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目的:实现建筑工业化,使构件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2)概念: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100mm以M表示导出模数由基本模数导出,是M的倍数扩大模数分模数模数数列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01建筑工程设计: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做的全部工作1)建筑设计(含总图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个方面,一般是由建筑师来完成。(工业建筑项目由工艺设计专业做主导)
2)结构设计(含地质勘测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布置及构造设计等。一般是由结构工程师来完成。3)设备设计: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方面的设计,由有关的设备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02
设计程序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落实设计任务——相关批文建设单位必须具有上级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城市建设部门同意设计的批文,方可向设计单位办理委托设计手续。2)熟悉设计任务书
建设项目总的要求、用途、规模及一般说明。
建设项目的组成,单项工程的面积,房间组成,面积分配及使用要求。
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单方造价,土建设备及室外工程的投资分配。
建设基地大小、形状、地形,原有建筑及道路现状,并附地形测量图。
供电、供水、采暖、空调通风、电讯、消防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有水源、电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设计期限及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要求。
3)收集设计原始数据设计阶段的划分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02设计程序第四节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01建筑设计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
考虑建筑美观要求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精神上的感受。
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单体建筑应符合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建筑物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第四节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02
建筑设计的依据1.使用功能(人体工程学)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度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02建筑设计的依据人体姿势与所占空间人体与家具尺度人体姿势与所占空间人体与家具尺度人体各部分尺寸
人体各部分尺寸步行与走动所需的空间步行与走动所需的空间各种动作空间的范围读书写字与人体尺度
各种动作空间的范围读书写字与人体尺度聚会的动作空间聚进餐时的活动空间进餐时的活动空间烹调的动作空间烹调的动作空间排泄、洗脸、洗澡的活动空间排泄、洗脸、洗澡的活动空间2场地条件气候地形地震
地质
水文2场地条件气象日照标准:满足日照方面起码卫生要求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须满足冬季每日一定时间日照的要求,这与建筑的性质与使用对象有关。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对不同建筑的日照做出如下规定:(1)住宅应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h。(2)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房间,中小学教学楼及其他南向的普通教室应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2h。(3)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做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3h
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应有不小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日照阴影线之外。中小学教学楼长边相对的两排教室之间、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5米气象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必需日照量(即日照标准)而保持的一定距离称为日照间距。日照间距D=H-H1/tghh——太阳高度角H——前幢房屋北檐口至地面的高度H1——后幢房屋底层窗台面至地面的高度日照间距系数
=D/H日照间距在不同方位的折减: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必需
全国部分城市日照间距系数全国部分城市日照间距系数日照与建筑朝向:
西南向的建筑,夏季西晒较严重,东北面日照又不足,故—般较少采用。东西向的建筑,阳光可深入室内,有利提高日照效果,但在夏季,西向房间会造成过热,故在温带和热带、亚热带地区,东西朝向是不适宜的。但对于北纬45以北的亚寒带、寒带地区,主要争取冬季有大量日照,而夏季西晒不是主要矛盾,可以采用。东南向的建筑,东南一面,全年都有良好的日照,但西北一面,仅在午后能获得少量阳光,且冬季常受西北风的影响。在北纬40一带,冬季要求大量日照的建筑可以采用。但西北面不宜布置主要居室。南北向的建筑,南侧冬季中午前后均能获得大量的日照,可提高室温,而夏季仅有少量阳光射人,因之冬暖夏凉。向北一侧,阳光较少,冬季较冷,但房间光线柔和。能有效避免夏季西晒。为我国广大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所普遍接受。日照与建筑朝向:
