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5医学实验动物学目录第一章总论一、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二、实验动物学的定义和范围三、实验动物的重要性四、实验动物的分类五、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和质量控制一、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二、近交系动物三、近交系的命名问题四、同源突变近交系五、同源导入近交系六、分离近交系七、重组近交系八、杂交F1代动物九、封闭群十、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第三章常用实验动物及其管理一、小鼠二、大鼠三、豚鼠四、家兔五、家犬六、家猫七、非人灵长类动物八、猪及小型猪九、其它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第四章医学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一、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二、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第五章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二、应用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三、动物模型的评估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五、设计动物模型的原则六、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第六章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影响一、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二、影响动物实验的各种因素第七章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及控制一、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二、各等级实验动物设施及饲养管理第八章实验动物饲料与营养一、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二、实验动物饲料与质量控制三、实验动物饲料的检测第九章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和常见疾病一、实验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二、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与隔离措施三、实验动物的常见疾病第十章常用动物实验技术一、动物实验前应注意的问题二、动物的购入三、实验动物的抓拿、保定、编号、分组和除毛四、实验动物的麻醉五、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方法六、实验动物的采血技术方法七、实验动物体液、骨髓的采集八、动物实验后的有关问题第十一章实验动物科技新进展一、实验动物设施和动物实验替代二、免疫缺陷动物的裸鼠三、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动物技术
医学实验动物学.MedicalLaboratoryAnimalSciences实验动物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总论一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一)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s)是指经人工培育或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其一是从遗传学角度要求,必需经人工培育或人工改造,人工饲养繁殖,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实验动物的科学函义应是遗传限定的动物(Geneticallydefinedanimals)。经人工培育的动物,依据其基因纯合的程度,常把实验动物划分为近交系(Inbredstrain)、突变系(Mutantstran),杂交群(Hybridcolony)封闭群(Closedcolony)动物四大类群。其二是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人工控制。根据控制的程度不同,将实验动物分为: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animals,CV)、清洁级动物(Cleananimals,C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eficpathogenfreeanimals,SPF)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s,GF)其中包括悉生动物(Gnotobiotesanimals,GA)。其三是用于科学实验。几乎所有的生命科学实验,如医学,生物学,制药,化工,畜牧,农业,工业,环保,商检,外贸,军工,交通,宇航及实验动物本身的研究都使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身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是最精密的仪器无法替代的。(二)实验用动物(Animalsforresearch;Experimentalanimals)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统称为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二,实验动物学的定义和范围(一)定义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animalscience)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学。(二)范围1.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Laboratoryanimalgeneticbreedingscience)是利用遗传调控的原理,控制动物的遗传特性,培育新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和各种动物模型,达到实验动物化目的科学。.2.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Laboratoryanimalmicrobiologyandparasitology)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分类学、生物学特性以及与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3.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Laboratoryanimalenvironmentalecology)是研究实验动物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理化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气压,氨,有害气体等),营养因素(饲料,水等),栖居环境(房舍、笼架具、垫料、食饮器具等),生物因素(个体间关系、饲养密度,微生物、寄生虫等、其它动物和人类等)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等4.实验动物营养学(Laboratoryanimalnutriology)研究各种实验动物,不同等级,各个发育时期的营养需求,制定营养配方,生产各种饲料,进行营养监测。5.实验动物饲养管理(Laboratoryanimalhusbandry)对各种实验动物进行标准化和法制化饲养管理。6.实验动物医学(Laboratoryanimalmedicine)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7.比较医学(Comparativemedicine)研究实验动物的疾病和人类的基本生命现象,与人类疾病进行类比研究、建立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8.动物实验(Animalexperimentaltechniques)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实验方法、实验技术、技术标准。三、实验动物的重要性现代科学实验动物科学,是本生命科学的重要的支撑条件,也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新兴学科。在国际上它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奠基学科。当前国际上已经把实验动物科学条件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实验动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药学、制药、生物制品、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化妆品、航天、放射、军工、交通、环保等方面;在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中实验动物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撑条件之一。在生命科学领域里,进行实验研究有四个支撑条件,即AEIR要素。A:Animal:实验动物;E:Equipment:仪器设备;I:Information:情报信息;R:Reagent:化学试剂;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来源于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动物实验的课题占60%,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历史上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是通过动物实验获得的。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源是各种微生物,如鼠疫、布氏杆菌病、白喉、破伤风、天花等。