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科版(2001)六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教案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杠杆的科学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
杠杆尺
钩码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观察到的现象
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1111不省力也不费力1212不省力也不费力2112省力4114省力1331费力2332费力
实验结论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轮轴的秘密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器材
轮轴、细线、钩码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动滑轮和定滑轮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器材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测力计、线绳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够省力。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2)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观察到的现象
(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可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的方向。(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用力得方向。
实验结论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可以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斜面的作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说明斜面能省力,不同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等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1、建造一个斜面,然后把不同物体分别提升和利用斜面提升,记录用力情况。2、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斜面作用。3、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并记录数据4、分析数据总结斜面省力的规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抵抗弯曲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要求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实验器材
1、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2、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尺子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板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观察到的现象
材料越宽、越厚抵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实验结论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形状与抗弯曲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
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
将同样的纸折成“V”
“T”
“U”
“L”等形状,然后按照上一次的实验方法分别在纸上放上铁垫圈,填写好下面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测验记录,并做好分析准备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而且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拱形的力量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测验纸的承重能力
实验器材
纸、垫片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1、把纸圈成一圈后松开,做成一个拱形,用铁垫圈测验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2、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脚,使纸拱不会塌下来,测验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3、用较多的书抵住脚拱。再测量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而且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做框架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制作框架,并研究其特性
实验器材
一次性筷子、皮筋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1、用三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三角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2、用四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四边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5、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6、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7、比一比,4、5、6的不同情况,它们那种更坚固。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制作框架时,三角形比四边形更加稳定,三角形所能承受的压力也就会更大。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塔的研究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实验器材
饮料瓶、筷子、沙子、胶带、水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1、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和水制造一个自己认为坚固而且不易倒的高塔。2、改变上下的大小,轻重支撑的底面大小,然后用扇风的方法测验学生建的高塔的抗风能力。3、将各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进行对比,看看哪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最强。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框架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稳定性好,它最不容易倒。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六年级
上册
班
次
实验者
实验名称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铁钉、线圈、电池
简单实验过程
猜测
(1)当电池节数不变,缠绕不同匝数的线圈,如:10圈、20圈、30圈40圈等,来测磁力的大小,注意导线两边要留有一段。(2)
当缠绕的匝数不变,电池的节数变化,如2节、4节、6节等,来测磁力的大小。
观察到的现象
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当铁芯、线圈和导线不变时电池数量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科
学
实
验
计
划
科学
学科
六年级(1)(2)(3)班
执教者
20162017
学年
第
一学期
月
日
周
次
实验类型
实验名称
观察、实验内容
实
验
仪
器、材
料、药
品
备注
9
5
2
分组实验
杠杆的科学
杠杆的研究
手锤、尖嘴钳、剪刀、天平、一字螺丝刀、杠杆尺、钩码
9
18
4
分组实验
轮轴的秘密
轮轴有什么作用
轮轴、十字螺丝刀
钩码
9
26
5
分组实验
动滑轮和定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有哪些作用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测力计、线绳
9
30
5
分组探究
滑轮组
滑轮组的作用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测力计、线绳
10
10
7
分组实验
斜面的作用
斜面有什么作用
木板、小车、钩码、测力计、线绳
10
17
8
分组实验
抵抗弯曲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纸、垫片、尺子
10
19
8
分组实验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纸、垫片、玩楞纸
10
21
8
分组探究
拱形的力量
测验纸的承重能力
纸、垫片、西瓜
10
24
9
分组探究
做框架
制作框架,并研究其特性
一次性筷子、皮筋
10
24
9
分组探究
塔的研究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物体不容易倒
饮料瓶、筷子、沙子、胶带、水
11
14
12
分组实验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池、导线、铁钉
注:1.本计划每学期开学初两周内完成,交教务处签字后存档。2.类型栏填演示或分组。教
科
版
小
学
科
学
六
年
级
上
册
教
学
设
计
与
反
思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
4、
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教学反思】:
课堂活动:分两大活动阵地进行探究。其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在这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是统计自己组的同学功用过多少种工具。课堂氛围很好!学生统计的工具不少,应该说我们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使用工具的经验的。例举的工具很多,比如:剪刀、菜刀、老虎钳、锤子、镊子、螺丝刀等等,但有同学统计出了:铅笔、文具盒、电饭锅、杯子等等一系列的生活用品。其二,选用什么工具好。在这一活动中,安排学生分组动手试一试用什么哪些工具能把钉在木版里的铁钉、图钉和螺丝钉起出来,并做比较:哪种工具用着更省力且方便。目的为了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认识到:不同工具有不同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最后对教科书上的几项工作进行探讨,选择使用滑轮、斜面、杠杆,让学生对工具和机械进行再一次的观察,最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简单机械。
??????