两个幼儿园均为九班的规模,基本功能大体相同,却因气候差异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两个幼儿园均为九班的规模,基本功能大体相同,却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某一时期(一月、一年、数年)内,某一方向来风的次数占同期观测风象发生总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方位的风向频率。将各个方位的风向频率按比例绘制在方向坐标图上,形成的封闭折线就是风向频率玫瑰图。为表达不同季节或时间的风向分布七国情况,分别绘制冬季(12-2月,细实线表示)或夏季(6-8月,虚线表示)的风向玫瑰图。
风速:风速常用米/秒表示,风速的快慢决定了风力的大小,风速越快风力就越大。将各个方位的平均风速按一定比例绘制在方向坐标图上,形成的封闭折线即平均风速(玫瑰)图。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通风炎热地区夏季需要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潮湿地区良好的自然通风可从使室内空气干燥,而寒冷地区则存在冬季防风、防寒的要求。自然通风是借助于风压或热压的作用使空气流动,并获得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其中风压往往是主要风源。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以及迎风方位(即风向对组群的入射角)等有关:
·当间距相同时,在风向入射角由0°~60°依次增大时,各排建筑窗口的相对风速也相应增大。
·一般建筑间距越大对通风越有利,但在风向入射角为0时,间距的大小对通风的影响并不显著。当间距较小时,不同风向入射角对通风的差别甚小。
·选择合适的建筑朝向,使夏季主导风向保持有利的入射角,有利于保证风路畅通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以及迎风方位(即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通风与建筑朝向:
建筑应朝向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布置,以增强自然通风的效果。借助当地风玫瑰图所示的主导风向来考虑建筑朝向。防寒地区要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一般可借助所在地段的地形条件,环境条件和建筑组群布置,局部地区的风向会发生变化;对这些因地区、地形、地物的不同所形成的局部地方风,建筑布局应有利于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并防止冬季寒冷地区和多沙暴地区风害的侵袭。高层建筑的布局,应避免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通风与建筑朝向:我国部分城市建议建筑朝向表我国部分城市建议建筑朝向表地形
不同的地形地貌对场地内的用地布局、建筑物的平面及空间组合、道路的走向和各项工程建设、绿化布置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取得对场地地形地貌的了解,无外乎两种渠道:一是地形图,二是现场踏勘。地形地形图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投影方式、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面上的地形(如平原、丘陵等)和地物(如房屋、道路等)通过测量绘制而成的。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的是图上一段长度与地面上相应一段实际长度的比值场地设计常用1:500或1:1000的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500、1:1000、1:5000、1:10000——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的方位与坐标地形图的方位:上北下南任意点定位——坐标网纵轴X轴——南北方向,值大的表示北方横轴Y轴——东西方向,值大的表示东方地形图的方位与坐标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地各相邻点在地形图上按比例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用以表达地貌的形状。等高距和等高线间距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等高线间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如青岛平均海平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或海拔。相对高程:采用任意假定水准面为基准面确定地面点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等高线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
地震地震震级:用以衡量地震发生时震源处释放出能量大小的等级,用以表示地震强度的大小。里氏震级共分十个等级,震级越高,强度越大。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发生后造成对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共分十二度。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基本烈度——指某一地区一百年内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是当地地震设防的主要依据。基本烈度在七度以下地区,一般不采取防震措施。七度及其以上地区,须依据规范要求进行防震设计。九度以上地区不宜建设。
地震地震地区的场地设计:人员较集中的建筑物适当远离高耸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及易燃、易爆部位,并考虑防火、防爆、防止有毒气体扩散等措施,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适当放宽。道路宜采取柔性路面。场地内的管道应采取抗震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架空管道和管道与设备联接处或穿墙处,既要牢固连接以防滑落掉下,又要采用软接触以防管道拉断。地震地区的场地设计:
地质不良地质现象冲沟崩塌
滑坡断层岩溶采空区
定义:地表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稳定的冲沟对建设用地影响不大破坏性:分割建设用地,水土流失,损坏建筑物和道路应对措施:生物措施——种树,植草,封山育林工程措施——斜坡上作鱼鳞坑,梯田,开辟排水渠道,填土定义: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或施工等地影响,
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上跌落下来的现象。破坏性:对建筑工程危害甚大应对措施:避开可能发生山崩地地带,场地内可能出现的小型崩塌应采取防治措施定义:斜坡上的岩石或土地,因风化作用、地表水或地下水、震动或人为因