这些科研成果,确定了各种致病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使预防疾病、预防免疫和治疗各种传染病成为可能。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抗生素、各种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用于人体预防和治疗,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如果离开动物实验人类至今不可能从地球上消灭天花。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营养素、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食物成分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等方面的作用。脚气病、糙皮病、坏血病、克山病等都是营养缺乏的后果。通过动物实验,解决了临床医学中许多重要技术课题,如低温麻醉、体外循环、脑外科、心外科、器官移植等。通过动物实验,扩大了军工、宇航的研究领域。进入太空的第一个“宇航员”并不是人类,而是实验动物。通过动物实验,使得遗传工程学的研究,从低等无脊椎动物扩展到高等动物。它借助于实验手段将一个生物体遗传物质定向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去,使之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成为“新物种”。这样利用两种基因结合的方法,从根本上打破了两性杂交育种方法。由此可见,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在促进生命科学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身,起着“活的天秤”和“活的化学试剂”的作用。无论是生命科学、制药工业、化学工业,还是畜牧业、农业、轻工业和国防军事科学、交通能源、宇航,公害监测、环境保护,无一能离开动物实验的。在人类的健康和福利研究中,实验动物总是起着人类替身的作用。实验的最终结果要类推到人类;因此实验动物起着“活的天秤”和“活的化学试剂”的作用。试想实验动物不标准,那里还谈什么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工作实行法制化标准化管理国家颁布法规,进行实验动物立法,实验动物工作实行法制化管理。现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新技术革命的非常时期,21世纪人类将步入生命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作为生命科学基础和条件的实验动物科学,已引起各国的普遍注意和重视,现在的实验动物已不是人们以前所认识的几个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等简单概念,而是在严格遗传学,微生物学控制下培育出来的实验动物,诸如:近交系、无菌动物、转基因动物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大大地促进了实验动物的发展,出现了转基因动物、嵌合体动物、单亲双倍体动物等,保证了高度的基因纯合,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高标准的实验动物。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实验动物工作起步较晚,比起有些国家落后了一截,因为实验动物不合格有不少经验教训。1980年某校著名教授在日本做“关于克山病的研究”的报告,日本学者提出了关于实验动物的问题,认为“用来源历史不清的一般动物,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不强”,几十年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承认。有些国家级科研成果因实验动物不合格,被否定;许多药物进入不了国际市场。兽医生物制品制造,曾由于猪瘟疫苗生产和检定上没有适当合格的动物,在内蒙、陕西、四川、河南、河北、湖北、广东等地不断发生因接种疫苗后猪大量死亡及疾病扩散事故,造成很大损失和不良影响。为使我们的生命科学研究立于世界科学之林,国家非常重视抓基础工作,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签发了国家实验动物工作的立法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实验动物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国家科技部和省;各省市、自治区和相关部委也先后颁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成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督机构“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监督文件的执行。重新修订颁布了《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建立了从国家到各省市自治区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了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科研课题的申请和成果的评定,首先审查实验动物是否合格,否则不予受理。各省区和卫生部也都先后依法制定和颁布了有关文件和实施细则。法规文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实行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制度: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等级实验动物设施合格证动物种子、动物来源证明动物饲料来源证明具有动物质量检测能力国家标准:实验动物标准已经有了实验动物设施设计、建设的专业队伍,专业的实验动物设备、用品的生产厂家。我国的实验动物工作正向社会化、商品化迈进。文件扫描 四、实验动物的分类 为识别、研究、应用实验动物,应该对实验动物进行分类,有几种分类方法:(一)传统的动物学分类方法依据自然分类法,把整个生物,通常是用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等划分分类等级。以大家鼠为例,它属于:脊椎动物门(phylumvertebrata)哺乳动物纲(classmammalia)啮齿目(orderrodentea)鼠科(familymurinae)大家鼠属(genusrattus)大家鼠种(speciesrattusnorvegicus)学名:褐家鼠(大家鼠)(Rattusnorvegicus)多数情况下,根据不同目的进行种下分类,把实验动物划分为不同品系。(二)按实际用途分类实验动物经济动物(Economicalanimals),或称家畜、家禽。包括产业家畜(猪、马、牛、羊、鸡、鸭、鸽、兔、鱼等)和社会家畜(犬、猫等)。其中一部分虽已培育成能达到做为实验动物的目标,但同具有高标准水平的鼠类相比,其品质还不能说是很高的。野生动物(Wildanimals)是指为人类需要,从自然界捕获的动物,没有进行人工繁殖、饲养的动物。捕捉的野生动物必须严密隔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用于实验。一般情况下不用。观赏动物(Exihibitinganimals)是指作为人类玩赏和公园里供游人世间观赏而饲养的动物。所以实验用动物应该包括下列几类:实验动物实验用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观赏动物(三)按遗传学控制分类根据基因的纯合程度,把实验动物分成下列四类:1、近交系动物(Inbredstrainanimals)又叫纯系动物。是采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所培育出来的遗传上达到高度一致的动物群。 基因纯合程度可达99.8%。主要指啮齿动物;可出现近亲交配衰退。亲子交配与兄妹交配不能混用。亲子交配时必须采用年轻的双亲同其子女交配。较大动物纯种培育很难获得成功,因为世代间隔较长,费用较大,所以成功率低。禽类和兔的血缘关系达到80%以上(相当于兄妹交配四代)时,即可称为近交系。2、突变系动物(Mutantstrainanimals)具有特殊突变基因的品系动物。正常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并具有各种遗传缺陷的动物。在长期繁殖过程中,动物的子代突然发生变异,变异的基因位点又可遗传下去,或者即使没有明确的基因位点,经淘汰和选育后,仍能维持其稳定的遗传性状。这种变异并能继续保持遗传基因特性的品系动物,称为突变系动物。如无胸腺裸鼠、无K细胞、或无K、无B、无巨噬细胞等裸鼠。用于免疫研究、移植实验等。3、杂交群动物(Hybridcolonyanimals)(杂交一代,F1代动物)两个近交品系动物之间进行有计划交配所获得的第一代动物。例如:C57BL/6J×DBA/2→B6D2F1(B6为C57BL/6J的缩写,D2为DBA/2的缩写。)4、封闭群动物(Closedcolonyanimals)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条件,至少连续繁殖四代以上称封闭群。也就是说,一个动物种群,在5年以上未从外部引进其他任何新血缘品种品系,是由同一血缘品系进行随意交配,并在固定场所保存繁殖的动物群,封闭群又称远交群。对群体大小、封闭时间、繁殖结构有明确规定。来源分为近交系并不进行兄妹交配的维持群和非源于近交系亦不进行兄妹交配的维持群两类。封闭群动物与近交系不同,其个体间具有某种程度的遗传学差异,有的可能有近交关系,有的则无近交关系,但一定要注意避免兄妹交配,也要避免亲子、表兄妹、侄伯间相互交配,目的是为保持一定的遗传学差异。如ddN小鼠、Wistar大鼠、KM小鼠,其目的是尽量防止近亲交配而保持其遗传变异性,既保持群体遗传群的一般性,又保持群体遗传的杂合性。青紫兰兔、新西兰兔、豚鼠等均属此类。(四)按微生物学控制分类目前,通过微生物的监测手段,按对微生物控制的净化程度,把实验动物分为下例四类:1、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s,GF)体内、外无任何可检测出的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来源于无菌手术剖腹取胎,饲养在无菌隔离器内,人工喂乳或保姆代养培育而成。悉生动物(Gnotobiotesanimals,GA)体内携带有已知微生物的动物。这种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人为的投给已知的单菌、双菌、三菌或多菌。