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达州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达州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达州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达州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酸雨是指:A.酸性的雨 B.pH=5.6的雨 C.pH<5.6的雨 D.pH=5的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固态AgCl均不导电,所以HCl、AgCl是非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3、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苯与Fe、Br2混合 B.氯乙烷和NaOH溶液共热C.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4、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以能量利用率高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5、某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可能为+4价 B.X可能为非金属C.X为第五周期元素 D.X与氯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6、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5H20B.该化合物为芳香烃C.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7、向含有0.2molFeI2的溶液中加入amolBr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I﹣+Br2═I2+2Br﹣B.当a=0.2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I﹣+3Br2═2Fe3++2I2+6Br﹣C.当溶液中I﹣有一半被氧化时,c(I﹣):c(Br﹣)=1:1D.当0.2<a<0.3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2c(Fe2+)+3c(Fe3+)+c(H+)═c(Br﹣)+c(OH﹣)8、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下图所示),但由于CaC2晶体中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2晶体中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22-数目为()A.4 B.6 C.8 D.129、依据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①CH4(g)+O2(g)=CO(g)+2H2O(g)H1=akJ·mol-1②CH4(g)+2O2(g)=CO2(g)+2H2O(g)H2=bkJ·mol-1③C(s)+O2(g)=CO(g)H3=ckJ·mol-1④H2(g)+O2(g)=H2O(l)H4=dkJ·mol-1A.a>bB.a+c<bC.2CO(g)+O2(g)=2CO2(g)的H=(b-a)kJ·mol-1D.CO(g)+H2O(g)=CO2(g)+H2(g)的H=(b-a-d)kJ·mol-1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11、在实验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然后用滤纸将煤油吸干,再用小刀切开观察。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能得出的钠的物理性质是A.钠在常温下是固体B.钠的熔点很低C.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D.金属钠很软12、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NaHC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与Ca(OH)2发生反应13、图甲为在铜棒上电镀银的装置,图乙是在图甲装置中央放置质量相等的两个银圈,用绳子系住(绳子为绝缘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铜极质量均增重1.08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a为纯银B.图甲:若b极有标况下112mL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电子有效利用率为50%C.图乙:若乙池中无气体生成,则绳子两端银圈质量之差为2.16gD.处理银器表面的黑班(Ag2S),将银器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里并与铝接触,则Ag2S可以转化为Ag14、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A.图①可表示用NaOH溶液滴定等浓度醋酸溶液,溶液导电性随NaOH的体积变化B.图②可表示25℃时,0.10mol•L-1盐酸滴定20.00mL

0.10mol•L-1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C.图③表示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关系,则水的电离程度():;水的离子积:KW(d)=KW(b)D.图④表示合成氨N2(g)+3H2(g)2NH3(g)△H<0的平衡常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15、在下列溶液中滴入三氯化铁溶液无变化的是()A.B.C.D.氢碘酸1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g2SO4固体与饱和NaCl溶液反应:Ag2SO4+2Cl-=2AgCl+SO42-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H4Cl溶液:2Cl-+2H2OH2↑+Cl2↑+2OH-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D.KMnO4酸性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MnO4-+Fe2++8H+=Mn2++Fe3++4H2O17、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反应的速率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C.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18、反应N2(g)+3H2(g)⇌2NH3(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a、b均为正值,单位是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g)+3H2(g)⇌2NH3(g)△H=(a-b)kJ·mol-1B.NH3(g)⇌N2(g)+H2(g)△H=(b-a)kJ·mol-1C.NH3中氮氢键键能为bkJ·mol-1D.压强越大,该反应的△H越小19、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B.Ⅱ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mL(条件相同)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蓝绿色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20、反应N2(g)+3H2(g)2NH3(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④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A.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下列各组表达式意义相同的是A.B.HCOOCH3和HOOCCH3C.D.-NO2和NO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机物G(分子式为C13H18O2)是一种香料,如图是该香料的一种合成路线。已知:①E能发生银镜反应,在一定条件下,1molE能与2molH2反应生成F;②R—CH===CH2R—CH2CH2OH;③有机物D的摩尔质量为88g·mol-1,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④有机物F是苯甲醇的同系物,苯环上只有一个无支链的侧链。回答下列问题:(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B________________;(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有机物甲符合下列条件:①为芳香族化合物;②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③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甲有________种,写出一种满足苯环上有3个侧链,且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比为6∶2∶2∶1∶1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丙烯等为原料合成D的路线如下: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步骤Ⅱ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步骤Ⅳ的反应类型为______。24、(12分)1,4-环己二醇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某些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未列出):(1)写出反应④、⑦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七个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A中所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3)反应⑤中可能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1)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某次实验时,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实验结束,取下试管B振荡,红色褪去。为探究褪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编号①②③实验操作充分振荡、静置充分振荡、静置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取下层溶液,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现象上层液体变薄,冒气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上层液体不变薄,无气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2)试管①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3)对比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4)针对实验②中现象,乙同学提出猜想:酚酞更易溶于乙酸乙酯。实验③中观察到_______,证实乙的猜想正确。26、(10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NO、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该实验常用0.50mol·L-1HCl和0.55mol·L-1NaOH溶液各50mL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作用是______,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8、(14分)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装置编号电极A溶液B操作及现象ⅠFe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ⅡCu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无明显现象;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①同学们认为实验Ⅰ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②针对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Ⅱ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O2氧化性的因素。编号溶液B操作及现象Ⅲ经煮沸的pH=2的H2SO4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bⅣpH=2的H2SO4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a2SO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O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ⅤpH=12的NaOH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d①丙同学比较实验Ⅱ、Ⅲ、Ⅳ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②丁同学对Ⅳ、Ⅴ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O2氧化性的影响。③实验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④为达到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下图装置对Ⅳ、Ⅴ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________;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d′,且c′>d′,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已知: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下:物质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1)实验过程中,所需正丁醇的量大于酸化的Na2Cr2O7的量,原因___________,加入药品时,应将_________________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中。(2)为了实验的安全,还需在反应容器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过程中温度计1示数为_____℃,温度计2示数在_____时,收集产物。(4)反应结束,为将正丁醛与水层分开,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_____口分出。(5)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___________,检验其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答案解析】

