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 Preparedby:SBSWorkshopFILENAMEparameter_tran.docSSMCNetworkOptimizationPagePAGE31ofNUMPAGES31Releasedby:MNVP1SiemensAGDr.BeranekSBSBR2.1ParameterDescriptionMobileRadioNetworksABISLINKDate:22.12.1995File: FILENAMEparameter_tran.docPagePAGE12ofNUMPAGES1page(s)A30862-X530-A08-1-7618Author:MNVP15Doß/Tafel基站系统无线网络参数索引TOC\o"1-3"1 概要 22 越区切换 32.1 综述 32.2 越区切换过程的步骤 32.3 越区切换的类型 42.4 越区切换原因 42.5 越区切换的决定 52.6 目标小区列表的生成 72.7 练习:越区切换 93 降低干扰的方式(IRF) 133.1 动态功率控制 133.1.1 综述 133.1.2 功率控制的决定过程 143.1.3 练习:功率控制 183.2 跳频 193.2.1 综述 193.2.2 基带跳频 193.2.3 综合跳频 203.3 DTX(断续发射) 20概要目标了解各种网络结构的概念参数调整解释无线链路的控制算法了解各个网络参数间的相互影响解释参数调整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内容越区切换机制降低干扰机制(动态功率控制,跳频,断续发射)多层网络结构(微小区,双频网)路测越区切换综述在蜂窝移动通信中最重要的算法就是越区切换算法。它的主要目标:当服务小区改变(位置移动)时维持通话接续在干扰严重的情况下进行信道切换小区边界及无线网络结构的设计越区切换的步骤越区切换过程可以分成一系列子过程。下表列出了这些子过程以及执行该过程的网络设备。子过程执行设备1.测量
–“当前服务小区”的连接质量
–“相邻小区”的接收电平
MS,BTSMS2.测量值预处理BTS3.邻区记录BTS4.越区切换决定BTS5.目标小区列表的生成BTS6.目标小区选择–BSS内的切换
–BSS间的切换
BSC
MSC7.新信道的选择BSC8.越区切换执行MS,BTS,BSC,MSC越区切换的类型如下图2.1所示,越区切换的类型可以根据区域改变方式的不同(蜂窝内、BSS区域内或MSC区域内)来进行定义。某种类型的切换是否被允许由相应的参数设置决定。图2.1越区切换类型注释:IntracellHandover:小区内切换Intra-BSSHandover:BSS内切换Intra-MSC:MSC内切换Inter-MSC:MSC间切换类型2,3,4也被称为小区间的切换越区切换原因越区切换有以下四个原因:质量太差<->误码率太高接收电平太低MS-BS距离太远存在更合适的小区(功率余量切换:与接收电平有关)越区切换的决定越区切换类型缩写决定标准质量引起的小区间切换IRQUAL1.RXQUAL_XX>L_RXQUAL_XX_H2.RXLEV_XX<L_RXLEV_XX_IH3.XX_TXPWR=Min(XX_TXPWR_MAX,P)接收电平引起的切换LEV1.RXLEV_XX<L_RXLEV_XX_H2.XX_TXPWR=Min(XX_TXPWR_MAX,P)距离引起的切换DIST1.MS_BS_DIST>MS_RANGE_MAX功率余量引起的切换PBGT1.RXLEV_NCELL(n)>RXLEV_MIN(n)
+Max(0,MS_TXPWR_MAX(n)-P)2.PBGT(n)>HO_MARGIN(n)质量引起的小区内切换IAQUAL1.RXQUAL_XX>L_RXQUAL_XX_H2.RXLEV_XX>L_RXLEV_XX_IH注释:XX: 取值为UL(上行链路)或DL(下行链路)的变量MS_TXPWR_MAX: 在服务小区内手机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MS_TXPWR_MAX(n): 在邻区n内手机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P[dBm]: 手机本身的最大功率(功率等级)只有当手机或基站的发射功率达到被允许它们的最大值时,才能进行小区间的质量或电平切换功率余量切换:PBGT(n)=RXLEV_NCELL(n)-(RXLEV_DL+PWR_C_D)+Min(MS_TXPWR_MAX,P)-Min(MS_TXPWR_MAX(n),P)
>HO_MARGIN(n)RXLEV_DL: 服务小区下行链路接收电平的测量平均值PWR_C_D: BS_TXPWR_MAX[dBm]-BS_TXPWR[dBm]服务小区的最大下行功率BS_TXPWR_MAX和功率控制下实际下行功率BS_TXPWR的平均差值。RXLEV_NCELL(n): 邻区n下行链路电平测量的平均值HO_MARGIN(n): 越区切换余量;如果服务小区的路径损耗减去第n邻区的路径损耗大于这个门限,该邻区被认为是更合适的小区。越区切换决定参数参数名称数据库名称/项目范围含义L_RXQUAL_DL_H
L_RXQUAL_UL_HHOLTQUDL
HOLTQUUL/HAND0...7上行/下行质量门限。如果RXQUAL高于此门限,接收电平却很低而且发射功率已经达到了最大值,就进行小区间的质量切换。L_RXLEV_DL_H
L_RXLEV_UL_HHOLOWTDL
HOLOWTUL/HAND0...63上行/下行电平门限。如果RXLEV低于此门限,而且发射功率已经达到了最大值,就进行小区间的电平切换。MS_RANGE_MAX MSRNGMAX/HAND0...35Km如果测量得到时间提前量(TimingAdvance)大于这个门限,就进行距离切换。L_RXLEV_DL_IH
L_RXLEV_UL_IHHOTDLINT