这些均为已知菌,与无菌动物一样,饲养在隔离器中。2、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eficpathogenfreeanimals,SPF)体内不存在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的动物,简称SPF动物。是指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这种动物都是来自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转移到屏障系统中饲养。要在屏障系统环境设施中饲育繁殖和进行实验,要进行严格消毒、检疫、隔离并定期剖腹净化。3、清洁动物(Cleananimals,CL)又称最低限度疾病动物(Ginimaldiseaseanimals)体内外不携带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或动物传染病病原的动物,不能带有体外寄生虫和大部分体内寄生虫。饲养在屏障系统设施中。种群均应来自剖腹产。垫料、饲料、用具均通过消毒,饮用酸水(PH2.5),鼠笼上带过滤帽,工作人员穿干净工作服入内。此类动物的微生物标准基本与SPF相同,不同的是病毒(脑脊髓炎病毒、鼠肝炎病毒等),经常可检出一定滴度的抗体,但不允许出现临床症状和脏器的病理变化及自然死亡。4、普通动物(Conventionalanimals)未经积极的微生物学控制,饲养在开放卫生环境里的动物。垫料和饲料和饮水一般不消毒,饮用普通自来水。 所谓普通动物也并不是对微生物没有一定控制的一般动物,而是要求不带能够感染人的微生物和体外寄生虫。这种动物只能供教学和一般实验用。 根据新修订的国家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标准:我国将实验大、小鼠分为三类即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包括悉生动物)。其它品种实验动物仍然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包括悉生动物)四级。即从2002年5月1日起取消了普通级大、小鼠标准。五、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概况(一)国外发展概况人类使用实验动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尤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中,实验动物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反过来也大大地促进了生物医学和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为了促进实验动物科学世界范围内的协作,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医疗科学国际组织和生物科学协会联合创立了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InternationalCouncilforLaboratoryAnimalScience),每三年召开1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交流信息,加强国际合作。我国于1987年被正式接收为该委员会的成员国。实现了法制化、标准化、社会化、商品化: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东欧国家都相继颁发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法规或规范,实现了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动物工作组织,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科研、生产管理和应用体系,有专门的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队伍,专业的实验动物笼器具的生产、设计厂家,有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实验动物工作科技队伍;实现了实验动物工作的社会化、标准化、商品化,每年生产、应用大量的实验动物,例如日本每年使用小鼠1200万只,美国生命科学研究课题的60%使用实验动物,每年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美国现有小鼠品系250多个。小型猪15个种系,豚鼠30余种系,大鼠60余个品系,兔14个品系,猴50余种及狗、猫、禽等。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用转基因技术每年培育、饲养、应用大量的转基因动物;各国都利用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技术进行实验动物的育种工作,大大加快了新品种的培育。从实验动物发展的历史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60年代以前为启蒙阶段可认为是第一代,80年代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可称为第二代,现已进入第三代。动物福利的提倡:动物保护主义反对用动物做实验实验动物慰灵碑3R:Reduction(减少)Refinement(优化)Replacement(替代)实验动物设施现代化:舒适玩具防污染:动物、人(二)国内发展概况我国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的历史已经很长,“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动物实验的记载。但是作为实验动物来应用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当时一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者,从国外带回一些实验小鼠自养自用,不足部分购自市场上的观赏动物。1918年北平中央防疫处处长齐长庆首先开始饲养繁殖小鼠做实验,并从日本引入豚鼠。1919年谢恩增首先捕捉野生地鼠做肺炎球菌的检定,后来证实此种地鼠为中国地鼠,当时国外已培育成为实验动物。1946年,我国又从印度引入小鼠,后来分布到全国各地,也就是我们现在广泛应用的昆明小鼠。这一阶段因为国外的发展也不快,我国与国际的差别也不大。 第二阶段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实验动物的需求量增加。很多单位,例如生物制品研究所,大的科研机构以及一些高等医学院校都相继建立了动物室,自产自用,多余部分也可满足社会需要。实验动物的科研工作也得到了发展,李培新教授等开始了近交系小鼠的培育,先后育成了天津Ⅰ号(TA1)、天津Ⅱ号(TA2)、615小鼠等近交系小鼠(1985年得到国际小鼠命名委员会的承认)。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实验动物工作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停止不前,而这个时期正是国外高速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到现在的几十年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科技事业迫在眉睫,实验动物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1982年国家科委在云南西双版纳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实验动物工作会议,各地区各部门也相继召开了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验动物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实验动物工作。1985年国家科委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实验动物科技工作会议,会议制定了实验动物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实验动物法规。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颁布了。继之,卫生部等部委和各省区也都先后依法制定和颁布了有关文件和实施细则。先后成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督机构“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这些措施推动了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事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四个国家级实验动物中心(北京、天津、上海和云南);在卫生部领导下成立了六个中心和七个繁殖场;各省区大多也建立了自己的中心;医药院校和研究所也建立完善了自己的动物室,形成了全国实验动物的网络系统;国家和省区的实验动物微生物学、遗传学、营养和环境卫生学、传染病学等质量监测系统在逐渐完善;众多单位的实验动物设施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动物的品种、品系不断增加;实验动物的仪器设备和工程研究正在开展;建立起无菌动物技术;多渠道的加强人才培养,初步形成了一支实验动物科技人才队伍等等,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成立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为一级学会),加强实验动物科学的学术交流,该学会成立第二天即被国际实验动物科技委员会吸收。