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体验为火点亮快乐习作之灯_第1页
以多元体验为火点亮快乐习作之灯_第2页
以多元体验为火点亮快乐习作之灯_第3页
以多元体验为火点亮快乐习作之灯_第4页
以多元体验为火点亮快乐习作之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以多元体验为火,点亮快乐习作之灯刘杨

诗人宗白华在《流云小诗》中写道:“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那么,文从何处寻呢?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享受写作之乐呢?

立足文本,仿写活动锻筋骨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磨砺语言的主战场,更是锻造其写作筋骨的主阵地。教师要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习作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转变阅读视角,将“写什么〞的阅读思维扭转为“怎么写〞的习作思维,这样学生下笔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三年级是习作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习作要素,利用课文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多感官观测进行写作的手法,并要求学生体会第四自然段的动词运用,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建立在对翠鸟细致观测的基础上。接下来,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观测,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高年级的写作有更高要求。教师在开发单元习作内容时,需要设计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唤醒学生诚恳的生命体验,从而把触及内心的感受和鲜活细节书写下来。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匆促》一课时,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写出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顧生活场景,仿照课文写作表达时间悄然流逝的拟人句,再依照一定顺序将这些句子组织成段,把自己的体验“熔铸成一个幽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

课文的仿写活动针对性强,特别是对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仿写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能训练他们的写作技巧。所以,教师应积极地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使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培养良好的文风。

亲身体验,多彩活动铸血肉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有计划地开展学校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增加生活情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让学生在记录中留下生活的印记。

观测事物是写作素材准备的重要基础,但观测一定要细心、有序。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云雨雪都各有特色,是丰富的习作源泉。这些景物真实可感、便利观测,学生更简单将其生动描写出来。教学中,教师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一课时,校园里的桂花树正值开放时节。于是,我带领学生近距离观测校园的桂花树,用看、闻、摸的方法观测每朵花的特点、每个小花苞的形态,学生兴致盎然,甚至吟出诗句“枝头桂花竞相开,朵朵幽香飘满园〞。接着,我带领学生远距离观测桂花的形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形容它、从哪些角度形容它等。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密密麻麻的芝麻粒大小的金色和黄色,掩映在绿叶下,在还没发现它的时候就已闻到缕缕香味。学生的亲身观测是架设在生活与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在生活触摸心灵的一瞬间,在心灵召唤表达的一刹那,写作真实发生着。

走出校园,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中获得了多元体验经历:春节时,阖家团聚动手包饺子、搓汤圆,感受节日气氛;清明节,祭拜先祖,文明祭扫,寄托对亲人的无限追思;端午节,在粽子里品味香甜,追念爱国诗人屈原,传承中国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孤寡老人送上关心与问候……

学校还每学年开展一次劳动与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卸下课业压力,前往市教育培训中心参与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磨炼意志,培养团体合作精神。国防教育让学生们学习基本的国防知识,加强国防观念,懂得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科技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动手操作机器人、航模、3D打印等先进科技,加强了动手能力,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无尽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劳动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了缝纫、给植物安个家、种花生等劳动课程,体验了劳动的乐趣,进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心肺复苏、消防演练、地震逃命等安全教育工程的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急救应急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摸石头过河、不倒森林、动力圈等益智工程锻炼了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互助、学会合作、学会共享……习作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之后展开,作文的语言就不会苍白无力,而是充满了生命的质感,每一篇作文也就不会空话连篇,而是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涌动着真挚的情感。

经历即文章。学生在认真观测生活、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收获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发现并透露了生活、生命的意义,获得了内在的充盈和自我的解放,这些素材也会化成文章创作的饱满血肉。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深入体验生活,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示成果,成功体验提底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学生而言,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对成就感的需求。落实在具体的习作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随时把握学生习作动机,在最恰当的时间给学生最有力的推动,在反馈中给予学生持续的动力,让学生在习作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变被动习作为主动习作。

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九个小组,开展小组接力日记。接力日记不拘形式,不限文体,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书写。大家在日记中写出了自己的耳闻目见、喜怒哀乐,小至花草树木、风云雨雪、人际交往,大至社会新貌、经济变革……这样恣意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收获满足、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拥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自主展示的权利和捕获灵动的心灵。

为了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功感,每周我都会从学生的日常习作和接力日记中选取一些优秀习作,编辑成班级作文小报,并在学期末将这些周报汇集成册,编印成《班级名篇选》。学生习作中的某个段落或者某个句子还可以入选《班级名言佳句》。此外,我勉励学生阅读报刊上的学生文章,让学生树立目标,大胆投稿,勉励他们积极加入国家、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