素,在重力的作用下失去原有平衡,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的现象。破坏性:对建筑工程危害甚大应对措施:避开定义:岩层受力超过岩石体本身强度时,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整体性,而发生的
断裂和显著位移现象。破坏性:不均匀沉降,毁坏建筑物应对措施:必须避开断裂和显著位移现象。定义: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被地下水侵蚀成溶洞,产生洞顶塌陷和地面漏斗状
陷穴等一系列现象的总称。应对措施:免布置在溶洞、暗河等的顶班位置上。防治岩溶继续发展影响建筑安全定义:地下矿藏经过开发后,形成采空区。由于地层结构受到破坏而引起的崩
落、弯曲、下沉等现象称采空区陷落。应对措施:对地面影响有大有小,酌情决定建筑布置和防治措施地质定义:地表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坡度陡的地形,常使房屋结合地形采用错层、吊层或依山就势等较为自由的组合方式。坡度陡的地形,常使房屋结合地形采用错层、吊层或依山就势等较为水文
水文条件:地表水体如江,河,湖泊,水库等对建筑场地及工程建设的影响。地下水: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其动态等情况。与场地设计最直接相关的是地下水位和水量、水质。
·地下水位过高不利于工程的地基处理及施工,可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最好选择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深度的用地。
·地下水常被选定为取水水源。地下水的盲目过量抽用,可能引发地面沉降、江海水倒灌或地表水积水,从而影响工程建设
·地下水中氯离子和硫酸离子含量较高会对硅酸盐水泥产生长期的侵蚀作用场地防洪场地布局时,须首先调查附近江河湖泊的洪水位、洪水频率及淹没范围。建设用地宜选择在洪水频率为1%~2%(即100年或50年一遇洪水)的洪水水位以上0.5~1m的地段上。常受洪水威胁的地段不宜作为建设用地,否则采用相应的洪水设计标准,修筑堤防、泵站等防洪设施。水文3场地的公共限制为保证城市和区域的整体运营效益,场地设计必须遵守一定的公共限制。这些限制来自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规定当地的城市规划要求与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与场地建设有关的消防、人防、交通、市政等主管部门的要求;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其他限制
用地控制密度控制高度控制容量控制绿化控制3场地的公共限制用地控制建设用地边界线即业主(开发商或土地使用者)所取得使用权的土地边界线,具有严谨的法律意义。在土地私有的西方国家,一般称之为地产线;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土地使用模式下,该线被称为征地线;根据我国现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该线可称为土地产权线(简称地产线)或建设用地边界线。用地边界线是场地的最外围边界线,它限定了土地使用权的空间界限。当用地边界线范围内有公共设施(如城市道路)用地时,必须首先保证公共设施的使用。因此,地产线并不是对场地可建设使用范围的最终限定。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一般在城市规划中明确划定,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道路红线总是成对出现。建筑控制线基地上用以标定可建建筑区域范围的界线用地控制道路红线与与城市道路用地道路红线与与城市道路用地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重合(最常见)相交分离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
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道路红线是场地与城市道路用地在地表、地上和地下的空间界限。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等建筑突出物,地下部分或地下建筑、建筑基础以及(除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地下管线都不允许突人道路红线。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如公共厕所、治安岗亭、公用电话亭、公交调度室等等,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而建筑的骑楼、过街楼、空中连廊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部分,其净高、宽度等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定,或经规划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建造。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建筑控制线并不限制场地的使用范围,而是划定场地内可以建造建筑物的界限。建筑控制线的划定主要根据如下原因:(道路)红线后退场地与道路红线连接时,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常常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这种情况称为红线后退(或称为后退红线)。这时,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的用地可以修建绿化设施、道路、停车场、广场、用以连接场地与城市管网的管线设施、属公益需要的临时性建筑等。契约限制这是在业主(或开发商)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土地批准文件或土地出让、转让合同中规定的,场地的使用必须遵守的各种限制。实际上是在用地边界线(或道路红线)之外另行划定了建筑控制线。。边界后退在分析场地限制条件、确定可建筑范围时,还需考虑到与相邻场地临近建筑之间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日照间距等,因此需要确定相应的建筑控制线,又称为后退边界。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相邻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当建筑前后各自己留有空地或通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线两边的建筑可毗连建造。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建筑控制线至少应沿边界地产线后退4.Om。而相邻场地南北建筑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与日照标准相对应的日照间距;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控制线应沿地产线后退日照间距的一半。根据上述规定,对于一般非高层的民用建筑,相邻场地未毗连的建筑之间至少要留出6.Om的防火间距;若考虑共同边界的围墙两侧通行消防车的要求,当城市规划部门对相邻场地的建筑控制线做出具体规定时,场地设计中应予严格执行。相邻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密度控制建筑密度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场地总用地面积×100‰