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实验动物工作的管理力度,我国的实验动物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家科技部的主持下已经召开了五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会议;全国和各省的实验动物学会也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不断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实验动物的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培育了不少实验动物新品种,培育了无菌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等;建立了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建立了国家实验动物基因库;在实验动物设施、设备、笼器具、饲料、垫料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初步实现了我国实验动物工作的标准化;一些高等学校开设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实验动物学专业,培养实验动物工作的专门人材;大多数医药院校开设了实验动物课;定期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实行上岗证制度;重新修订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重新组织修订颁布了“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强化了各级质量监测部门;加强了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制化管理,实行了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制度。初步实现了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制化和标准化管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为了适应加入WHO的需要,我国的实验动物工作正在与国际接轨。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差异。附录一、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年10月31日国家科委颁布)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七条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育管理第八条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 实验动物饲育室、实验室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实验动物必须按照不同来源,不同品种、品系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分开饲养。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当按照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实验动物必须饲喂质量合格的全价饲料。霉烂、变质、虫蛀、污染的饲料,不得用于饲喂实验动物。直接用作饲料的蔬菜、水果等,要经过清洗消毒,并保持新鲜。 第十四条一级实验动物的饮水,应当符合城市生活饮水的卫生标准。二、三、四级实验动物的饮水,应当符合城市生活饮水的卫生标准并经灭菌处理。 第十五条实验动物的垫料应当按照不同等级实验动物的需要,进行相应处理,达到清洁、干燥、吸水、无毒、无虫、无感染源、无污染。第三章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控制 第十六条对引入的实验动物,必须进行隔离检疫。 为补充种源或开发新品种而捕捉的野生动物,必须在当地进行隔离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证明。野生动物运抵实验动物处所,需经再次检疫,方可进入实验动物饲育室。 第十七条对必须进行预防接种的实验动物,应当根据实验动物要求或者按照《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但用作生物制品原料的实验动物除外。 第十八条实验动物患病死亡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记录在案。 实验动物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必须立即视情况分别予以销毁或者隔离治疗。对可能被传染的实验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饲育室内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并报告上级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和当地动物检疫、卫生防疫单位,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第四章实验动物的应用 第十九条应用实验动物就当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用相应的合格实验动物。申报科研课题和鉴定科研成果,应当把应用合格实验动物作为基本条件。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检定或者安全评价结果无效,所生产的制品不得使用。 第二十条供应用的实验动物应当具备下列完整的资料: ㈠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 ㈡遗传背景或其来源; ㈢微生物检测状况; ㈣合格证书; ㈤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名。 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应用。 第二十一条实验动物运输工作应当有专人负责。实验动物的装运工具应当安全、可靠。不得将不同品种、品系或者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混合装运。第五章实验动物的进口与出口管理 第二十二条从国外进口作为原种的实验动物,应附有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发的品系和亚系名称以及遗传和微生物状况等资料。 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进口和应用。 第十十三条实验动物工作单位从国外进口实验动物原种,必须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定的保种、育种和质量监控单位登记。 第二十四条出口实验动物,必须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输出口手续。 第二十五条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办理。第六章从呈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 第二十六条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应当根据需要,配备科技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饲育人员。各类人员都要遵守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规程。 第二十七条地方各级实验动物工作的主管部门,对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人员,应当逐步实行资格认可制度。 第二十八条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对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组织体格检查。对患有传染性疾病,不宜承担所做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换工作。 第二十九条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对长期从事实验动物饲育管理,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管理实验动物工作的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条例规定的单位,由管理实验动物工作的部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限期改进、责令关闭的行政处罚。 第三十二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有关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四条本条例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录二、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1997年12月11日国家科委、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国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全国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执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尚未制定国定标准的,可依次执行行业或地方标准。 第三条全国实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研究、保种、繁育、饲养、供应、使用、检测以及动物实验等一切与实验动物有关的领域和单位。第二章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第五条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维持,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建立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的目的,在于科学地保护和管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实现种质保证。 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引进、收集和保存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研究实验动物保种新技术;培育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种子。 