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阅读答案_第1页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_第2页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_第3页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_第4页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东坡传阅读答案【篇一:苏东坡传阅读考级题库】>1、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由。()2、苏东坡去世后,孝宗时溢号文忠公。()3、苏轼为纪念求雨成功而把后花园亭子改名为“喜雨亭”。()4、“王安石变法”中,苏轼因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而遭罢免。()5、“东坡居士”别号由来:苏轼被贬徐州务农开垦了城东一块坡地。()6、苏东坡上湖州任职因《谢恩表》中关心农人无粮食而入京受审,史称“乌台诗案”。()7“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杭州像苏轼的第二故乡。()8苏堤是苏轼在疏浚西湖挖出的泥筑成的一道堤坝。()9、在王安石变法政争中反对派之首是苏东坡。()10、“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飞蓬”象征了苏东坡一生漂泊。()11、苏轼最难过而又写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是在任密州太守时。()12、“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苏东坡用的是“八面受敌读书法”。()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14、雄心万丈的神宗皇帝信任苏东坡,反对变法。()15、苏东坡在惠州白鹤峰的住所经后人辟为“小住胜地”。()16、苏东坡认为养生须卫生环境、运动锻炼。()17、苏轼为农民祈福,但妻子朝支却染疫而亡。()18、苏东坡到海南岛时,宋朝统治下的大多是汉人。()19、苏东坡到海南设法改变了当地人杀牛祭神治病的风俗。()20、读《林语堂》苏东坡传让我们感受到苏东坡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心灵。()21、苏东坡调到河中府的任命取消,改任徐州太守。()22、苏东坡喜爱徐州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为“小住胜地”。()23、王安石曾花巨资疏浚黄河水道,却以失败告终,苏东坡指导有方,最后取得了治水的大胜利。()24、苏东坡喜欢炼瑜珈,还赋给了瑜珈几项中国要素。()25、苏东坡迷恋炼丹,他曾到道观闭关七七四十九天。()26、苏东坡在徐州治水成功。()27、苏东坡曾与程颐结怨。()28、自从苏轼兄弟在雷州罗湖醉游之后,罗湖改为西湖。()29、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黄州。()30、苏东坡两次受贬起因都是王安石一党的迫害。()31、在杭州苏东坡写抗暴诗。()32、给佛印的诗里,他流露出对声势显赫的官场气流的蔑视。()33、苏东坡在岭南主要是与藏族人交往。()34、苏东坡在岭南生活了六年。()35、北宋前期,苏东坡流放到岭南。()36、道士曾经用吹“神“入腹法帮苏东坡看病。()37、苏东坡不能接受岭南文化。()38、苏东坡在黄州常与酒友郊游,不去劳作。()39、苏东坡讨厌瑜珈和炼丹。()40、苏东坡的书法与蔡京、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苏东坡传》选择题:1、苏东坡遭贬谪海南是在()时。a、宋仁宗b、宋神宗c、宋哲宗d、宋微宗a、热爱生活b、情感丰富c、幽默刚直d、看破红尘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现了苏词()a、清新雅致b、人生哲思c、激昂豪迈d、婉约哀怨4、苏家进京途中,以下不是苏轼在襄阳的作品()a、《船夫吟》b、《野鹰来》c、《上堵吟》d、《赤壁怀古》5、苏东坡的恩师是()a、欧阳修b、王安石c、司马光d、苏洵6、苏东坡任职地区依次为()a、湖州、杭州、黄州、密州b、杭州、密州、湖州、黄州c、密州、黄州、杭州、湖州d、杭州、黄州、密州、湖州7、下列不属于苏轼游赤壁的作品()a、《前赤壁赋》b、《后赤壁赋》c、《赤壁》d、《赤壁怀古》8、“晋武平吴,以独断而亡;齐小白专任管仲而罢。”这是苏东坡出的一道乡试题,它是()a、《论独断》b、《论败亡》c、《论管仲》d、《论青苗》9、杭州人喜爱苏轼的原因很多,下列哪一点不是?()a、朝气冲力b、不拘小节c、大搞建设d、关心民生10、苏东坡在密州时怀着安祥平和的心境,越发爱好()的诗a、杜甫b、李白c、孟浩然d、陶渊明11、苏东坡在杭州时的公馆位于()a、凤凰山b、狮子山c、虎头山d、乐山12、以下哪位是苏轼的好友又是高僧()a、黄庭坚b、佛印c、范仲淹d、苏辙1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其中以()成就最高a、苏轼b、苏洵c、苏辙d、苏秦14、苏东坡个性复杂,以下哪种不属其特性?()a、精通哲理b、深究儒学c、热爱自然d、纵情酒色15、下列信息不能反映苏轼是一位美食家的是()a、东坡肉b、东坡豆腐c、酒酣胸胆尚开张d、正是河豚欲上时16、苏轼在海外未给该书作注解()a、《孟子》b、《论语》c、《尚书》d、《易经》17、苏东坡北归途中停留北赣县七十天主要事件是()a、游山玩水b、清理家事c、题字看病d、走亲访友18、苏东坡是“百姓之友”,下列哪个不是原因?()a、预防灾荒b、宽免百姓债务c、请款请米d、与民同乐19、苏东坡建立了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是在()a、惠州b、杭州c、苏州d、京城20、苏东坡整理西湖初衷是()a、供给用水b、供人游湖c、美化环境d、避免洪灾21、皇帝下旨,把苏东坡由黄州调到()a、杭州b、苏州c、汝州d、雷州22、一直陪苏东坡到九江的朋友不含()a、陈糙b、参寥c、乔今d、佛印23、兴国太守下令重开()的坟,只发现了一根手杖和两块腔骨,尸身不见了。