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畜禽传染病-绪论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畜禽传染病-绪论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畜禽传染病-绪论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畜禽传染病-绪论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畜禽传染病-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xùlùn)

1课程安排2学科发展简史3成就4畜禽疫病(传染病)的定义5动物传染病研究的重要性6学科任务与相关内容(nèiróng)7展望第一页,共八十七页。总论部分——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发展和终止的一般规律,以及(yǐjí)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各论部分——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措施等。流行特点、诊断和防制是动物传染病学的重点内容。一、课程(kèchéng)安排第二页,共八十七页。动物传染病学(畜禽疫病防治)形成独立的学科虽然(suīrán)为时不久,但有关家畜传染病知识的萌芽却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在古埃及、希腊和我国的书籍里,都曾直接或间接地记录家畜传染病的存在。二、发展(fāzhǎn)简史第三页,共八十七页。但在古代,由于对传染病的本质缺乏认识,提不出防治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因而传染病自发发展,常引起家畜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虎克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在19世纪(shìjì)中叶以后,很多传染病的病原体接连被发现了。其间自然生发论占据了200多年。第四页,共八十七页。巴斯德

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成功以致弱的病原微生物使动物(dòngwù)获得免疫的方法。柯赫:传染病学的奠基人第五页,共八十七页。1796英国医生琴纳(Jenner):牛痘预防天花。但是,有意识的研制疫苗(yìmiáo)预防传染病的,却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六页,共八十七页。第七页,共八十七页。第八页,共八十七页。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研究成功了以致弱的病原微生物使动物获得免疫的方法(如炭疽、狂犬病、猪丹毒、禽霍乱等弱毒疫苗),为应用免疫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还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高压(gāoyā)蒸汽消毒法。第九页,共八十七页。柯赫(R.Koch,1843-1910)发明了细菌涂片(túpiàn)染色法及细菌纯培养法,为发现和分离各种传染病病原体创造了条件。同时发现了炭疽杆菌和结核杆菌;创立了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学说。第十页,共八十七页。第十一页,共八十七页。第十二页,共八十七页。Koch’spostulates

特殊的病原菌在同一疾病中察见,健康人或动物体内无;能分离成纯种;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产生(chǎnshēng)同样疾病;自人工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菌纯培养;第十三页,共八十七页。电子显微镜、鸡胚培养、细胞培养、SPF、各种(ɡèzhǒnɡ)抗菌药物、生物制品和各种(ɡèzhǒnɡ)免疫血清学技术在兽医工作中的应用,对于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无论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都获得了很大进展。第十四页,共八十七页。80年代以后:进入分子水平的时代。动物病毒和细菌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大肠杆菌性腹泻疫苗(K88+K99+987P);伪狂犬病重组疫苗;禽流感的新城疫载体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shēngchǎn)诊断抗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胸腺素等药品和诊断用核酸探针,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对传染病的诊断、防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十五页,共八十七页。

我国第一代兽医学家、中国家畜传染病学奠基人:蔡无忌(1898-1980)、程绍迥(1901-1993)、罗清生(1898-1974)

相关科学技术:电子显微镜、鸡胚培养、细胞培养、无特定病原动物抗菌药物、生物制品、免疫血清学技术(jìshù)、生物技术(jìshù)家畜传染病学形成独立的学科虽然为时不久,但有关家畜传染病知识的萌芽却可以(kěyǐ)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在古代埃及、希腊和我国的书籍里,都曾记载过家畜传染病流行的史实。20世纪初叶,现代兽医科学传入我国。我国畜禽疫病(yìbìng)发展的历史第十六页,共八十七页。方定一(1911—1985)

家禽传染病学家。发现和分离小鹅瘟病毒,并研制出抗小鹅瘟血清及疫苗,在防治(fángzhì)仔猪大肠杆菌病等方面的研究获重大成果。第十七页,共八十七页。蔡宝祥:动物(dòngwù)传染病学的奠基人第十八页,共八十七页。1941年,刘秀梵出生于靖江一个普通农家,曾立志做一名天体物理学家。他说自己是“阴错阳差,遁入兽医门”,却在该领域里乐此不疲地奋斗(fèndòu)。

研究领域:NDV,BSE,MDV,AIV,IBDV等。第十九页,共八十七页。预防(yùfáng)兽医学01动物疫病(yìbìng)发病机理和免疫机理02动物疫病病原学