第六条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是一个网络体系,由各具体品种的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共同组成。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从有条件的单位择优建立。这些单位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长期从事实验动物保种工作; 2、有较强的实验动物研究技术力量和基础条件; 3、有合格的实验动物繁育设施和检测仪器; 4、有突出的实验动物保种技术和研究成果。 第七条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的申请、审批,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凡经多数专家推荐的、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单位,均可填写《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申请书》并附相关资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或行业主管门,报国家科委。 国家科委接受申请后,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考察和评审。评审结果报国家科委批准后,即为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受各自的主管部门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科委的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统一负责实验动物的国外引种和用户提供实验动物种子。其国际交流与技术合格需报国家科委审批。其他任何单位,如确有必要,也可直接向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供本单位做动物实验,但不得作为实验动物种子向用户提供。第三章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 第九条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证制度。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必须取得许可证。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繁育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动物实验和利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品的单位。 第十条从事实验动物繁育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保种中心,遗传背景清楚,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生产的实验动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具有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饲养、繁育环境设施及检测手段; 4、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符合国家标准; 5、具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 6、具有保证正常生产和保证动物质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检测人员,所有人员持证上岗; 7、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从事动物实验和利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品的单位,取得使用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有合格证; 2、实验动物饲育环境及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3、实验动物饲料符合国家标准; 4、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人员; 5、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 6、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的申请、审批,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各申请许可证的单位可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提交申请书,并附上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检测机构,可由各申请单位自行选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负责受理许可证申请,并进行考核和审批。凡通过批准的,由国家科委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发给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或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由国家科委统一制定,全国有效。 第十三条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必须接受每年的复查。复查合格者,许可证继续有效;任何一项条件复查不合格的,限期三个月进行整改,并接受再次复查。如仍不合格,取消其实验动物生产或作用资格,由发证部门收回许可证。但在条件具备时,可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对实验动物生产、使用单位的每年复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组织实施。每年的复查结果报国家科委备案。 第十五条取得许可证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必须对饲养、繁育的实验动物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出售时应提供合格证。合格证必须标明: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品种、品系的确切名称;级别;遗传背景或来源;微生物及寄生虫检测状况,并有单位负责人签名。 第十六条实验动物生产单位,供应或出售不合格实验动物,或者合格证内容填写不实的,视情节轻重,可予以警告处分或吊销许可证;给用户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未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一律不准饲养、繁育和经营实验动物。 未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动物实验和生产药品和生产药品和生物制品所使用的实验动物,一律视为不合格。第四章检测机构 第十八条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分国家和省两级管理。 各级实验动物检测机构以国家标准(GB/T15481)“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基本条件。必须是实际从事检测活动的相对独立实体;不能从事实验动物商业性饲育经营活动;具有合理的人员结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全部技术人员的50%;有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专用场所。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必须取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设在实验动物遗传、微生物、寄生虫、营养及环境设施方面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单位,受国务院有关部门或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科委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条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是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检验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机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机构和具有权威性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服务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实验动物及相关条件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研究;培训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人员;接受委托对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设立进行审查和年度检查;提供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和仲裁检验服务;进行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二十一条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申请、审批,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单位,均可填写《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申请书》,并附相关资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或行业主管部门,报国家科委。 