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大危重病医学讲义第11章 体温监测_第1页
西南医大危重病医学讲义第11章 体温监测_第2页
西南医大危重病医学讲义第11章 体温监测_第3页
西南医大危重病医学讲义第11章 体温监测_第4页
西南医大危重病医学讲义第11章 体温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体温监测体温监测monitoringofBodytemperature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①了解常用的体温监测的方法②熟悉体温调节的生理和病生基础;③掌握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④重点:体温监测和监测不同部位体温的临床意义一、概述(overview)n

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

体温(bodytemperature)是指机体温度,为身体内的平均温度,即中心温度,其范围为37±0.4℃。–

适宜而恒定的体温对于机体极为重要n

体温监测–

1776年,英国JohnHunter医师–

围术期监测中常用的措施之一

二、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clinicalsignificanceinmonitoringofbodytemperature)(一)体温生理(physiologyoftemperature)1、正常的体温及生理波动n

中心温度:37±0.4℃»

生理情况下,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体温相对稳定,变化一般不超过1℃n

昼夜变化:周期性波动n

年龄:婴幼儿>成年人>老年人n

性别:女性>男性0.3℃,随月经周期性变化n

肌肉活动n

药物

2、体热的房室模型–

核心室包括躯干和头»

体热主要由核心室产生»

灌注良好,代谢活跃,各部分温度相对一致–

外周室主要是指四肢及皮肤»

最主要的散热器官»

各部分温度不一致、不恒定,易受环境影响–

外周室通常比核心室低2~4℃–

核心温度在体温调节中起主导作用

3、体温调节的相关概念Ø

阈值(gain):触发某一体温调节反应的核心温度Ø

增益(threshold):核心温度达到并偏离阈值后体温调节反应强度进一步变化的程度Ø

最大反应强度(maximumintensity):核心温度进一步偏离也不再增强的最大的反应强度4、自主性体温调节不同反应的特性Ø

调节性血管收缩减少经皮散热的作用有限l

对于体热再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Ø

不同的体温调节反应有不同的阈值l

血管收缩反应的阈值温度>寒颤的阈值(二)体温升高(Hyperthermia)1、定义(definition)n

腋下温度>37℃or口腔温度>37.5℃,一昼夜温度波动在1℃以上,即认为是体温升高,又称\t"/kecheng/2013/_blank"发热,俗称发烧。2、分级Ø

低热:37.5~38℃Ø

中等热:38.1~39℃Ø

高热:39.1~41℃Ø

超高热:41℃以上

3、体温升高的热型l

稽留热:>39~40℃,数天,波动<1℃l

驰张热:常>39℃,24h波动>2℃,l

间歇热:发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l

波状热:体温波浪式起伏,布鲁病l

双相热:第二次热程,某些病毒感染l

\t"/kecheng/2013/_blank"回归热:高热期和无热期周期性交替出现l

双峰热:24h内两个发热高峰l

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

4、病因(etiologicalfactors)–

感染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l

肿瘤l

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等l

产热过多:甲亢等l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t"/kecheng/2013/_blank"中暑,颅\t"/kecheng/2013/_blank"脑损伤等l

环境温度及湿度太高–

恶性高热n

恶性高热(malignanthyperthermia,MH)–

MH是指由某些麻醉药激发的全身肌肉强烈收缩、伴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

Tachycardia,PetCO2↑,PaO2↓–

小儿多见,死亡率可高达7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号染色体长臂突变»

肌质网钙离子的重摄入减少–

诱发因素:\t"/kecheng/2013/_blank"琥珀胆碱、挥发性麻醉药

5、体温升高的病理生理影响

pathophysiologyofhyperthermian

代谢:机体代谢↑、氧耗↑n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心负荷增加n

呼吸系统:呼吸深大,呼吸作功增加,可出现过度换气和呼碱n

中枢神经系统:氧耗增加,可因严重的代谢性消耗继发脑缺氧,脑\t"/kecheng/2013/_blank"水肿等n

其他:肝肾负荷增大;代谢消耗使细胞通透性增高出现全身性水肿;严重时克出现心功能衰竭,肾,DIC,脑疝等死亡

6、体温升高的处理

Treatmentofhyperthermian

对症治疗n

对因治疗n

恶性高热的治疗–停止手术、去除诱发因素–加深麻醉–物理降温–利尿、碱化尿液–处理\t"/kecheng/2013/_blank"心律失常–特效药:丹曲林(dantrolene)7、高温的治疗作用

TreatmentbyFervescencen

局部加温: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愈合n

全身高温:近来将病人体温控制在40~42℃持续一段时间,来治疗癌症。n

感染时的发热

(二)体温降低(hypothermia)1、定义(definition)l

指中心体温低于35℃,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一种临床状态。2、病因(etiologicalfactors)–

环境温度、手术因素、病人因素、麻醉因素3、体温降低的病理生理影响

pathophysiologyofhypothermian

基础代谢率及组织灌注降低–

温度每降低l℃,机体的氧耗量及\t"/kecheng/2013/_blank"二氧化碳产生量降低8%–

代谢性\t"/kecheng/2013/_blank"酸中毒;\t"/kecheng/2013/_blank"高钾血症;轻度的高血糖症;n

寒颤n

心血管系统:–

血管收缩、心律失常n

呼吸系统:–

通气/灌注比例失调:»