a、陈糙b、参寥c、乔今d、佛印24、苏东坡在()直言责备王安石不该引发战事,不应该迫害读书人。a、南京b、九江c、杭州d、黄州25、苏东坡曾和参寥一起去游(),写了三首诗。a、黄山b、庐山c、嵩山d、五指山26、下列因惊吓而死的是()a、苏东坡b、黄庭坚c、司马光d、王安石27、下令烧掉王安石日记的是()a、皇上b、司马光c、苏东坡d、子由28、苏东坡迷恋江苏地带的气氛和自然之美,想到()地区买一个农庄,作为老年隐退之地。a、巢湖b、太湖c、洞庭湖d、洪湖29、皇太后任命()为门下侍郎,派武装兵士把他“护送”到官衙里去任职。a、苏东坡b、司马光c、子由d、张去平30、到宜兴不久,朝廷又派苏东坡去登州做()a、知县b、太守c、巡捕d、侍郎31、神宗元丰二年三月,苏东坡调任()a、黄州b、杭州c、湖州d、雷州32、苏东坡的朋友(),事先知道了苏东坡被弹劾的消息,先派人去通知了子由。a、王洗b、张方平c、黄鲁直d、参寥33、苏东坡的案子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最后却判得很轻的缘故是()a、苏东坡朋友的请求b、老百姓的请求c、苏东坡的申诉d、皇上被苏东坡的诀别诗感动34、在御史台监狱时,苏东坡与儿子约好有坏消息时送()a、蔬菜b、肉食c、鱼d、米饭35、第一次,苏东坡被贬到()a、黄州b、苏州c、湖州d、杭州36、苏东坡诗中拿()开玩笑,“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a、徐大爱b、朱寿昌c、马梦得d、陈糙37、按苏东坡的炖肉法,做出来的肉叫()a、东坡肉b、黄州肉c、东坡汤d、密州肉38、苏东坡曾把()的“归去来辞”中的句子重组,照民歌唱出,教给农夫唱。a、欧阳修b、陶潜c、李白d、苏洵39、苏东坡被贬到()时,成立了一个救儿会,救助婴儿。a、黄州b、琼崖海岛c、常州d、杭州40、()以前曾高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络,工程竞归失败。a、苏轼b、苏辙c、王安石d、苏洵答案:1、c2、b3、c4、d5、a6、b7、c8、a9、c10、d11、a12、b13、a14、d15、c16、a17、c18、d19、b20、a21、c22、d23、c24、a25、b26、d27、b28、b29、b30、b31、c32、a33、d34、c35、a36、d37、a38、b39、b40、c【篇二:苏东坡传阅读题学生版】【作家介绍】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作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他人一起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内容概括】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词和文章的优美华丽,更基于他总是以平常心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正直与耿介,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艺术特色】《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但对于这本书,各方的评价却莫衷一是。他颠覆了人们阅读传记的习惯,不以还原历史,重构历史语境为准则,而是重塑传记写作理念,将把握人物情思并以精神的脉络作为线索去描绘人物奉为圭臬。书中随处可见苏轼思想的光芒,正如林先生所言,“知道”一个人并不一定与他活在同代或与他有何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从艺术构思、合理想象、小品文笔调及叙事视角和方法来看,林语堂的这部史传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它采用纵横交错的构思方式架构全书,极富创新性;这部传记充分发挥合理想象,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恰到好处;小品文笔调痕迹明显,夹叙夹议和闲谈特色不仅对传记写作有所助益,也彰显了林语堂中西融合的文化观和幽默、闲适、性灵的文学观;《苏东坡传》的两层叙事模式,视角灵活,并不拘泥于传记写作常用的第三人称叙事方式,而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时切换,甚至作者也不时跳出来发表意见,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感受。林语堂对作者与传主之间的情感把握、对功利性束缚的有力突破及对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经验和教训,足可为后人借鉴。他学习借鉴西方现代传记的表现手法,注重表现人格的发展变化过程,有机融合中西文化,大胆进行艺术创新,对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做出了特殊贡献,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题练习】①殿试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饱学宿儒为判官。在读书人一生这个紧要关头到来之际,大家心中都是紧张激动,患得患失。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力学,都是为了这一时刻。考生必须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来到皇宫之外,身上带着凉的饭食,因为没考完是不许出考场的。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关闭在斗室之中,有皇宫的侍卫看守。朝廷有极严厉的规定,借以防止纳贿或徇私。考生的试卷在交到考试官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一遍,以免认出试卷的笔迹。在重抄的试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另存在档册里。