国家科委接受申请后,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考核和评审,评审结果报国家科委批准后,即为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 第二十二条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主要从事实验动物质量的检测服务,依隶属关系受所属主管部门领导。第二十三条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申请、审批,按照以下程序执行。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单位,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提出申请,填写《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申请书》,并附相关资料。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委托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对申请单位按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或考试),并提出审查报告。凡审查合格者,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批准并报国家科委备案,即为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 第二十四条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每两年要接受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组的检查。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每年要接受要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查(或考试)。检查不合格者,限期三个月进行整改,并再次接受复查,如仍不合格,则停止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资格。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国家科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和质量控制人类应用动物进行实验已经很久了,实验动物来源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或观赏动物,是经过人们驯化、培育,通过严格的选择、淘汰,用遗传学方法控制,培育成了许多新的动物品种和品系。其研究结果是培育成在遗传上有更大限定的实验动物品系和品种,因此实验动物都应是遗传限定的动物(Geneticallydefinedanimal)。 一、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一)、遗传学分类同源突变近交系同源导入近交系相同基因类型——近交系分离近交系重组近交系遗传限定的动物杂交F1代远交种不同基因类型——封闭群突变种 现已列入遗传限定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鸡、鱼及部分两栖类等。 (二)品种、品系的概念 品系(Strain)、品种(Stock)是实验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传统动物学分类的种下的分类。在实验动物中把同一种动物中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动物分为不同的品系和品种。相当于传统的动物分类的株。品系用于近交系动物,品种用于封闭群动物。 成为品种、品系的条件:相似的外貌特性:毛色、眼睛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具有与其它动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定向选择,通过一定的繁殖方式、将其保留下来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遗传性能:在自群繁殖时,能将其特性稳定地传给后代;有共同的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每一个品种、品系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遗传基因结构是独特的。二、近交系动物(一)近交系:1、近交系的定义:遗传上达到高度一致的动物群,又称为纯系动物。采用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而培育成的实验动物。2、近交系动物的特性(1)基因纯合性:纯合子的纯合度在理论上达最高点98.6%。所有基因位点都是纯合子,无暗藏隐性基因。(2)同源性:可追溯到其原始的一对共同祖先,基因型完全一致。也称同基因性。(3)表现型均一性:相同基因型动物,在相同环境因素下,其表现型是均一的,反应性是一致的。类似精密天枰,任何可遗传的体征都一致如形态(毛色、体重)、行为类型、血型、组织型等。(4)长期的遗传稳定性:人为选择不会改变基因型,可世代相传。(5)可分辨性:每一种近交系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概貌,可建立遗传概貌图,可根据遗传监测方法将两个外貌相同的近交系分开。(6)个体性:每个品系中遗传上都是独特的,不同品系有不同生物学特性。(7)分布的广泛性:任何个体都携带该品系的全部基因库,引种只要1—2对就可将该品系传下去,容易广泛分布,世界各地可重复、验证。(8)资料可查性:背景资料和数据较为完整,培育和保种过程中都有详细记录,分布广泛,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的范围广,积累大量资料文献,方便应用。3、近交引起的变化(1)增加纯合性,降低杂合性。原始种群的小鼠,兄妹交配连续20代之后分离出两支等位基因。A和a的近交品系如A和a为一对等位基因,一群体含AA、Aa、aa三种基因型,再经过近交就不再含杂合子而稳定为AA和aa品系。(2)近交衰退:生长、成活、生育、抗病、适应环境能力减退。4、近交类型根据近交的基因型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纯交: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交配,如AA×AA,下一代全部为纯合子(2)回交:纯合子AA×Aa,下一代中纯合子、杂合子各占一半。(3)互交:相同杂合子之间交配,Aa×Aa,其后代1/2为杂合子(Aa),1/4为显性纯合子(AA),1/4为隐性纯合子(aa)。(4)杂交:为亲代不相同的纯合子交配,A/A×a/a,子代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为A。5、近交程度:是指近交个体基因位点来自于同一祖先的一个基因固定下来的百分率,可用近交系数来表示,以F表示近交系数,将基因的纯化程度用百分比来表示,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Fn=[1-(1-△F)n]×100%F表示近交系数,n表示近交代数,△F是每进一代的近交系数上升率,全同胞交配前4代的近交系数上升率分别为28%,17%,20%和19%,以后恒定在19.1%;F=0%为完全杂合,F=100%完全纯合。(二)、亚系和支系亚系(Sabstrain):在近交系繁殖过程中,部分个体遗传组成发生了改变,不同于原品种的特性,而由这个近交系中分离出来的种群,叫这个近交系的亚系。 形成亚系的途径:近亲交配40代以前分离;长期处于分离状态(100代以上);已发现有遗传差异的品系。发现基因变异,培育成具有特殊性状的亚系。支系(Subline):当饲养环境改变,或对动物进行某些技术性处理时,可能对某些生物学特征产生影响。这些特征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非遗传的。对这一类品系进行区分而形成的复合株。形成支系的途径:种群转移到新的保持者;经过某种技术处理:例如受精卵经过冷冻保存,代乳,受精卵、胚胎移植等人为处理。三、近交系动物的命名问题近交系的命名规则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的近交品系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同物异名的问题,甚至有的品系从一个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就出现一个新的名称,这样对其遗传背景很难掌握,很混乱,因此国际上统一规定进行命名,由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负责。现在主要是对小鼠近交系有了统一的命名标准。由近交系小鼠国际标准化遗传命名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nStandardizedGeneticNomenclatureforMice)负责,制定了命名法,对各国培育的新品系做鉴定和认可命名,自1960年以来,从《MouseNewsletter》小鼠新闻通讯,《InbredStrainsofMice》近交系小鼠及《CancerResearch》等杂志对已命名的公认的近交系小鼠进行报道,包括各个品系或品种的来源、历史、生物学特性、培育人名、单位;遗传背景、基因组成、标准命名、缩写等。遵循小鼠的命名法规,在其他种动物也开始应用。 近交系动物的命名规则是根据动物的来源、历史和培育经过而命名的,用一系列的字母和数字表示。⑴一般用1至4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AE、BA、AKR、DBA、NZB、STAR、BA、AE等;⑵有些品系在大写字母间可加写1—2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如C3H、C57BL、C57BR、C57L等;⑶非正规命名,如已被国际广泛承认则可保留沿用:如:129、101、615等;⑷关系相近,同来源的不同品系,其名称基本相似,差异部分用一个不同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NZB、NZO、NZW、NZX、NZY等;⑸近交代数表示:一般是在品系符号后面括号里写上代数,并在代数前加上F(Filial的缩写),如A(F78),如资料不全可写上已知代数,其前面加?如AKR(F?+10);如系从其他实验室引入,又经自己培育若干代,则先标明引入时的子代数,再加上自己饲养的代数,如C57BL/Jnga(F73+26)。⑹书写品系符号要写全,应使用公布的全称,不能随便乱写,尤其是写论文报告时。如CBA只写CBA为不准确的写法,因为它有若干个特性不同的亚系,如CBA/J是有视网膜退变基因,而CBA/c则没有,组织相容性也不同,至少有5个不同的基因位点。