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趣高涨,热热闹闹的,可到最后总结以上活动,引出“机械”时,学生还是犯迷糊。关于机械的定义,书上的定义给我模棱两可的感觉,书上是这样阐述的: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我们都知道这个“省力”是针对力学上的,但是很多孩子对省力的外延无限地扩大化;还有对其另一个中心词“方便”,孩子对其也非常模糊;据我了解,原五上教材对“省力”也没有明确地定义,现在突然提出,孩子自然而然对其的定义会扩大化,于是他们自然会想到“电饭锅”、“铅笔”。
?????
课后想来:假如用力学去解释那肯定能精确,但小学阶段并不要求深入探究力学原理。小学科学概念的广而浅,有时候真为难到科学教师!
《杠杆的科学》
【教学内容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它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设计思想】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应以探究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他们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接着由学生的发言自然地引出撬棍和杠杆的概念,通过观察、寻找杠杆的三要素,从而初步认识了杠杆,通过辨别变形杠杆和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加深对杠杆的认识。然后通过认识杠杆尺、调试杠杆尺、分组实验、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等系列活动,得出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最后通过“长短不同的两根杠杆撬石头”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科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具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
给全班学生准备: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给教师准备:、2张、4张);小垫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认识“横梁”和“柱子”
(1)出示桥梁和房子的图片,学生观察:它们形状和结构上有相似的地方吗?
(2)指出图片中的“横梁”和“柱子”在哪。
(3)小结:横梁和柱子都是支撑房子和桥梁的结构,直立的材料——柱子;横放的材料——横梁。
2、引出新课
想象横梁断裂倒塌的情况,引出本课的主题:研究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
二、新课教学
(一)学生猜测
1、
提问:你觉得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往横梁自身因素引导)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书内容。
3、指出本节课主要探究横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二)探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回忆五年级主要学习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能说出对比实验的特点和要求是怎么样的?(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因素是不同的,其他因素都相同)
2、明确实验方法后,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同时打开书本)
A、书本在两边垫起相同的高度——柱子;
B、不同宽度的纸梁——横梁;(出示准备好的不同宽度纸梁)
C、相同质量的垫圈——重物。(出示小垫圈)
3、提问: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纸梁宽度不同。
4、提问:除了宽度之外的条件呢?
学生回答: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5、怎样改变纸梁的宽度比较容易看出抗弯曲能力的变化?(出示准备好的不同宽度的纸梁引导)
学生回答:成倍增加纸梁的宽度。
6、你如何知道纸梁能抵抗多大的弯曲?(加垫圈到什么程度为止?)
学生回答:每次实验以纸条中部接触到桌面为最大弯曲度,这时承载的垫圈数为它的抗弯曲能力。
(三)探究纸梁的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提问:实验方法是否与上一个实验相同?有什么是不同的吗?
学生回答:不同条件:纸梁的厚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四)学生探究实验
1、阅读作业本上的两个表格,明确实验目标
提问:你从作业本上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需要预测和实测。
小结:在实验前需要对实验进行预测,然后再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2、温馨小提示:
???????
纸梁垫起的高度为两本科学书叠放的高度
???????
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适中(不要太近或太远)
???????
垫圈一个一个轻轻摆放在纸梁的中间位置
???????
小组内互相合作,轻声交流,争做小小科学家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4、汇报交流
分别挑选两个小组汇报不同的实验数据,收集数据填写表格,分析数据。
纸梁的宽度
一倍宽
两倍宽
四倍宽
抵抗弯曲能力
预测
实测
结论:
纸梁的厚度
一倍厚
两倍厚
四倍厚
抵抗弯曲能力
预测
实测
结论:
5、分别归纳小结:
①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
②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
6、提问:对比两组不同实验的实验数据,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增大纸梁抗弯曲能力更加明显。)
三、课后拓展
思考:横梁横着放好还是竖着放好?为什么?