HOTULINT/HAND0...63如果质量低于门限值,但此时接收电平却很高,高于L_RXLEV_XX_IH,就进行小区内的质量切换。MS_TXPWR_MAXMSTXPWMX/BTSB2...15GSM
0...15DCS
*2dB服务小区内手机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
2=39dBm,15=13dBm(GSM)
0=30dBm,15=0dBm(DCS)MS_TXPWR_MAX(n)MTXPWAX/ADJC2...15GSM
0...15DCS
*2dB第n邻区内手机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n
2=39dBm,15=13dBm(GSM)
0=30dBm,15=0dBm(DCS)RXLEV_MIN(n)RXLEVMIN/ADJC0...63第n邻区接收电平必须高于此门限才能作以此小区为目标的功率余量切换才能在紧急切换时把此小区放入目标小区列表HO_MARGIN(n)HOMARGIN
/ADJC0...48
-24...+24dB只有当服务小区的路径损耗减去邻区的路径损耗大于此余量才能进行功率余量切换。
越区切换算法总流程下面这张流程图使用了上表中的缩写,而且假设所有类型和原因的切换都能进行。图2.SEQFig.\*ARABIC1 越区切换算法总流程(假设所有切换都被允许)
目标小区列表的生成一旦作出了切换的决定,就产生一个目标小区列表。目标小区列表能容纳小区数量的最大值由参数N_CELL(参数N_CELL包含在数据库HAND分项中,取值范围:0...15).目标小区列表中候选小区的排序标准:PRIO_NCELL(n)=PBGT(n)-HO_MARGIN(n)PBGT(n): 功率余量的平均值邻区进入目标小区列表的条件:对于质量,电平和距离的小区间切换:RXLEV_NCELL(n)>RXLEV_MIN(n)+MAX(0,MS_TXPWR_MAX(n)-P)对于功率余量切换: RXLEV_NCELL(n)>RXLEV_MIN(n)+MAX(0,MS_TXPWR_MAX(n)-P)
&PBGT(n)-HO_MARGIN(n)>0越区切换的主要参数及其设置*平均窗口尺寸的步长是1个SACCH复祯(1个SACCH复祯=480ms)参数名称数据库分项设置简要解释HOAVELEVHandover5-1电平切换平均窗口的尺寸和权值HOAVQUALHandover5-2质量切换平均窗口的尺寸和权值HOAVDISTHandover8距离切换平均窗口的尺寸和权值HOAVPWRBHandover8功率余量切换平均窗口的尺寸和权值HOLOWTDLHandover10下行链路电平切换的门限HOTDLINTHandover35下行链路小区内切换的电平门限HOLOWTULHandover6上行链路电平切换的门限HOTULINTHandover31上行链路小区内切换的电平门限HOLTQUDLHandover5下行链路质量切换的门限HOLTQUULHandover5上行链路质量切换的门限MSRNGMAXHandover35(km)距离切换门限RXLEVMINAdjacent12邻区进入目标小区的电平最小值HOMARGINAdjacent30(6db)功率余量切换的切换余量也用来对邻区进行排序RXLEVAMIBTSbasic5最小可接收电平值RACHBTBTSbasic105随机接入信道的“过滤”门限用来将Handoveaccess消息区别于噪声有关切换参数设置的注释:平均窗口尺寸的设置要对切换决定的迅速性和可靠性进行折衷。为了作出迅速的切换决定,紧急切换(质量切换、电平切换、距离切换)的决定时间应该足够短。(2或3秒)为了保证切换决定的正确性,功率余量切换的决定时间应该足够长。(3或4秒)使用跳频的小区应该禁止小区内切换,因为在跳频情况下无法通过小区内切换来降低干扰。所有类型的切换是否允许和具体操作都应由BSC来控制。虽然也可以由MSC控制越区切换,但不应选择这么做。因为这会增加MSC的负荷而且会延长切换的执行时间。为了处理数据库方便,我们应该尽可能使每个地方的设置一致。为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来回反复的功率余量切换(由接收电平的长径衰减造成),必需引入一个保护延迟:HO_MARGIN(cell1->cell2)+HO_MARGIN(cell2->cell1)=powerbudgethysteresis>0RXLEVMIN>HOLOWTDL和HOLOWTULHOLOWTDL和HOLOWTUL>RXLEVAMI(避免乒乓切换和不必要的切换)RXLEVMIN>=RACHBT(使BTS对handoveraccess消息敏感。用具体的dbm表示可以为:RXLEVMIN=12=-98dbm>=RACHBT=105=-105dbm)这里:我们做一个练习来更清楚地说明问题:练习:越区切换考虑一部功率等级为P=33dBm,处于连接模式的手机。当前服务小区中设置参数如下:(以下只考虑下行)L_RXQUAL_DL_H=5
L_RXLEV_DL_H=10
L_RXLEV_DL_IH=35
MS_TXPWR_MAX=33有关相邻小区的参数为:参数名邻区1邻区2邻区3RXLEVMIN121630HOMARGIN30(6dB)32(8dB)34(10dB)MTXPWAX5(33dBm)55当前服务小区下行方向上的平均测量值为:平均测量值例1例2例3例4RXLEV_DL3036924PWR_C_D0004RXQUAL_DL6623每个相邻小区的下行接收电平的平均测量值RXLEV_NCELL列于下表:RXLEV_NCELL邻区1邻区2邻区3Example1283425Example2283425Example3141534Example4343937假设:在每个例子中,手机都工作在最大功率:33dBm请指出在每个例子中,是否有作越区切换的需要。如果有,请决定将会进行哪种类型的切换(跨小区质量、电平、功率余量切换(IntercellQuality,Level,BetterCell)还是小区内质量切换(intracellQuality)?)