当雨水中溶解较多SO2或氮氧化物时,溶液呈酸性,pH<5.6,而正常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PH约为5.6,所以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答案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污染,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酸雨与正常雨水的区别,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2、D【答案解析】

A、HCl和AgCl为电解质,电解质导电需要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即需要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故A错误;B、NH3、CO2的水溶液虽然导电,但导电的离子不是本身电离产生,NH3和CO2不是电解质,均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C错误;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属于金属氧化物,故D正确;答案选D。【答案点睛】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导电的阴阳离子必须是本身电离产生,电解质导电需要条件,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3、D【答案解析】

A.苯与Fe、Br2混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A不符合题意;B.氯乙烷和NaOH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B不符合题意;C.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C不符合题意;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4、A【答案解析】

A.分馏产品为烃的混合物;B.使用清洁能源含N、S氧化物的排放;C.燃料电池的燃料外部提供,能源利用率高;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题目详解】A.分馏产品为烃的混合物,汽油为混合物,故A错误;B.使用清洁能源,没有含N、S氧化物的排放,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故B正确;C.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外部提供,能源利用率高,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故D正确;故选A。5、D【答案解析】

A、由图象可知,该元素的I4>>I3,故该元素易形成+3价阳离子,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该元素的I4>>I3,故该元素易形成+3价阳离子,X应为金属,故B错误;C、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图像中没有显示X原子有多少电子层,因此无法确定该元素是否位于第五周期,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该元素的I4>>I3,故该元素易形成+3价阳离子,因此X与氯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故D正确;故选D。6、D【答案解析】

A.分子式为C25H20,A正确;B.该化合物分子中有4个苯环,所以其为芳香烃,B正确;C.由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正确;D.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错误。答案选D。7、B【答案解析】

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弱于碘离子,溴少量时碘离子优先被氧化,发生反应为:2I-+Br2=I2+2Br-;当碘离子完全被氧化后,亚铁离子开始被溴单质氧化,溴足量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Fe2++4I-+3Br2=2Fe3++2I2+6Br-。A.a=0.1时,溴单质不足,只有碘离子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Br2=I2+2Br-,A正确;B.当a=0.25时,0.2molFeI2的溶液中含有0.2mol亚铁离子、0.4mol碘离子,0.4mol碘离子完全反应消耗0.2mol溴单质,剩余的0.05mol溴单质能够氧化0.1mol亚铁离子,所以正确的反应为:2Fe2++8I-+5Br2=2Fe3++4I2+10Br-,B错误;C.溶液中含有0.4mol碘离子,当有0.2mol碘离子被氧化时,消耗0.1mol溴单质生成0.2mol溴离子,则反应后溶液中碘离子和溴离子浓度相等,C正确;D.当0.2<a<0.3时,碘离子完全被氧化,亚铁离子部分被氧化,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2c(Fe2+)+3c(Fe3+)+c(H+)=c(Br-)+c(OH-),D正确;答案选B。8、A【答案解析】