试一试:用尺子证明你的想法!
四、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2.1抵抗弯曲
因素
抵抗弯曲能力
宽度增加
增强
厚度增加
大大增强
材料
形状
…
【作业设计】作业本相关练习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上完后,听了几位教师的意见,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是教师的基本功这块内容,板书的字还需要多练习。上课语言表达能力上还需要注意和加强,课堂内评价性的语句太少,没有给学生一个激励,同时也需要肢体语言的结合应用。说话的内容太多,有些话其实不需要一再重复,说一遍学生也就能够明白,不需要反复强调。提问时言语还不够明白、准确,要让学生知道你在问什么,这样他们也才能准确地回答。一堂课上学生活动的内容以后要注意增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活动,今天的课上活动前没有交代完所有事情,导致最后实验器材的整理上就出现了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回避了学生的一些问题,这样也不好,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捕捉,就算没有按你预先设想的回答那也要对他的回答进行肯定,鼓励学生多思考。备课时的学生预设还要加强,多请教老教师,请教学生在这堂课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在备课当中就充分做好准备。以后还需要多听课,多和老教师交流,学习更多内容。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完成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2、观察瓦楞纸板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逐渐养成小组合作,共同实验、学习的习惯。
2、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本课知识点】
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重点】
1.?
通过研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实验,可出科学结论。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瓦楞纸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
【教学准备】
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
回形针
胶水
包装箱瓦楞纸板
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料样品或是图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展示各种形状的的钢材\铝材的图片
2、
思考:为什么钢材和铝材要设计成“T”“U”“L”“工”“口”字形状呢?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3、过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饿研究
1、制定实验方案
(1)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呢?
(3)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2、小组合作,先预测再做实验,分别测出“一”字形、“U”形和“W”形纸的抗弯曲能力。
3、通过比较承载的回形针的数量,得出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科学结论。
4、思考:
(1)其他材料的形状发生改变后,其抗弯曲能力也会改变吗?
(2)为什么改变形状可以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
5、引导:
(1)增加宽度和增加厚度,哪个更能提高材料的看法弯曲能力?
(2)将“一”字形的材料变成“L”形材料,相当于那一部分是立放了?宽度怎么变?厚度怎么变呢?
6、总结:
“L”形材料虽然宽度减小了,但是厚度却增加了,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L”
形材料比“一”字形材料具有更强的抗弯曲能力。
三、瓦楞纸板的研究
1、观察瓦楞纸板的实物
2、和普通打印纸相比,感觉瓦楞纸板的抗弯曲能力大小。
3、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并思考:
(1)它有几层?
(2)各部分的厚薄、软硬是如何的呢?
(3)瓦楞纸板有什么特点?
4、思考:
瓦楞纸板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
5、同学发言,互相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瓦楞纸板报有好几层,比较厚,里面有层是弯折的,又折有黏合,具有较强的抗弯曲能力。
6、说说你对瓦楞纸板报的其他想法。
7、举例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利用改变材料的形状来增强起抗弯曲能力的。
【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练习
【板书设计】
2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改变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瓦楞纸板的研究
具有抗弯曲能力强的特点。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于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时应改变的条件比较明确,但是,对于应该保持不点的条件认识上有不科学的地方。学生人为应该保持厚度不变,他们不觉得纸被折成“W”形后厚度有变化。这不利于学生理解
“L”形抗弯曲能力增强的原因。
2、?
有些形状不利于用回形针做实验,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安排,灵活利用教材。
3、?
学生举例时可以给予积极的引导,要求学生能科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拱形的力量》
【教材分析】??
《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拱形结构有的书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教材精心设计了几个体验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的结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和向外的推力,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在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拱形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
?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
根据学生原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处理:①激趣导入,引出问题。②大胆假设,自主探究。③总体评价,归纳小结。④探究活动延伸。这样处理符合认识论过程和科学探究的要求,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又“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课程结构自然流畅,学生易于接受。从提出问题走进探究,在做中学,又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社会,把探究的空间拓展到课外,拓展到了日常生活。??
●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能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处理数据,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的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教学难点】??