03动物疫病的传染病学和防制对策04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制及应用05人兽共患病和公共卫生

06兽医寄生虫病学第二十页,共八十七页。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jiàoshòu),中国工程院院士,猪伪狂犬病,PRRS等领域的专家。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七页。

陆承平---

研究(yánjiū)领域:猪链球菌病研究(yánjiū)------陈溥言领域:重组(zhònɡzǔ)动物病毒研究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七页。杨汉春:中国农大,研究(yánjiū)领域:蓝耳病,PCV和细胞因子等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七页。崔治中:禽类病毒(bìngdú)病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三、畜禽疫病(yìbìng)防治取得的成就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七页。首届(shǒujiè)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给白喉抗毒素的发明者、德国人埃米尔·冯·贝林:1890年,他用白喉杆菌肉汤培养物灭菌后注射于动物(dòngwù),从而使动物(dòngwù)血液中产生出能中和这种杆菌的抗毒素;1891年,他将白喉抗毒素应用于临床获得成功。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七页。1902年的奖项授予疟疾病原体的发现者、英国人罗纳德·罗斯:1898年,他在显微镜下发现吸过疟疾病人血液的蚊子的胃中有疟原虫;之后搞清了疟原虫的生活史;从而证实了疟疾是由于蚊媒传播(chuánbō)疟原虫而致人群传染的。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七页。1905年的奖项授予结核杆菌的发现者、德国人罗伯特·科赫。1928年,法国人夏尔·尼科尔因确定斑疹伤寒的病原是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衣虱而获医学奖:他深入突尼斯斑疹伤寒疫区调查(diàochá),发现病人入院时经洗澡、洗头、换衣后,就不会在病房内再发现该病,从而推断衣虱是媒介;接着,他又用动物实验证实其病原体是立克次体,从而找到控制斑疹伤寒的流行途径。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七页。1935年,多马克发表了有关药物的实验报告,立即引起了一系列磺胺类药物的发明。磺胺类药物(百浪多息)成为(chéngwéi)人类征服链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1939年,由美、法、英等国医学家提名,多马克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当多马克回信表示愿意受奖时,希特勒的盖世太保却逮捕了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前往斯德哥尔摩正式领奖。

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七页。青霉素在1928年由弗莱明发现。1940年研制成功最初的青霉素制品。在经过一系列的动物中间实验之后,证明青霉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的疾病确实具有特殊疗效。1941年,青霉素投入(tóurù)临床使用获得成功,1943年实现工业化生产。1945年,诺贝尔基金会把当年的医学奖授给了发现青霉素的三位元勋: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第三十页,共八十七页。1939年,瓦克斯曼从土壤中发现了一种(yīzhǒnɡ)链丝菌。经过实验研究,他发现链丝菌对于结核杆菌具有强有力的抑制和杀伤作用。结核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等疾病的病菌,而当时已投入临床使用的青霉素对结核杆菌不起作用。链霉素的发现与发明,便成了治疗结核的有效抗菌素,瓦克斯曼也因此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七页。1948年,美国医学家恩德斯与他的两名助手韦勒和罗宾斯合作,成功地发明了培养小儿麻痹症病毒的简易方法。先后培养出了疫苗。自此之后,人类(rénlèi)才算走出小儿麻痹症的阴影。为了表彰恩德斯、韦勒和罗宾斯所作的开拓性贡献,1954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授给了他们三人。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七页。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Prusiner由于发现了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是朊病毒,以及(yǐjí)提出了疯牛病、克雅氏病、Kuru病等脑退化性疾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七页。马歇尔和沃伦发现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与传统的医学教条格格不入。胃溃疡终于不再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慢性疾病,而变成了一种可治愈(zhìyù)的疾病。为科研而献身。2005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七页。200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láizì)法国和德国的3名科学家因发现导致艾滋病与宫颈癌的病毒分享该奖。这3人分别为发现导致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德国人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以及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法国人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七页。我国消灭了牛瘟(niúwēn)和牛肺疫,控制了马传贫。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确诊了小鹅瘟、兔病毒性出血症两种病毒性传染病。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七页。我国创制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shuǐpíng)的疫苗:牛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效果理想,世界公认);马传染性弱毒疫苗。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七页。1.马牛羊传染病