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且CaC2晶体中哑铃形C22-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则原先的正方体构型变为了长方体构型(可以看成时长方体的高被拉长,长和宽依旧不变),则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22-数目为4,故合理选项为A。【答案点睛】对于此类题目,要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再结合立体几何知识去分析,得到答案。9、A【答案解析】A、反应①为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反应②为1mol甲烷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前者放出的热量较多,故a>b,选项A正确;B、反应①+③与②无法建立关系,故无法判断a+c和b的大小,选项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由②×2-①×2得反应2CO(g)+O2(g)=2CO2(g)的H=2(b-a)kJ·mol-1,选项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④得反应CO(g)+H2O(l)=CO2(g)+H2(g)的H=(b-a-d)kJ·mol-1,选项D错误;答案选A。10、D【答案解析】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A错误;

B.是丙烷的球棍模型,故B错误;C.氯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未标出,四氯化碳电子式为,故C错误;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735Cl故D正确;本题选D。点睛: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1、B【答案解析】分析:金属钠常温下为固体,能够用刀子切开,说明质软,切开的钠可以观察到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擦干净表面上的煤油,用刀子切开,说明质软,切开的钠可以观察到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这一过程中钠的状态没有变化,仍为固体,不能得出熔点低的结论;B错误;正确选项B。12、C【答案解析】A项,NH4Cl是氮肥,NaHCO3不是化肥,故A错误;B项,NH4Cl、HNO3受热时都易分解,Na2CO3受热时不易分解,故B错误;C项,NO2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2+8NH3=7N2+12H2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项,图中涉及的盐中,NaCl和Ca(ClO)2不能与Ca(OH)2发生反应,故D错误。13、B【答案解析】分析:在铜棒上电镀银,金属银做阳极,这里就是a极;b电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g++e-=Ag,若生成红棕色气体NO2,则又发生了NO3-+e-+2H+=NO2↑+H2O;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食盐水作电解质溶液,加强溶液的导电性。以此解答。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图甲装置为在铜棒上电镀银,电极a做阳极,应为纯银,故A正确;B.铜极质量均增重1.08g,生成Ag的物质的量为:1.08g108g/mol=0.01mol,转移电子也是0.01mol,若b极有标况下112mL红棕色气体生成,即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112mL22400mL/mol=0.005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则电子有效利用率为C.图乙中左右各形成一个电镀池,若乙池中无气体生成,则绳子两端银圈左圈为左池的阴极,增重1.08g,右圈为右池的阳极,减重1.08g,两圈质量之差为2.16g,故C正确;D.处理银器表面的黑班(Ag2S),将银器置于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里并与铝接触,该装置构成原电池,Ag2S作正极被还原为Ag,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4、C【答案解析】

A.图①可表示用NaOH溶液滴定等浓度醋酸溶液,溶液导电性一直增强,故A错误;B.0.10mol•L-1盐酸滴定20.00mL

0.10mol•L-1NaOH溶液,在滴定终点附近PH值发生突变,故B错误;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α(d)>α(c),在同一个曲线上,水的离子积不变,故C正确;D.平衡常数与压强无关,故D错误。15、A【答案解析】

A、苯甲醇与氯化铁溶液不反应,滴入三氯化铁溶液无变化,A正确;B、对甲基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B错误;C、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C错误;D、氢碘酸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氯化亚铁,D错误;答案选A。16、A【答案解析】