同时,请指出包含于HOconditionindication消息(从BTS发往BSC)中的目标小区列表(targetcelllist)中,存在哪些邻区,它们的排序是怎样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看到:例1、例2、例3中的PWR_C_D为0,这表明BTS已经达到了最大发射功率。而在例4中,PWR_C_D为4,表明BTS没有达到最大发射功率。例1:越区切换决定:RXQUAL(服务小区)=6>L_RXQUAL_DL_H=5RXLEV_DL(服务小区)=30<L_RXLEV_DL_IH=35所以,有作跨小区紧急质量切换的需要(intercellemergencyHOduetoquality).目标小区列表生成(targetcelllistgeneration)在紧急切换中,进入目标小区列表的条件为:Rxlev_dl(neighbor)>Rxlevmin(neighbor)+Max(0,MS_TXPWR_MAX(neighbor)-P)这里,我们有:Max(0,MS_TXPWR_MAX(neighbor)-P)=Max(0,33-33)=0对所有邻区都如此。故而,我们来检查上述条件:28=RXLEV_NCELL(邻区1)>RXLEVMIN+0=1234=RXLEV_NCELL(邻区2)>RXLEVMIN+0=1625=RXLEV_NCELL(邻区3)<RXLEVMIN+0=30邻区3不允许被插入目标小区列表。目标小区列表排序:按照PBGT-HOMARGIN的值来排序(该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PBGT(n)=RXLEV_NCELL(n)-(RXLEV_DL+PWR_C_D)
+Min(MS_TXPWR_MAX,P)-Min(MS_TXPWR_MAX(n),P)
因为根据已知:Min(MS_TXPWR_MAX,P)–Min(MS_TXPWR_MAX(n),P)=Min(33,33)-Min(33,33)=0对所有邻区都为如此.故对PBGT的计算为:PBGT(邻区1)=28-(30+0)+0=-2dBPBGT(邻区2)=34-(30+0)+0=-4dBPRIO(邻区1)=PBGT(邻区1)–HOMARGIN(服务小区邻区1)=-2–6=-8dBPRIO(邻区2)=PBGT(邻区1)–HOMARGIN(服务小区邻区2)=-4–8=-12dB目标小区列表的排序情况为:1)邻区12)邻区2结论:由于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在此刻都已达到最大,一个以邻区1为目标的跨小区质量紧急切换将会进行。(Intercellhandoverduetoquality)例2:所有的条件都和例1中一样,除了一点:RXLEV_DL(服务小区)=36高于作小区内切换的门限值:L_RXLEV_DL_IH=35故,一个由质量(quality)引起的小区内切换将被触发。(Intracellhandoverduetoquality)例3:越区切换决定:RXQUAL_DL(服务小区)=2<L_RXQUAL_DL_H=5连接质量不会触发切换但是,RXLEV_DL(服务小区)=9<L_RXLEV_DL_H=10这意味着有必要作跨小区的电平紧急切换。目标小区列表的生成:每个邻区的下行平均接收电平RXLEV_NCELL为:14=RXLEV_NCELL(邻区1)>RXLEVMIN+0=1215=RXLEV_NCELL(邻区2)<RXLEVMIN+0=1634=RXLEV_NCELL(邻区3)>RXLEVMIN+0=30邻区2不满足插入目标小区列表的条件,不予考虑。目标小区列表的排序:PBGT(邻区1)=14-(9+0)-33–33=5dBPBGT(邻区3)=34-(9+0)-33–33=25dBPRIO(邻区1)=PBGT(邻区1)–HOMARGIN(邻区1)=5–6=-1dBPRIO(邻区3)=PBGT(邻区3)–HOMARGIN(邻区3)=25–10=15dB排序情况为:1)邻区32)邻区1结论:由于手机和基站的发射功率在此刻都已达到最大,一个以邻区3为目标的跨小区电平紧急切换将会进行。(Intercellhandoverduetolevel)例4:越区切换决定:这里,RXQUAL_DL(服务小区)=3<L_RXQUAL_DL_H=5连接质量不会触发切换同样,RXLEV_DL(服务小区)=24>L_RXLEV_DL_H=10接收电平不会触发切换但是,存在一些相邻小区具有较高的接收电平:PBGT(邻区1)=34–(24+4)=6=HOMARGIN(服务小区邻区1)PBGT(邻区2)=39–(24+4)=11>8=HOMARGIN(服务小区邻区2)PBGT(邻区3)=37–(24+4)=9<10=HOMARGIN(服务小区邻区3)(这里,PWR_C_D=4意味着基站发射功率没有达到最大)只有邻区2满足PBGT>HOMARGIN(服务小区邻区2)同时,39=RXLEV_NCELL(邻区2)>RXLEVMIN+0=16所以,邻区2将被插入功率余量切换的目标小区列表中,相应的以邻区2为目标的功率余量切换将被触发。降低干扰的方式(IRF)动态功率控制综述功率控制的目标是使MS和BTS的发射功率与具体的接收条件相配合。例如在同样能获得要求的上行链路质量的情况下,离基站近的MS1所使用的发射功率可以比位于小区边缘的MS2所使用的发射功率低。图3.1功率控制有以下两点好处:减少平均的功率消耗(特别是对MS)减少同频或邻频造成的干扰功率控制在上行和下行链路上独立运用,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也是独立运用的(BCCH载频的所有下行信道上不允许进行功率控制)进行功率控制所必需的测量:1.质量测量2.信号电平测量(下行链路由MS进行测量,但所有功率控制决定都由BTS作出)功率控制的决定过程进行功率控制需要将RXLEV_UL/DL和RXQUAL_UL/DL的平均值与一些预设的门限值进行比较。下图是以RXLEV_RXQUAL为判断条件的功率控制流程图图3.2功率控制的决定过程图3.3功率控制区域当发出改变发射功率的要求后,功率控制决定过程被挂起,直到收到一个应答证明MS/BTS的发射功率已经调整到要求值。