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做拱形的卡纸,卡纸在这两个岸之间搭一座桥,岸的距离以白纸上的两条线的距离为标准,把它平铺在上面,我用硬币来测验一下它的承受能力。(边摆边说)
生:1个
师:一个硬币放上去后,纸就塌了,这个平桥的承受能力是一个还是0个?(0个)这座平桥连一个硬币的重量都承受不了,小松鼠可以过去吗?(生:不可以)那你们能想到其他方法来增加这座纸桥的承受能力吗?
预设一:增加厚度,具体说说方法、、、、、、不增加材料
预设二:改变形状,可以折成什么形状呢?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刚才有同学说可以做成拱形,做成拱形真的可以增加这座桥的承受能力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拱形的力量。(板书:拱形的力量)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外推力和分析受力特点: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拱桥,(卷一卷再松开)做一个对比试验。每组两张同样的卡纸,一张用来做平桥,一张来做拱桥,像老师这样卷一卷再松开,分别放在这两本书上,书当作河的两岸,两岸的距离以白纸上的两条线为标准,注意,拱纸不能插进这里头,拱桥贴近书本的地方叫做拱足,最上面部分叫做拱顶。
实验:轻轻地在他们的中间部位各放一个硬币,仔细观察它们的受力情况和形状变化,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幻灯片温馨提示:两岸的距离以白纸上的两条线为标准,这个拱不能借助其他物体的帮助。)
小组对比试验。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平桥向下塌,拱桥也向下塌。
生:拱桥还会向两边伸展。
师:同样是在中间,用了同样的力。(板画:向下的力)怎么会出现这不同的现象呢?他们的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吗?
生:拱桥把力散开,而平桥集中在中间。
师小结,纸的载重能力,可是纸拱在承受了一点点重量时,形状就发生了改变,拱足就向两边展开了。聪明的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拱桥承受更多的压力呢?
生:把它放在两个物体中间,使它不向两边伸展;把拱足固定住,抵住拱足。
师:那用什么来抵住拱足呢?
生:用课本。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挑战一下“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力”,在实验之前,老师这里有几点要求。
幻灯片展示:
1、硬币要放在拱纸的中间,一个一个放上去。
2、拱脚与实验纸上的两竖线对齐。
3、以拱顶变平为测验标准。
4、音乐响起之后请停止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
师:在我们的记录表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书本数量增多,拱桥的承受力也在增大。
师:那我们通过用书抵住拱足能不能提高它的承受能力啊?
生:能。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都挑战成功了。从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书本,拱是不是会一直都这样,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呢?(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
师:所以我们很多的桥上都会写着“限载多少吨”的牌子。
?
三、搭拱桥(此环节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师:通过今天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言,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
师:现在老师就请几位同学来当一回设计师,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利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冬瓜皮来搭一个座拱桥。?看谁搭得好,搭得最牢固)
学生分组活动。两组学生分别在讲台两边桌上搭拱桥。其他同学观看,助威。(提示:注意瓜皮的摆放顺序,要用物体把拱足处抵住。)
全体观看拱桥,教师往拱上添加砝码,感受拱形的力量。?