A.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分析;B.根据离子放电顺序,结合电解质强弱判断;C.CO2过量时产生HCO3-;D.电荷不守恒。【题目详解】A.Ag2SO4固体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2SO4(s)2Ag+(aq)+SO42-(aq),向其水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由于c(Ag+)·c(Cl-)>Ksp(AgCl),所以会发生反应Ag++Cl-=AgCl↓,使Ag2SO4不断溶解,最终Ag2SO4沉淀完全转化为AgCl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Ag2SO4+2Cl-=2AgCl+SO42-,A正确;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H4Cl溶液,由于离子放电顺序,Cl->OH-,所以阳极发生反应:2Cl--2e-=Cl2↑,溶液中的阳离子H+在阴极放电产生H2,溶液中产生的OH-与NH4+会结合形成NH3·H2O,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2Cl-+2H2OH2↑+Cl2↑+2OH-+2NH3·H2O,B错误;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和HCO3-,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C错误;D.KMnO4酸性溶液与FeS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3+、Mn2+,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MnO4-+5Fe2++8H+=Mn2++5Fe3++4H2O,D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知识。掌握电解原理、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结合离子反应与微粒的物质的量多少及与电解质强弱关系是正确判断的关键。17、A【答案解析】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能加快反应的速率;B.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不能加快反应的速率;C.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不能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故不能加快反应的速率;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增大了反应物N2的浓度,但是另外两种组分的浓度减小,故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综上所述,能加快反应的速率的是A,故选A。18、A【答案解析】

A.由图知N2(g)+3H2(g)⇌2NH3(g)∆H=(a-b)kJ·mol-1,A正确;B.由图知NH3(g)⇌N2(g)+H2(g)∆H=(b-a)kJ·mol-1,B错误;C.NH3中氮氢键键能为bkJ·mol-1,C错误;D.反应的∆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D错误;答案选A。19、B【答案解析】

A.从浓盐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减小后不与二氧化锰继续反应分析判断;B.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及HClO光照分解分析;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分析;D.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题目详解】A.如果MnO2过量,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不再与二氧化锰继续反应,所以盐酸不能全部消耗,A错误;B.氯气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产生HClO和HClO,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产生的HClO光照分解,发生反应:2HClO2HCl+O2↑,前一个反应正向进行,最终完全转化为HCl和O2,HCl溶于水,最后得到气体为O2,所以根据元素守恒,结合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可知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mL,B正确;C.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氯化铜固体颗粒是棕色的,故产生棕色的烟,C错误;D.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而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有色布条褪色,剩余氯气通入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答案点睛】20、A【答案解析】

可逆反应,若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或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分数等保持不变,则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据此分析作答。【题目详解】A.绝热容器,温度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项正确;B.该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压强始终不变,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平衡状态,B项错误;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表示的都是正反应,且不满足计量数关系,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发生变化,则无法判断平衡状态,D项错误;答案选A。【答案点睛】有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常考题型,通常有直接判断法和间接判断法两大类。①ν(正)=ν(逆)0,即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注意反应速率的方向必须有正逆之分,每个物质都可以表示出参与的化学反应速率,而其速率之比应符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这一点学生做题容易出错。②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包括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百分含量不变。二、间接判断法①对于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压强不变是平衡的标志,而对于气体体积前后不改变的反应,压强不能做标志。②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③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有非气体物质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④有颜色的物质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⑤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达到平衡。21、A【答案解析】

: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①错误;②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错误;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如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铜为阳极被氧化,可生成硫酸铜,③正确;④电镀时镀层金属在阳极失电子,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得电子析出金属,是化学变化,④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22、C【答案解析】分析:A.根据是否带有电荷分析判断;B.前者为甲酸甲酯,后者为乙酸,二者表示的为不同的烃的衍生物;C.根据乙基的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分析判断;D.-NO2表示官能团,NO2表示物质。详解:A.-OH为羟基,羟基中氧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表示的是阴离子,二者表示的意义不同,故A错误;B.前者表示的是甲酸甲酯,属于酯类,后者表示的是乙酸,属于羧酸,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表示的物质不同,故B错误;C.二者表示的取代基类型相同,均为乙基和环戊基,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表达式意义相同,故C正确;D.-NO2为硝基,属于有机物的官能团,NO2为氮元素的氧化物,二者表示的意义不同,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表达式的含义,掌握常见化学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羟基不带电,电子式为。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2-甲基-1-丙醇C6H5CH=CHCHO(CH3)2CHCHO+2Cu(OH)2+NaOH(CH3)2CHCOONa+Cu2O↓+3H2O13种CH3CHBrCH3NaOH的水溶液,加热消去反应【答案解析】C氧化可生成D,则D应为酸,D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质谱法测得为88,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三组峰,其结构简式应为(CH3)2CHCOOH,则C为(CH3)2CHCHO;B为(CH3)2CHCH2OH,由题给信息可知A为(CH3)2C=CH2,有机物F是苯甲醇的同系物,苯环上只有一个无支链的侧链,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F为,E能够发生银镜反应,1mol