又称为建筑覆盖率。建筑基底面积是指建筑的占地面积,按建筑的底层建筑面积计算。建筑密度表明了场地内土地被建筑占用的比例.即建筑物的密集程度.从而反映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建筑系数(建筑物+构筑物+露天设备+露天堆场及露天操作场)/场地总用地面积×100‰
主要应用于工业企业场地设计中场地利用系数(建筑物+构筑物+露天设备+露天堆场及露天操作场+铁路+道路及广场+工程管线)用地面积/场地总用地面积×100‰
主要应用于工业企业场地设计中
密度控制高度控制建筑限高是指场地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不得超过一定的高度限制,这一高度限制为建筑物室外地坪至建筑物顶部最高处之间的高差。某些情况下,也有以绝对海拔高度值做叁筑限高的控制值。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局部突出层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及烟囱等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但突出部分高度和面积比例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实施条例的规定。当场地处于建筑保护区或建筑控制地带,以及有净空要求的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上述突出部分仍应计人建筑控制高度。建筑保护区、建筑控制地带——按照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有关条例和保护规则,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划定的需要对有关工程建设行为加以限制的区域或地带。高度控制容量控制一般容积率为1~2时为多层,4~10时为高层一般容积率为1~2时为多层,4~10时为高层绿化控制绿化覆盖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等植被所覆盖的土地面积占场地用地面积的百分比,称为场地的绿化覆盖率。乔、灌木按树木成材后树冠垂直投影面积计算(与树冠下土地的实际用途无关),多年生草本植物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但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多年生草木植物不再重复计算,也不包括屋顶、晒台上的人工绿化。根据生态学的研究,一个地区的绿化覆盖率至少在30%以上,才能改良小气候,并起到保护环境和抗震防灾的作用。我国政府在1996年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中明确,城市绿化覆盖率在2000年达到27%,2010年达到35%。
绿化控制小结
1、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构筑物。建筑是科学,同时又是艺术。2、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质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大小分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按层数分为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而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结构确定的耐久年限。
小结
1、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是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模数、基本模数、导出模数、模数数列以及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5、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体所做的工作,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建筑设计由建筑师完成,建筑工种是龙头,常常处于主导地位。
6、建筑设计是有一定程序和要求的工作,因此设计工作必须按照其设计程序和设计要求做好设计的全过程工作,对收集资料、初步方案、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几个阶段,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难易而定。
7、建筑设计的依据是做好建筑设计的关键,是满足使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又是创造出良好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合理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的基础,这些依据主要有使用功能和自然条件两方面的因素。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是为了实现建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目的:实现建筑工业化,使构件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2)概念: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100mm以M表示导出模数由基本模数导出,是M的倍数扩大模数分模数模数数列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01建筑工程设计: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做的全部工作1)建筑设计(含总图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个方面,一般是由建筑师来完成。(工业建筑项目由工艺设计专业做主导)
2)结构设计(含地质勘测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布置及构造设计等。一般是由结构工程师来完成。3)设备设计: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方面的设计,由有关的设备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02
