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辛亥革命-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9课辛亥革命-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9课辛亥革命-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9课辛亥革命-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9课辛亥革命-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

辛亥革命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1、革命爆发的政治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各阶层的救亡运动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成立时间名称领导人1894年兴中会孙中山1904年华兴会黄兴、宋教仁1904年光复会蔡元培1905年同盟会孙中山、黄兴2、革命团体的建立和革命思想的宣传

3、军事准备——武装起义鼓舞革命斗志1907.07浙皖起义1906.12萍浏醴起义1911.4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黄兴1911年5月9日清廷宣布“铁路国有”

1911年6月17日四川保路运动4、革命的导火线: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5、影响革命爆发的决定性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7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相继失败。2、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纲领的建立——三民主义。3、军事活动:各地相继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4、直接原因:四川保路运动给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5、经济:甲午战后清政府政策的调整和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清末新政目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措施: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结果:最终失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预备立宪含义: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步骤: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族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社会革命)前提补充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核心进步性: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斗争目标,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二、革命的进程及成果

导火线:时间:

地点:结果: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响应革命,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四川保路运动1911.10.10武昌1、武昌起义★武昌单击此处编辑内容2、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旗:五色旗纪元:公历,民国纪年性质: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革命党人妥协旧官僚立宪派帝国主义北洋新军袁世凯得到了哪些政治势力的支持?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南北和谈”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添加标题,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单击此处编辑内容1912年2月12日1912年2月15日1912年3月10日1912年3月11日1912年4月1日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南方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第五章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结合教材111页及材料,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政治原则、目的、性质。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性质:进步性: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共和政体。②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③风俗文化:促使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④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局限性: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民主化开明化文明化工业化

在帝国主义的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实践证明:资产阶级领导的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武昌起义(1911.10.10)

课堂总结辛亥革命背景意义——政治、经济、思想、风俗文化局限性——两“没有”三“缺乏”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清帝退位(1912.2.12)17政治组织思想军事直接原因经济意义过程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D民国七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 B.民主共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C.新文化运动没有办法开启民智 D.专制遗毒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D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待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但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革命党人基本做到了有原则有斗争,同时也有理性、适度的妥协让步。该学者的观点()A.强调了暴力斗争的局限性 B.淡化了革命党人的领导作用C.指出了改良方式的合理性 D.肯定了革命党人的斗争方式D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