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_第1页
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_第2页
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_第3页
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_第4页
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姓名覃宝莹学号2022084260班级15历史2班电62)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题目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程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七年级学生。从学生知识储备来看,在日常生活中对隋朝有所了解,但在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影响下对隋朝出现偏见与片面的认识。所以,教师将补充相关历史故事,以建构相关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故事展开新课学习。从学生思维特征来看,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史料理解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以情感判断能力,对纯理论讲解兴趣度低,逻辑思考能力不够。因此,将在教学中遵循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故事讲解带动思考题解答,从而形成历史知识升华。教材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从课本内容来看。课文由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四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了隋朝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后,因为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却又在隋炀帝的急政下迅速走向灭亡的过程。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在隋文帝的励精图治下,隋朝政治统一集权,经济繁荣富足。但因为隋炀帝的好大喜功,他的“大业梦”直接导致了隋朝二世而亡。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为“繁盛一时的隋王朝”。根据教学主题将内容整合成四个部分——隋朝的建立-再造统一、治国的智慧-开皇之治、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隋朝的灭亡-警世恒久。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故作出以下的课程设计思路图【教学设计思路图】:教学目标通过展示纪年表与讲述两位帝王的主要事迹,学生了解相关史实,完成历史时空观的建立。通过材料展示和分析对比,了解开创科举制度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通过展示地图、贴纸的方式,了解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以及概况通过材料展示和问题探究,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大运河,正确认识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历史教训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开创科举制度的影响,掌握大运河概况及意义难点: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教训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图示法,史料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采用纲要式板书设计,与授课同步,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直观体现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及知识点之间的暗线连接。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最后总结“繁荣一时”为隋朝的特征【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时间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堂导入教师提问:如果一个出版社来找你,让你来排行影响人类历史的100为名人,你会推选中国哪个名人进入行列呢?揭示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100名人排行榜》中对中国历史人物的排名,其中隋文帝杨坚位列82名,并击败了如汉武帝唐太宗等常见君主。将原因变作留给学生的悬念,留待讲解学生纷乱回答心目中的影响历史的名人以推选名人榜的形式,吸引学生。最后引出,隋文帝超越了汉武帝、唐太宗等知名皇帝进入学者排行榜,以此设悬进入新课(一)分久必合:隋的统一(老师逐步展示政权更替情况)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自此,只有西晋短暂的统一外,华夏大地上频繁上演了政权更替。政权的更替必然带来动荡,百姓向往安定生活。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后,隋朝应运而生,开创了继秦汉后第二个大一统局面。隋朝的建立者,就是刚刚提到的隋文帝杨坚。我们一起看一下杨坚的发迹史是怎样(老师讲述杨坚发迹上位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杨坚本就出身显赫,并在过程中不断加强了自己权力,最后利用辅政之机,在581年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定都长安。唐太宗说他:“欺孤儿寡母以得天下。”后人评价杨坚: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这么看来,隋文帝取得天下还是比较容易的。但隋文帝并不安于北方,他真正的目标是消灭南方政权,一统天下。如果要统一天下,杨坚最大的敌人是谁啊?当然是隔长江相望的南方政权。恰好,此时南陈的君主,陈叔宝不问政事,只想当个无忧天子,并且以为有常见天堑,对于隋朝毫无防备。另一边,隋文帝则不断发展经济与军事实力。那么,就在隋朝建立七年后,双方的实力已经非常悬殊。588年11月,隋文帝誓师后,以晋王杨广为统帅带着最新的五牙战船,和五十万大军兵分八路南下伐陈。589年正月,南陈一触即溃。至此,中国南北方再次归于一个政权下,结束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老师带领学生完成思考题一)但是疆域的统一只是第一步,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如何巩固新生的王朝,还要继续考验隋文帝以及这个民族的智慧和勇气。