又如C57有七、八个特征不同的品系。如C57BL有6个亚系,包括C57BL/1、C57BL/6J、C57BL/6N、C57BL/10J等,如果只写C57或C57BL都是品系名称不全。⑺国际上公认的品系名称缩写:AKR——AKBALB/C——CCBA——CBC3H——C3C57BL——BC57BL/6——B6C57BL/10——B10C57BR——BRC57L——LDBA/1——D1DBA/2——D2HRS/J——HRRⅢ——R3⑻任何品系或亚系命名均应参照国际命名委员会的规则命名,如果出现两品系命名符号相同,则保留先正式公布者,并以发表在《MouseNewsLetter》或《InbredStrainsofMice》两个刊物上的品系为准。近交系亚系的命名在原品系名称的后边加斜线“/”,再标亚系符号,亚系的符号分为如下两类。第一类用研究人员或研究机构名称缩写:①用研究人员名称的缩写字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随后字母小写。A/He为A系的Heston亚系,He是亚系符号;He是Heston,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博士W.E.Heston。②用研究机构名称缩写。A/Jax或A/J为美国Jakson肿瘤实验室。③老亚系中出现新亚系:当一个亚系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即被培育成另一个新的亚系,在老亚系的名称后面,加上新亚系符号:YBR/HeW为YBR/He迁移到Wilson后形成的新亚系。如写成YBR/Wi也可以,但割断了历史,应在记录中加以说明。第二类亚系符号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小写字母:④阿拉伯数字一般用于同一个品系或亚系分离形成两个亚系时:如C57/6J和C57BL//10J(不加斜线);A/HeCrg1/1A/HeCrg1/2(加斜线),为A/Crg新亚系的两个新亚系。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肿瘤研究遗传实验室在同一研究室形成的两个亚系。⑤用小写英文字母:当一个品系或亚系分离成两个亚系(或新亚系),近亲交配还没有达到20代时,如:C57BR/a和C57BR/cd为这个亚系分别同胞交配到第9代和第13代分离时而命名的。⑥如果一个品系(或亚系)分离形成两个亚系(或两个新亚系),兄妹交配达20代以上者,就不要用数字或小写字母来命名。纵然有少数例子如DBA/1和DBA/2因其在国际上已被广泛沿用,算是例外。3、支系的命名:支系是亚系内的小分类,一般是由一个亚系转移到另一个单位或经人工处理形成的支系。⑴种群转移形成支系的特点及命名:一个近交系引移到另一个单位,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可能产生遗传上的差异而形成支系。由引种形成的支系名称用下列方法表示:在原品系或亚系名称后面加一斜线后,标上引种者的缩写符号。通常引种者名称由一个大写字母,后接1—3个小写字母组成。如C57BL/6J/Lac,但在应用中大多省略斜线,在品系名称后直接写上引种者缩写符号C57BL/6JLac。经数次引种的支系,只标明现在引种者名称缩写,而不累计依次标明各中间引种人。(2)因代乳、卵或卵巢移植所形成的亚系。经人为技术处理形成的支系:应在原品系名称后加一小写英文字母标明处理方式,具体符号如下:奶母代乳(Fosternursing),亚系以“f”符号表示,如C3HfC57BL(C3Hf5B),表示C3H子鼠是由C57BL乳母鼠代乳培育成的,也可写成C3Hf而不标明乳母鼠。受精卵或胚胎移殖(Eggsorembryotransfer):“e”(eggs) 如AeB:即A系母鼠的受精卵转输到B(C57BL)母鼠的子宫内代育而培育成的。卵巢移植(Ovarytransplant):“o”(ova)C3HoB表示C3H雌鼠卵巢移植于C57BL雌鼠,而生育的后代。人工喂养(Handrearing):“h”人工代乳(人工喂养加奶母代乳)(Fosteronhandrearing):“fh”。冷冻保存(Freezepreservation):“p”,如C57BL/6p,表示C57BL/6冷冻胚胎复苏后移殖于C57BL/6母鼠子宫内代育而产生的鼠。C57BL/6peCBA/N,表示C57BL/6的冷冻卵或胚胎复苏后移植入CBA/N母鼠子宫内产生的鼠。(3)其他技术处理:去除或植入垂直感染的病毒用下列方式表示:在品系名称后加一横线,以大写英文字母标写病毒名称,最后加上一个+或-符号表示植入或去除。C3H/HeN—MTV+,表示把纯化的小鼠胸腺病毒接种于剖腹手术得到的C3H/HeN品系的幼鼠。(4)冰冻保存传代的近交系命名的具体问题:冰冻保存品系:在品系名称后加小写“p”即FreezePreservation的缩写;冰冻胚胎移植到同品系母鼠子宫代育,如C57BL/6p,即C57BL/6的胚胎移入C57BL/6母鼠子宫内代育而培育成的子鼠;冰冻胚胎移入不同品系母鼠子宫内,则在被代育名称符号后加e,并写上代育母鼠品系命称,如C57BL/6pe•CBA/H:指C57BL/6的冰冻受精卵移给CBA/H代育。亚系的符号中应表示出冰冻的人或实验室符号,其人名、单位名可接着写,如:C57BL/6peCBA/HBy,其By表示此品系是由D.W.Bailey冰冻的。近交代数、冰冻保存与解冻年份加在p后面的括号内,冰冻前后代数写在括号左右两侧。如F37+(P1975—1977)+F16是指1975年近交繁殖达37代时作冰冻保存,到1977年解冻,自解冻后又进行近交繁殖达16代。如果冰冻和解冻是由不同的人或单位所作,则可以在括号里说明。如:(P1975By—1977H)是1975年由D.W.Bailey冻存,到1977年由Harwell(英国M.R.C放射生物学部所在地)解冻。(5)近交系动物综合表示法DBA/1fLACA/Lac:DBA近交系名称1表示亚系f代乳LACA代乳母鼠品系名称Lac培育单位代号英国实验动物中心(LAC)(LaboratoryAnimalsCentre.Carshalton,Surrey,England)用自己培育的LACA小鼠代乳而培育的DBA/1小鼠。这样的命名法可以清楚地表明近交系的来源、历史和培育经过。C57BL/6J:C代表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57”代表第57号雌鼠;BL代表Black(黑色);6亚系数字;J代表JacksonLaboratory。四、同源突变近交系(Coisogenicinbredstrain)或称异单基因近交系。定义: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离出来的近交系亚系。也就是说染色体上一个位点的遗传物质的变化或者说是DNA分子长链中的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只是突变的基因位点上发生了突变,而其他位点上的基因与原近交系相同。(二)基因突变:自然(自发)突变:自然产生;诱发突变:人为诱发;(三)突变表现型:⑴可见突变:突变的效应可在生物的表现型上看出来,主要表现在大体形态变异。肉眼可看出。如毛色、眼睛颜色等。⑵生化突变:突变的效应导致一个特定的生化功能丧失。用特殊方法可以检测。例如功能生化基因糖尿病、高血压。⑶致死突变:分显性和隐性致死,前者在杂合态即有致死效应,后者较为常见的,如镰形红细胞贫血症的基因就是隐性致死突变基因。 每只动物从它们的双亲中获得的两套基因,即每亲各一套,每套中又有成千上万的基因,通常这些基因都极稳定地代代传下去,但是偶然某个基因遭遇突变,便成为突变型,动物发生基因突变后会导致相应的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出现病理缺陷,可培育成有用的自然突变动物模型。(四)突变系动物的命名原品系名称后边加连字号和基因符号(斜体):C57BL/6J—bg/bg(纯合)或C57BL/6J—bg;C57BL/6J—bg/+(杂合);C57BL/6J—bg(F58+M+F20),代数用M表示,表示近交58代发生突变,突变后又近交20代;bg-Beige毛色基因(第13号染色体)。(五)常用的突变品系⑴肌萎缩症小鼠(DystrophiaMuscularis,dy)与人类有相似的肌肉萎缩症,出生时是活的,但只有少数可活10周以上,后肢瘫痪,无繁殖力;出生两周可见后肢拖地,进行性广泛性肌肉萎缩。dy肌营养不良基因(第10号染色体)。⑵肥胖症鼠(obese,ob)有肥胖小鼠和肥胖大鼠,小鼠体重可达60克,无生殖能力,单纯肥胖无糖尿病,与人类肥胖症相似。ob肥胖基因(6号染色体)⑶侏儒症鼠(Dwarf,dw)脑垂体前叶缺少生长素和甲状腺素,生长发育障碍,纯合子dw/dw小鼠8W时仅8—10克,无繁殖能力。常见的有DW/J(dw)小鼠。dw下垂体异常基因(16号染色体)⑷糖尿病(Deabetes—db)鼠来源于C57BL/Ka,生长到3—4W时,腋和腹股沟出现脂肪堆积,血糖升高,到12月龄血糖平均563.2mg/ml。如C57BL/6J—db。Db肥胖糖尿病基因(4号染色体)。⑸骨骼硬化症(Osteopetrosis—op)鼠骨质生长异常,骨质硬,骨髓腔消失,伴有无齿症。op骨形成异常基因(3号染色体)。⑹白内障(Dominantcataract—Cat)鼠10日龄至14周龄时,晶状体混浊,出现白内障。如BALB/c—ca小鼠。cat白内障基因(染色体号不祥)。⑺高血压突变大鼠(HypertensionRat)SHR5周龄血压可达150mmHg,成年鼠血压平均170—180mmHg,自发率100%;伴心血管病变。⑻癫痫大鼠(Audiogenicseizure,prone-asp);用铃声刺激可旋转起舞数秒,然后倒地癫痫发作。(9)无胸腺裸鼠:主要表现为无毛以及缺少正常胸腺,因此缺乏免疫力,是一种免疫缺陷动物,目前已培育成“T”“B”“K”细胞缺陷及巨细胞缺陷小鼠等。用于种瘤、免疫、药品生物制品安全评价,药物筛选。也培育成了裸大鼠,主要用于肿瘤移植研究。如裸小鼠:BALB/c—nuC57BL/6N—nuNade-nu裸基因(11号染色体)。五、同源导入近交系(同源导入系)(Congenicinbredstrain)(一)定义: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一个目的基因导入某个近交系基因组内,而形成的近交系。配系(partnerstrain):为目的基因提供背景的近交系。配系必须是近交系。供系(donerstrain):提供目的基因的品系,可不必是近交系,是带有目的基因的任何一种基因类型的动物。(二)命名:品系(亚系)名称后面加“.”和供体品系名称缩写,然后加连字号和目的基因符号:B10•••129—H—2b配系供系导入基因1、如果从一对初始杂交中平行培育成许多个同源近交系,为区别可加数字和字母表示:B10•129(12M)—H—2b表示用同源导入培育的第12个同源近交系。2、供系为非近交系,可不加命名:BALB/c—nu/+3、长期存在广泛认可的,其命名是不完全的。例B10•D2是携带有来自DBA/2品系的H—2b基因的C57BL/10品系。六、分离近交系(Segregatinginbredstrain)(一)定义:在培育近交系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交配方法,迫使个别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二)命名:品系名称后面加连字号和杂合基因符号:DW—dw/+DW—dw/+(FH27)近交代数用FH和数字表示,表示保持dw位点杂合的兄妹交配的27代。