肺血管阻力增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降低,»

增加呼吸系统的解剖死腔量–

CO2的呼吸刺激作用减弱»

温度每降低8℃,机体血中PaCO2下降50%n

肝脏–

代谢及分泌功能降低n

肾脏–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浓缩及稀释功能减退n

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n

中枢神经系统–

温度每降低1℃,脑氧耗量降低7%–

33℃时,镇静状态;30℃时,麻痹n

血液系统:–

凝血功能抑制»

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活性↓,纤溶活性↑–

血液的粘滞性增加:»

温度每降低1℃,血液的粘滞性增加3%»

温度每降低1℃,Hct增加2%一3%–

氧离曲线左移»

每降低1℃,氧与Hb的亲和力增加6%–

血浆容量降低»

温度降低11℃,血浆容量降低25%»

冷利尿及钠离子重吸收的损害4、围术期的体温下降perioperativehypothermyn

麻醉的影响n

室温的影响n

病人本身的影响–

老年人、婴幼儿、久病体弱n

手术操作的影响–

内脏或肢体大面积、长时间暴露–

冲洗、输液输血5、治疗和预防

treatmentandpreventingofhypothermian

所有的低温和复温反射均须重视,n

预防比对并发症的处理更为重要–

热弧灯,热温毯,空调,加热静脉输液,使用循环禁闭回路,人工鼻

6、低温的治疗作用

Treatmentbyhypothermian低温降低组织代谢,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心肺脑复苏–CPB(体外循环手术)手术–注意事项»

①应用低温治疗要避免寒颤»

②防止心律失常和低血压:低于30℃时»

③呼吸管理n低温时呼吸抑制,咽喉反射抑制易出现\t"/kecheng/2013/_blank"呕吐误吸及呼吸道梗阻。

三、体温监测的方法

MonitoringTechniqueofBodyTemperature(一)测温方法

ModesofTemperatureMonitoringn

1、玻璃管型汞温度计n

2、电温度计:

①热敏电阻温度计

②温差电偶温度计n

3、液晶温度计n

4、深部温度计n

5、其他:红外热像图(二)测温部位及临床意义

clinicalsignificance

oftemperaturemonitoringinlocationn

身体各部的温度不一致n

理想的测温部位–

体温不易散失,温度测量精确、可靠、无痛,实施方便–

中心温度----核心温度

(coretemperature)–

体表温度----外周温度(shelltemperature)1、口腔温度(oraltemperature)n

温度计置于舌下n

口腔(舌下)是传统的测温部位n

正常值:36.3~37.20Cn

适用一般病人监测–

简便易行操作简便,容易耐受n

缺点–

受张口呼吸、测温前饮食温度影响2、腋窝温度(axillarytemperature)n

腋窝是经常使用的测温部位n

正常值:36~370Cn

注意

将热敏电阻控头置于腋动脉处搏动处,并将上臂紧贴胸壁使腋窝封闭,则测出的温度接近中心温度3、直肠温度(rectaltemperature)n

直肠温度(肛温):温度计置于肛门深部–

成人6~10cm,小儿为2~3cmn

传统测量深部体温的部位:36.5~37.70Cn

优点–

较准确,主要反映盆腔脏器的温度–

反映中心温度较可靠的测温部位:相差1℃左右n

缺点:–

受粪便、腹腔冲洗液和膀胱镜检冲洗膀胱的影响–

体温变化快时,反应较慢,滞后»

低温麻醉、体外循环4、鼻咽温度

(nasopharyngealtemperature)n

测温探头置于鼻咽部或鼻腔顶部n

优点:迅速反映脑温的变化–

鼻咽部接近颈内动静脉n

缺点:–

但易受吸入气流温度的影响–

有出血倾向病人不宜使用5、食道温度

(esophagealtemperature)n

探头应置入食管的中下1/3交界处,相当于左心房与主动脉之间n

近似于中心温度–

心脏、大血管的血温,反应迅速n

探头位置的深浅可影响其正确性–

食管上端受气流温度的影响,测温读数偏低–

CPB期间常用

6、鼓膜温度

(tympanicmembranetemperature)n

可精确反映脑温–

是目前测中心体温最准确的部位,误差很小–

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接近n

鼓膜温差电偶温度计–

仔细放置于鼓膜,是一种最好的测温方法7、其他(others)n

膀胱温度–

尖端带温度传感器的导尿管插入膀胱n

皮肤温度–

平均皮温=0.3℃×(胸部温度+上臂温度)+0.2℃×(大腿温度+小腿温度)–

平均体温=0.85×中心温度+0.15×皮肤体温n

中心血流温度–

可以代表中心温度–

肺动脉漂浮导管测量混合静脉血温度求得或用多普勒法测得n

肌肉温度–

细针测温装置,可刺入三角肌连续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