由老师引领,学生配合,构建起隋朝统一前的时空观念学生听隋文帝发迹故事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回顾上一学期东汉以来政权更替的局面,便于学生形成历史时空观念,交代隋朝统一的社会背景。为思考题一做知识铺垫通过隋文帝发迹故事,了解隋朝建立的概况对比南陈与隋朝国势的强弱,体会后陈灭亡的必然性借助前面的知识铺垫,以思考题一完成历史知识的梳理和总结。(二)开皇之治:治国的智慧那么隋文帝会怎样做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隋文帝的治国智慧在学习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大家记忆里面,有哪些历史时代能称为“之治”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能留下来的也只有寥寥几个之治。可见,在历史上只有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才能被后人赋予“之治”这种时代称号。那么隋文帝时期实行了那些措施,有什么样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开皇之治呢?接下来,我们将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进行学习。在政治方面隋文帝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皇帝之下设“三省”,内史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签发政令,尚书省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尚书省设置的“六部”则负责各项具体的行政事务。三省六部制,让各部门成为了不同的环节,相互制约。同时各部门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官僚系统的掌控。后来,在唐朝时候加以完善,此后直到清朝都基本沿袭。有了完善的官僚体系,下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挑选谁来当官。老师:大家知道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是通过什么制度选官的吗?九品中正制的考察办法是任命朝廷官员为中正,品评当地的人才,将他们分为九等。同时因为中正都是一些贵族大臣等头面任务,所以品评的依据,后来逐渐固化为被品评人的门第出身。最后就是根据门第的高低来授予相应的官职。那样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啊?也就是说底层的有才之士没办法进入朝廷做官,不能为朝廷所用。这对于疆域辽阔,需要大批有才官员的隋朝是不利的。还有一个影响是选拔官吏的权力被高官控制。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为了打击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建立了科举制。我们来看一下科举制的内容一开始的科举制,还不是能自主投考,还是得让官员推荐才能有应考各科的资格。每年由吏部主持统一考试,最后根据成绩的高低分等录取,再分等授予官职。科举制度的影响非常重大。第一,虽然还是由官员推荐,但是考试这种形式改善了用人制度,更多以个人的努力和才能作为晋升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第二,把官吏的挑选权力收归中央,打击了豪门贵族对的垄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使得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与文学艺术得到了发展。因此,科举制绝对是一个开创性的壮举,一直到清末才被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我们了解了完隋文帝的政治措施之后,再一起看个短片了解一下隋朝建立初期的经济情况。为了解决隋初的经济问题,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主要包括:第一,重新编订户籍,使国家能控制更多的劳动力;第二,减轻赋税徭役,激发民众的生产积极性;第三,统一南北朝以来混乱的币制和度量衡标准,更加方便了商品的交换。那么这些经济措施有没有去的效果呢,我们通过一个表格看一下这些经济措施的成效。从表格上户数的增长,可以看出人越来越多;从垦田数额的变化,可以知道地越来越多1969年,洛阳发掘出了隋朝的粮仓——含嘉仓。粮仓里最大的粮窖高12米,宽18米,可以崔放多达五十万斤的粮食;整个含嘉仓有粮窖400多个,面积四十五万多平方米,也就是50个标准的足球场。直到今天还能找到大量的碳化谷子。通过刚刚人多、地多、粮多三个特点,可以看出,在隋文帝的统治下,隋朝的经济已经呈现了非常繁荣的景象。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开皇之治”是历史对他的治国智慧的最好的认定。学生: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学生:九品中正制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听课从“之治”这个评价的历史地位切入,提起学生对这个时代的兴趣,以及建立大概的时代概念。介绍隋朝开创性的三省六部制,以及引出科举制度的诞生通过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对比,让学生知道两者的内容和差异,了解科举制的先进之处及其影响通过纪录片,让学生了解隋初百废待兴,人口遗漏的情况通过一个表格、一条等式直观展示出隋文帝经济措施的成效(三)沟通南北:开通大运河隋文帝的励精图治为他的儿子杨广留下了丰厚的基业,强大的经济基础为了隋朝继续建设的提供了必要条件。隋文帝去世后,他的继承人,隋炀帝杨广凭借着这雄厚的经济力量,登基不久,便修建了洛阳城和隋长城。但就在几乎与隋长城开工的同时,隋炀帝又做了一个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决定——开通大运河为什么隋炀帝一继任,就马不停蹄地准备开挖大运河呢?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首民谣并分析一下民谣认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知道的是,隋炀帝是一个二十岁开始便率军征战,并立下了战功的男人,显然不会只因为想去看花花就做这样的傻事。在逻辑上,可见民谣对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总结得并不准确那么隋炀帝为什么执意要开展如此浩大的工程?真实用意是什么?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这是隋朝的疆域图,隋王朝非常的辽阔。我们也不难发现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重心却在南方。因此,为了供养庞大的北方人口和朝廷,加强南北水路运输成为了迫切的事情。同时,在辽东地区的高句丽人不时进犯辽西,隋炀帝决心解决他们。所以急需一条南北大动脉输送物资与军队。