设计程序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落实设计任务——相关批文建设单位必须具有上级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城市建设部门同意设计的批文,方可向设计单位办理委托设计手续。2)熟悉设计任务书
建设项目总的要求、用途、规模及一般说明。
建设项目的组成,单项工程的面积,房间组成,面积分配及使用要求。
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单方造价,土建设备及室外工程的投资分配。
建设基地大小、形状、地形,原有建筑及道路现状,并附地形测量图。
供电、供水、采暖、空调通风、电讯、消防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有水源、电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设计期限及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要求。
3)收集设计原始数据设计阶段的划分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02设计程序第四节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01建筑设计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
考虑建筑美观要求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精神上的感受。
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单体建筑应符合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建筑物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第四节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02
建筑设计的依据1.使用功能(人体工程学)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度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02建筑设计的依据人体姿势与所占空间人体与家具尺度人体姿势与所占空间人体与家具尺度人体各部分尺寸
人体各部分尺寸步行与走动所需的空间步行与走动所需的空间各种动作空间的范围读书写字与人体尺度
各种动作空间的范围读书写字与人体尺度聚会的动作空间聚进餐时的活动空间进餐时的活动空间烹调的动作空间烹调的动作空间排泄、洗脸、洗澡的活动空间排泄、洗脸、洗澡的活动空间2场地条件气候地形地震
地质
水文2场地条件气象日照标准:满足日照方面起码卫生要求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须满足冬季每日一定时间日照的要求,这与建筑的性质与使用对象有关。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对不同建筑的日照做出如下规定:(1)住宅应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h。(2)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房间,中小学教学楼及其他南向的普通教室应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2h。(3)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做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3h
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应有不小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日照阴影线之外。中小学教学楼长边相对的两排教室之间、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5米气象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必需日照量(即日照标准)而保持的一定距离称为日照间距。日照间距D=H-H1/tghh——太阳高度角H——前幢房屋北檐口至地面的高度H1——后幢房屋底层窗台面至地面的高度日照间距系数
=D/H日照间距在不同方位的折减: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必需
全国部分城市日照间距系数全国部分城市日照间距系数日照与建筑朝向:
西南向的建筑,夏季西晒较严重,东北面日照又不足,故—般较少采用。东西向的建筑,阳光可深入室内,有利提高日照效果,但在夏季,西向房间会造成过热,故在温带和热带、亚热带地区,东西朝向是不适宜的。但对于北纬45以北的亚寒带、寒带地区,主要争取冬季有大量日照,而夏季西晒不是主要矛盾,可以采用。东南向的建筑,东南一面,全年都有良好的日照,但西北一面,仅在午后能获得少量阳光,且冬季常受西北风的影响。在北纬40一带,冬季要求大量日照的建筑可以采用。但西北面不宜布置主要居室。南北向的建筑,南侧冬季中午前后均能获得大量的日照,可提高室温,而夏季仅有少量阳光射人,因之冬暖夏凉。向北一侧,阳光较少,冬季较冷,但房间光线柔和。能有效避免夏季西晒。为我国广大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所普遍接受。日照与建筑朝向:
两个幼儿园均为九班的规模,基本功能大体相同,却因气候差异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两个幼儿园均为九班的规模,基本功能大体相同,却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某一时期(一月、一年、数年)内,某一方向来风的次数占同期观测风象发生总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方位的风向频率。将各个方位的风向频率按比例绘制在方向坐标图上,形成的封闭折线就是风向频率玫瑰图。为表达不同季节或时间的风向分布七国情况,分别绘制冬季(12-2月,细实线表示)或夏季(6-8月,虚线表示)的风向玫瑰图。
风速:风速常用米/秒表示,风速的快慢决定了风力的大小,风速越快风力就越大。将各个方位的平均风速按一定比例绘制在方向坐标图上,形成的封闭折线即平均风速(玫瑰)图。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通风炎热地区夏季需要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潮湿地区良好的自然通风可从使室内空气干燥,而寒冷地区则存在冬季防风、防寒的要求。自然通风是借助于风压或热压的作用使空气流动,并获得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其中风压往往是主要风源。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以及迎风方位(即风向对组群的入射角)等有关:
·当间距相同时,在风向入射角由0°~60°依次增大时,各排建筑窗口的相对风速也相应增大。
