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知实现语文课的“生活性”_第1页
参与感知实现语文课的“生活性”_第2页
参与感知实现语文课的“生活性”_第3页
参与感知实现语文课的“生活性”_第4页
参与感知实现语文课的“生活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参与感知,实现语文课的“生活性”杨鸿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有着很强的生活性特征。本文就“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表达语文课的生活性〞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实际参与体验感知生活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類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有着很强的生活性特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已经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但也仍旧有些教师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没有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语文的环境,缺乏实际参与活动的体验感悟,使得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造成了“学归学,做归做〞的局面,失去了语文课的效能。那么,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表达语文课的生活性呢?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不仅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也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表达。有人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宛如锤打一块冰冷的生铁。〞有效的导课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历少,对抽象的东西理解困难,最易于理解接受的便是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亲身体验过的事情,以这样的形式导课,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譬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其主题是“舐犊情深〞。为了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之宏伟,笔者将“生日〞引入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我们每年都要庆祝自己的生日,谁来说说你的生日都是怎样庆祝的?“学生一听,全都来了兴趣,争相发言,提升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用小故事、小游戏甚至一小段生活实录导入新课。只要是围绕课题有针对性的导入,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就一定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程的新授做好铺垫。

二、真正参与,才有真实的生活感悟

学生的参与、感悟不能替代。虽然大家都熟知语文课是实践性课程,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有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会代替学生说出感受;有时由于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会出现学生的假参与、假感受,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说出一些条框类的大道理,而失去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效能。因此,教师必需采取措施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活动,有了真实的活动才能产生真实的体验。体验是维系课堂与生活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教育的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加强体验是加强学生语文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还是以“舐犊情深〞这一单元主题为例,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想对您说〞——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旨在以书信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笔者在习作活动中设计了展示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请妈妈陈述成长历程、谈感受等几个环节,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生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猜猜他是谁〞环节,当看到自己或小伙伴的可爱照片时,学生们兴奋、好奇;当听到妈妈动情地陈述孩子的成长时,学生们由衷动情,流下了感动的热泪,纷纷陈述起了自己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做的一些往事,言语中充满了感谢。此时,不需要教师一再说明父母的不易,父母的爱之宏伟,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回想中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教育效果不言而喻,随后再来给父母写一封信,感情就真挚了好多。

三、以活动辅助感知,更好地提升语文课的教育实效

语文课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三观〞态度。在做人的教育中,最要不得的就是片面的说教,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即便当时学生接受,印象也不深刻,更可能存在假象,使得有些学生在家里做事是一套,到学校做事又是另一套。怎样将我们的教育理念真正渗透到学生身上,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要认真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避开说教,将教育目标融入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是达到教育效能的重要途径。

1.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经历充分结合

虽然语文课本中大量课文都是源于生活的,但其文字只是表达了的感受。如何让学生从中得到诚恳的感受和真正的理解,那就需要他们亲身参与,而不是人云亦云。

例如,学习《祖父的园子》这课时,笔者发现班上四分之三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大多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课文。因此,课前笔者由课文标题中“园子〞二字引入话题,请学生交流自己在农村的生活趣事。这次交流活动,学生很有兴趣,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下面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农村孩子的简单、朴实、自由、开心,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也能更好地感受文本所传递的那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2.发挥身边人的教育资源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爱的人,教师、小伙伴是学生最常接触的人。他们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直观有效地表达出来,绝不可忽略。因此,笔者认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太强,不免有些自私和霸道,在同学中有较多的争执但却很少谦让,也不懂得去主动帮助别人。在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笔者考虑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遇,首先抛砖引玉,问学生:“你们是最弱小的吗?有没有主动帮助过谁?〞班上有一位身体残疾的学生举手说某某同学曾经帮助过她,笔者立刻对这个助人的学生进行表扬。接着学生就一个接一个举手说自己曾做过哪些帮助他的事情。在这次探讨后,班级中乐于助人的学生越来越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学生们用实际行动展示着思想教育的成果。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