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蚂蚁》教案4篇_第1页
关于《蚂蚁》教案4篇_第2页
关于《蚂蚁》教案4篇_第3页
关于《蚂蚁》教案4篇_第4页
关于《蚂蚁》教案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关于《蚂蚁》教案4篇

《蚂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阅历构思出简约的情节。

2、通过作画,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在创作时体验色调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预备:

范例、课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蚂蚁资料

不同动态的蚂蚁照片

教学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蚂蚁

老师念谜语,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各种动态的蚂蚁照片,引导幼儿观测蚂蚁的形状特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长得怎样?

你们喜爱蚂蚁吗?今日我们就来画蚂蚁

三、老师示范画蚂蚁

师:先画蚂蚁的头,后画蚂蚁的胸,再画蚂蚁的腹。最末在身体下面画上六条腿。画好蚂蚁后你还可以想想蚂蚁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四、布置幼儿作业,交待要求

要求幼儿画之前要先想好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四周有什么?

五、指导幼儿作画,

引导幼儿大胆作画,援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

活动反思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进展的一般特点,我预设的活动目标重在使幼儿学习日常生活亲密相关的知识,与探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立场和价值观。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加,让幼儿兴味盎然地去观测,动手去讨论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觉。查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援助孩子加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舞,援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小百科: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10年,蚁后那么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几年甚至十几年。需要留意的是,白蚁不属于蚂蚁。

《蚂蚁》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测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2、了解蚂蚁的形状特征、生活习性。

3、引发幼儿学习蚂蚁的爱好。

4、使小伙伴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预备]

1、选择安全、合适的观测场地,提供放大镜、大纸箱,并把幼儿的观测状况作成课件。

2、老师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儿歌、故事等,预备录音机、磁带,制作活动内容的相关课件。

3、用诱饵捕获蚂蚁,放进昆虫盒。

4、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爱好。

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

老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爱好,引出课题。

二、出示幼儿观测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测到的蚂蚁的形状特征和活动状况。老师提问:

〔1〕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3〕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

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观测到的状况,老师实时进行鼓舞和指导。

三、运用放大镜进一步观测蚂蚁的形状特征和活动〔或图片〕。

给幼儿分组,让幼儿认真观测捕获到的蚂蚁,并鼓舞幼儿把自己的发觉画下来。

四、出示课件,老师总结,让幼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形状特征和生活习性。

五、观赏并表演歌曲《蚂蚁》。

六、老师提问:我们应当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伙伴知道团结起来,人多能量大的道理。

七、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老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游戏开始,老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预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次〕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动延伸]

1、老师〔或家长〕把幼儿观测发觉后的绘画作品,用简约的文字说明后,张贴在墙饰“有趣的虫子”中。

2、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阅历。

3、师幼共同进行小试验:把捉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大口瓶〔其中有土〕,用黑布把瓶子蒙好。过几天后,把黑布打开,可看到蚂蚁筑成的曲曲折折的“地道”。

小百科:

蚂蚁(ant)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蚂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蚂蚁的形状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通过观测、沟通、争论等,发觉蚂蚁的基本特征。

3、情愿参与探究活动,知道要爱惜蚂蚁。

4、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乐于探究、沟通与共享。

活动预备:

1、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2、小蚂蚁假设干,小昆虫盒假设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测蚂蚁,引起幼儿的争论爱好。

老师: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认真看一看,会是谁呢?

二、开展

1、课件演示:

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测,认识蚂蚁的形状特征。

2、老师:看清晰了吗,蚂蚁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在集体中进行沟通。

3、提问:

〔1〕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

〔2〕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

〔3〕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4、老师小结蚂蚁的形状特征。

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

三、观看课件,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争论: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2、引导幼儿观测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

四、拓展阅历

观测各式各样的蚂蚁,比较不同。〔大小、颜色、花纹〕

老师: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中国就有600多种。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依据已有阅历自由争论。〕

《蚂蚁》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蚂蚁。

2、让幼儿亲近大自然。

3、让幼儿感知蚂蚁的身体组织和生活习性。

4、培育幼儿的.观测技能。

5、提高幼儿思维的机敏性。

6、使小伙伴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预备:

幼儿每人预备一只小玻璃瓶,一块水果糖,少量馒头渣,一根小树枝。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小伙伴们,想不想认识一位动物伙伴?你们认识小蚂蚁吗?

今日,老师带你们去幼儿园外面的田里找这位动物小伙伴吧!

二、查找小蚂蚁

小伙伴们在家有美丽的房子,在幼儿园有美丽的教室,小蚂蚁住在哪呢?他们有美丽的教室吗?老师告知小伙伴,小蚂蚁穿着黑色的衣服,我们边走边找,看看谁先发觉小蚂蚁。

三、查找小蚂蚁洞窟

当发觉第一只小蚂蚁时,告知小伙伴小蚂蚁喜爱湿湿的、暗暗的房子—洞窟,启发小伙伴就在四周找小蚂蚁的洞窟。

四、分组观测小蚂蚁的身体组织

将小伙伴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人,启发小伙伴仔细观测,小蚂蚁有没有跟自己一样的头、上身、手、腿等,头上有没有眼睛、鼻子、嘴、耳朵等,再在稍远处放一些馒头渣,看看小蚂蚁能不能找到。

五、捉小蚂蚁

用小树枝往小玻璃瓶中赶小蚂蚁,看看能不能赶进去,把自己带的水果糖放一点到小玻璃瓶中,打开瓶盖,放在地上,看看能不能捉到小蚂蚁。把捉到的小蚂蚁带回家里,给家里人说说通过你今日的观测,知道的小蚂蚁的知识,并让家长把小伙伴说的写下来,拿给老师看。

六、游戏“我是小蚂蚁”

让小伙伴扮演小蚂蚁表演,加深对小蚂蚁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依据幼儿喜爱多动,喜欢游戏的天性,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在整个观测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培育幼儿的观测事物的技能。假如有图片或课件,能让他们看到其它样子的蚂蚁,就会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井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