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0
单元综合检测(十五)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绵竹模拟)宋代学者纷纷为经典重作注释之时,陆九渊则对此不屑一顾,认为经典是为个人服务的,不是个人为经典服务,并主张“六经当注我”。这表明陆九渊()
A.否定了儒家经典的权威性
B.着力摆脱宋明理学的束缚
C.构建了严密的心学思想体系
D.强调了个体能动性的重要性
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主张经典应为己所用,这体现出个体对经典解释的能动性,D项正确;陆九渊只是强调反对时人对经典的盲从,并非否定经典的权威性,A项排除;陆九渊的思想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B项排除;王阳明构建了严密的心学思想体系,C项错误。]
2.(2021·湖南长沙模拟)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也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
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D[孟子关于老人的观点得到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认可,这说明尊老敬老是人类共同的意识,也说明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D项正确;题干强调文化的相通性而非差异性,排除A项;B项中的“核心价值追求”无法证实,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3.(2021·河南三门峡模拟)1015年进士科考试的题目就出自《中庸》。1027年北宋仁宗赐给新进士的书就是《中庸》,1030年改为赐《大学》,此后两篇轮流赐给新进士。熙宁(1068—1078)中,《论语》《孟子》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各占一道试题。这些举措()
A.强化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显著提升了“四书”的地位
C.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
D.导致科举取士制度逐渐僵化
B[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官方开始四书取士,通过科举考试提升了四书的地位,B项正确;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是在南宋确立的,A项排除;孔子的影响一直在,没有受到冲击,C项排除;科举制僵化是明清时期,D项排除。]
4.(2021·山东枣庄模拟)“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
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
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C[根据材料“蒙学的基本价值”“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重视人的先天根基,通过启蒙教育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不是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的蒙学通过启蒙教育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无法得出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的结论,B项错误;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D项错误。]
5.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
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 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
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文学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状况,因此材料可以反映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B项正确;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尼罗河流域的文学作品,A项排除;史诗《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并非亚述帝国,C项排除;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故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创作不可能受到伊斯兰教影响,D项排除。]
6.(2021·吉林延边模拟)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原始统一,这是一种极度完善的和谐之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
A.个人主义泛滥 B.重视理性精神
C.忽视现实幸福 D.缺乏人文主义
B[根据材料中“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的思想……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等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是用理性来描绘自然、物质世界的,是重视理性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理性精神,希腊民族用理性来认识、探索世界,而不是个人主义泛滥,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原始统一”可知,并没有忽视现实幸福,故排除C项;材料内容反映希腊民族重视人、人的思想,故排除D项。]
7.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主张历史学不应该取悦流俗,而应该以叙述历史的真实为最高目标,首先必须完全抛弃历史著作之中的神话和传说的因素,这是关键所在。他借伯里克利之口,说出了他的基本观点:“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材料反映出修昔底德的思想()
A.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B.立足于对历史真相的观察
C.成为了当时社会主流观念 D.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本质
D[修昔底德主张历史学应该力求叙述真实的历史,抛弃神话和传说的因素,强调人的重要和人的价值,反映出修昔底德的思想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本质,D项正确;“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说法绝对,A项错误;立足于对历史真相的观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修昔底德的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观念,C项错误。]
8.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
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C[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是沟通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之间贸易的重要通道,材料中“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以及发现来自中亚、西亚、欧洲的人俑,可知当时丝绸之路已经延伸至朝鲜半岛,故C项正确;材料提及的胡俑并非西方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未强调海上丝绸之路,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与东罗马的外交,故D项错误。]
9.(2021·河南许昌模拟)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蔗糖的普及主要和对美洲的掠夺开发有关,因此B项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与提高甘蔗种植数量无关,A项排除;材料与新航路开辟无关,C项排除;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提高和材料主旨无关,D项排除。]
10.(2021·陕西宝鸡模拟)下面是1910年美国主要城市的外国移民所占比重情况表。据此判断()
城市
纽约
波士顿
洛威尔
劳伦斯
外国移民所占比重
40.8%
36.3%
40.9%
48.3%
A.欧洲殖民国家加紧对美国的渗透
B.强制性的全球人口流动仍在持续
C.移民促进了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
D.外来人口是美国城市人口的主体
C[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各个城市,加速了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故选C项;此时的移民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代表欧洲对美国的渗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外国移民到美国带有强制性,故排除B项;材料所述城市的外来移民所占的比重均未超过50%,说明他们不是城市人口的主体,故排除D项。]
11.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
A.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D[美国的移民法主要是从科学和艺术方面,还着眼于保护国内人们的职业稳定,体现出美国该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故D项正确;美国本土没有受到二战巨大创伤,不存在恢复和重建,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种族歧视的取消,故B项错误;美国“滞胀”问题出现是20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
12.(2021·四川成都模拟)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右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
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
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
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
B[双峰驼并非产自中原地区,主要产于中亚地区,说明在秦朝时期中原和中亚地区有文化交流,这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B项正确;“最重要”扩大了这一文物的研究价值,排除A项;金骆驼不能证明这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最早交往”,排除C项;金骆驼的出土不能证明“多条中西交通道路”存在,排除D项。]
