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课件_第1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课件_第2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课件_第3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课件_第4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传染病在学校突发事件构成情况学校常见传染病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要求一、传染病在学校突发事件构成情况事件类别事件数(起)构成比(%)病例数(例)构成比(%)死亡数(例)构成比(%)传染病187285.44458481.29858.7流感样病例暴发1376.2549610.000.0食物中毒994.527565.04325.7其它公共卫生事件602.718643.442.4其它中毒130.61480.3116.6环境因素事件40.2390.142.4职业中毒30.1250.021.2群体预防接种、服药事件20.120.021.2高温中暑事件20.120.021.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0.0220.010.6合计2193100549381001671002005~2011年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构成

事件数构成比(%)发病数构成比(%)死亡数构成比(%)流行性腮腺炎37319.91273728.600.0甲型H1N1流感33117.712772.922.0水痘24613.1586713.200.0手足口病20811.118524.222.0流行性感冒19710.5630614.111.0风疹1618.6587213.200.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417.5611613.700.0狂犬病613.3600.15859.2麻疹361.96301.400.0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61.915973.600.0细菌性痢疾251.310812.422.0乙脑181.02950.73131.6霍乱130.7440.122.0甲肝80.43700.800.0其他60.32820.600.0伤寒+副伤寒50.31510.300.0流脑50.3240.100.0肺结核10.1110.000.0猩红热10.1120.000.0合计1871100.044584100.098100.02005~2011年重庆市传染病疫情分类构成二、学校常见传染病(一)流行性感冒1.病原体: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人与人之间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3.潜伏期:1-4天(平均为2天)4.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5.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Reye综合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6.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二)流行性腮腺炎1.病原体:腮腺炎病毒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密切接触;3.潜伏期:14-25天(18天),发病前6日至发病后7日具有传染性;4.临床表现:多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1-2天后腮腺开始肿痛,T>39℃,一般先单侧,后对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压痛,局部发热,不红,为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和发热,48h达高峰,4-5天消退,全程10-14天,可累及颌下腺、舌下腺等器官;5.并发症:神经系统、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肾炎等;6.易感人群:普通易感,多小于14岁。免疫力持久。(三)水痘

1.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2.传播途径: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3.潜伏期:14~16日

4.临床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低热、头痛、无力、食欲减退和咽痛等);1~2日后出现向心性分布皮疹(躯干部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分批出现,多形皮疹存在同一部位;疱疹:椭圆形,3~5mm大小,周围有红晕,壁薄易破,透明,搔痒,不留癜痕;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5.并发症: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6.易感人群:主要为儿童,20岁以后很少发生水痘。(四)风疹1.病原体:风疹病毒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3.潜伏期:14~21日(平均18日);4.临床表现: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咳和流涕等,发热1~2日后出疹;皮疹先见于面部,1日内波及全身,面部和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无疹,躯干背部皮疹较多;红色充血性斑丘疹,直径2~3mm;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显著,脾轻度肿大。2~3日消退,退疹后不留色素沉着;退疹后全身症状消失,淋巴结和脾亦渐缩小。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5.并发症:宫内感染→各种先天性畸形;6.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五)麻疹1.病原体:麻疹病毒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3.潜伏期:6~18天(平均10日),接触过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

4.临床表现: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等特征5.并发症: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心肌炎等。6.易感人群: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六)手足口病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viruses)4、6、9、11型等20多种肠道病毒;2.传播途径:以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经口或空气飞沫传播)3.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4.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病程一般为7-10天;5.并发症: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等,6.易感人群: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

三、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一)有效利用疫苗1.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方针,做好疫苗接种宣传和入学时接种证的查验补种基础免疫疫苗乙型肝炎肺结核麻疹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3.二类疫苗接种史调查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宣传传染病相关防治知识,同时调查学生疫苗接种情况传染病疫苗接种情况已接种接种时间未接种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感甲型肝炎其他(二)加强晨(午)检一问:问学生有无发热、皮疹、腹泻等异常症状或体征;二看:察看儿童身体、手、足、口腔有无皮疹或疱疹,精神状况;三摸:用手触摸儿童额头,是否发热,腮腺是否肿大;四测:对怀疑发热儿童进行体温测量;五登记:对可疑传染病患者进行登记;六追踪:对缺勤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追踪及登记,因病缺课的学生要追踪其诊治情况,对可能患传染病的要持续了解其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同时对所有追踪结果要详细登记、及时报告(三)健康教育1.学生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道德观念:(1)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2)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勤洗手;(3)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不乱扔垃圾(4)勤换、洗、晒衣服和被褥;(5)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6)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7)生活规律,睡眠要充足;(8)生病后及时就医,发现传染病自觉隔离治疗,不传染他人。(三)健康教育2.家长健康教育宣传(1)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2)宣传接种疫苗,提高孩子免疫力;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3)注意孩子营养与休息,帮助和督促孩子个人卫生行为的形成,并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4)传染病患儿自觉按医院和学校规定隔离治疗。(四)加强通风与消毒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教室空气流动;开窗通风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如果条件允许,教学期间全程开窗通风;条件受限的学校,应指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通风,最佳通风时间为上午9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定期开展室内空气消毒和做好内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具、垃圾场所、卫生死角的清洁和消毒;传染病流行季节或发生了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应减少或停止大型室内集体活动。物品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