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课程大纲_第1页
《史学概论》课程大纲_第2页
《史学概论》课程大纲_第3页
《史学概论》课程大纲_第4页
《史学概论》课程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学概论》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204508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28适用专业:历史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史学概论课程是为历史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而设的课程。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主干课和专业引导课。其主要目的是对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加以介绍和阐述,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史学观念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便于今后在史学方面进一步的深造。全面提高学生的史学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水平。本课程设在历史专业学生的三年级。此时学生在过去的专业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专门史的有关史实内容,并建立起了一定的理论观念。在已经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史学观念和理论。并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今后的历史专业学习打下基础。(-)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28,2学分,采用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评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规定教学范围内,教师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补充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经过阅读思考,阐述个性化的见解。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重点难点,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安排和安排。考核评价方式:课程成绩二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通过该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涵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一)知识目标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的概念;历史学的概念。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认识的三个层次。社会历史观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社会历史观转化为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史料辨伪的方法;史料校勘的方法;史事的考证;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比较史学法;计量史学法;心理史学法;口述史学法;史学著述的体裁及演变;史学著述的体例;史学著述的语言;历史认识对社会的影响;(二)能力目标注意将史学发展的纵向线索与各个时期史学成就的横向阐述相结合,特别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注意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自己分析史学现象的能力。(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通过全面扼要的方式评介《史学概论》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加深对历史学的理解,引导学生使用历史学方法分析世界,指导自己日后学习与发展,为日后撰写论文及进行更进一步史学研究打下基础。三、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内容与要求绪论、历史和历史学了解: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理解:历史和历史著述的区别和联系;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一一“科学”与“艺术”之争。1、历史:已经过去了的事物、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它发生于过去,而与现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历史著述:历史记录者、研究者、认识者通过对客观历史的记录、描述、研究而形成的历史书籍。它是客观历史经过记录者、研究者的主体加工而形成的含有主体烙印的历史。3、历史记录:历史记录属于历史著述的初始层次,它是对历史事物、现象的记录,其基本特点即是侧重记人、记事、记物,而较少分析其因果关系或相互联系。4、史学著作:史学著作属于历史著述的较高层次,它是历史认识者、研究者通过对历史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把握,借助于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对包括历史记录在内的各种史料进行鉴别、分析而达到的对历史事件或过程的相互联系或性质、特点等等的认识。掌握:历史的概念;历史学的概念。第一章、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学科结构了解:历史是一门交叉、渗透的学科理解: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2、历史学与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掌握:历史学的学科结构: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第二章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了解:中国古代史学;中国近代史学理解:西方的古代、中世纪史学、西方近代史学掌握:史学与当代史学:1、史学的创立与早期发展2、中国史学的诞生和发展3、当代西方史学第三章、历史认识的过程、层次和检验了解: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历史认识的开端;历史认识的形成理解: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认识的三个层次。掌握:历史认识的真理及检验层次;历史认识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第四章、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了解:社会历史观与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社会历史观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社会历史观转化为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原则。理解: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3、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上的文化现象。掌握:综合评价历史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的关系第五章、历史研究的方法了解:搜集史料和辨别真伪的方法理解:史料搜集的方法史料辨伪的方法史料校勘的方法史事的考证掌握: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比较史学法计量史学法心理史学法口述史学法第六章、历史认识成果的表述了解:史学著述的体裁和体例理解:1、史学著述的体裁及演变2、史学著述的体例3、史学著述的语言掌握:1、研究课题与写作大纲2、史料的积累和整理3、札记和论文的写作第七章、历史学的功能和史学工作者的使命了解: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历史学的功能理解:历史认识对社会的影响历史学的功能掌握: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基本素养(二)教学设计本课程理论性很强,是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对相关历史背景性知识简明扼要的梳理,结合学生以往所学知识,使之对史学的理解由感性进入理性阶段。在实践环节上,我们在重视课堂教学和深入把握教材知识的前提基础上,要求学生课下自己学会查阅相关的学习材料,并着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通过日常的学习锻炼学生之与相关学术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情趣。本课程共28课时,内容庞杂,所以时间较紧,基本的安排方式是:第一章2学时第二章4学时第三章4学时第四章4学时第五章4学时第六章4学时第七章4学时第八章2学时四、课程实施建议课程实施建议内容包括教学建议、教学评价、教材选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建议。(一)教学建议依照“求简求实”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教师力争做到根据重点随时补充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予以讲解和发挥,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学生则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及自己的学习兴趣阅读有关的参考书目并与教师展开讨论,从而确保课堂学习更为有效深入。一般性知识;对于重点与难点内容除讲授而外,亦可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并辅以教师点评等;对于部分学有余力且感兴趣的学生,则允许其在教师的辅导下以类似提交小论文等形式而促进学习的深入进行,等等。(二)教学评价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考。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二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考核方式多元,重视平时成绩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角度都有所进展。(三)教材选编1.教材的选用及编写教材:《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庞卓恒主编2、参考书: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又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恩格斯:《反杜林论》第2编,第2、3、4部分,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恩格斯:《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唯物史观的通信。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见《选集》第1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三联书店1961年。黎潮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72年。庞卓恒主编、侯振彤、侯建新、田晓文副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学说集要.历史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李大钊:《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1924年,又见《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3年。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桂林:新知书店,1939年。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吴泽主编,曹伯言、桂遵义副主编:《西方断史学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本课程配备齐全的PPT,内有大量图片与相关材料。五、其它说明在实际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依据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上述课程教学大纲部分内容有所变动,譬如关于“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教学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