我们来梳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隋炀帝在605-610年的六年间修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三: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王朝统治,加强对全国范围的控制;③筹备高丽战争,借此运送兵力及物资老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3页,根据书本提供的信息,一起重现大运河的概况。首先,它是一条沟通了南北的大运河;它全长两千多公里;经过了三个重要的城市:涿郡、洛阳以及余杭;全长分四段而成,自北向南,分别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它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沟通起来。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就这样把华夏大地上最主要的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连接起来了对这项仅仅花费六年就完成的奇迹工程,后人是怎么评价的呢?唐朝诗人皮日休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宋史》则发出了,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的感叹。两者都对大运河的经济作用给与了极高的肯定。同样是皮日休,有在另外一首诗里面写到:尽道隋亡为此河。胡增也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他们又在另一方面把隋朝灭亡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归结在大运河的开通上。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级啊,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开通大运河的影响?开通的运河的影响可以大致分为积极与消极方面。积极方面,两千多公里长度,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的开通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中心连为一体,对南北的经济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他的运输干线及水利功能仍在造福着炎黄子孙。它甚至代表着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但是随之给人民带来的负担与苦难,最终拉开了隋王朝速亡的序幕。学生:根据课件展示,了解隋朝因经济实力的强大而建造的一系列浩大工程学生:朗读,分析材料根据课本地图,配合完成展示图的填写学生:翻开书本,上台贴图完成大运河概况学生言之有理即可通过展示隋朝营建的浩大工程,可以上接隋朝建立后的社会繁华现象,更充分感受到隋朝经济实力,同时侧面反映隋朝营建工程的劳民伤财,为下文隋朝的灭亡埋下伏笔阅读分析民谣,让学生思考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除民谣涉及以外的开通目的,由此提醒学生注意对历史事件不可以单一的采用某一史料通过填写大运河的概况,增强学生会大运河的了解,以及增强学生们空间观念,从侧面感受大运工程的浩大及其重要性以动手贴图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对大运河概况的记忆对态度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以及辩证思考的能力列举两种不同的评价态度,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四)警世恒久:隋的灭亡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四部分,隋朝的灭亡。了解一下本来是那么繁盛的隋王朝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灭亡之路的。老师:在同学们的印象里面隋炀帝是怎样的呀?影视剧塑造成了荒淫无道,后世的画作也凸显他沉迷享乐,唐太宗给他定的谥号“炀”可能是最坏的评价,《史记》里面解释“逆天虐民”为炀。可见,在后人的印象中,炀帝的形象都不怎么好。那这种形象是历史的真实,还是后人的刻意宣扬的结果呢?我们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了解炀帝其人以及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老师:同学们知道隋炀帝的年号是什么吗?杨广其实是一个胸怀大志的皇帝,看他以“大业”作为自己年号,就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还是有一定追求的。既然隋炀帝有了他的“大业梦”,想成为千古一帝,那就必须搞事情。我们看一下隋炀帝在位期间做了哪些大事。我们可以看见,他当时做的那些事情,如重开丝绸之路、招抚琉球这些,现在看起来都是一个英雄帝王应该做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隋炀帝,始终在为了他的“大业”梦在奔走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隋炀帝做的这些事情都是需要钱~~~跟人~~的那么这些谁来给他买单?帝王的野心,最终还是百姓来买单。隋炀帝雄心勃勃的背后,他的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隋末的社会又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呢。根据三段材料,概括隋末的社会情况材料一:自隋季政乱,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唐会要》材料二:隋朝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杨玄感,见“百姓苦于役,天下四乱”,乘机起兵——《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材料三: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无向辽东浪死歌》结合炀帝的事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隋炀帝急于成就其向往的“大业”,过度压榨百姓,好大喜功也极大消耗了国力。隋炀帝统治下的急政,违背了广大百姓渴望平稳富足的愿望。这警示了我们做事情必须要与客观发展规律相符合,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跟隋炀帝这样,落得独夫民贼的悲惨下场。学生:昏庸的、好色的、暴虐的学生:大业学生对材料进行概括分析从学生的印象、世人的评价以及艺术创作中炀帝的形象入手,吸引学生兴趣,并为后面新角度的讲解做铺垫以隋炀帝年号切入,呈现与以往印象不一样的隋炀帝讲述隋炀帝主要事迹,让学生了解与以往印象不一样的隋炀帝,更加立体地认识炀帝其人通过材料分析和回答思考题,呈现隋末的社会情况,让学生了解隋朝末年的社会危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课堂总结通过板书,明晰本课框架,引出“繁荣一时”是隋朝的最大特征教学设计特色本课的设计特色有以下六个方面:以故事带动思考题,以故事形式讲述历史背景为铺垫,再以开放性的思考题总结提升。运用大量的图片,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