即:CONF_TXPWR=REQ_TXPWR.如果在若干个SACCH复祯(由参数P_CONFIRM给定)之内没有收到这样一个应答,功率控制决定过程将立即恢复,并以最近一次应答中确认的值为准。如果收到了应答,则在一定数量的SACCH复祯(由参数P_CON_INTERVAL给定)之内功率控制决定过程被挂起。这样做是为了在引起另一个功率控制决定之前能够观察本次功率控制决定的效果;这样能使功率控制过程进行得比较稳定。为此,建议设置P_CON_INTERVAL>A_QUAL_PC(PAVRQUAL)(两者均以SACCH复祯为单位)具体过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情况1: 对功率控制请求有应答情况2: 对功率控制请求无应答图3.4功率控制执行过程的时间函数为了避免由电平引起的功率控制来回反复地进行,应该遵守以下的不等式:POW_RED_STEP_SIZE < POW_INCR_STEP_SIZE< U_RXLEV_XX_P-L_RXLEV_XX_PXX=UL,DL在设置功率控制门限时必须遵守如下组合条件:U_RXQUAL_XX_P <L_RXQUAL_XX_P XX=UL,DL;L_RXLEV_XX_P<U_RXLEV_XX_P XX=UL,DL.而且功率控制门限必须与越区切换门限相匹配:U_RXQUAL_XX_P <L_RXQUAL_XX_P< L_RXQUAL_XX_H XX=UL,DL;L_RXLEV_XX_H<L_RXLEV_XX_P< U_RXLEV_XX_P XX=UL,DL功率控制的主要参数及其设置参数名设置解释EMSPWRCTRUE是否允许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标志EBSPWRCTRUE是否允许进行下行功率控制的标志PAVRQUAL4-1对RXQUAL值进行平均的窗口尺寸,在做功率控制决定时使用。当使用DTX时才有效。PAVRLEV4-1对RXLEV值进行平均的窗口尺寸,在做功率控制决定时使用。当使用DTX时才有效。EBSPWCCRTRUE在允许BS功率控制和跳频情况下的功率控制校正允许LOWTLEVD35下行链路增加功率的RXLEV门限LOWTLEVU31上行链路增加功率的RXLEV门限UPTLEVD50下行链路降低功率的RXLEV门限UPTLEVU46上行链路降低功率的RXLEV门限LOWTQUAD3下行链路增加功率的RXQUAL门限LOWTQUAU3上行链路增加功率的RXQUAL门限UPTQUAD1下行链路降低功率的RXQUAL门限UPTQUAU1上行链路降低功率的RXQUAL门限PWRINCSS3(6db)功率增加步长PWREDSS1(2db)功率降低步长PWRCONF2(4SACCH)等待新的发射功率得到证实的最大时间间隔PCONINT2(4SACCH)两次发射功率改变的最短间隔(一次功率控制执行被确认后功率控制决定挂起时间)上行功率控制的最大范围: 13dBm...Min(MS_TXPWR_MAX,P) foraGSM-MS Phase1
5dBm...Min(MS_TXPWR_MAX,P) foraGSM-MS Phase2
0dBm...Min(MS_TXPWR_MAX,P) foraDCS1800-MS下行功率控制的最大范围:BS_TXPWR_MAX-30dB...BS_TXPWR_MAX 步长为2dB.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练习:功率控制考虑一部手机(GSMphase1)的最大输出功率PMS=33dBm.(GSM手机的最低发射功率为13dBm)当前服务小区内设置参数如下:MS_TXPWR_MAX=33dBm
BS_TXPWR_MAX=44dBm
POW_INCR_STEP_SIZE=3(6dB)
POW_RED_STEP_SIZE=1(2dB)设置功率控制的上行(uplink)门限值为:L_RXQUAL_P=3 L_RXLEV_P=31
U_RXQUAL_P=1 U_RXLEV_P=46下表中给出了一些例子,有关上行的平均测量值:接收电平(RXLEV)和接收质量(RXQUAL)以及上次被证实的手机发射功率TXPWR.求:对应的新建议的手机发射功率为多少?Example上次证实的MSTXPWR(dBm)RXQUALRXLEV新建议的MSTXPWR125032?221348?314044?431525?517548?解决方法:Example1:0=RXQUAL<U_RXQUAL_P
但:RXLEV-2dB=30<L_RXLEV_P无新功率控制Example2:没有由质量(quality)触发的功率控制,但根据接收电平(level)
48=RXLEV>U_RXLEV_P功率衰减2dB
TXPWR(新)=21-2dBm=19dBmExample3:0=RXQUAL<U_RXQUAL_P&44=RXLEV>L_RXLEV_P+2*POW_DEC_STEP_SIZE(2db)功率增加2dBTXPWR(旧)-2dB=12dBm<13Dbm(phase1手机的最低发射功率)TXPWR(新)=13dBmExample4:5=RXQUAL>L_RXQUAL_P功率增加6dB
TXPWR(旧)+6dB=37dBm,高于PMS和MS_TXPWR_MAX=33dBm=TXPWR(新)Example5:尽管有较好的接收电平:RXLEV>U_RXLEV_P,但接收质量为:
5=RXQUAL>L_RXQUAL_P功率增加6dB