E与2mol

H2反应生成F,则E为,G为,则(1)B为(CH3)2CHCH2OH,按照醇的系统命名法命名;正确答案:2-甲基-1-丙醇;(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正确答案:(3)(CH3)2CHCHO被新制Cu(OH)2氧化为羧酸;正确答案:(CH3)2CHCHO+2Cu(OH)2+NaOH(CH3)2CHCOONa+Cu2O↓+3H2O;(4)F为,符合:①为芳香族化合物;②与F是同分异构体;③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的化合物有:若苯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取代基为—CH(CH3)—CH2OH,只有1种;若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可能是甲基和—CH2CH2OH,邻间对3种,也可以是—CH2CH3和—CH2OH,邻间对3种;若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只能是两个—CH3和一个—CH2OH,采用定一议二原则判断,有6种,所以共有13种。其中满足苯环上有3个侧链,且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比为6∶2∶2∶1∶1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正确答案:13种;(5)D结构简式为(CH3)2CHCOOH,以丙烯等为原料合成D的路线可知,反应Ⅰ为加成反应,X为CH3CHBrCH3,其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生成CH3CHOHCH3,反应Ⅳ、Ⅴ分别为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正确答案:CH3CHBrCH3;NaOH的水溶液,加热;消去反应;点睛:有机推断题要充分利用题给定的信息并结合常见有机物的特征性质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快速推出物质的结构。24、+NaOH+2NaCl+2H2O+2NaOH+2NaBr③⑤⑥碳碳双键【答案解析】

由合成路线可知,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反应②为NaOH/醇条件下的消去反应生成A为,反应③为A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B在NaOH/醇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反应⑤为溴与的1,4—加成反应,反应⑥为碳碳双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生成C为,反应⑦为C在NaOH/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4-环己二醇,据此解答。【题目详解】(1)一氯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A:环己烯;环己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生B:1,2二氯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环己二烯,故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⑦环己二烯与溴水按照1:1发生1,4加成反应产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C与NaOH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故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是:。(2)在上述七个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③⑤⑥,A为,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3)二烯烃可能发生1,2加成,也可能发生1,4加成反应,还可能完全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反应⑤中可能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25、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下层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与乙酸无关溶液不变红或无明显现象【答案解析】

(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故答案为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2)试管①中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发生的反应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3)对比实验①和②,无论有没有含乙酸,溶液红色均褪去,可得出的结论是下层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与乙酸无关;(4)针对实验②中现象,上层液体不变薄则乙酸乙酯不溶解于下层碳酸钠溶液且不与碳酸钠反应而无气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酚酞被萃取于乙酸乙酯中碳酸钠溶液中不再含有酚酞而显无色,故乙同学提出猜想:酚酞更易溶于乙酸乙酯。实验③中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取下层溶液,下层溶液中已不含酚酞,故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观察到溶液不变红或无明显现象,证实乙的猜想正确。26、利用生成的CO2将整套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Cu+8H++2NO3-=3Cu2++2NO↑+4H2O验证无色气体为NO吸收NO、NO2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答案解析】

由实验装置及流程可知,A中发生硝酸与碳酸钙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赶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一氧化氮气体检验的干扰;B中发生Cu与硝酸的反应生成NO、硝酸铜,E中收集到无色气体NO,利用F充入空气,可检验NO的生成;C装置可检验二氧化碳充满B、E装置;D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1)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赶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一氧化氮气体检验的干扰;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使分液漏斗的凹槽对准小孔,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2)因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Cu+2NO3-+8H+=3Cu2++2NO↑+4H2O,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为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B反应产生的NO无色气体进入到E装置,因此E的作用是检验无色NO气体的产生,将F中的空气推入E中,发生2NO+O2=2NO2,看到E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NO存在,则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E中的无色气体为NO;(4)NO、NO2都是有毒气体,能污染环境,氮的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产生的物质均为可溶性物质,故装置D的作用为吸收NO、NO2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知识,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弄清各个实验装置的作用、发生的反应及NO易被氧化为解答的关键。27、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体系内、外温差大,会造成热量损失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大【答案解析】

(1)为了加快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2)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在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3)大烧杯上盖硬纸板是为了减少气体对流,使热量损失,若不用则中和热偏小;(4)加热稍过量的碱,为了使酸完全反应,使中和热更准确;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内外界温差过大,热量损失过多,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计算中和热数据相等,因为中和热为强的稀酸、稀碱反应只生成1mol水时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