·一般建筑间距越大对通风越有利,但在风向入射角为0时,间距的大小对通风的影响并不显著。当间距较小时,不同风向入射角对通风的差别甚小。
·选择合适的建筑朝向,使夏季主导风向保持有利的入射角,有利于保证风路畅通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以及迎风方位(即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通风与建筑朝向:
建筑应朝向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布置,以增强自然通风的效果。借助当地风玫瑰图所示的主导风向来考虑建筑朝向。防寒地区要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一般可借助所在地段的地形条件,环境条件和建筑组群布置,局部地区的风向会发生变化;对这些因地区、地形、地物的不同所形成的局部地方风,建筑布局应有利于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并防止冬季寒冷地区和多沙暴地区风害的侵袭。高层建筑的布局,应避免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通风与建筑朝向:我国部分城市建议建筑朝向表我国部分城市建议建筑朝向表地形
不同的地形地貌对场地内的用地布局、建筑物的平面及空间组合、道路的走向和各项工程建设、绿化布置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取得对场地地形地貌的了解,无外乎两种渠道:一是地形图,二是现场踏勘。地形地形图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投影方式、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面上的地形(如平原、丘陵等)和地物(如房屋、道路等)通过测量绘制而成的。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的是图上一段长度与地面上相应一段实际长度的比值场地设计常用1:500或1:1000的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500、1:1000、1:5000、1:10000——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的方位与坐标地形图的方位:上北下南任意点定位——坐标网纵轴X轴——南北方向,值大的表示北方横轴Y轴——东西方向,值大的表示东方地形图的方位与坐标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地各相邻点在地形图上按比例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用以表达地貌的形状。等高距和等高线间距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等高线间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如青岛平均海平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或海拔。相对高程:采用任意假定水准面为基准面确定地面点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等高线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课件
地震地震震级:用以衡量地震发生时震源处释放出能量大小的等级,用以表示地震强度的大小。里氏震级共分十个等级,震级越高,强度越大。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发生后造成对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共分十二度。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基本烈度——指某一地区一百年内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是当地地震设防的主要依据。基本烈度在七度以下地区,一般不采取防震措施。七度及其以上地区,须依据规范要求进行防震设计。九度以上地区不宜建设。
地震地震地区的场地设计:人员较集中的建筑物适当远离高耸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及易燃、易爆部位,并考虑防火、防爆、防止有毒气体扩散等措施,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适当放宽。道路宜采取柔性路面。场地内的管道应采取抗震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架空管道和管道与设备联接处或穿墙处,既要牢固连接以防滑落掉下,又要采用软接触以防管道拉断。地震地区的场地设计:
地质不良地质现象冲沟崩塌
滑坡断层岩溶采空区
定义:地表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稳定的冲沟对建设用地影响不大破坏性:分割建设用地,水土流失,损坏建筑物和道路应对措施:生物措施——种树,植草,封山育林工程措施——斜坡上作鱼鳞坑,梯田,开辟排水渠道,填土定义: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或施工等地影响,
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上跌落下来的现象。破坏性:对建筑工程危害甚大应对措施:避开可能发生山崩地地带,场地内可能出现的小型崩塌应采取防治措施定义:斜坡上的岩石或土地,因风化作用、地表水或地下水、震动或人为因
素,在重力的作用下失去原有平衡,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的现象。破坏性:对建筑工程危害甚大应对措施:避开定义:岩层受力超过岩石体本身强度时,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整体性,而发生的
断裂和显著位移现象。破坏性:不均匀沉降,毁坏建筑物应对措施:必须避开断裂和显著位移现象。定义: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被地下水侵蚀成溶洞,产生洞顶塌陷和地面漏斗状
陷穴等一系列现象的总称。应对措施:免布置在溶洞、暗河等的顶班位置上。防治岩溶继续发展影响建筑安全定义:地下矿藏经过开发后,形成采空区。由于地层结构受到破坏而引起的崩
落、弯曲、下沉等现象称采空区陷落。应对措施:对地面影响有大有小,酌情决定建筑布置和防治措施地质定义:地表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坡度陡的地形,常使房屋结合地形采用错层、吊层或依山就势等较为自由的组合方式。坡度陡的地形,常使房屋结合地形采用错层、吊层或依山就势等较为水文
水文条件:地表水体如江,河,湖泊,水库等对建筑场地及工程建设的影响。地下水: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其动态等情况。与场地设计最直接相关的是地下水位和水量、水质。