TXPWR(新)=(17+6)dBm=23dBm跳频综述GSM中使用的跳频其原理是在一个通话连接中连续的TDMA突发(burst)用不同的频率传送--根据无线规划这些频率位于同一个小区中。这种方式也称为慢跳频,因为在一个突发传送过程中载频保持不变。(与之相对,快跳频是指在一个突发内传送时间内载频会改变)跳频所带来的影响就是链接质量随突发不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在一个高误码率的突发后有可能是一个低误码率的突发。原因是:短径衰减(多路径效应)在不同频率上的不同干扰电平在不同频率上的不同因为一个语音帧(speechframe)的信息被交织在8个连续的突发中,而对一个语音帧解码是否成功取决于这8个突发的平均误码率。因此即使有些突发质量很差仍可以被解码。如果不使用跳频,8个突发的质量要么都好要么都坏。因此跳频的优点是对所有通话连接的质量进行平均。这是通过:频率分集(frequencydiversity)-短径衰落(多径效应)的平均干扰分集(interferencediversity)-干扰的平均为了实现干扰分集,存在于两个有同频干扰的小区的通话连接不可以同步跳频,而应采用不相关(uncorrelated)的跳频方式。这种跳频方式称为伪随机跳频:在两个存在同频的小区内使用不相关的跳频序列。因此这两个小区内的不同通话连接受同频“碰撞”的可能性和在跳频序列中频点数量成反比。一个跳频序列由跳频序列号HSN给定。GSM标准中有63个不相关的伪随机跳频序列(HSN=1,...,63)。另外,还有一个循环跳频模式,由HSN=0来表征。这种方式是指TDMA帧循环使用跳频序列中的频率(f1-f2-f3-f4-f1-f2)。跳频增益(frequencyhoppinggain)与参与跳频的频点数成正比,因为同频“碰撞”的可能性是与参与跳频的频点数成反比的。跳频类型共有两种跳频类型,它们是基带跳频和综合跳频。基带跳频通话连接在不同TRX之间切换。缺点:这样,参与跳频的频率数最多只能是每个小区的TRX数。如果TRX有故障(PA,TPU,BBSIG或FICOT的故障),跳频就不能进行。优点:BCCH所用频率也能参与跳频不需要使用具有高损耗的宽带滤波器,故硬件配置较灵活。综合跳频TRX自身在发送不同帧时改变频点。要真正地从综合跳频得到好处(容量增加和质量的改善),TRX和频率资源的比例必须小于40%。就是说。如果有2个TCHTRX,那么参与跳频的频点至少有5个才能提高整个网络的质量。缺点:BCCHTRX不能跳频而且BCCH所用频点不能在跳频序列中使用。必须使用宽带滤波器,也就是说不能使用FICOM。而FICOM比DUCOM或HICOM损耗更小。优点:跳频频点数可以比TRX.数多。例如即使只有2个TRX,TCHTRX也能在16个频率上进行跳频,更密的频率复用带来了容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善。如果一个TRX有故障,跳频也能继续进行(除BCCH外未出故障的TRX继续跳频)TRX的扩充非常容易,不需考虑搜寻新的频点(在TRX和频率资源的比例小于40%的条件下)DTX(断续发射)一些年前,DTX已经在卫星系统中得到发展。在GSM移动通信系统中DTX功能第一次被使用。它的目的是减少MS耗电量和降低小区内的干扰。一般通话情况下,通话人只有50%说话时间。传送的每个方向上大约只有50%时间被占用。DTX模式就是指只有当帧包含有用信息时发信机才工作,只传送包含有用信息的帧。困难的是如何找到一种技术在一个很吵的环境中把嘈杂的话音从真正的噪声中区分出来。这些算法用VAD(VoiceActivityDetection)-语音活动探测机制实现。为了把噪声的特性参数传送给接收端,必须评估背景噪音。当不发射无线信号时接收端产生一个类似的舒适噪声。DTX的目的是把话音数据传输速率从13kbit/s(用户话音)减少到500bit/s。这样的低速率对背景噪音的编码已经足够。就是说260比特的一帧在每20毫秒发送一次变为每480秒发送一帧。这就是所谓的SID(SilenceDescriptorFrames)帧-安静状态描述帧。它在每个非活动(inactivity)周期开始时发送,以后只要BTS和MS之间的非活动状态保持下去,则每480毫秒发送一次。SID帧的作用是:1.当监测到一个SID帧的时候(表明正在进行DTX),在接收端(MS或TRAU)舒适噪声特性将被更新并产生相应的舒适噪声。2.进行DTX的情况下,这些SID也用来继续进行信号强度和质量的测量。因为进行DTX时没有话音,也就是说没有话音帧,但这时我们仍需要有帧来用于测量。舒适噪音把背景噪音从说话方传送到接听方。如果接听方听不到任何声音,他可能认为连接已中断。DTX/VAD管理参数:特性参数名称对象/数据包数据项名称意义上行链路DTX标志BTS/BTSODTXUL0:MS可以使用DTX(可能的话就使用)
1:MS必须DTX功能
2:MS不能DTX功能下行链路DTX标志BTS/BTSODTXDLFALSE:BTS(下行链路)不使用DTX功能
TRUE:BTS(下行链路)使用DTX功能图3.5上行链路DTX设置应为DTXUL=0,表示如果手机支持DTX功能它就使用DTX功能。如果网络存在很大的干扰,就应该在下行链路使用DTX功能,即设置DTXDL=TRUE。否则设置DTXDL=FALSE。有关DTX的其它说明DTX问题必须慎重处理。因为使用DTX功能时得到的测量值与不使用DTX功能时所得到的测量值相比精确性更差。而这些测量值要在越区切换和功率控制中使用。测量值分两种,SUB值和FULL值。FULL值是对一个SACCH复祯测量值的平均。(一个SACCH复祯=104个TDMA帧)1TDMA帧=8时隙=8*577微秒=4,165微秒Sub值只在12个特定的TDMA帧中作平均,这意味着它不如FULL值精确。SACCH复祯的具体占用情况从上图可以看到,当进行DTX时(无话音),除12个帧之外,其它帧都处于空闲模式。52-59帧是无话音状态描述帧(SIDframe),它包含了通话方的背景噪音特性信息,这样接收方(TRAU或MS)可以据此产生舒适噪音。舒适噪音可以使听者不会误以为通话已中断。在测量方面,西门子有一个加权的解决方案。在handover数据库分项中,对于电平和质量切换有两个参数,权值和平均窗口尺寸(在功率控制分项中也有类似参数)。例如:HOAVQUAL=4-2这里4代表平均窗口尺寸,2代表FULL值和SUB值之间的加权因素。进行DTX时(无话音),BTS用SUB值来计算。有话音时,用FULL值来计算。我们可以在下面的例子中说明:使用DTX功能:对RXLEV进行平均例如:平均RXLEV值,平均窗口大小A_LEV_HO=4并且FULL值的加权因数W_LEV_HO=2。