与同源突变近交系不好区别,有时仅能从培育方法上区别。七、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inbredstrain,RI)(一)形成:两个近交系杂交以后生育杂种一代,杂种一代互交形成杂种二代,在杂种二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而形成的近交系。可平行培育成一系列重组近交系。(二)命名:两个祖系名称缩写中间加上大写字母X,同一系列中平行培育的不同的近交系可在其后面加连字符,再加数字表示。AKRXB—1、AKRXB—2表示AKR品系和C57BL杂交培育的两个重组近交品系。(三)应用:一个重组近交系列中每个品系都是独立的近交系,但是在遗传组成上和实际应用上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常用于祖系之间有差异的性状和基因遗传分析,尤其是针对因测试需要而使动物不能繁殖的性状和需要对多个个体进行平均估计的性状的分析。用于分离分析、连锁分析、功能分析。八、杂交F1代动物(一)定义:由两个无关的近交品系动物杂交而繁育的第一代动物。如AKR和DBA/2杂交而生成的杂交一代动物AKR×DBA/2F1;两个用于杂交的近交系称作亲本品系,提供雄性的为父系(paternalstrain),提供雌性的为母系(maternalstrain)。遗传组成均等地来自两个亲本品系,F1代的每个个体间遗传型和表现型是一致的,遗传均一特点来自两个无关的近交系。只能做实验用,只能用第一代,不能做种群用。(二)特点:遗传和表现型上的均质性;杂交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繁殖旺盛,寿命长,易饲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因近亲交配引起的近交衰退现象。具有同基因性:具有亲代双亲的特点。对各种实验结果重复性好,可做为某些疾病研究的模型。国际上分布广,已广泛用于各类实验,实验结果便于在国际上重复和交流。(三)命名母系符号×父系符号加F1。因雌雄的不同而Y染色体不同,所以一定是母系符号在前,父系符号在后,如DBA/2×C57BL/6F1→D2B6F1;C57BL/6×DBA/2F1→B6D2F1。(四)应用1、干细胞研究;2、移植免疫;3、细胞动力学研究;4、单克隆抗体研究等。九、封闭群(Closedcolony)(一)定义: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进一步规定:“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四代以上称封闭群”。(二)类型:1.远交种(outbredstock)(非近交系)(随机交配品系):长期与外界隔离,雌雄个体之间能够随机交配的动物群。如Wistar大鼠。2.突变种(mutantstock):携带个别突变基因的封闭群(三)特点:保持一定的杂合性:不让群体内基因丢失,保持封闭群一定的杂合性;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基因频率基本稳定不变,保持相对稳定的遗传物性;个体差异的大小取决于祖代:祖代为杂种动物差异大,为近交系动物则差异小;繁殖力、抗病力强;突变种群体中存在有模型价值的突变基因;(四)命名远交种:用2—4个大写字母构成,前面加冒号和培育者或保持者的符号:N: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培育保存的NIH小鼠。Han:NMRI德国实验动物繁殖中心研究所保存的小鼠。但由于历史原因已广泛使用的名称沿用。如Wistar、KM突变种:在远交种基础上加基因符号(斜体):N:NIH—nu/nu纯合裸基因的NIH封闭群小鼠。Lac::LACA—Dh/+带杂合半肢畸形基因的LACA小鼠。Dh(Damikanthemimelia-Dh)异质后肢异常基因(1号染色体)。(五)应用封闭群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生活力,表现为每胎产仔多,胎间隔短,仔鼠死亡率低,生长快,成熟早,对疾病抵抗力强,寿命长,容易生长,成本低,可大量供应,广泛用于预试验和学生实验及一般实验中。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等方面起替代作用,突变种带有突变基因是生理学、胚胎学和医学研究的模型。(六)常用种类:小鼠:KM、ICR、NIH、CFW、LACA大鼠:SD、Wistar短毛种豚鼠、日本大耳白兔十、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实验动物是经人工培育的遗传限定的动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两大规律,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使之主要物种特征代代相传;变异保证了物种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产生新物种。在长期地繁殖实验动物的过程中,由于杂合基因的未完全排除。由于变异的存在,由于遗传污染,由于遗传漂变等的存在,实验动物的基因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所以要对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不断地进行监测和控制。(一)遗传管理在引进实验动物时资料一定要完整,品种、品系的遗传背景、来源、培育过程、遗传特性、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过程,甚至饲料配方都要有完整记录,同时要带有遗传概貌图。(二)遗传概貌图是根据基因测定,将一个品种或品系的动物基因型制成的一览表。引进动物后要进行测定是否符合此概貌图。(三)定期开展遗传监测定期抽样检查基因型有否改变。(四)监测结果分析遗传污染:遗传管理不善,出现错误交配。遗传漂变:饲养过程中基因型发生了随机改变,由于杂合基因尚未纯合就进行了分系(形成亚系和支系)。遗传突变。(五)监测方法近交系遗传监测方法很多,根据监测内容不同,可分为统计学方法(监测生长发育、繁殖性状参数等);免疫学方法(监测免疫标志):如皮肤移植法、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肿瘤移植法、血清反应法等;生物化学方法(监测生化标志);形态学方法(监测外形特征):毛色基因测试法、下颌骨测定法等;细胞遗传学方法(监测染色体带型)。这些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检测体内某些基因的变化,但仅是其中很少部分,不能反映遗传组成全貌,但是由于检测内容不同,各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因此,在进行遗传监测时应尽量采用不同方法。具体检测方法依据“国标”公布的方法进行。按国内标准规定:对近交系动物要求先进行皮肤移植法检查,合格后进行生化位点检查,然后根据遗传概貌进行其他方法检测。十一实验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新进展 当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很快,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源于实验动物,反过来这些成果又大大地促进了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实验动物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出现了克隆动物、嵌合体动物、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动物等。培育这些动物的关键技术是:体外受精、试管胚胎、早期胚胎显微技术、卵的核移植、转基因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我国发展得很快,论著较多,本书在最后一章将对转基因动物等作简要介绍。第三章常用实验动物及其饲养管理实验动物种类较多,这里主要介绍医学实验中常用的小鼠、大鼠、豚鼠、家兔、家犬等。一、小鼠(Mouse;Musmusculus) 属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Muridae)小鼠属(Mus)。小鼠品种较多,从颜色看有白、灰、棕、黄、黑,从产地看白色种有英、法、德、瑞士等,以瑞士品种最有名。小鼠来源于野生小家鼠,1800年开始用做实验动物,1909年Littler等用于毛色遗传研究,经近亲交配培育成DBA小鼠,1913年出现白化的BALB/C小鼠。以后用量急剧增加,目前小鼠近交品系已达几百种,遍布世界各地,是医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动物。我国小鼠品种常用的为昆明小鼠(KM),系1946年由印度引入昆明后又分散到各地,源于瑞士小鼠。(一)解剖生理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1、外观:嘴尖,头呈锥体形,嘴脸前部两侧共有19根触须。尾约与体长相等,尾部被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2、下颌骨和牙齿:下颌骨喙状突较小,髁状突发达,形态有品系特征,遗传力较高。上下颌各有两个门齿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含技术培训的服务合同
- 2024年简易立体停车设备租赁
- 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及无效情形探讨
- 2024年二手车交易协议书案例
- 2024专业版商业合作协议书特点
- 工业园区企业员工劳动合同
- 广告投放合同书撰写指南
- 代理招生业务合作协议
- 2024年购买服务的合同
- 厦门市商品房预订协议
- 中小学学校人防、物防、技防落实方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十大要点解读
-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2答案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拼音默写表
- 2024年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各年级“红领巾奖章”获章标准
- 河北省沧州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金蝶ERP流程图
- 钢结构工程旁站方案.doc
- 初中二年级少先队员入团申请动态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