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_第1页
吃水不忘挖井人_第2页
吃水不忘挖井人_第3页
吃水不忘挖井人_第4页
吃水不忘挖井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吃水不忘挖井人张延玲

第一站:温州地质科普馆

(捐赠化石、标本、期刊,提议建立温州科普馆)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温州地质科普馆开馆仪式上,来了一位特别的嘉宾——戴金星院士。他其实是温州地质科普馆成立的提议者和推动者。

早在2022年,戴金星院士在第十一地质大队调研时,首次建议在温州建立地质科普馆。2022年,在温州召开的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戴院士再次提议建立温州地质科普馆……这些年来,为推动温州地质科普馆的成立,戴金星院士竭尽全力,做了不少事情。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梦想终究在2021年4月22日这一天实现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议和推动温州地质科普馆的建立,戴金星院士还为温州地质科普馆捐赠了多件化石、标本和书籍。

跟随着引导员的介绍,温州地质科普馆中由戴金星院士捐赠的菊石、三叶虫、恐龙蛋、笔石、鱼化石、摩洛哥角石一一展示在笔者眼前。除此之外,还有从1973年创刊到2022年的全套的《化石》杂志期刊,共20册(170期)等。

对科普馆的成立,戴院士表达了自己的欣喜和期望:希望科普馆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了解地球、认识地球、利用地球、珍爱地球和欣赏地球。

经过陪伴和深入了解,笔者诧异地发现,温州地质科普馆内的捐赠只是戴院士捐赠的冰山一角。无论是他出生的下川村还是成长的小学和中学都曾留下戴院士这些年栉风沐雨收获的“自然馈赠〞。跟随戴院士的脚步,大家开启了一场令人感动的捐赠之旅。

其次站:戴院士出生的下川村

(私人捐赠建立全国首家村办科普馆)

戴金星院士出生在温州市瓯海区丽岙镇下川村,他在这里度过了清苦的童年,多亏村里人的帮助使他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吃水不忘挖井人,戴院士每次回溫州都会到村里去看看,也想为家乡人民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2022年开始,戴金星院士就计划在下川村筹建一家地质科普馆。5年间,已进入耋耄之年的戴金星院士及其夫人夏映荷老师屡屡来回温州和北京,地质科普馆建立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戴院士都亲力亲为。现在,金星科普馆已基本建成,该科普馆共分为两个展厅,展厅总面积280平方米。第一展厅整体以场景+标本+灯光+挂图为基本手段,呈现了“地球地质演化〞的主题特色。其次展厅整体以科技书籍+科普知识+科学作品为基本手段,用百科造气氛,以专著为支撑,突显出科技主旨。这个辅助展厅面积约140平方米,在这里可以看到地质学科普著作、儿童百科全书、戴金星院士著作等相关书籍。

金星科普馆预计在建党百年之际建成开馆,届时将展出戴院士大部分的个人珍藏,从生命之初的寒武纪,到新生代的化石、矿物、标本多达300余件。它将是全国首家村办地质科普馆,表达了戴院士的浓浓家乡情、拳拳赤子心。

第三站:戴院士就读的小学

(捐赠化石,关心小学教育,希望孩子们“立志要趁早〞)

戴金星院士早年就读的温州市瓦市小学,是培养出夏鼐、叶永烈等一大批有名人士的超百年东瓯名校。4月22日下午,笔者陪伴戴金星院士来到瓦市小学。戴院士一行在瓦市小学吴孔裕书记的热心引领下参观了母校。参观校史馆的过程中,大家一起重温了戴院士与恩师林景辉老师的合照和往来信件。戴院士说他找矿的“种子〞就是林老师在小学期间埋下的。当时,林老师要求学生用石膏做一个全国主要煤、铁等矿产分布图。戴院士说自己当年制作的石膏模型其实很粗糙,却意外获得了林景辉老师的表扬,他因此萌发了日后为祖国找矿产的念头。小学时的这颗小小的地质学种子,而后长成了参天大树。校史馆的实物展览中还有戴院士捐献的海螺化石和他2022年探望母校时的照片。

校史馆的一楼大厅挂着戴金星院士捐赠的一对完整的中华鲟化石,戴院士说这是2022年7月瓦市小学百年校庆的时候他亲自来校赠送的,希望母校能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此行最终,戴院士在名校友会客厅与瓦小学子进行了面对面的零距离交流。孩子们的提问五花八门:“校史馆的中华鲟化石为什么是扁的,像画出来的一样?〞“中华鲟中是否也有领头鱼?〞“火星后面的温度是多少?〞“黑洞是如何形成的?〞戴院士都一一进行了认真的回复,并告诉孩子们“问题就是学问〞,勉励孩子们培养学习兴趣。戴院士还询问了孩子们未来的理想,勉励孩子们“立志要趁早〞……

第四站:戴院士就读的温州二中

(捐赠化石、样品,设立“夏映荷教育基金〞,在四川巴中中学设立“戴金星助学金〞)

戴金星院士就读的中学是浙江省温州其次高级中学,简称“浙江省温州二中〞。4月23日,笔者陪伴戴金星院士来到温州二中。该校党委书记、校长吴军及工会主席陈少华接待了戴金星院士一行,并陪伴他们参观了校史馆、孙诒让铜像、操场等处,参观过程中讲解了近几年新校区扩建经历和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参观的第一站为校史馆,展厅中罗列着戴院士为温州二中建校120周年华诞时精心准备的矿物标本、化石地图和猛犸象牙等展品礼物。这些矿物标本装在统一的样本盒子里,岩石上贴着标明白岩石名称的标签,标本大小整齐、化石规整,记录着采集点的位置,俨然是一排排整齐的士兵等待参观者的检阅,毫不逊色于专业标本。一幅由狼鳍鱼化石拼成的中国地图装裱在画框内,平放在专用的框架上,像是一个专用小桌子摆放在展厅中央。在化石地图的后面是两个猛犸象牙化石,分别罗列在订制的架子上,仿佛是两位守护着中国地图的将军,威风而强大。吴校长还回忆起戴院士在2022年11月9日加入完世界温州人大会后,专程访问母校,并将其所得——陈嘉庚科学奖中的100万元奖金的一半捐赠给了温州二中,以其夫人(同为二中校友)之名设立了“夏映荷教育基金〞,用以勉励校友努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据悉,陈嘉庚科学奖的另外一半捐赠给了四川省巴中中学,设立“戴金星助学金〞,用以奖励和资助特优贫困学生。

对于戴院士捐赠的事情笔者曾经开玩笑地问过他的爱人——夏映荷老师:“戴院士把您家私藏的宝物都捐赠了出去,您不心疼啊?〞夏老师笑了,她的回复很简朴:“这有什么好心疼的,带不来也带不走的东西,只要对别人有用就好。〞

不得不说戴院士的回乡之路,其实也是一趟捐赠之旅。笔者一路跟随,一路感动。记得戴院士曾经自己写过一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