BTS为了进行电平切换要计算Rxlevel值。这时将加权后的测量值放进平均窗中(尺寸设置为4)。FULL值的权值为2,所以在平均窗中连续放入2次。FULL值加倍是因为FULL值的精确度比SUB值高。(SUB值只在12个帧内作平均,而FULL值在104帧内作平均)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电脑基本知识电脑基本知识电脑的配置,主要看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笔记本的话就看它的品牌就行了。国外的有HP、apple、松下、东芝等,不过顾客口碑和质量比较硬的是DELL和HP这两个品牌;国产的有:宏基、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神州、海尔、联想、八亿时空等。
一、评价标准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未来CPU会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响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这项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也就OK啦。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软件方面1、操作系统: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电脑的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还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统运行英文版程序比运行中文版的程序稳定性及速度都有是关系的。所以,这里特别强调是原版的系统,也就是没有精简过的系统。同理,精简过的WindowsXP一般来说,会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为精简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占用的系统资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显提升。
2、软件(包括硬件)都可以适当优化,以适合使用者,如:一般办公文员,配置一般的电脑,装个精简版的XP和精简版的Office2003就足以应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图形设计人员,就需要专业的配置,尤其对显卡的要求,所以,升级软件:MicrosoftDirectX9.0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哪些能软件查看电脑配置:
1、EVEREST
2、鲁大师+优化大师
3、硬件快捕
4、cpu-z
5、gpu-z
新版本都支持最新的酷睿i5、酷睿i7等新品
三、详细配置
1.CPU
主流桌面级CPU厂商主要有INTEL和AMD两家。Intel平台的低端是赛扬和奔腾系列,高端是酷睿2(已成功代替酷睿1)09年作为下一代更先进的CPUI7也上市了,在此不久后32NM6核心I9也可能于2011年上市。
AMD平台的低端是闪龙,高端是速龙,皓龙。最常用的是两者的中低端。INTEL处理器方面,在中高端有e7400,可以搭配频率更高的DDR2内存,这一点是AMD中高端平台中难以实现的。AMD64bitSP2500+虽然超值,但缺少了对内存双通道的支持,这一点让许多玩家感觉不爽。
2.Intel和AMD市面上的主流配置有两种。一种是Intel配置一种是AMD配置。其主要区别在于cpu的不同,顾名思义Intel配置的cpu是Intel品牌的,AMD配置的cpu是AMD品牌的。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基本相同。价格不同,主要性能倾向有所区别。可根据需要和价位而定。
3.主板配置
常用的比较好的牌子其实不止intel,华硕(ASUS)、技嘉(GIGABYTE)、精英(ECS)、微星(MSI)、磐正(EPOX)、双敏(UNIKA)、映泰(BIOSTAR)、硕泰克(SOLTEK)、捷波(JETWAY)、钻石(DFI)这些,还有一些二线牌子象斯巴达克这些也比较好。4.内存配置
常用内存条有3种型号:一)SDRAM的内存金手指(就是插入主板的金色接触部分)有两个防呆缺口,168针脚。SDRAM的中文含义是“随机动态储存器”。二)DDR的内存金手指只有一个防呆缺口,而且稍微偏向一边,184针脚。DDR中文含义是“双倍速率随机储存器”。三)DDR2的内存金手指也只有一个防呆缺口,但是防呆缺口在中间,240针脚。DDR2SDRAM内存的金手指有240个接触点。
5.内存条
2009年最新的内存已经升级到DDR3代,DDR3内存向DDR2内存兼容,同样采用了240针脚,DDR3是8bit预取设计,而DDR2为4bit预取,这样DRAM内核的频率只有接口频率的1/8,DDR3-800的核心工作频率只有100MHz。主流DDR3的工作频率是1333MHz。在面向64位构架的DDR3显然在频率和速度上拥有更多的优势,此外,由于DDR3所采用的根据温度自动自刷新、局部自刷新等其它一些功能,在功耗方面DDR3也要出色得多。一线内存品牌厂家均推出了自己的DDR3内存,如金士顿、宇瞻、威刚、海盗船、金邦等。在价格上,DDR3的内存仅比DDR2高出几十块,在内存的发展道路上,DDR3内存的前途无限。
6.硬盘配置