消灭(xiāomiè)牛瘟、牛肺疫(两个里程碑)

牛瘟兔化弱毒、山羊化兔化弱毒、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陈凌风、袁庆志)牛肺疫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兔化绵羊适应菌苗(吴庭训等)控制马传染性贫血

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沈荣显等)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七页。鸡胚化弱毒疫苗(yìmiáo)和羟胺灭活疫苗(yìmiáo)布鲁氏菌病羊痘(yánɡdòu)牛流行热蓝舌病马传染性贫血布鲁氏菌病牛白血病牛黏膜病牛鼻气管炎等病分子诊断技术(jìshù)—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和PCR鸡胚化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羊种5号菌苗猪种2号菌苗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七页。

2.猪传染病

猪瘟

猪瘟结晶(jiéjīng)紫疫苗(建国初期,何正礼、方时杰等)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955—1956年,周泰冲等)高度安全、优良的免疫原性,且无残毒,毒力不返强。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可区分猪瘟强毒、弱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羊边界病病毒。其它:疫苗生产方法的改进、免疫程序、免疫监测等猪瘟、丹毒、肺疫三联;猪瘟、丹毒二联疫苗第四十页,共八十七页。双价基因(jīyīn)工程菌株

猪传染性腹泻(fùxiè)(严重经济损失)

TGE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大肠杆菌(dàchánɡɡǎnjūn)病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疫苗及联苗ELISA试剂盒K88、K99、987P三价基因工程疫苗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简称MM活菌苗)

应用微生态制剂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七页。

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bìngdú)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猪衣原体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脑心肌炎

检测方法疫苗(yìmiáo)接种基因工程(jīyīngōngchéng)疫苗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综合征(病因较多,危害严重)分子检测技术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七页。猪呼吸系统传染病:发生越来越频繁,病因也越来越复杂,且已造成严重危害。如: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bíyán)和气喘病安全有效的疫苗(多联疫苗)

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药物预防?药物残留?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七页。疫苗研制免疫程序免疫方法(fāngfǎ)免疫监测3.家禽(jiāqín)传染病小鹅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mànxìng)呼吸道病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征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鸡传染性贫血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番鸭细小病毒病由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1956AGP、ELISA诊断试剂盒RT--PCR法;灭活疫苗近20年新发现的传染病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七页。

病毒载体的构建有关免疫原性基因的分离鉴定、克隆和表达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核酶剪切RNA病毒分子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PCR、酶切图谱分析(fēnxī)、核酸序列测定等。遗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NDV、MDV、IBDV、IBV。主要禽病病原的研究(yánjiū)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七页。

4.小动物传染病

兔病毒性出血症:

1984年由我国首先发现研制成安全有效的疫苗,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召开该病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狂犬病:危害极其严重,人畜共患。我国已基本(jīběn)控制。狂犬病弱毒株SRV9。狂犬病毒C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什么(shénme)是畜禽疫病?(动物传染病)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七页。畜禽疫病(动物传染病)

——

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fāshēng)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兽医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四、畜禽疫病(yìbìng)的定义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什么(shénme)是动物传染病?——

由动物病原微生物引起(yǐnqǐ),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动物传染病的特征—传染性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七页。1.在一定环境(huánjìng)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yīdìng)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共同(gòngtóng)特性:第五十页,共八十七页。按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如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真菌、放线菌、霉形体感染(gǎnrǎn)、立克次体病和衣原体病等;按畜、禽的种别分类——如牛、羊、马、猪、禽、兔、犬、猫等传染病和多种家畜共患的传染病等。人畜之间能互相传染的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如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畜禽疫病(yìbìng)的种类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七页。—

是危害动物养殖业生产最严重(yánzhòng)的一类疾病。1)可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2)影响对外贸易和人民生活;3)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五、畜禽疫病(yìbìng)防治的重要性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七页。

现代化的养殖业——畜群饲养高度集中,畜禽、人员、物料等调运频繁,贸易的全球化以及物流的快捷给传染病的发生带来了极大(jídà)的便利。鸡猪羊鹅牛等

因此,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并积极地做好防治工作,对于发展畜牧业生产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七页。

现代化的养殖业规模正逐渐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连续20年稳定高速(ɡāosù)增长,年增长幅度超过10%,1997年畜牧业产值达78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5%,肉蛋类产量均早已居世界首位。