·地下水位过高不利于工程的地基处理及施工,可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最好选择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深度的用地。
·地下水常被选定为取水水源。地下水的盲目过量抽用,可能引发地面沉降、江海水倒灌或地表水积水,从而影响工程建设
·地下水中氯离子和硫酸离子含量较高会对硅酸盐水泥产生长期的侵蚀作用场地防洪场地布局时,须首先调查附近江河湖泊的洪水位、洪水频率及淹没范围。建设用地宜选择在洪水频率为1%~2%(即100年或50年一遇洪水)的洪水水位以上0.5~1m的地段上。常受洪水威胁的地段不宜作为建设用地,否则采用相应的洪水设计标准,修筑堤防、泵站等防洪设施。水文3场地的公共限制为保证城市和区域的整体运营效益,场地设计必须遵守一定的公共限制。这些限制来自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规定当地的城市规划要求与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与场地建设有关的消防、人防、交通、市政等主管部门的要求;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其他限制
用地控制密度控制高度控制容量控制绿化控制3场地的公共限制用地控制建设用地边界线即业主(开发商或土地使用者)所取得使用权的土地边界线,具有严谨的法律意义。在土地私有的西方国家,一般称之为地产线;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土地使用模式下,该线被称为征地线;根据我国现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该线可称为土地产权线(简称地产线)或建设用地边界线。用地边界线是场地的最外围边界线,它限定了土地使用权的空间界限。当用地边界线范围内有公共设施(如城市道路)用地时,必须首先保证公共设施的使用。因此,地产线并不是对场地可建设使用范围的最终限定。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一般在城市规划中明确划定,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道路红线总是成对出现。建筑控制线基地上用以标定可建建筑区域范围的界线用地控制道路红线与与城市道路用地道路红线与与城市道路用地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重合(最常见)相交分离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
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道路红线是场地与城市道路用地在地表、地上和地下的空间界限。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等建筑突出物,地下部分或地下建筑、建筑基础以及(除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地下管线都不允许突人道路红线。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如公共厕所、治安岗亭、公用电话亭、公交调度室等等,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而建筑的骑楼、过街楼、空中连廊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部分,其净高、宽度等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定,或经规划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建造。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建筑控制线并不限制场地的使用范围,而是划定场地内可以建造建筑物的界限。建筑控制线的划定主要根据如下原因:(道路)红线后退场地与道路红线连接时,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常常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这种情况称为红线后退(或称为后退红线)。这时,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的用地可以修建绿化设施、道路、停车场、广场、用以连接场地与城市管网的管线设施、属公益需要的临时性建筑等。契约限制这是在业主(或开发商)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土地批准文件或土地出让、转让合同中规定的,场地的使用必须遵守的各种限制。实际上是在用地边界线(或道路红线)之外另行划定了建筑控制线。。边界后退在分析场地限制条件、确定可建筑范围时,还需考虑到与相邻场地临近建筑之间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日照间距等,因此需要确定相应的建筑控制线,又称为后退边界。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相邻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当建筑前后各自己留有空地或通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线两边的建筑可毗连建造。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建筑控制线至少应沿边界地产线后退4.Om。而相邻场地南北建筑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与日照标准相对应的日照间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职工餐厅用工合同范本
- 劳动纠纷解除合同范本
- 公司聘用合同范本英语
- 出地转让合同范本
- 协会招商服务合同范本
- 医院废品合同范本
- 协议解除销售合同范本
- 医院融资合同范本
- 劳动建筑合同范本
- 住宿方舱租赁合同范本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第7课互联网应用协议 课件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特殊问题学生记录表
-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课件整理
- 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完整版)
- 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图集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处作业安全经验分享
-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基础知识(四级)(基本乐科)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装饰材料复试清单
- 有限公司事业合伙人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