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还有一个孤对电子,所以采用sp3杂化,硝酸根离子的价层电子对数=(5+1+0×3)/2=3,无孤对电子,所以形成平面三角形。(3)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所以二氧化硅的晶体沸点高。(4)铜和氨气在氧气存在下反应,方程式为:2Cu+8NH3+O2+2H2O=2[Cu(NH3)4]2++4OH-;(5)晶胞中有8个钠离子,有8×1/8+6×1/2=4个氧离子,所以化学式为:Na2O;从晶胞看钠离子周围最近的氧离子有4个。距离氧离子最近的钠离子有8个,构成立方体;假设现在晶胞的边长为a厘米,则a3ρNA=62×4=248,所以边长为厘米,氧离子最近的距离为面上对角线的一半,所以为纳米。18、Na<Al<Si<N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sp3V形1s22s22p63s23p63d104s1Cu3N【答案解析】

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C为Al;D单质的晶体可做半导体材料,则D为Si;E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则E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4,其为S;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A为N;化合物B2E为离子晶体,则B为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的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电子,则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其为Cu。从而得出A、B、C、D、E、F分别为N、Na、Al、Si、S、Cu。【题目详解】(1)A、B、C、D分别为N、Na、Al、Si,由于N的非金属性最强,且原子轨道半充满,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Si次之,Na最小,从而得出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Al<Si<N。答案为:Na<Al<Si<N;(2)B的氯化物为NaCl,离子晶体,D的氯化物为SiCl4,分子晶体,由此可得出熔点NaCl比SiCl4高的理由是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答案为: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3)A的简单氢化物为NH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4,采取sp3杂化,E的低价氧化物为SO2,S原子发生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答案为:sp3;V形;(4)F为Cu,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N、Cu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中,空心小球的数目为8×=1,黑球的数目为12×=3,N显-3价,则Cu显+1价,由此得出其化学式为Cu3N。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Cu3N。【答案点睛】计算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目时,应依据微粒在该晶胞中的位置及所占的份额共同决定。如立方晶胞,微粒位于顶点,则该微粒属于此晶胞的份额仅占八分之一;微粒位于棱上时,由于棱属于四个晶胞,则该微粒属于此晶胞的份额仅占四分之一。19、D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并加入少量水,观察玻璃旋塞处是否漏水,再倒置观察玻璃塞处是否漏水,若均不漏水,则密封良好H2O2+2I-+2H+=I2+2H2O【答案解析】

(1)操作①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据此选择;(2)步骤③中所用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须进行检漏,要检查上口玻璃塞和玻璃旋塞处是否漏液;(3)步骤②是把碘离子转变成碘分子的过程,据此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题目详解】(1)操作①为不溶性固体和溶液的分离,为过滤,据此选择D;答案为:D;(2)步骤③中所用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须进行检漏,要检查上口玻璃塞和玻璃旋塞处是否漏液,故检漏操作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并加入少量水,观察玻璃旋塞处是否漏水,再倒置观察玻璃塞处是否漏水,若均不漏水,则密封良好;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并加入少量水,观察玻璃旋塞处是否漏水,再倒置观察玻璃塞处是否漏水,若均不漏水,则密封良好;(3)步骤②为H2SO4溶液中H2O2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分子的过程,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I-+2H+=I2+2H2O;答案为:H2O2+2I-+2H+=I2+2H2O。20、铁粉ABAH2防倒吸碱石灰Fe3O4+4H23Fe+4H2O【答案解析】

(1)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铁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4H2+Fe3O4,试管A是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故在A中装的应该是铁粉;②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则A装置需要加热。又因为需要提供水蒸气,所以B装置还需要加热,当实验结束时应该先熄灭A处的酒精灯,在水蒸气的氛围中冷却;③在反应过程中要生成氢气,氢气不溶于水,所以D是用来收集氢气的,为了防止向试管中通入水蒸气使试管骤冷,引起水的倒流从而在试管和收集气体的试管中间加上了烧瓶,保证实验安全,即C为安全瓶,起防止倒吸的作用;(2)①装置I是用来制取氢气的装置,由于使用的是稀盐酸来制取氢气,所以在产生氢气的同时可能带出部分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故在U型管中加入固体来干燥气体,吸收氯化氢和水蒸气,所以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碱石灰;②依据装置和实验目的分析,试管E中发生反应是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4H23Fe+4H2O。21、Zn失去第二个电子达到3d10稳定结构,而Cu失去第一个电子即达到稳定结构短氧原子半径小于硫,水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大于H2SV形吡咯分子间存在氢键10【答案解析】

(1)硫为16号元素,据此书写价电子排布图;(2)Zn为30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Cu为29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据此分析I2(Cu)>I2(Zn)的原因;(3)O原子半径比S原子半径小;O的电负性大于S,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