家畜传染病对养殖业的危害的性质家畜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可造成大批(dàpī)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现代化的养殖业,畜群饲养高度集中,调运移动频繁,更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举例(养禽业):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达80多种,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造成的危害最大,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yǐshàng)。我国蛋鸡产蛋期死淘率达20%~25%,而发达国家还不足5%;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蛋鸡产蛋期月死淘率仅o.4%~o.6%,育雏育成期平均成活率92%~94%。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七页。

主要畜禽的平均死亡率和疫病造成的损失

畜禽种类死亡率(%)

中国发达国家

猪8—12<5

牛2—5<2

羊7—9<5

禽12—20<5

我国畜禽死亡损失年均260—300亿元。

由疫病引起生产性能下降、兽医卫生(wèishēng)及其他损失700亿元

左右。

我国每只鸡平均的疫苗和药物费用为美国的10倍。

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七页。问题1:我国每年因畜禽疫病造成的直接(zhíjiē)经济损失高达260亿-300亿元,多养不如少死。问题2:饲料短缺等因素的制约,要持续发展我国的畜牧业,并进一步增加肉、蛋、奶类产量,必须寻求比增养畜禽数量更为现实的途径。问题3: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BSE)问题4:影响对外贸易。动物性食品安全?兽药?(禽流感!)

加入(jiārù)WTO,带来新挑战!畜禽防疫(fángyì)是发展畜牧业成败的关键!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七页。

兽医微生物学(wēishēnɡwùxué)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家畜传染病学与其它学科(xuékē)联系?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主要有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流行病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等。特别是与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免疫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家畜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免疫预防等均需应用兽医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理论(lǐlùn)和技术。六、学科任务与相关(xiāngguān)内容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七页。Onemarker!Twonationallaws!ThreeAcademician!Fourinfectiousdisease!Fivequestionsofdisease!七、展望(zhǎnwàng)与突出的问题第六十页,共八十七页。家畜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以及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biāozhì)。从口蹄疫的流行情况来看,要在一个国家彻底消灭某种传染病是极为困难的。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七页。我国颁布的兽医(shòuyī)法规①《家畜家禽防疫条例》——1985年(国务院)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试行)-国务院重大(zhòngdà)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修改(xiūgǎi)后的动物防疫法2007年8月30日1)修改后的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病疫情的预防、报告、控制(kòngzhì)和扑灭、检疫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七页。2)几个解释

动物是有特定的含义,也就是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动物产品

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与动物防疫法中不同。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生皮、原毛、精液、胚胎、种蛋以及未经加工的胴体、脂、脏器、血液、绒、骨、角、头、蹄等。

动物疫病

仅限于是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并不是包括动物所有(suǒyǒu)的病,比如属于普通病的内科、外科、产科疾病都不能列人疫病范围。

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七页。动物(dòngwù)防疫法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活动。一是这部法律是管国内动物防疫的;包括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与食品卫生法作了较好的衔接;防疫合格(hégé)的才能进入食品。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七页。3)建立官方兽医制度农业部兽医局:首席兽医官,代表本国政府参与国际兽医事务。

动物疾控中心动物检疫员制度:国内---按照检疫规程实施检疫,并对检疫结果(jiēguǒ)负责。

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七页。

建立官方兽医制度(zhìdù)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明确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

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七页。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七页。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七页。4)建立(jiànlì)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制度明确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免疫无口蹄疫、非免疫无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第七十页,共八十七页。无规定(guīdìng)动物疫病区该区域及其边界和外围一定范围内,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sìliào)、动物遗传材料、动物病料、兽药的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并获得国家认可的特定地域。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七页。1998年以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实施动物保护工程,先后在全国23个省区、市启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工作。目前(mùqián),已经建成四川盆地、松辽平原、海南岛、胶东半岛、辽东半岛等五片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示范区内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第七十二页,共八十七页。第七十三页,共八十七页。5)细化了疫情处理,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quánɡuó)动物疫情。必要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发生人畜共患疫病时,有关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与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互相通报疫情;共同及时采取控制、扑灭措施。

第七十四页,共八十七页。6)强制免疫(miǎnyì)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shíshī)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第七十五页,共八十七页。Question1畜禽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zhūwēn)、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舌病、非洲猪瘟(zhūwēn)、鸡马立克氏病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的扩大传播和变异,是家畜传染病学面临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最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