考生在考完放出之时,考试官则关入宫中闱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接触,通常是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次考经典古籍,最后,在录取者的试卷已阅毕,再在皇帝陛下亲自监察之下考诗赋,然后再考策论。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最后一刹那改变题目。②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那篇文章论的是为政的宽与简,这正是苏东坡基本的政治哲学。不过,不幸有一个误会。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在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③苏东坡这个才气纵横的青年,这次引用历史事例,却失之疏忽,而且在试卷上杜撰了几句对话。他发挥文意时说,在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恻然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他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几句对白读来满好,显示贤君亦肯用不肖,使之有一展长才之日,这种史实颇可证实明主贤君用人之道。判官梅圣俞阅卷至此,对尧与皋陶有关此事之对白,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一经提出,即表示自己对年久湮没的古籍未曾读过。苏东坡因此,才得以混过。考试过去之后,梅圣俞一天问苏东坡:“可是,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何书?我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苏东坡这位年轻学者承认说:“是我所杜撰。”梅圣俞这位前辈宿儒大惊:“你所杜撰!”东坡回答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④主考官录取一学生,即表示自己克尽其职发现了真才,二人彼此之间即形成了“老师”与“门生”终身不渝的关系。考中的门生要去拜谒主考老师致敬,并修函感谢恩德。欧阳修为当时文学权威,一字之褒,一字之贬,即足以关乎一学人之荣辱成败。当年一个作家曾说,当时学者不知刑罚之可畏,不知晋升之可喜,生不足欢,死不足惧,但怕欧阳修的意见。试想一想,欧阳修一天向同僚说的话,那该有何等的力量啊!他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这种话由欧阳修口中说出,全京都人人都知道了。据说欧阳修一天对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他的话果然应验,因为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内,果然无人再谈论欧阳修,大家都谈论苏东坡。他的著作在遭朝廷禁阅之时,有人还暗中偷读呢。(选自林语堂著《苏东坡传》第四章)19、请分别概括全文四个部分的大意。(4分)20、本文结尾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它对刻画苏轼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21.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请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谈谈你对林语堂这段话的理解。(6分):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治:修建b.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率:遵循c.区区之法何预焉预:预备d.安于放而乐于诞耳诞:怪诞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反对改革学校和科举的态度的一组是(3分)①得人之道,在于知人②百里之内,置官立师③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④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⑤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⑥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这封奏议中,苏轼认为,获得人才的途径,在于注重实际地了解人,如果朝廷能够了解人,有注重实际的政策,即使沿用现在的办法,也能获得人才。b.苏轼认为庆历立学,到现在也仅存空名,可当时却耗费民力、民财,结果只是制造纷乱,使天下人陷于愁苦之中。c.苏轼认为国家的治乱盛衰,根本不由实行了一百多年的科举的办法来决定,只要因循旧制,使先王的旧制度不在我们这代废去就够了。d.苏轼认为现在关于变科举,兴学校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对于长远重大的事情没有什么改变作用。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3分)②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3分)参考答案1.a2.d3.b4.(1)赵国曾五次对秦作战,二败而三胜。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2)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译文】熙宁四年,王安石想要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皇帝下诏叫翰林学士和知制诰,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的官员商议。苏轼上折发表议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