硬盘按接口来分:PATA这是早先的硬盘接口,2009年新生产的台式机里基本上看不到了;SATA这是主流的接口也就是平常说的串行接口,市面上的硬盘普遍采用这种接口;SATAII这是SATA接口的升级版,市面上这种硬盘有是也有,就是不多,主要就是缓存和传输速度的提高;SCSI这是一种在服务器中采用的硬盘接口,它的特点是转动速度快可以达到10000转,这样读写速度就可以加快而且还支持热插拔。
7.显卡配置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TI和nVIDIA两家。
四、显卡的基本构成
1.GPU
全称是GraphicProcessing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256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件T&l、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双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件T&l技术可以说是GPU的标志。显示卡
显示卡(DisplayCard)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计算机的图形输出,由显示卡连接显示器,才能够在显示屏幕上看到图象,显示卡有显示芯片、显示内存、RAMDAC等组成,这些组件决定了计算机屏幕上的输出,包括屏幕画面显示的速度、颜色,以及显示分辨率。显示卡从早期的单色显示卡、彩色显示卡、加强型绘图显示卡,一直到VGA(VideoGraphicArray)显示绘图数组,都是由IBM主导显示卡的规格。VGA在文字模式下为720*400分辨率,在绘图模式下为640*480*16色,或320*200*256色,而此256色显示模式即成为后来显示卡的共同标准,因此通称显示卡为VGA。而后来各家显示芯片厂商更致力把VGA的显示能力再提升,而有SVGA(SuperVGA)、XGA(eXtendedGraphicArray)等名词出现,显示芯片厂商更把3D功能与VGA整合在一起,即成为所贯称的3D加速卡,3D绘图显示卡。
像素填充率
像素填充率的最大值为3D时钟乘以渲染途径的数量。如NVIDIA的GeForce2GTS芯片,核心频率为200MHz,4条渲染管道,每条渲染管道包含2个纹理单元。那么它的填充率就为4x2像素x2亿/秒=16亿像素/秒。这里的像素组成了在显示屏上看到的画面,在800x600分辨率下一共就有800x600=480,000个像素,以此类推1024x768分辨率就有1024x768=786,432个像素。在玩游戏和用一些图形软件常设置分辨率,当分辨率越高时显示芯片就会渲染更多的像素,因此填充率的大小对衡量一块显卡的性能有重要的意义。上面计算了GTS的填充率为16亿像素/秒,再看看MX200。它的标准核心频率为175,渲染管道只有2条,那么它的填充率为2x2像素x1.75亿/秒=7亿像素/秒,这是它比GTS的性能相差一半的一个重要原因。
显存显示内存的简称。顾名思义,其主要功能就是暂时储存显示芯片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完毕的数据。图形核心的性能愈强,需要的显存也就越多。以前的显存主要是SDR的,容量也不大。而市面上基本采用的都是DDR规格的,在某些高端卡上更是采用了性能更为出色的DDRII或DDRIII代内存(DDRIII已不是更为出色的,而是最差的那种了)。
两大接口技术
AGP接口
AccelerateGraphicalPort是Intel公司开发的一个视频接口技术标准,是为了解决PCI总线的低带宽而开发的接口技术。它通过把图形卡与系统主内存连接起来,在CPU和图形处理器之间直接开辟了更快的总线。其发展经历了AGP1.0(AGP1X/2X)、AGP2.0(AGP4X)、AGP3.0(AGP8X)。最新的AGP8X其理论带宽为2.1Gbit/秒。
PCIExpress接口
PCIExpress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而采用此类接口的显卡产品,已经在2004年正式面世。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后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Express。理论速度达10Gbit以上,如此在的差距,AGP已经被PCIE打击的差不多了,但是就像PCI取代ISA一样,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必须是915以上的北桥才支持PCIE,所以,可以预见PCIE取代AGP还需好长时间。显示器市面上有纯屏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两种。随着液晶显示器的价格下降,已经成为显示器的主流种类。常见的液晶显示器有19寸、21寸、22寸、24寸等。价格不一,性能差别很大。可根据需要和价位而定。
好坏大部分看
1)亮度\对比度.常用500NIT,对比度1000左右.
2)可视角.IPS屏水平和垂直都可达到178度.
3)是否有亮点\坏点\全黑是否有漏光.
4)背光均不均匀.
5)功耗.单屏功耗包括逻辑板部分和背光部分.
电脑配置注意事项
电脑真正开始进入平常百姓家,对于电脑,DIY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初接触电脑的朋友来说,
双核笔记本电脑
组装电脑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其实组装电脑并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选择电脑的配置,对于组装电脑的原则,应秉承“适用为好”的原则,因为想追求最好配置,永远也不会追上!下面为大家讲解电脑配置选择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五点!