四、课外延伸(此环节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都做了一回拱桥设计师,玩得很有兴致,探究得很有力度,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弄清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力的秘密。早在古时候,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了拱形的力量,并且将拱形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师:请看大屏幕(表格中,然后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得出书本越多越重,拱形的承受能力也在增强。在这个实验中,对于拱形受力的标准,我定得过于模糊“拱顶变平了”,学生在试验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事后,我想可能在拱的下面放个一定高度的物体,以拱顶碰到这个物体为标准这样操作性可能更强。
科学课上有很多的意外和突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不仅做到备课本还要做到备学生,尽可能的对学生可能的回答和想法进行预测,并且不能一味地按照之前的教学设计来安排过程,应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本来这堂课应该是在多媒体数计算)124抗弯曲能力的大小预测248实测2611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材料越宽、越厚抵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28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验
实验器材:
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猜测:
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
实验过程:
将同样的纸折成“V”、“U”、“T”、“L”、“工”等不同的形状,然后按照上一次实验的方法分别在纸上放上铁垫圈,填写好下面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验记录表,并做好分析的准备。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验记录形状抗弯曲能力25108
13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而且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11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测验纸拱的承重能力
实验器材:
做拱形的纸
、铁垫圈若干
猜测:
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
实验过程:
1、把纸圈成一圈后松开,做成一个拱形,用铁垫圈测验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2、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脚,使纸拱不会塌下来,测验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3、用较多的书抵住脚拱。再测量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而且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12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
实验器材:
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
猜测: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
实验过程:
1、观察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壳,通过“看”“捏
”发现乒乓球壳本身不厚,较软。2、将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扣在桌面上,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大摞书。
3、用手捏压乒乓球,感受圆顶形和球形承受力的特点。4、用纸条弯成拱形,演示说明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5、借助对圆顶形特点的理解,认识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14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做简单框架和正方体框架加固的实验
实验器材:
筷子、橡皮筋、剪子
猜测:
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比四边形的强
实验过程:
1、用三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三角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2、用四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四边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5、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6、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7、比一比,4、5、6的不同情况,它们那种更坚固。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制作框架时,三角形比四边形更加稳定。所能承受的压力也就会更大。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18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的实验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猜测:
框架的下面越大越不容易倒
实验过程:
1、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和水制造一个自己认为坚固而且不易倒的高塔。2、改变上下的大小,轻重支撑的底面大小,然后用扇风的方法测验学生建的高塔的抗风能力。3、将各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进行对比,看看哪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最强。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框架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时它最不容易倒。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19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用纸造一座桥
实验器材:
报纸35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
猜测:
每个人设计的桥所能承受的重力是不一样的。
制作过程:
1、研究用制造桥需要考虑的问题。2、设计桥的形状——连体双管桥、直管框架桥、三角形吊桥、加固槽型桥,并画出图形。3、根据自己设计的桥的形状自己动手造桥。4、介绍自己建造的桥的特点。5、在桥上放上一定的重物做实验,根据情况改变桥的结构和形状,尽量使桥变得更加牢固。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桥的结构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力也会随之改变。。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21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2根导线
、指南针
猜测:
电和磁有关系
制作过程:
一、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是指针保持正常。3、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4、接通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断开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反复做几次
,看看结果如何。5、在短路的情况下再做几次上面的实验效果会怎样?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1、做一个线圈(10圈左右在)。2、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能够使指南针发生偏转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25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小块砂纸、胶带、大头针、指南针
猜测:
导线和铁钉绕在一起能够产生磁性
制作过程:
一、制作电磁铁的实验1、将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30圈。2、在桌面上放置一些大头针。3、给做好的电磁铁通电。4、将铁钉的钉尖移动到大头针上方,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断开电源后又会如何?二、铁钉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1、做两个线圈(10圈左右在),一个按顺时针方向缠绕,一个按逆时针方向缠绕。2、先将按顺时针方向缠绕的电磁铁接通电源,移向指南针看看指南针偏转的方向。然后将按逆时针方向缠绕的电磁铁接通电源,移向指南针看看指南针偏转的方向。比较两次实验指南针偏转的方向有何不同。3、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做上面的实验。比较两次实验指南针偏转的方向有何不同。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利用通电线圈能够制成电磁铁,改变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缠绕的方向都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26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猜测: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
制作过程:
一、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的实验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10圈、20圈、30圈、40圈)的电磁铁四个。2、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线圈的圈数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线圈为
10圈的电磁铁2.线圈为
20圈的电磁铁3.线圈为
30圈的电磁铁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导线的材料、长短,电流大小,铁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线圈的圈数吸大头针数量(个)磁力大小排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数1035444208910933012131413240151816161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0.28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器材:
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猜测: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有关
制作过程:
一、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的实验1、制作电池数分别为1节、2节、3节的电源三个。2、分别用不同的电源接通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关系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系吗?我们的假设电池数量越多,磁力大;电池数量越少,磁力小。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电池数量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电池数量为1节的电源2.电池数量为2节的电源3.电池数量为3节的电源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导线的材料、长短,铁芯、线圈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电池的数量吸大头针数量(个)磁力大小排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数1节354432节687723节10911101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当铁芯、线圈和导线不变时电池数量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1.2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实验器材:
小电动机、纸杯、橡皮筋、V字形电刷
、铁丝支架、电源、导线、磁铁、大头针
猜测:
小电动机的转动是各个部件共同工作的结果、转子转动与力的作用有关
制作过程:
一、安装支架和电路:在倒扣的杯子上套两根橡皮筋,将铁丝支架插进橡皮圈,安装在杯子上;然后将V字形电线固定在橡皮筋上;并将电池、开关连起来。二、安装转子:把转子放在支架上,调节支架的位置,使得转子能够转动但不会滑落。三、让小电动机转动起来:给转子线圈通上电流,看看转子是否转动了。在旁边放一块磁铁,并改变其位置,电动机转动的情况是否会发生改变。四、改变小电动机转子的转动状态:将一块磁铁变成两块相对而放,小电动机转动的情况就会发生改变——转动的更快。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其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11.4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我们来发电
实验器材:
导线、导线圈、指南针、手摇发电机、小灯泡
猜测:
用手摇发电机可以发出电来点亮小灯泡
制作过程:
一、按照书上的样子将小灯泡连接起来。二、用手使劲搓小电动机的轴,看看小灯泡是否会亮,如果不会亮则像第一课那样绕线圈,绕在指南针盒上,使磁针方向与线圈方向一致,在用手搓小电动机的轴,可以看见指针偏转了。三、教师利用手摇发电机发电,点亮小灯泡,并讲述原理,让学生明白:手摇发电机是将动能转化成了电能,从而点亮了小灯泡。用手搓轴小灯泡没有亮是因为动力不足,电力也就不足。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能量可也相互转化,电能可以由动能转化而来。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年级:六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人:
课题
杠杆的科学
内容与过程
目的
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支点
用力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6、分辨杠杆观察P4
和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重点
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难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讨论
授课时间
2016.9.9
课时
一课时
实验器材
手锤、尖嘴钳、剪刀、天平、一字螺丝刀、杠杆尺、钩码
说明:
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小
结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年级:六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人:
课题
轮轴的秘密
内容与过程
目的
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难
点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讨论
授课时间
课时
一课时
实验器材
轮轴、细线、钩码。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小结
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年级:六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人:
课题
动滑轮和定滑轮
内容与过程
目的
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1)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
(2)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难
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讨论
授课时间
课时
一课时
实验器材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测力计、线绳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小结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可以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年级:六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人:陈伟山
课题
滑轮组
内容与过程
目的
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以实验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2)先让学生猜猜,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500克或1000克的钩码需要多大的力?,(3)再让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500克或1000克)的钩码,并和直接吊起同样重钩码的力比较,看看可以发现什么?(实验时要求学生分工明确,并想想该如何操作实验,再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4)全班交流汇报:说说这个最简单的滑轮组作用。(大约可以省一半的力)2、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1)先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变?(2)用与前面相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状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约能省四分之一的力)4、提示各个实验小组以更多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如果定滑轮和动滑轮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它们的机械功能也不同,而且由它们的滑轮数目和组成位置决定。)?
重点
用实验研究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难
点
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讨论
授课时间
课时
一课时
实验器材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测力计、线绳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小结
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当坡度为90°,用力最大。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年级:六年级(上)
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人:陈伟山
课题
斜面的作用
内容与过程
目的
认识到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让学生搭造一个斜面,在相同高度下,用测力计提升不同物体需要多大的力,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再用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相同的物体,测量需要多大的力,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重点
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难
点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授课方式
分组实验
讨论
授课时间
课时
一课时
实验器材
木板、小车、钩码、测力计、线绳。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小结
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旅行社与线上旅游平台合作运营合同3篇
- 2024年度金正茂集团管理体制优化协议3篇
- 2024年国际贸易仲裁与合同纠纷解决3篇
- 2024版医药冷链运输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标的金额调整及续约条款3篇
- 2024年度食品加工与销售委托合同
- 2024年北京育儿嫂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生态园林建设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度煤矸石供应周期与价格调整合同3篇
- 2024年定制广告制作与安装协议样本
- 第三章《西厢记》优秀PPT课件
- 绥化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法制史教案
-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综合测试试卷(二)
- 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图解法)课件
- 产品生产过程潜在风险分析
- LED基础知识及外延工艺
- 责权利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概论
- PhotoShop技能大赛试题(带素材)
- 工程款请款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