13.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并在元朝担任官职,返回后据其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1342年,意大利传教士马黎诺觐见元朝皇帝时以教皇名义赠送了骏马一匹。这说明()
A.蒙古西征后东西方的政治、文化交流畅通无阻
B.西方认为《马可·波罗行纪》的记述可信度低
C.马可·波罗来华事件直接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D[蒙古西征后形成四大汗国,后期逐渐分裂,使东西方在政治、文化上的交流因政权的割据而困难重重,特别是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几乎阻断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这是导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西方人比较认可马可·波罗的记述,他们深信在东方存在一个富庶的国家,那里到处是黄金白银,因而社会上兴起一股“寻金热”,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马可·波罗来华并没有直接推动新航路的开辟,故A、B、C三项错误。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
14.《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指出:“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它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由此可知希腊化时代()
A.突出的表现为暴力冲突与政治联姻
B.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和交融
C.对不同地区的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
D.希腊文明对其他文明采用排斥方式
B[由材料“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使分散的希腊、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可知,希腊化时代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和交融,故B项正确;材料“它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说明希腊化时代并没有对不同地区的文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更没有采用排斥的方式,故C、D两项错误;A项中的政治联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
15.(2021·北京房山二模)下表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这些现象说明了()
1825年
俄国
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废除农奴制
1830年
波兰
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1848年
奥地利和普鲁士
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A.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B.拿破仑战争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各国斗争的内容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D.东欧各国在对法国战争失败之后开始自我觉醒
B[拿破仑战争后,俄国青年军官宣布要推翻沙皇政府,波兰青年军官和学生发动了要求民族独立的起义、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和制定宪法,这些意味着拿破仑战争使得这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被激发,故选B项;题干强调的是拿破仑战争对俄国沙皇和农奴制的影响,而不是说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自身的原因,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各国不同的斗争内容都是受到了拿破仑斗争的影响,是有关联的,排除C项;题干中只有波兰属于东欧国家,而且这些国家的自我觉醒不是这时才开始的,排除D项。]
16.(2021·河南洛阳二模)在宋代,由宗族组织所创办的族塾义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不但承担了众多儿童的启蒙教育,而且有的还发展成为当时的地方教育中心和学术文化中心。宋代族塾义学的兴盛()
A.提高了家族的社会地位 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C.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据材料“不但承担了众多儿童的启蒙教育,而且有的还发展成为当时的地方教育中心和学术文化中心”可知宋代的族塾义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繁荣,故选B项;族塾义学的兴盛是宗族推动地方文化教育发展的结果,不能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排除A项;材料“不但承担了众多儿童的启蒙教育,而且有的还发展成为当时的地方教育中心和学术文化中心”谈到了族塾义学的社会功能,但并未提及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不能推知是否推动儒家思想发展,排除C项;族塾义学的建立有利于文化的繁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是为民屯。同年秋天,杨应琚从甘肃省安西、肃州、高台等处共招募贫民四百户,携眷前赴乌鲁木齐屯种。1762年,杨应琚又从张掖、山丹、东乐等县招民二百户、男妇大小七百八十余口。移居的民户,都由政府提供车辆,派专人护送到乌鲁木齐。1764年,甘肃大旱,乾隆再次提出移民乌鲁木齐,杨应琚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零八户前往。1765年,杨应琚又于肃州招民八百户、高台县四百户,“现饬道员,在瑚图毕、宁边城、昌吉、罗克伦等处,查明余地,给与车辆口粮,送往安插。”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美国独立前,东部的贫民、冒险者和商人等不顾英王禁令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推移。从1769年来自西弗吉尼亚的移民在瓦陶加河畔建立一个小村落开始,到1775年已有数千移民在这一带定居下来。1783年,在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居民已达25000人。1790年,美国总人口为400万人,但在1821—1850年间,迁移到西部的人口数就达400万,早期的移民西进之后,农场主、资本家、医生、律师、教师、牧师和各种技工等也接踵而至。小的村庄逐渐发展成城镇,开始组成地方自治组织。进而按照国会通过的法令,在西部组织起州政府。到1868年,西部先后建立起17个新州。1890年,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开发的土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随着领土西扩,美国人不断向西迁移,形成了西进运动中的人口洪流。西部地区愈益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摘编自王洪慈
《美国西进运动及其西部开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内地民众向乌鲁木齐移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西进运动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6分)
[解析]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可知,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内地流民无地可种;根据“1764年,甘肃大旱”可知,自然灾害的影响;根据“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政府提供车辆,派专人护送到乌鲁木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政策的推动。第(2)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中“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开发的土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拓展了美国的疆域;根据“形成了西进运动中的人口洪流”可知,加速了人口西移的进程,推动了美国人口中心的西移;根据“西部地区愈益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可知,扩大了美国国内市场。第(3)问,关系,根据材料一、二和相关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的经济、社会、资源和长远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人口迁移有利于移入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某一地域社会经济地位的发展可以吸引外来居民的移入,改进居民构成结构;盲目的人口迁移会造成被移入地区资源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1)原因: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内地流民无地可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推动。(6分)
(2)影响:拓展了美国的疆域;加速了人口西移的进程;推动了美国人口中心的西移;扩大了美国国内市场。(6分)
(3)关系:人口迁移有利于移入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某一地域社会经济地位的发展可以吸引外来居民的移入,改进居民构成结构;盲目的人口迁移会造成被移入地区资源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笑傲考场课件心理健康
- 2025年电子测量仪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合作协议书
- 心理健康防欺凌课件
- 矿山股份协议书范本
- 立秋知识课件
- 空调电气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MODULE-COG检测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2025版电商平台融资担保合同
-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采购合同
- 技术转移经纪人笔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课件 9.3.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解读
- 国企法律培训课件
- 艾梅乙培训课件
- 医疗护理员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 煅烧车间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及答案
- 设备采购管理办法要点
- 财政国库管理培训课件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