第一,关于电源。作为所有主机硬件“耗电”的供电“单位”,电源选配至关重要(不少人对此并不重视):功率小了绝对不行(小马拉大车,后果不言自明);功率大点当是最佳选择(留有余地,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切忌:按照硬件“耗电”之和“严丝合缝”匹配电源,这是靠不住的(一旦某个硬件耗电增加,就会立马“掉闸”)。
第二,关于主板。就攒机而言,低限要求应当支持64位双核CPU,支持主流SATA硬盘,支持内存二代产品。有的主板虽然也是最新产品,但是并不支持“SATA-II”(SATA硬盘有“I”和“II”之分)。如若选配安装了“SATA-II”,那么就不能在这样的主板(南桥芯片)上开启“AHCI模式”,只能运行于“IDE模式”之下。
第三,关于内存。五年前的品牌机,256M和512M内存是主流配置。当时不是不能高配,而是厂家不想配(那时内存价格昂贵,高配就会加大成本影响竞争)。有鉴于此,建议把内存增加到512Mx2或1Gx2(双通道),这样就可流畅运行Windows7。另外,就普通用户(包括游戏玩家)来说,内存配至4-8G似无必要,尽管内存降到了“白菜价”。
第四,关于显卡。多数品牌台式机配置的是“集成显卡”。尽管最新主板依然延续了显卡“集成”,但显卡性能多数并未得以提升:1、在高分辨率和刷新率情况下会出现“闪屏”;2、对于运行大型3D游戏“难以胜任”;3、不支持WindowsVista/Windows7的Aero特效。因此,建议在组装或改装电脑主机时配置“独立显卡”;4、但是AMD的780系列主板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板载的HD3200可运行AERO特效和硬件加速(但是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独立显卡)。
第五,关于CPU。抛开五年前主流配置“奔4”不说,组装电脑应当首选64位双核CPU(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要沿袭传统观念选配32位、单核的。至于CPU“外频”与内存频率的“严丝合缝”,那是“攒机玩家”需要捉摸的“精益求精”,就绝大多数用户组装电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电脑配置网购攒机主要的四种购买方式
第一种是网店购买,优势是价格极为便宜,远低于实体店,也是所有购买方式中最便宜的,适合购买中高档,与实体店差价过大的产品。缺点是低端廉价产品经常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实物与照片不符的现象。主要网站有,淘宝,拍拍,百度有啊,阿里巴巴等。
第二种是网络商城,优势是产品质量不错,价格也低于实体店,但是略高于网店,最重要的优势是能够分期付款,适合刷卡一族用户购买。缺点是付货速度较慢,维修返厂有中转耽误时间。主要网站有,京东商城,新蛋网,红孩子网上商城,F7NET分期网等。
第三种是官网直接购买,优势是产品质量极高,售后保障最全面,完全不用担心买到水货的问题,适合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的用户采用。缺点是价格往往比实体店还要贵不少。主要网站有,三星,LG,明基,戴尔等。
第四种是团购,优势是价格极低,厂商利润非常少,由于团购是与厂商直接挂钩,因此产品售后保障也完全不是问题,是所有网购中最实惠的一种。缺点是产品样式稀少,无法满覆盖所有用户群体。主要网站有,IT168论坛团购,新浪团购等。
因此要想买到真正超值的产品,一定要合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网购方式,才能保证利益最大化。如果准备攒一台高配置电脑的话,一般推荐采用网络商城分期付款方式;低配电脑推荐采用网店购买方式;主流配置电脑推荐采用团购方式(基本上主流配置的硬件产品,团购都能买到);对电脑质量要求很高的用户推荐采用官网直接购买的方式。
如何查看电脑配置
如果想看看自己电脑的配置,那就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里面包括硬件版本,性能指数,软件版本信息等,都在里面了。一般来讲,电脑的速度的响应并不能说某单个硬件对它的影响,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匹配(下同此理),当然,硬件占主要因素,二是软件的优化设置。计算机发展简史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读作“埃尼克”),即ElectronicNumericalInternalAndCalculator的缩写。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自1946年美国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以来,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至今已经历了四代,目前正在向第五代过渡。每一个发展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
它是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取名为ENIAC。这台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共用了18
000多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每小时耗电140千瓦,计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尽管它的功能远不如今天的计算机,但ENIAC作为计算机大家族的鼻祖,开辟了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先河,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主要特征如下:
(1)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耗电量高、可靠性差、维护困难。(2)运算速度慢,一般为每秒钟1千次到1万次。(3)使用机器语言,没有系统软件。(4)采用磁鼓、小磁芯作为存储器,存储空间有限。(5)输入/输出设备简单,采用穿孔纸带或卡片。(6)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给计算机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称为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软件有了较大发展,采用了监控程序,这是操作系统的雏形。第二代计算机有如下特征:(1)采用晶体管元件作为计算机的器件,体积大大缩小,可靠性增强,寿命延长。(2)运算速度加快,达到每秒几万次到几十万次。(3)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开始出现了汇编语言,产生了如FORTRAN和COB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批处理系统。(4)普遍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磁盘、磁带作为外存储器,容量大大提高。(5)计算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民村出租田地合同范本
- 农村院落租房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地皮合同范本
- 乡镇门面房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租地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招商加盟合同范本
- 出租水泥模具合同范本
- 北京市公寓出租合同范例
- 个人房屋托管合同范本
- 农村农民工劳动合同范本
- 乡村生态旅游研学基地建设方案
- 战救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考试题库
- 小学2024-2025 学年课程设置方案
- 高考英语语法专项训练-代词
- 小学六年级下册南方版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合肥长鑫存储在线测评题2024
- HPV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经销商转户证明范文
- DB23T 3761-2024 建设工程对水文监测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程
- 眼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思维与实习指导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